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力谱测试中生物分子链耦联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胡小唐 李帅 +6 位作者 胡春光 何程智 高晓晴 韩梦柯 马国腾 李宏斌 胡晓东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3-121,共9页
蛋白质力谱测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力谱测试的成功取决于两大技术:一是分子尺度的力谱测量能力,即皮牛量级的力学分辨力和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力;二是蛋白质样品制备能力,通过将微观生物分子链与介观微球/探针/基底耦联,... 蛋白质力谱测试是研究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蛋白质力谱测试的成功取决于两大技术:一是分子尺度的力谱测量能力,即皮牛量级的力学分辨力和纳米级别的空间分辨力;二是蛋白质样品制备能力,通过将微观生物分子链与介观微球/探针/基底耦联,实现对分子尺度蛋白质的有效测量.然而,蛋白质样品的耦联情况很难在视觉上直接观测,耦联效果的好坏决定测试的成败.因此,蛋白质样品相关制备方法、耦联工艺一直是单分子力谱测试中的研究重点.针对3种主要单分子力谱测试技术即光镊、磁镊及原子力显微术对测试蛋白质的需求特点,特别是对多分子链耦合样品的测试需求特点,介绍了多种基于基底修饰、蛋白质修饰和DNA链修饰的提高连接待测蛋白质与DNA链/微球/探针/玻片/云母片的方法,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总结了典型的应用,为相关领域中样品的制备提供参考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力谱 光镊 磁镊 原子力显微术 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校正的三坐标机二维平台误差测量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王道档 邹慧 +2 位作者 郭天太 王晓晓 刘维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51-2457,共7页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二维平台的高精度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算法的二维平台误差测量方法。利用精度要求低于或等于待测平台的刚性栅格板测量二维平台上多个位姿点的坐标,根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校正算法得到待测平台的二维平台误...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二维平台的高精度校正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校正算法的二维平台误差测量方法。利用精度要求低于或等于待测平台的刚性栅格板测量二维平台上多个位姿点的坐标,根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自校正算法得到待测平台的二维平台误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与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有效地获得待测二维平台误差,测量精度可达到亚微米量级。所提出的三坐标测量机平台误差测量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无需昂贵的专用高精度辅助装置,在三坐标测量机二维平台误差的测量和校正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校正算法 坐标测量机 最小二乘法 栅格板 误差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水听器线列阵的精密时钟同步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劲 段发阶 +3 位作者 蒋佳佳 常宗杰 华香凝 李彦超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00-602,共3页
针对海洋水声探测时水听器间的数据采集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阵列精确同步的采集时钟产生与传递方法。采用独立的高精度主时钟、异步差分传输线和从时钟端的锁相环(PLL),实现了多节点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方式下的同步采集,具有抗干扰能力... 针对海洋水声探测时水听器间的数据采集同步问题,提出了一种全阵列精确同步的采集时钟产生与传递方法。采用独立的高精度主时钟、异步差分传输线和从时钟端的锁相环(PLL),实现了多节点长时间不间断工作方式下的同步采集,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同步性能好的特点。建立了时钟同步模型,详细分析了同步延迟的产生环节。通过电路实验验证了整个方案的可行性,在经过长度为18 m的非屏蔽双绞线传递后,恢复的从时钟延迟不大于165 ns,且与距离成线性正比关系。所提方法已经用于实际的水听器阵列数据采集系统,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听器阵列 数据采集 精确同步 温补压控晶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电流注入的三维MREIT快速重建及实验
4
作者 李刚 陈瑞娟 +2 位作者 郝丽玲 周梅 林凌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67-672,共6页
磁共振电阻抗成像(MREIT)是将磁共振成像(MRI)与传统电阻抗成像(EIT)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电导率成像技术,通过提供成像体精确的几何信息与成像体内部的磁通密度值,改善了电阻抗成像的病态性,使得电导率图像的分辨率显著提高.针对MREIT系统... 磁共振电阻抗成像(MREIT)是将磁共振成像(MRI)与传统电阻抗成像(EIT)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电导率成像技术,通过提供成像体精确的几何信息与成像体内部的磁通密度值,改善了电阻抗成像的病态性,使得电导率图像的分辨率显著提高.针对MREIT系统的快速成像问题,在分析磁共振电阻抗成像的数学模型和正逆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利用单次电流的磁通密度分量即可进行电导率图像重建的方法,缩短了测量时间,并降低了电极间的电磁干扰;将灵敏度矩阵法扩展到三维MREIT,采用半解析法计算灵敏度矩阵,使得图像重建速度得到提高;并通过仿真与仿体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获得的电导率分布图像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图像质量,测量与重建时间的缩短为MREIT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电阻抗成像 三维成像 图像重建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型预测控制在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旭 杨学友 刘常杰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40,共6页
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以改善电网电能质量。介绍了UPQC的基本原理、结构,并对其进行建模得到其状态空间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将MPC控... 提出了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unified power quality conditioner,UPQC)以改善电网电能质量。介绍了UPQC的基本原理、结构,并对其进行建模得到其状态空间模型,以这个模型为基础,将MPC控制算法应用到UPQC系统中,设计了MPC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基于MPC的UPQC能够有效补偿谐波、抑制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预测控制 统一电能质量调节器 谐波畸变 内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并行循环冗余校验Verilog代码自动生成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薛俊 段发阶 +3 位作者 蒋佳佳 李彦超 袁建富 王宪全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503-2507,2554,共6页
在水声信号探测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过传统串行方法对长数据帧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时无法达到速度要求,而更快速的并行校验方法存在因编程复杂带来的实际工程应用困难问题。为了满足传输对校验速度的需求,降低... 在水声信号探测数据的传输过程中,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过传统串行方法对长数据帧进行循环冗余校验(CRC)时无法达到速度要求,而更快速的并行校验方法存在因编程复杂带来的实际工程应用困难问题。为了满足传输对校验速度的需求,降低编程难度和缩短编程时间,设计了一种借助Matlab对任意长度数据帧自动编写并行CRC程序语句的方法。该计算方法基于矩阵法数学原理,借助Matlab完成所有数学推导计算过程,然后直接输出符合Verilog HDL语法规则的并行CRC校验程序语句。通过在QuartusⅡ9.0中仿真,进一步在民用拖曳声呐阵列系统上进行数据传输实验,验证了Matlab自动编程方法的有效性:校验程序的自动编写输出能在几十秒内完成,同时生成的并行CRC校验程序能在满足数据传输速度要求的情况下正确地计算出系统中传输协议定义的长数据帧的校验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冗余校验 并行计算 MATLAB 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线点的镜头畸变校正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刘超 李醒飞 +1 位作者 郭敬滨 谭文斌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555-3558,共4页
为实现未知摄像机参数的镜头畸变校正,提出了一种先标定畸变中心、再标定畸变系数的方法。先在镜头的不同焦距处对靶标成两次像,利用相同靶标点在两幅图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求解畸变中心;再根据直线的透视投影不变性,通过变步长的最优化... 为实现未知摄像机参数的镜头畸变校正,提出了一种先标定畸变中心、再标定畸变系数的方法。先在镜头的不同焦距处对靶标成两次像,利用相同靶标点在两幅图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求解畸变中心;再根据直线的透视投影不变性,通过变步长的最优化方法搜索畸变系数。模拟实验表明,在靶标点数为25,噪声水平为0.2像素时,畸变中心的平均误差为(0.2243,0.1636)像素,畸变系数误差为0.28%。真实图像实验表明,用该方法得到的畸变中心和畸变系数能够很好地校正图像。该方法不需要标定摄像机的内外部参数,也无需知道直线网格的世界坐标,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变中心 畸变系数 图像校正 共线点 标定 摄像机镜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的近场与远场混合源定位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蒋佳佳 段发阶 +1 位作者 陈劲 常宗杰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4-1121,共8页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近场和远场混合信号源定位算法.此算法利用混合源阵列流形的对称性特点,从阵列流形里分离出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信息,并实现对所有近场与远场信号源DOA的估计.基于得到的DOA估计值,根据近场与远场源距... 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近场和远场混合信号源定位算法.此算法利用混合源阵列流形的对称性特点,从阵列流形里分离出到达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信息,并实现对所有近场与远场信号源DOA的估计.基于得到的DOA估计值,根据近场与远场源距离参数位于不同区间的特点实现对近场及远场源的分类,以及对近场源距离参数的估计.此算法由于充分利用了数据协方差矩阵的信息,并且基于多项式根值方法形成了一个统一的DOA估计器,所以获得了一个高精度的DOA估计性能,且进一步提高了近场源range参数的估计精度.此外,此算法不需要构造高阶累积量,不需要进行二维搜索,不需要进行参数配对;所有的实现过程仅需一维搜索,计算量小,实现简便.数值及与现有算法的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有效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源 到达角(DOA)估计 多项式根值 MUSIC 源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酸盐聚合物绑定的SPR葡萄糖测量方法 被引量:3
9
作者 栗大超 伍鹏 +4 位作者 杨佳 刘志勇 林园 许艳丽 徐可欣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80-685,共6页
微创血糖检测技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来预测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从而指导胰岛素的注入来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由于透皮抽取得到的组织液体积微小且成分复杂,要求高测量精度和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提出一种基于硼酸盐聚合... 微创血糖检测技术通过测量人体组织液中葡萄糖浓度来预测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从而指导胰岛素的注入来控制和治疗糖尿病.由于透皮抽取得到的组织液体积微小且成分复杂,要求高测量精度和排除其他物质的干扰,提出一种基于硼酸盐聚合物绑定的表面等离子共振(surfaceplasmonresonance,SPR)葡萄糖浓度测量方法.表面等离子共振测量具有很高的测量精度,硼酸盐聚合物PAA.ran—PAAPBA对葡萄糖分子具有特异性吸附作用,而且性质稳定、制作简单.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将其绑定在SPR传感器金膜表面,可实现特异性检测并提高测量灵敏度.测量结果显示葡萄糖浓度在2—10mg/dL范围内二次曲线拟合度为0.90177,25~1000mg/dL范围内拟合度为0.99509,而且队A.ran.PAAPBA和葡萄糖分子的动态解离情况良好,满足连续血糖测量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葡萄糖 组织液 表面等离子共振 硼酸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形理论在近表面缺陷超声A扫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世利 黄玉秋 +2 位作者 张慧 杨晓霞 郭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365-3368,共4页
针对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NDT)中近表面缺陷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近表面缺陷智能识别方法。运用基于线性插值的盒计数维数算法,计算140组超声A扫(A-Scan)信号的盒计数维数,并运用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其分布情况。实验结... 针对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NDT)中近表面缺陷识别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形理论的近表面缺陷智能识别方法。运用基于线性插值的盒计数维数算法,计算140组超声A扫(A-Scan)信号的盒计数维数,并运用统计的方法详细分析其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超声A-scan信号具有分形特性,分形理论可应用于A-Scan信号分析;而且有无缺陷信号的盒维数分布区间差异明显,盒维数可作为A-Scan信号的特征识别近表面缺陷。在超声相控阵自动化检测中,运用分形理论能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检出率,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漏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相控阵 近表面缺陷 分形理论 盒维数 缺陷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成像系统的颜色校正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曲兴华 毕超 +1 位作者 贾果欣 张福民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73-679,共7页
为了利用偏振片消除由光照不当等产生的镜面反射,将线性偏振片与彩色工业相机等构成偏振成像系统,提高一些表面光滑物体的成像效果.对构建的偏振成像系统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基于系统的稳定性与重复性,证实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不会影响系统... 为了利用偏振片消除由光照不当等产生的镜面反射,将线性偏振片与彩色工业相机等构成偏振成像系统,提高一些表面光滑物体的成像效果.对构建的偏振成像系统进行了原理分析,并基于系统的稳定性与重复性,证实偏振片的透振方向不会影响系统采集的颜色数值,之后分别采用多项式回归和BP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颜色校正,并对比所得结果从中选择出最优的校正算法,以达到在消除镜面反射的同时,较好地保留物体颜色特性的效果.应用该系统及颜色校正结果对电路板成像,既消除了镜面反射光,又使色差从55.552 3降低到了4.043 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偏振片 颜色校正 镜面反射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测量方法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振 刘书桂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45-151,共7页
以双目立体视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交汇法的双目模型。标定好双目系统后,使用Harris算法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经过立体匹配,求出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从而计算出任意点间的距离,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其比另一种双目... 以双目立体视觉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交汇法的双目模型。标定好双目系统后,使用Harris算法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点,经过立体匹配,求出特征点在相机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从而计算出任意点间的距离,并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其比另一种双目模型计算出的结果更精确。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较精确的对物体实现三维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线交汇法 双目模型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验知识的微型零件检测中异物伪信息的剔除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仲 郑镕浩 +1 位作者 刘文静 苟建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58-1462,共5页
微型零件视觉检测中,视场内灰尘、发屑等异物的存在会改变所提取的目标轮廓。为避免异物对测量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思想的异物伪信息剔除方法。首先对带有异物的零件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接着统计得出标准零件的角点分布特... 微型零件视觉检测中,视场内灰尘、发屑等异物的存在会改变所提取的目标轮廓。为避免异物对测量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先验知识思想的异物伪信息剔除方法。首先对带有异物的零件图像进行角点检测;接着统计得出标准零件的角点分布特征作为先验知识;最后由标准零件角点特征得出异物伪信息判定条件,据此剔除异物伪信息。通过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以三幅典型带异物微型零件图像的处理过程为例,证明了算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有效剔除了图像中的异物伪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检测 微型零件 异物伪信息 角点检测 先验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白车身检测的测量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正辉 郭寅 +1 位作者 张洪彬 张宾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45-1449,共5页
为实现白车身在线检测站中测量设备的统一管理与远程通信,提高测量系统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用于白车身检测的测量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07芯片为核心并移植μC/OS-Ⅱ和LwIP,并搭建Web Server实现远程通信;建立了多线程任务,实现串口... 为实现白车身在线检测站中测量设备的统一管理与远程通信,提高测量系统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用于白车身检测的测量控制系统。采用STM32F407芯片为核心并移植μC/OS-Ⅱ和LwIP,并搭建Web Server实现远程通信;建立了多线程任务,实现串口、网口和USB之间的信息交互;分析了数据路由转发过程中存在的数据安全性问题,就通信过程中丢包现象展开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采用二维归一化灰度互相关法处理图像的二维定位,提高了处理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提供远程通信功能,降低成本,且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入式WEB μC/OS-Ⅱ 数据安全 模板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调谐陀螺仪系统辨识方法
15
作者 田凌子 李醒飞 +1 位作者 赵建远 王亚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641-3645,共5页
针对动力调谐陀螺仪(DTG)系统辨识中,传统辨识方法(最小二乘类辨识法和频域辨识法)辨识拟合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去离群点频域辨识法。该方法结合DTG模型结构特征和固有有色噪声特点,将去离群点思想应用于DTG模型的频域辨识。实验结果表明... 针对动力调谐陀螺仪(DTG)系统辨识中,传统辨识方法(最小二乘类辨识法和频域辨识法)辨识拟合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去离群点频域辨识法。该方法结合DTG模型结构特征和固有有色噪声特点,将去离群点思想应用于DTG模型的频域辨识。实验结果表明,去离群点频域辨识法的辨识效果优于最小二乘类辨识法和传统频域辨识法,辨识拟合度在90%以上,并且辨识结果重复性好,辨识算法稳定。在DTG系统辨识中,去离群点频域辨识法能够提高辨识拟合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调谐陀螺仪 系统辨识 强有色噪声 频域辨识法 最小二乘类辨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