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两个手性中心的三唑类杀菌剂色谱分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唐守英 王飞 +1 位作者 孟秀柔 张钰萍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17-627,共11页
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杀菌剂,而绝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属于手性农药,具有1个或2个手性中心,存在2个或4个对映异构体。本文在近年有关三唑类杀菌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 三唑类杀菌剂是目前世界上广泛应用的杀菌剂,而绝大多数三唑类杀菌剂属于手性农药,具有1个或2个手性中心,存在2个或4个对映异构体。本文在近年有关三唑类杀菌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毛细管电泳、气相色谱和合相色谱法等方法对含两个手性中心的11种三唑类杀菌剂(氟环唑、多效唑、三唑醇、联苯三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叶菌唑、苄氯三唑醇、环唑醇、糠菌唑和乙环唑)进行分离测定的研究进展,可为多个手性中心三唑类化合物的分离、分析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农药 多手性中心 三唑类杀菌剂 色谱分离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斑萎病毒蛋白结构及其抑制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
作者 浦贤 李向阳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5-636,772,共13页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基因组可编码RdRp、NSm、NSs、Gc、Gn和N等多种蛋白,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番茄和辣椒)对TSWV的抗病基因(Sw-5b和Tsw)所介导的抗性以及药剂对TSWV N蛋白的抑制作用。TSWV蛋白具有... 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virus,TSWV)基因组可编码RdRp、NSm、NSs、Gc、Gn和N等多种蛋白,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番茄和辣椒)对TSWV的抗病基因(Sw-5b和Tsw)所介导的抗性以及药剂对TSWV N蛋白的抑制作用。TSWV蛋白具有作为药剂分子靶标的潜力,但关于TSWV蛋白与药剂的作用机制尚未见系统、全面的研究报道。本文从结构生物学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了目前已经被解析的TSWV病毒蛋白三维结构,并通过AlphaFold2模型预测了尚未被解析的4种TSWV蛋白结构;同时,综述了TSWV抗性基因和TSWV抑制剂在植物保护领域的研究应用进展。以宁南霉素、盐酸吗啉胍和利巴韦林等药剂为例,分析其可能作用于TSWV蛋白的分子机理,并预测了这些药剂与TSWV蛋白可能的作用位点,旨在为后续深入挖掘和探索新型抗TSWV药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蛋白结构 靶标 分子机制 作用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氨基酸衍生物的合成、杀菌活性及韧皮部传导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邓小倩 田尧 +4 位作者 时锦超 朱宝玉 余林花 朱祥 李俊凯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302,293,共10页
为寻找具有韧皮部传导性的新型杀菌剂,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氨基酸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表征,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 为寻找具有韧皮部传导性的新型杀菌剂,本文设计、合成了一系列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氨基酸衍生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碳谱(^(13)C 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表征,测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离体杀菌活性和其在蓖麻幼苗韧皮部的传导性。杀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50μg/mL下,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对番茄灰霉病菌(Bortrytiscinerea)、柑橘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及烟草黑胫病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化合物6b(L)、6c(L)和6d(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均高于60%,与商品药剂嘧霉胺(60.78%)相当。其中,化合物6b(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EC_(50)值为19.96μg/mL,优于嘧霉胺(38.82μg/mL)。此外,化合物5a、6b(D)、5d(D)、5e(L)、5j(L)对油菜菌核病菌抑制率均在80%以上。韧皮部传导性试验结果表明:对嘧霉胺进行氨基酸化修饰能赋予目标化合物韧皮部传导性,其中2-(N-苯基)氨基-6-甲基嘧啶-4-甲酸-D-丙氨酸表现出最好的韧皮部传导性,当孵育液中2-(N-苯基)氨基-6-甲基嘧啶-4-甲酸-D-丙氨酸质量浓度为50μg/mL时,2~4 h蓖麻韧皮部渗出液中目标化合物检出质量浓度为22.28μg/mL。同时发现,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L-氨基酸衍生物在蓖麻幼苗体内容易被水解,释放出前体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而N-苯基氨基嘧啶甲酸-D-氨基酸衍生物不存在水解现象。本研究成功获得了兼具较好杀菌活性与韧皮部传导性的新型杀菌剂候选化合物,可为新型韧皮部传导性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嘧霉胺 氨基酸 合成 抑菌活性 韧皮部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与应用最新进展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学新 杜永均 +14 位作者 黄健华 李姝 姜道宏 莫明和 庞虹 孙修炼 王琦 王甦 夏玉先 徐学农 臧连生 张杰 张礼生 张文庆 尹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0-370,共31页
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国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作物害虫、病害(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和线虫的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和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作物病虫控制中的应用。同时,与国外的研究... 本文总结了近5年来我国在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研究和应用方面的最新进展,包括作物害虫、病害(真菌、细菌和病毒病)和线虫的生物防治、植物免疫和昆虫性信息素的研究和应用,以及新方法和新技术在作物病虫控制中的应用。同时,与国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比较,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趋势与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害虫生物防治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植物线虫生物防治 植物免疫 昆虫性信息素 CRISPR/Cas9基因编辑 RNAi干扰 天敌昆虫 寄生性天敌 捕食性天敌 捕食螨 昆虫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线虫) 有益微生物 拮抗微生物 生物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RB法和MTT法抗肿瘤药物筛选结果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黄银久 宋宝安 +4 位作者 金林红 胡德禹 杨松 李宁 吴守伟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了探索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中磺酰罗丹明B(SRB)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实验结果的相互验证作用,作者以PC-3、BGC-823、Bcap-37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利用SRB法和MTT比色法对供试化合物行体外抑制活性考察,并用SPSS12.0对两种筛选方... 为了探索抗肿瘤药物体外筛选中磺酰罗丹明B(SRB)法和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实验结果的相互验证作用,作者以PC-3、BGC-823、Bcap-37细胞系为研究对象,利用SRB法和MTT比色法对供试化合物行体外抑制活性考察,并用SPSS12.0对两种筛选方法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SRB法和MTT比色法实验结果相关性好,可以相互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T比色法 SRB法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苗药黑骨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甘秀海 周欣 +3 位作者 陈华国 龚小见 张建新 王道平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0-163,共4页
利用色谱技术从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Schltr.)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Ⅰ),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Ⅱ),27-羟基-α-香树脂醇(Ⅲ),β-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Ⅴ),熊果酸(Ⅵ),β-... 利用色谱技术从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Schltr.)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Ⅰ),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Ⅱ),27-羟基-α-香树脂醇(Ⅲ),β-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乙酸酯(Ⅴ),熊果酸(Ⅵ),β-谷甾醇(Ⅶ),β-胡萝卜甙(Ⅷ),大黄素(Ⅸ)。化合物Ⅰ,Ⅲ,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骨藤 化学成分 三萜 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草药玄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媛 宋宝安 +2 位作者 杨松 胡德禹 金林红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7-51,共5页
从中草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熊果酸(4)、鼠李糖(5)、胡萝卜苷(6)、蔗糖(7)、咖啡酸(8)、油酸(9)、3-O-(... 从中草药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 Hemsl.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柳杉酚(1)、β-谷甾醇(2)、羽扇豆醇(3)、熊果酸(4)、鼠李糖(5)、胡萝卜苷(6)、蔗糖(7)、咖啡酸(8)、油酸(9)、3-O-(6'-O-palmitoyl-β-D-glucosyl)-spinasta-7,22-diene(10)、clematomanshurica saponin E(11)、α-caryphy(12)、雪松醇(13)和Scrophuloside A4(14)。其中化合物3,58,~14均为首次从玄参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参 玄参属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拮抗真菌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祝 宋宝安 +3 位作者 郁建平 肖洋 李颖 梁宗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6-168,共3页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从多种植物根际土壤中分离到52株真菌菌株,通过琼脂柱法初筛及摇瓶复筛,筛选出1株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T-37)有明显抑制效果的菌株xj,经分类鉴定确定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并对之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2%果糖、3%牛肉膏为液体发酵培养基,10%装液量,起始pH6.0,25℃,140r/min,发酵5d,抑菌圈直径可达到35.28±0.3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黑曲霉 筛选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向章敏 黄荣茂 +2 位作者 杨敏 王永康 班睿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4期35-36,共2页
为提供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在烟草上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药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为期两年在烟草及土壤上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其添加回收率为94.0%-95.1%,相对标准偏差为5.0%-9.0%,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为提供茂丰/6%抗坏血酸水剂在烟草上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药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为期两年在烟草及土壤上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其添加回收率为94.0%-95.1%,相对标准偏差为5.0%-9.0%,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达到了《农药残留试验准则》的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高效液相色谱 烟草 土壤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疯树花发育的形态和解剖结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雪 黄剑 +1 位作者 徐刚 张余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37-1043,共7页
为了揭示麻疯树(Jatropha carcas L.)花性别分化、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特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麻疯树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官进行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麻疯树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不同时期的花药和子房的石蜡... 为了揭示麻疯树(Jatropha carcas L.)花性别分化、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特点。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麻疯树不同发育时期的花器官进行观察,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麻疯树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体发育不同时期的花药和子房的石蜡切片。研究结果表明麻疯树雄花发育无须经历一个两性过程,雄花花药具有4个小孢子囊,成熟花粉粒为双核型;麻疯树雌花发育要经历一个两性花过程,在3枚心皮形成的同时,10枚雄蕊也形成;当心皮完全愈合后,雄蕊停止发育,最后退化;雌蕊心皮完全愈合后,胚囊开始发育;胚珠为倒生胚珠,具有珠心喙和珠孔塞;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花发育 大小孢子发生 配子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并噻唑类农药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1
作者 洪艳平 宋宝安 +2 位作者 吴平 颜贤仔 刘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54-1257,共4页
按照不同的结构进行分类,着重从化学结构、生物活性方面对苯并噻唑类农药进行综述,并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苯并噻唑类农药 生物活性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抗病毒剂病毒星的创制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宝安 杨松 +5 位作者 胡德禹 汪华 薛伟 徐广芳 金林红 张国平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介绍了新型抗病毒剂病毒星的整个研究开发过程,系统讨论了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生物活性的评价,毒理学试验结果,分析方法以及作用机理方面的研究结果,为达到新农药临时登记奠定了基础,有望进入产业化开发.
关键词 病毒星 抗病毒剂 创制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3
作者 张秋云 杨松 李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75-583,591,共10页
生物柴油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目前,大多采用高活性的固体酸催化酯化、酯交换反应进行制备,该工艺具有产品与催化剂易分离、催化剂可回收再生且环保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固体超强酸、负载型固体酸、金属氧化物及复合物、沸石分子筛、阳... 生物柴油是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目前,大多采用高活性的固体酸催化酯化、酯交换反应进行制备,该工艺具有产品与催化剂易分离、催化剂可回收再生且环保等优点。本文综述了固体超强酸、负载型固体酸、金属氧化物及复合物、沸石分子筛、阳离子交换树脂、离子液体及杂多酸等不同类型固体酸催化剂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催化剂的制备、活性、催化行为。最后,对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酸在物理化学性质、成本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固体酸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氟磷微乳液拟三元相图及其微观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胡长刚 刘杰 +4 位作者 安娅 李干佐 张笑一 宋宝安 胡德禹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3,共5页
在25℃时测定和绘制了(乳化剂A+正丁醇+毒氟磷溶液)/(乳化剂B+正丁醇+毒氟磷溶液)/水拟三元体系的相图。研究了m(正丁醇)∶m(乳化剂A+乳化剂B)=1∶4,1∶2,1∶1,5∶4时对微乳液区、溶致液晶区和二相区的影响,并采用纹理照片和电导率法确... 在25℃时测定和绘制了(乳化剂A+正丁醇+毒氟磷溶液)/(乳化剂B+正丁醇+毒氟磷溶液)/水拟三元体系的相图。研究了m(正丁醇)∶m(乳化剂A+乳化剂B)=1∶4,1∶2,1∶1,5∶4时对微乳液区、溶致液晶区和二相区的影响,并采用纹理照片和电导率法确定了溶致液晶和微乳液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m(正丁醇)∶m(乳化剂A+乳化剂B)越高,微乳液区面积越大,液晶区面积越小,直至消失;m(乳化剂A)∶m(乳化剂B)越大,微乳液区面积越小;在m(正丁醇)∶m(乳化剂A+乳化剂B)=1∶1和5∶4时微乳液结构由W/O型到B.C型(双连续型)最后到O/W型。另外得出X点为生产毒氟磷微乳液的较佳组成,线1是应用的较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乳液 毒氟磷 电导率 微乳结构 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芳 陈妍 +2 位作者 张彦峥 张银堂 徐茂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1年第9期1508-1511,共4页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条件下荧光发射光谱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ris-HCl、PBS和PB等缓冲液种类,常量和微量等石英比色皿类型,对于BSA的荧光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激发波长260 nm与280 nm对于BSA的荧光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超声... 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不同条件下荧光发射光谱的稳定性。结果表明,Tris-HCl、PBS和PB等缓冲液种类,常量和微量等石英比色皿类型,对于BSA的荧光稳定性没有明显影响。激发波长260 nm与280 nm对于BSA的荧光稳定性有显著性差异。超声和金属离子的干扰,都会导致BSA荧光强度的降低,在5%的误差范围内,各金属离子允许存在的倍数分别为:Cu2+(8),Zn2+(40),Mg2+(96),Ca2+(120)。本研究对于蛋白质溶液的制备和前处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荧光 稳定性 缓冲液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分泌系统与茄科雷尔氏菌致病机理的关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韩菲菲 贺鸣 +1 位作者 杨松 宋宝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青枯病(bacterial wilt)的致病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主要通过Ⅲ型及Ⅱ型分泌系统等将多种毒性因子输送到细胞外而使寄主植物致病。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茄科雷尔氏菌Ⅲ型和Ⅱ型分泌系统的Phc、Prh、EPS和Peh 4个调控网络与... 青枯病(bacterial wilt)的致病菌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主要通过Ⅲ型及Ⅱ型分泌系统等将多种毒性因子输送到细胞外而使寄主植物致病。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茄科雷尔氏菌Ⅲ型和Ⅱ型分泌系统的Phc、Prh、EPS和Peh 4个调控网络与该病原菌致病性之间的关系,以及2个分泌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作用机理及寻找其致病性靶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科雷尔氏菌 致病机理 Ⅲ型分泌系统 Ⅱ型分泌系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橙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高洁 胡德禹 +2 位作者 张钰萍 李洪琴 郭晴晴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6期35-39,共5页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研究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橙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使用石油醚:丙酮(8∶2,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高温下与吡啶盐酸盐反应,待全部转化成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后进... 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ECD)研究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橙汁中的残留检测方法,使用石油醚:丙酮(8∶2,V/V)提取,石油醚萃取净化,将咪鲜胺及其代谢产物在高温下与吡啶盐酸盐反应,待全部转化成其代谢产物2,4,6-三氯苯酚后进行测定。其在橙汁中的最小检出量为10-11 g,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kg,咪鲜胺在橙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2.5-109.1%,变异系数在5.7-9.7%之间,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咪鲜胺在常温和冷冻条件下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56.3d和105.0d。表明咪鲜胺在冷冻条件下降解缓慢。本实验优化了咪鲜胺衍生化过程与净化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毒性小、灵敏度高、可同时检测多个样品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鲜胺 橙汁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 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叶山蚂蝗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龙 张前军 +2 位作者 康文艺 刘超 卢永仲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43-1945,共3页
目的研究来自贵州省安顺市波叶山蚂蝗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波叶山蚂蝗全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1),β-谷甾... 目的研究来自贵州省安顺市波叶山蚂蝗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波叶山蚂蝗全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分别为β-香树脂醇(1),β-谷甾醇(2),胡萝卜苷(3),羽扇20(29)-烯-3-酮(4),(Z,Z,Z)-9,12,15-十八三烯酸甲酯(5),4',5,7-三羟基异黄酮(6),尿囊素(7)。结论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波叶山蚂蝗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 波叶山蚂蝗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多个杂原子螺环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飞飞 王磊 +2 位作者 陈舒忆 朱红梅 欧阳贵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81-1185,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含多个杂原子螺环结构化合物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并根据不同的结构介绍了在医药和农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关键词 螺环化合物 医药 农药 研究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茉莉酸和乙烯介导的防卫信号途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0
作者 徐刚 姚银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48-51,共4页
乙烯、水杨酸和茉莉酸是植物体内主要的几个防御信号途径,也是研究比较多的几个信号途径。很多试验证明不同的防御信号途径相互间存在相互作用,他们或相互抑制,或相互促进。从这三种信号途径相互间的作用,及作用的联系点进行综述。
关键词 乙烯 水杨酸 茉莉酸 防御信号途径 相互作用 联系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