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后端电子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新 陈云 +1 位作者 陈桪 吴小节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74-84,共11页
电子制造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世界电子制造产业重塑供应链、生态链的变革期,开展后端电子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发展研究在支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电子工业后端... 电子制造产业是我国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当前世界电子制造产业重塑供应链、生态链的变革期,开展后端电子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发展研究在支持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电子工业后端制造装备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概括了电子器件“高密度、微型化”,制造过程“高效率、低成本”等国际技术竞争特征,凝练了我国电子制造装备行业面临的自主基础技术薄弱、市场竞争模式单一、进口依赖严重等问题,从关键工艺、核心装备及零部件角度着手,整理出我国亟待重点攻关的12类主要技术领域及其基本内容。为更准确地了解我国电子后端制造产业的过程与状态,本文选取了4家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型电子制造企业进行实证分析,总结了其各自发展战略和发展经验,明确了坚持创新联动、掌握关键技术、努力创造市场迭代机会等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最后,本文从顶层设计、产业布局、市场竞争、企业发展、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层面,提出了我国电子后端制造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端电子制造 供应链重塑 电子制造装备 多芯片器件集成 企业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对称并联平台的位力耦合动力学建模与实验
2
作者 周志伟 高健 张揽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0-24,32,共6页
随着集成电路IC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封装装备已成为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精密运动平台作为电子封装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其运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大行程运动是精密运动平台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 随着集成电路IC产业的快速发展,高端封装装备已成为半导体器件制造的关键。精密运动平台作为电子封装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对其运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大行程运动是精密运动平台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直线电机共定子驱动的新型对称并联平台,可实现大行程、跨尺度的三自由度运动。根据平台的结构构型,采用闭环矢量法建立运动学模型。同时考虑到共定子电机在运动控制时受到的位置和力耦合因素,揭示其耦合机理,通过深入分析位置耦合和力耦合的动力学特性,构建平台的位力耦合动力学模型。为验证所建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结合并联平台的应用特点进行了轨迹跟踪实验。结果表明,该动力学模型计算效率高、跟踪误差小,为进一步实现平台的结构优化和联动控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定子直线电机 对称并联平台 动力学 耦合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透镜阵列超精密加工实验教学探索
3
作者 张胜辉 刘强 +2 位作者 赵荣丽 成思源 冷杰武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4-187,共4页
微透镜阵列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领域的许多新型光学系统中,其结构尺寸为微米级,加工精度要求高。为了培养机械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基于广东省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微结构微冲压机床,探讨了其工艺过程及原... 微透镜阵列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领域的许多新型光学系统中,其结构尺寸为微米级,加工精度要求高。为了培养机械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动手能力,基于广东省微纳加工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微结构微冲压机床,探讨了其工艺过程及原理,学生通过掌握微冲压机床的工作原理、加工技术,设计加工工件参数及实验方法,在模具钢上加工微米级的微透镜阵列,并用在位测量系统测量其加工精度。通过本实验有助于学生掌握机械领域的先进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设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镜阵列 超精密加工 实验教学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软材料接触摩擦的在线测试装备与技术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谭桂斌 黄兴 +2 位作者 高军翔 张永康 田应成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7-201,共15页
我国高档密封件与液压件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及国防装备等配套零部件行业的许多问题与摩擦学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基础件摩擦学又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高地.在本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关键机械零部件的接触界... 我国高档密封件与液压件产品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及国防装备等配套零部件行业的许多问题与摩擦学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基础件摩擦学又是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与发达国家的竞争高地.在本文中阐述了国内外关键机械零部件的接触界面原位在线测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大变形软材料密封系统中的应用,综述了摩擦润滑中迁移状态实时在线观测技术、聚合物密封界面在线观测技术和国内在摩擦过程的微区域原位研究等进展,还分析了特殊与极端工况条件下大变形聚合物密封的性能测试、可靠性寿命分析以及多工况联合测试的技术进展,分析和讨论了高性能密封件行业的基础共性难题,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塑密封 摩擦学系统 界面 软材料 在线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永华 刘为东 +2 位作者 刘江文 卢家俊 邹治湘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8,共18页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是实现电加工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重要途径,可通过耦合放电与电解能场,利用其时/空协同效应实现在可加工性、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故在介绍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概念和原理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概述该领域近十年... 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是实现电加工技术创新和突破的重要途径,可通过耦合放电与电解能场,利用其时/空协同效应实现在可加工性、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等方面的提升,故在介绍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概念和原理分类的基础上,着重概述该领域近十年来的关键性研究进展和新技术创新,对除电火花-电解组合加工和电弧复合加工之外的各类电解放电复合加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该技术的规模化工程应用仍需在性能突破、精确建模、加工过程智能控制、复合加工装备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辅助电火花加工 电火花辅助电解加工 等离子体辅助电解加工 火花辅助化学雕刻 射流电化学放电加工 电解等离子体化学刻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检测与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俊杰 邹大鹏 孙晗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70-1180,共11页
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的检测和识别对濒危海洋哺乳动物的调查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控和保护、海洋水产养殖的管理和仿生隐蔽水声通信等多个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海洋哺乳动物的声信号具有带宽较大、频率成分复杂以及变化迅... 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的检测和识别对濒危海洋哺乳动物的调查研究、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控和保护、海洋水产养殖的管理和仿生隐蔽水声通信等多个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海洋哺乳动物的声信号具有带宽较大、频率成分复杂以及变化迅速等特点,使得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自动识别算法的设计成为难点。该文通过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识别技术的分析研究,从特征提取和分类器识别两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别阐述每种应用算法的特点、基本原理以及具体应用场景,探讨提出了海洋哺乳动物声信号识别领域未来关注的三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哺乳动物 声信号识别 特征提取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增材制造焊丝熔化及熔滴过渡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
7
作者 陈世雄 姚继开 +2 位作者 范立想 唐伟东 康小明 《电加工与模具》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8-53,共6页
基于动网格和多物理场耦合技术,建立了焊丝熔化和熔滴过渡的热流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焊丝熔化形成熔滴、熔滴与基板的接触和铺展、熔融金属桥形成和拉断过程。分析了熔滴在送丝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熔滴和熔池的速度变化、熔滴传质过程... 基于动网格和多物理场耦合技术,建立了焊丝熔化和熔滴过渡的热流耦合数学模型。研究了焊丝熔化形成熔滴、熔滴与基板的接触和铺展、熔融金属桥形成和拉断过程。分析了熔滴在送丝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熔滴和熔池的速度变化、熔滴传质过程中的体积变化。结果表明,熔滴尺寸、形状与实验结果可较好吻合,最终转移至基板表面熔融铝的体积约占熔滴总体积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焊丝熔化 熔滴过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氧化锆陶瓷小孔试验研究
8
作者 黄志坚 吴志铭 +1 位作者 邹治湘 刘江文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4-42,共9页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 氧化锆陶瓷因其高硬度、高熔点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工业领域中,然而,该材料加工难大,难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高精度加工。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electro-chem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CDM)氧化锆陶瓷,虽可通过增大能量提升加工效率,但易因材料内部热应力过大等问题,而产生大量的微裂纹等缺陷。为此,提出采用高速旋转磨粒电极电化学放电加工的方法对氧化锆进行小孔加工。通过与传统电化学放电加工进行对比试验以分析其加工特性,研究发现磨粒电极能够提升气膜的稳定性,减少放电热冲击所产生的热缺陷,进而改善小孔的加工质量,结果表明其加工精度提高了63.9%。此外,还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占空比、电解液浓度、频率以及转速对氧化锆陶瓷的加工影响规律。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组合为占空比80%、电解液浓度15 wt%、脉冲频率17.5 kHz和转速10000 r/min。在该参数组合下,成功加工出深度达670.4μm、过切量为108.9μm的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旋转磨粒电极 电化学放电加工 氧化锆陶瓷 小孔加工 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球头铣刀精铣石墨后刀面磨损轮廓的方法
9
作者 张超 尹自强 +3 位作者 钟桦 赵仪 李明穗 孙德杰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150,共12页
在热弯石墨模具的铣削加工过程中,球头铣刀易出现磨损现象,这不仅会导致刀具消耗量增加,还会对工件的表面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球头铣刀后刀面磨损轮廓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加工自由曲面石墨模具时不同倾斜角度下铣刀后刀面的磨... 在热弯石墨模具的铣削加工过程中,球头铣刀易出现磨损现象,这不仅会导致刀具消耗量增加,还会对工件的表面质量产生不利影响。本文提出一种球头铣刀后刀面磨损轮廓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加工自由曲面石墨模具时不同倾斜角度下铣刀后刀面的磨损轮廓。根据刀具的铣削距离,建立刀具铣削不同倾斜平面时的磨损模型,该模型描述铣削距离与磨损轮廓之间的关系。通过数学模型描述同一刀具铣削不同平面后磨损重叠区域的相互影响。将加工后的自由曲面简化为若干斜面,建立基于磨损重叠的后刀面磨损轮廓模型并对热弯曲石墨模具专用材料HPG-48的平面工件和自由曲面工件进行铣削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铣削不同斜面和恒定倾斜度下自由形状表面时,预测的后刀面磨损带宽误差值小于10%,磨损轮廓较为稳合。通过该模型可以选择合适的刀具倾斜角度,提高刀具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具磨损 球头铣刀 磨损重叠几何形状 石墨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塑性变形机理及其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帅 王素娟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9-107,共9页
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晶体塑性变形机理、硬化机制等算法。同时关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技术在晶体学织构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优势,采用衍射图案准... 对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应用状况进行了研究,描述了晶体塑性理论、晶体塑性变形机理、硬化机制等算法。同时关注了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EBSD)技术在晶体学织构测量与分析中的应用优势,采用衍射图案准确掌握晶体结构与取向等信息,为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提供精确的数据输入。因此,对现有的晶体塑性理论、参数获取方式、衍射图像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目前,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经过大量的检验,证明了该方法在模拟金属塑性变形机理中的有效性,并广泛应用于探究材料塑性变形机理的研究中。依据系统的晶体塑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框架开展论述,以期全面了解晶体塑性有限元在加工中的研究进展,为高性能材料设计、优化和实际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背散射衍射 塑性变形机理 晶体塑性理论 晶体塑性有限元 晶体织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感知技术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峰 理玉龙 +5 位作者 关赞洋 张兴 李晋 黄运保 甘华权 车兴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3-131,共9页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是当前国际前沿科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以高能激光作为驱动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能量注入靶丸中使聚变材料达到高温高密度的状态从而在靶丸中心形成热斑并引燃整个燃料层,最终实现可控核聚... 激光驱动惯性约束聚变(ICF)研究是当前国际前沿科学中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研究领域,它以高能激光作为驱动源,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大量能量注入靶丸中使聚变材料达到高温高密度的状态从而在靶丸中心形成热斑并引燃整个燃料层,最终实现可控核聚变。由于内爆热斑直径为50~100μm,其持续时间为100~200 ps,离子温度达到5 keV,压力可达4.0×10^(16) Pa。因此,发展极端瞬态条件下的诊断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两种基于压缩感知技术的诊断方法,第一种是基于数字微镜阵列(DMD)进行编码的反射式可见光压缩感知技术,这种技术将现有的一维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与压缩超快成像(CUP)系统相结合,有望实现一种全新的具有高时间分辨的二维VISAR诊断技术,将诊断维度从一维扩展至二维,同时它克服了现有的二维VISAR单幅成像的缺点,有望实现对内爆压缩过程流体力学不稳定性演化过程的连续诊断。由于基于DMD进行编码的反射式可见光压缩感知技术只能用于可见光波段,无法用于紫外与X光波段,为此还发展了一种透射式压缩感知技术。这种透射式压缩感知技术采用一种新颖的透射式元件实现对待测信号的编码,可以实现对紫外和X光波段信号的二维超快探测,有望实现对内爆热斑超快时空演化过程进行精密诊断。此外,针对单通道CUP技术的高时间分辨的优势和低空间分辨的不足,还提出了多通道编码、分别扫描、解码、再合成的全新的高时空分辨诊断系统基本思路,有望实现高时间分辨的同时,实现高空间分辨的二维新型诊断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压缩感知技术 诊断 CUP-VISAR 透射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生成对抗网络的柔印标签在线检测
12
作者 龙进良 蓝学深 +4 位作者 蔡念 燕舒乐 肖盼 许少秋 周映红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06-315,共10页
为了及时把控柔印标签的生产质量,融合Transformer设计了一种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了一种柔印标签在线检测方法。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缺陷样品稀少、样本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噪声添加方案模拟缺陷样本,仅使用合格的柔印标签样... 为了及时把控柔印标签的生产质量,融合Transformer设计了一种生成对抗网络,提出了一种柔印标签在线检测方法。为了解决实际生产中缺陷样品稀少、样本分布不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噪声添加方案模拟缺陷样本,仅使用合格的柔印标签样本训练模板生成器。结合跳连接和Transformer block设计了一种生成对抗网络,以及相应的损失函数,以提高生成器对模板的表示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的缺陷评估方案实现柔印标签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可以在每个样本38 ms的合理检测时间下,达到2.23%平均误检率、0%平均漏检率、0.983 F1-score的检测性能,在数据集上优于现有异常检测深度学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缺陷检测 生成对抗网络 柔印标签 随机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sk-SIFT的LED芯片三维重建研究
13
作者 甘胜斯 陈新度 +3 位作者 陈玉冰 吴磊 张宇 邱伟彬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7-222,共6页
针对二维图像难以准确表征LED芯片金属键合线的三维缺陷特征,以及三维传感器在LED芯片三维成像中存在成本昂贵和成像结构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的LED芯片三维重建方法。针对LED芯片图像采集过程中容易受载物台纹理影响的问题,... 针对二维图像难以准确表征LED芯片金属键合线的三维缺陷特征,以及三维传感器在LED芯片三维成像中存在成本昂贵和成像结构不完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图像的LED芯片三维重建方法。针对LED芯片图像采集过程中容易受载物台纹理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Mask-SIFT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利用掩膜有效过滤载物台纹理引入的噪声,提升特征提取速度。采用运动恢复结构算法计算特征点的三维坐标,生成LED芯片的稀疏点云。最后,通过多视角立体几何算法对稀疏点云稠密化,生成LED芯片的稠密点云,得到更完整的点云结构。结果表明:改进的Mask-SIFT能有效过滤背景噪声,节省了62.39%的重建时间,有效实现了LED芯片三维点云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芯片 三维重建 掩膜 运动恢复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角度传感器
14
作者 黄世豪 董永超 +2 位作者 张帅 徐高平 王晗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共8页
提出并仿真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的角度传感方法。通过对微环腔内径进行正弦调制,能够有效控制模式分裂的形成和调整其大小。仿真结果显示,在微环腔转动时,耦合输出的反射谱发生规律性偏移,且在周期性角度内呈现唯... 提出并仿真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子晶体微环腔模式分裂效应的角度传感方法。通过对微环腔内径进行正弦调制,能够有效控制模式分裂的形成和调整其大小。仿真结果显示,在微环腔转动时,耦合输出的反射谱发生规律性偏移,且在周期性角度内呈现唯一性,在间隔周期角度时呈现出重复性,结合这两个规律性质可实现在全周角范围内的角度传感。此外,研究还探讨了调制幅度和微腔外径对角度传感性能的影响。在调制幅度为2.5~400 nm的范围内,随着调制幅度的增大,角度传感灵敏度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在调制幅度为200 nm时达到最大,角度传感灵敏度为0.081/°。同样,在外径为2.8~3.6μm的范围内,随着外径的增加,角度传感灵敏度也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并在外径为3.1μm时达到最大值,角度传感灵敏度为0.115/°。所设计的传感装置结构紧凑、易于集成,制造成本低,具备抗电磁干扰以及抗环境干扰能力,适用于精密传感和微纳设备的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度传感 回音壁模式 光子晶体微环腔 模式分裂效应 反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转角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边形单元
15
作者 黄观新 卢永和 +2 位作者 李航行 杨志军 陈新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4-143,共10页
为解决不同单元间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试探-修正”位移插值方法,用于构造具有旋转自由度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以平动位移和转动角度作为节点参数,采用双线性插值对位移场进行试探,... 为解决不同单元间的兼容性问题,提出一种“试探-修正”位移插值方法,用于构造具有旋转自由度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以平动位移和转动角度作为节点参数,采用双线性插值对位移场进行试探,根据转角的偏差,采用双三次插值对位移场进行校正.通过分片测试证明了该方法构造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的收敛性,并用三个算例进一步验证了其性能.数值结果表明,基于“试探-修正”插值的四节点四边形平面单元不仅收敛速度快,数值精度高,还能与梁单元兼容,方便混合单元建模.此外,“试探-修正”插值方法可参数化,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为今后研究其他具有真实转角的单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法 插值 数值算法收敛性 四边形平面单元 真实转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微视场分区运动扫描方法
16
作者 郑卓鋆 高健 +1 位作者 李玉泉 诸进才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9-93,100,共6页
随着大尺寸高精度制造需求的发展,跨尺度视觉测量成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针对视觉测量系统面临的高精度与大视场测量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微视场分区运动扫描方法,引入宏视场相机进行扫描区域规划,通过对宏视场图像关... 随着大尺寸高精度制造需求的发展,跨尺度视觉测量成为工业自动化的关键技术。针对视觉测量系统面临的高精度与大视场测量矛盾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贝塞尔曲线的微视场分区运动扫描方法,引入宏视场相机进行扫描区域规划,通过对宏视场图像关键点进行贝塞尔曲线拟合,对待扫描区域进行精准分区规划,并提出宏-微视场-运动平台坐标关系标定及平台运动量解算方法,实现微视场高精度扫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与准确性,可高效地进行微视场自动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塞尔曲线 多系统标定 运动平台 视觉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边量对304不锈钢氩弧焊端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17
作者 钟世裕 邓宇 +4 位作者 李远波 张国庆 刘行 欧阳育光 钟先煌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30,共7页
采用钨极氩弧焊工艺焊接0.6 mm厚304不锈钢薄板,研究错边量对端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在无错边状态下获得较好的焊接参数,采用该焊接参数对不同错边量的接头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的表面形貌、横截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对接头显微硬度、力学... 采用钨极氩弧焊工艺焊接0.6 mm厚304不锈钢薄板,研究错边量对端接接头性能的影响。在无错边状态下获得较好的焊接参数,采用该焊接参数对不同错边量的接头进行焊接。对焊接接头的表面形貌、横截面形貌进行分析,同时对接头显微硬度、力学性能、断口形貌以及金相组织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电流28 A、焊接速度5.3 mm/s、钨极距离2 mm条件下,当错边量小于等于1.5 mm时,焊缝的表面成形良好。接头强度低于母材,主要是在靠近熔合线附近的焊缝处断裂,不同错边量接头的拉断力在4.06~4.17 kN,约是母材拉断力5.17 kN的80%,错边对接头强度影响不明显;接头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硬度均高于母材;错边量对金相组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极氩弧焊 304不锈钢 端接接头 错边量 焊缝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杆衬套贴合度超声波检测方法
18
作者 苏泽彬 王冠 +5 位作者 李通 陈宽文 乐泯辰 勾俊峰 刘江文 马寅山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1-138,共8页
针对发动机连杆小头孔和衬套贴合度难以检测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分析对超声波检测连杆衬套贴合度时的声场传播过程以及回波信号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杆衬套界面在有缺陷与无缺陷条件下,超声波的回波信号均会产生2个反射回... 针对发动机连杆小头孔和衬套贴合度难以检测的问题,利用有限元仿真和试验分析对超声波检测连杆衬套贴合度时的声场传播过程以及回波信号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连杆衬套界面在有缺陷与无缺陷条件下,超声波的回波信号均会产生2个反射回波,第2个反射回波的幅值存在明显的区别。回波信号的递归分析表明,当界面存在缺陷时,回波信号递归图中呈现白色交叉条纹带。递归定量分析的结果进一步发现,在衬套界面有缺陷和无缺陷时,比率的数值存在明显的差异,可有效判断缺陷是否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杆衬套 超声波检测 贴合度 有限元分析 递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直接成像机靶标识别算法的设计及抗扰性能测试
19
作者 王瑞洲 张宇龙 +1 位作者 王华 张宪民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24-1635,共12页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 在激光直接成像领域,扰动导致靶标识别性能劣化,降低寻靶对位精度及效率。设计了激光直接成像(LDI)机视觉寻靶装置,提出了随机一点与随机三点自适应切换的取点求圆策略,采用随机抽样一致方法完成再拟合,并设计了靶标识别算法。分析了扰动源的生成机理,设计了光照条件与离面位移可控的量化激励装置。加工了包含典型靶标异常特征的基板,搭建了LDI机扰动源的可控量化生成与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LDI机靶标识别算法的抗扰动性能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直接成像 靶标识别算法 抗扰性能 离面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节流方式下的液体静压支承承载特性分析
20
作者 詹金章 尹自强 +1 位作者 胡呈武 谢靖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64,共7页
对采用小孔和毛细管节流方式的液体静压支承进行理论分析,探究节流结构参数对液体静压支承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液体静压支承油膜的压力分布情况,通过实验测试液压支承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液压支承的承载特性受到节... 对采用小孔和毛细管节流方式的液体静压支承进行理论分析,探究节流结构参数对液体静压支承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液体静压支承油膜的压力分布情况,通过实验测试液压支承的承载性能。结果表明:液压支承的承载特性受到节流器尺寸与油垫结构参数的综合影响;小孔和毛细管节流方式在15μm的初始油膜厚度和2 mm的封油边宽度下可获得最佳承载性能,在油腔深度大于100μm时可获得较佳的承载性能;在同样的油垫结构参数下,小孔节流方式的最大承载力和刚度较毛细管节流方式的分别提高了36%和39%;偏心率大于0.35时,小孔节流方式的刚度比毛细管节流方式的低,小孔节流方式比毛细管节流方式更适用于小偏心率的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静压支承 小孔节流 毛细管节流 承载力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