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频异常行为检测在粮食仓储行业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卫东 丁俊丹 +2 位作者 韩志强 何为 张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4-210,共7页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基础,在粮仓封闭大空间内,由于光线不足和空气流通受限,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利用仓内监控视频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是确保安全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 加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是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重要基础,在粮仓封闭大空间内,由于光线不足和空气流通受限,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利用仓内监控视频对作业人员的行为进行检测和分析,是确保安全作业的重要技术手段。本文总结了基于视频的粮仓作业异常行为检测的数据集建立与预处理方法,阐述了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进展,包括异常行为识别、实时预警等方面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同时,汇总了该领域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如数据集不完善、模型准确性不足等,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仓储 视频 异常行为检测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主要和代表性储粮害虫分布调查与研究
2
作者 王殿轩 窦一航 +3 位作者 严晓平 汪中明 邵小龙 贺艳萍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共8页
掌握不同储粮生态区的主要和代表性害虫对粮食科学储藏与害虫防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第七次全国储粮虫螨专项调查的害虫种类分布结果,对比权威文献记录,研究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的主要储粮害虫和具有分布代表性害虫的分布与变化。... 掌握不同储粮生态区的主要和代表性害虫对粮食科学储藏与害虫防治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第七次全国储粮虫螨专项调查的害虫种类分布结果,对比权威文献记录,研究了我国不同储粮生态区的主要储粮害虫和具有分布代表性害虫的分布与变化。具有较高代表性的主要储粮害虫在第一、第二区有麦蛾、印度谷螟和玉米象,第三区有印度谷螟、玉米象和米象,第四区有麦蛾、印度谷螟、玉米象和谷蠹,第五和第六区有麦蛾、印度谷螟、玉米象、米象和谷蠹,第七区有麦蛾、印度谷螟、玉米象、米象、谷蠹、大谷盗。一些省区曾有分布记录的咖啡豆象、蚕豆象和豌豆象在本次调查中未见。米象、花斑皮蠹、二带黑菌虫、仓潜、黑粉虫、小粉盗、亚扁粉盗和小露尾甲在第四区内的分布新记录增多,小露尾甲为四川省的新记录,黑菌虫为贵州省的新记录,黑毛皮蠹为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的新记录,米蛾为云南省、广西和海南省的新记录,暹罗谷盗、脊胸露尾甲、小菌虫和深沟粉盗为海南省的新记录,这些害虫分布蔓延扩散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 生态区 主要害虫 代表性 区系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装粮堆体积估算研究现状与进展
3
作者 陈卫东 何为 +3 位作者 苏鹏 丁俊丹 张庆辉 符方铭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11-218,共8页
散装粮堆体积估算是平粮机器人执行平粮操作的基础。对入仓后散装粮堆进行体积估算可为平粮机器人提供作业路径规划,引导其准确高效完成平粮任务。本文描述了粮仓中散装粮堆体积估算流程,从图像数据采集、三维重建、体积计算等方面进行... 散装粮堆体积估算是平粮机器人执行平粮操作的基础。对入仓后散装粮堆进行体积估算可为平粮机器人提供作业路径规划,引导其准确高效完成平粮任务。本文描述了粮仓中散装粮堆体积估算流程,从图像数据采集、三维重建、体积计算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了采用不同方法实现粮堆体积估算的研究成果和存在问题,并对未来研究发展作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装粮堆 平粮机器人 三维重建 体积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onvNeXt的水稻种子品种分类识别研究
4
作者 陈卫东 范冰冰 +2 位作者 刘超 丁俊丹 何为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4,共8页
传统的水稻种子品种识别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主观性强、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ConvNeXt的水稻种子品种检测模型CS-ConvNeXt。该模型通过引入ShuffNetV2 Unit降低模型碎片化程度的同时增加了不同分支通道之间的信息... 传统的水稻种子品种识别主要依靠人工完成,存在主观性强、识别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ConvNeXt的水稻种子品种检测模型CS-ConvNeXt。该模型通过引入ShuffNetV2 Unit降低模型碎片化程度的同时增加了不同分支通道之间的信息通信与共享,其次,引入Channel Shuffle以增强不同尺度水稻种子图像的多层特征之间的跨通道信息交互。选用5类水稻种子为测试对象,并与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ResNet50、InceptionV2、MoblienetV3、ConvNeXt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CS-ConvNeXt模型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及F1值分别达到了98.22%、98.04%、98.10%、98.06%,消融实验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方法对模型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种子 ConvNeXt 深度学习 品种识别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对硫酰氟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丽丽 崔淼 +3 位作者 汪中明 刘兴泉 付豪 张艳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3,共6页
硫酰氟在我国已逐渐应用于防治储粮害虫,但在粮食对硫酰氟吸附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这对硫酰氟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剂量为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 硫酰氟在我国已逐渐应用于防治储粮害虫,但在粮食对硫酰氟吸附量方面的研究尚不全面,这对硫酰氟用于防治储粮害虫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剂量为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稻谷进行为期7 d的熏蒸,通过检测熏蒸瓶内硫酰氟浓度的变化,进行稻谷对硫酰氟吸附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熏蒸瓶内硫酰氟浓度呈指数下降趋势,均遵循指数衰减方程C_(t)=a e^(-k t)(a>0;e,自然常数;k,吸附速率常数),且在熏蒸24 h内发生最高水平的吸附。吸附速率随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30℃下稻谷对硫酰氟的吸附速率常数是15℃的2倍,总吸附率达91.0%;水质量分数13.4%稻谷对硫酰氟的吸附速率常数是水质量分数10.7%的1.5倍,总吸附率达80.9%。2个剂量下的吸附速率常数近乎相等,剂量对稻谷吸附硫酰氟没有显著的影响。本研究在硫酰氟施药剂量合理性、安全性方面具有指导意义,为硫酰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吸附 稻谷 剂量 温度 水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隐蔽性害虫检测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6
作者 罗桃英 阎磊 +2 位作者 赵超 白春启 李亮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共9页
储粮隐蔽性害虫侵染粮食籽粒内部,肉眼观察很难发现,引发的粮食损失尤为严重,因此早期检测至关重要。目前,隐蔽性害虫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联合检测法(如基准法、剖粒法、染色法、比重法、茚三酮法等)、生化检测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 储粮隐蔽性害虫侵染粮食籽粒内部,肉眼观察很难发现,引发的粮食损失尤为严重,因此早期检测至关重要。目前,隐蔽性害虫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取样联合检测法(如基准法、剖粒法、染色法、比重法、茚三酮法等)、生化检测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二氧化碳检测法、分子生物学法等)以及物理检测法(如生物光子检测法、近红外法、高光谱法、软X射线法、太赫兹时域光谱法、电导率法、声测法、低场核磁共振法等)。本文综述了各方法优缺点,重点探讨了各种物理检测法具体内容,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高光谱法、太赫兹时域光谱法等以其快速无损的优势成为研究热点,未来研究应通过深度学习结合物理检测相关方法,增强检测规律和结果的人工智能理解,从而提高检测准确率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隐蔽性害虫 高光谱 太赫兹时域光谱 生物光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之间规律研究
7
作者 祝莹莹 尹君 +3 位作者 宾雨澜 李瑞敏 张玉荣 张忠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1-218,共8页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储藏积温积湿概念,类比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公式定义出储藏积温积湿公式,据此探究了稻谷储藏期间,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的关系。以初始含水量14%的稻谷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条件下的储藏基点温度... 本研究首先明确了储藏积温积湿概念,类比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公式定义出储藏积温积湿公式,据此探究了稻谷储藏期间,储藏积温积湿与其脂肪酸值的关系。以初始含水量14%的稻谷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湿度条件下的储藏基点温度和储藏基点湿度,结合定义中的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储藏期的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和储藏积温积湿,分析其与脂肪酸值的相关性。拟合出储藏积温积湿与脂肪酸值的模型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的储藏基点温度为15℃,储藏基点湿度为55%。储藏积温、储藏积湿和储藏积温积湿与脂肪酸值呈显著正相关,模型关系式为:Y=48.9×exp(-((x-7.566)/8.637)^2)(R2=0.8441;RMSE=2.063)其中:x为储藏积温积湿(℃%d);Y为脂肪酸值(mg KOH/100 g)。对模型进行验证R2=0.8678、RMSE=2.152,模型较为准确,可为稻谷储藏实践中的脂肪酸值分析与预测提供新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储藏积温 储藏积湿 脂肪酸值 基点温度 基点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酰氟多次熏蒸稻谷后氟化物残留研究
8
作者 陈丽丽 崔淼 +4 位作者 张艳 刘兴泉 郑丹 闫浩之 汪中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23,共9页
硫酰氟在我国仓储行业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在稻谷中会形成氟化物残留,我国尚缺少因硫酰氟熏蒸而引起的氟化物在稻谷中的残留量变化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 硫酰氟在我国仓储行业的使用量日益增加,在稻谷中会形成氟化物残留,我国尚缺少因硫酰氟熏蒸而引起的氟化物在稻谷中的残留量变化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在15℃和30℃下,采用15 g/m^(3)和30 g/m^(3)的硫酰氟,对水质量分数为10.7%和13.4%的稻谷进行了多次熏蒸,熏蒸结束后,通过检测稻谷中氟化物含量,对硫酰氟多次熏蒸稻谷后氟化物残留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熏蒸次数对氟化物残留具有显著影响,随着熏蒸次数的增加,最多累积总平均氟化物含量5.95、12.80、17.38 mg/kg。施药剂量、熏蒸温度和水分含量对氟化物残留也具有显著影响。氟化物主要产生于熏蒸环节,散气环节也有少量形成。稻谷经不同散气时间处理后,氟化物含量没有显著变化。将糙米精制后可降低氟含量,最高降低了61.9%。本研究为硫酰氟熏蒸后稻谷中氟离子残留量提供了数据支撑,对硫酰氟科学、合理、安全的推广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酰氟 多次熏蒸 稻谷 氟化物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霉变粒优势真菌分析及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傅子恒 唐芳 +4 位作者 纪立波 张海洋 田琳 雷雨晴 祁智慧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10,共8页
感染真菌的玉米籽粒发生霉变,会影响玉米质量,有些真菌可产生毒素,引发人畜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玉米霉变识别技术,特别是产毒真菌的识别,为玉米真菌及毒素污染的防控处置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辽宁地区采集的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 感染真菌的玉米籽粒发生霉变,会影响玉米质量,有些真菌可产生毒素,引发人畜中毒等食品安全问题。因此,研究玉米霉变识别技术,特别是产毒真菌的识别,为玉米真菌及毒素污染的防控处置提供参考。本研究对辽宁地区采集的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进行真菌分离鉴定,附生与内生真菌的优势菌群均为镰孢属(Fusarium)和木霉属(Trichoderma)。通过人眼识别对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进行分类,初步确定霉变粒颜色与优势内生菌及毒素污染水平具有关联关系。运用机器视觉识别技术的2种算法对不同颜色玉米霉变粒图像进行训练识别。K-means算法只能识别出玉米籽粒是否霉变;卷积神经网络不仅能区分是否霉变,对于霉变粒中优势菌属镰孢属和木霉属也可有效区分,进而可对毒素污染水平判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优势真菌 霉变籽粒 机器视觉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感染谷蠹后的特征挥发物质研究
10
作者 李雅静 王殿轩 +4 位作者 曾芳芳 李伯淼 郝芳囡 李丹丹 唐培安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共8页
鉴别新收获稻谷与经过库存的稻谷是保障粮食质量的重要需求,库存稻谷通常会感染害虫,检测曾发生过害虫的稻谷的特征挥发物有助于甄别库存稻谷与新收获无虫稻谷。选用当年新收获的无虫晚籼稻谷分别进行不同的谷蠹感染处理,采用顶空固相... 鉴别新收获稻谷与经过库存的稻谷是保障粮食质量的重要需求,库存稻谷通常会感染害虫,检测曾发生过害虫的稻谷的特征挥发物有助于甄别库存稻谷与新收获无虫稻谷。选用当年新收获的无虫晚籼稻谷分别进行不同的谷蠹感染处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HS-SPME-GC-MS)测定其挥发性化合物,并与新收获无虫稻谷进行比较。主要结果为新收获无虫稻谷中检测到挥发性物质45种,感染谷蠹的稻谷中检测到挥发性物质86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模型得出VIP值>1的物质20种,其中正己醛、壬醛、1-己醇、4,6-二甲基十二烷、2-戊基呋喃为谷蠹感染稻谷后的特征挥发物,这些物质有望作为库存有过生虫史的稻谷与新收获无虫稻谷的区别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谷蠹 特征挥发物 鉴别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仓储害虫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11
作者 杨晏 薛丁榕 +4 位作者 陈彤彤 宿旭 刘志奇 吕建华 伍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31,共9页
仓储害虫的为害是造成粮食储藏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体内微生物与害虫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为探究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烟草甲、锯谷盗和印度谷螟5种常见仓储害虫体内微生物的种类与群落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害虫体内微生物16... 仓储害虫的为害是造成粮食储藏损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体内微生物与害虫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为探究锈赤扁谷盗、长角扁谷盗、烟草甲、锯谷盗和印度谷螟5种常见仓储害虫体内微生物的种类与群落结构,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害虫体内微生物16S rRNA的V3-V4变异区进行测序,分析害虫体内微生物的多样性。结果显示,5种仓储害虫共得到原始序列1941590条,有效序列1814302条,2040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操作分类单元),注释到41个门、72个纲、142个目、219个科、370个属,其中Apibacter属为近缘物种锈赤扁谷盗和长角扁谷盗体内的优势菌属,沃尔巴克氏体属(Wolbachia)为烟草甲和锯谷盗的优势菌属,芽孢杆菌属(Bacillus)为印度谷螟的优势菌属。根据Alpha多样性分析,印度谷螟和锈赤扁谷盗的微生物多样性比长角扁谷盗、烟草甲和锯谷盗高。通过主坐标分析与聚类树两种Beta多样性分析,研究了五种害虫间体内微生物的相似性,结果表明不同物种的体内微生物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害虫亲缘关系愈疏远,微生物群落相似性越低。研究结果表明物种是影响昆虫体内微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之一,且物种的亲缘关系越近,其微生物群落相似性越高,本研究为仓储害虫和微生物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仓储害虫 微生物 多样性 16S rRNA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磷化氢熏蒸对玉米品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崔鹏程 李柏熹 +3 位作者 陈鑫 张涛 李燕羽 刘泽龙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8-43,共6页
磷化氢熏蒸可以有效防治玉米储藏期害虫。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磷化氢熏蒸对玉米籽粒发芽率、色泽、胚乳蛋白质和淀粉组分、胚芽中脂类相关组分等生物活性成分变化,研究磷化氢熏蒸对玉米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化氢熏蒸体积分数... 磷化氢熏蒸可以有效防治玉米储藏期害虫。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的磷化氢熏蒸对玉米籽粒发芽率、色泽、胚乳蛋白质和淀粉组分、胚芽中脂类相关组分等生物活性成分变化,研究磷化氢熏蒸对玉米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磷化氢熏蒸体积分数的升高,玉米胚芽脂肪含量呈现上升的趋势,玉米发芽率、胚芽脂肪酸含量和脂肪酶的活动度都有所降低,玉米色泽、胚乳中蛋白质含量、淀粉总含量无明显变化。但是随着熏蒸时长的增加,胚乳总淀粉含量略有减小,直链淀粉含量增加,支链淀粉含量减小,并且不同熏蒸体积分数下的胚芽脂肪酸值含量略有上升,脂肪酶活动度随之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氢 熏蒸 玉米 品质 胚乳 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谷脂肪酸值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瑞敏 张江南 +2 位作者 祝莹莹 张晋宁 尹君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82-190,共9页
稻谷是我国的三大原粮之一,保障稻谷品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精准测定稻谷脂肪酸值是判定稻谷品质的重要前提。目前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方法较多,优缺点也不尽相同,现有文献对稻谷脂肪酸值多种测定方法的系统对比分析较少。本文简要概述... 稻谷是我国的三大原粮之一,保障稻谷品质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精准测定稻谷脂肪酸值是判定稻谷品质的重要前提。目前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方法较多,优缺点也不尽相同,现有文献对稻谷脂肪酸值多种测定方法的系统对比分析较少。本文简要概述了稻谷游离脂肪酸产生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比较并总结了国内外测定稻谷脂肪酸值的主要方法及优缺点,为选择合适的稻谷脂肪酸值测定方法、探讨测判技术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谷 游离脂肪酸 脂肪酸值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氧体积分数气调储藏后复氧期间黄华占稻谷品质变化研究
14
作者 颉宇 石天玉 +4 位作者 王法 刘北辰 张林琳 方玉强 张忠杰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共7页
气调剂储粮技术通过消耗密闭空间内氧气,营造低氧储藏环境,从而实现防虫抑霉、保持粮食品质的目的。但稻谷低氧胁迫后复氧会出现氧化爆发现象,从而影响稻谷品质。为探明低氧后复氧是否会影响稻谷品质,研究黄华占稻谷在氧气体积分数0%~2%... 气调剂储粮技术通过消耗密闭空间内氧气,营造低氧储藏环境,从而实现防虫抑霉、保持粮食品质的目的。但稻谷低氧胁迫后复氧会出现氧化爆发现象,从而影响稻谷品质。为探明低氧后复氧是否会影响稻谷品质,研究黄华占稻谷在氧气体积分数0%~2%、2%~6%、6%~10%、10%~15%和15%~21%储藏后复氧6个月期间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复氧6个月期间,实验组的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真菌孢子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氧气体积分数与复氧后黄华占水分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对照组的脂肪酸值持续上升趋势不同,实验组的脂肪酸值在0~60d先上升而后下降至刚复氧状态,再缓慢上升。复氧后随着储藏时间延长,20℃储藏温度可以更好维持黄华占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剂 复氧 黄华占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烯虫酯对常见储粮害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15
作者 王沁园 穆海亮 +5 位作者 张晓培 方江坤 王富领 薛丁榕 张妤 伍祎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共7页
储粮害虫是对粮食造成品质降低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昆虫生长调节剂S-烯虫酯进行防治。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仓害虫发生情况,对不同浓度和剂型的S-烯虫酯防治效果比较,选择适宜的S-烯虫酯进行实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5... 储粮害虫是对粮食造成品质降低和经济损失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选择昆虫生长调节剂S-烯虫酯进行防治。通过在实验室条件下模拟实仓害虫发生情况,对不同浓度和剂型的S-烯虫酯防治效果比较,选择适宜的S-烯虫酯进行实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2.5、5.0 mg/kg质量浓度的S-烯虫酯(剂型Ⅰ)对稻谷中的谷蠧成虫均能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而且在2.5、5.0 mg/kg的剂量下能完全抑制谷蠧后代的产生。结合增效剂胡椒基丁醚(PBO)的S-烯虫酯(剂型Ⅱ)能显著提升谷蠧成虫的死亡率。实仓实验结果表明,剂型Ⅱ的S-烯虫酯对常见储粮害虫具有较强的致死效果,施用30 d后谷蠧的校正死亡率为98.33%,赤拟谷盗的校正死亡率为99.33%,玉米象和长角扁谷盗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00%。S-烯虫酯对于谷蠧的防治效果好,在实仓中应用也能对常见储粮害虫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烯虫酯 储粮害虫 谷蠧 实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食品瓶罐包装缺陷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卫东 刘超 +1 位作者 王莹 范冰冰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5-191,共7页
根据近年文献资料,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食品瓶罐包装缺陷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概述瓶罐包装缺陷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检测流程;梳理并分析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在食品瓶罐包装缺陷检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分类网络模... 根据近年文献资料,介绍了机器视觉技术在食品瓶罐包装缺陷检测上的应用和发展,概述瓶罐包装缺陷检测系统的硬件结构和检测流程;梳理并分析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和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在食品瓶罐包装缺陷检测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探讨分类网络模型和目标检测网络模型两种技术在该领域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智能瓶罐包装检测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包装缺陷检测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仓粮食数量监测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智 张艳飞 +4 位作者 杨卫东 但乃禹 李磊 张蕙 陈卫东 《中国粮油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249,共7页
数量真实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粮食库存数量的监管也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但是,由于粮食存储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转圈粮”、擅自动用、未轮报轮等涉及粮食库存数量的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强粮食监管,... 数量真实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粮食库存数量的监管也影响着国家粮食安全。但是,由于粮食存储点多、面广,监管难度较大,“转圈粮”、擅自动用、未轮报轮等涉及粮食库存数量的违法违规案件时有发生,因此需要加强粮食监管,以避免此类事件发生。近年来,随着科技快速发展,粮仓粮食数量监测的相关技术不断涌现,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文章主要针对压力传感器、三维激光扫描、超声波、雷达、图像处理等技术,阐述了这几种粮仓粮食数量监测技术的主要原理和优缺点,并对粮仓粮食数量监测技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应用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数量监测 图像处理 体积测量 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粮信息系统弱密码增强多重散列保护方法研究
18
作者 阎磊 罗桃英 +3 位作者 段刚 白春启 李亮 尹正富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34,共9页
使用弱密码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漏洞,在粮食储藏信息化应用中亦是如此。单纯的哈希散列加密算法对弱密码存在明显局限性。结合粮库软件系统应用实际,本文提出以哈希散列算法为基础,混入盐值和引入高进制映射等进行增强处理,多次... 使用弱密码是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漏洞,在粮食储藏信息化应用中亦是如此。单纯的哈希散列加密算法对弱密码存在明显局限性。结合粮库软件系统应用实际,本文提出以哈希散列算法为基础,混入盐值和引入高进制映射等进行增强处理,多次复用散列运算的弱密码保护方法。验证分析表明,方法增加了弱密码的加密值强度,阻断了字典攻击或彩虹表攻击,实现了对弱密码传递和存储的有效保护,且复杂度较低,程序实现难度低,运算耗时均值约2.5ms,对用户无感。方法用于粮食储藏信息化建设管理,可提供良好的安全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储藏 储粮 智慧粮库 弱密码 哈希散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水分吸附/解吸曲线的研究
19
作者 陈雪燕 曹子怡 +7 位作者 刘秀坤 肖延军 张荣亭 郭雷 蒲艳艳 李兴军 高欣 程敦公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9-138,共10页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 本试验采用动态水分吸附测定仪,在温度为15~35℃、平衡相对湿度(ERH)为10%~90%范围内测定8个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等温线,结果它们均显示为S型曲线,解吸与吸附曲线之间存在滞后现象,以品种济麦20的滞后环最大。对供试样品全麦粉等温线拟合的8个方程进行优劣排序后,确定了较佳方程MGAB、MOE、MCPE、CAE、Poly,并求出了各方程的系数;采用解吸等温线分析样品全麦粉可知,8个品种(系)的全麦粉在25℃下的相对安全水分范围为13.24%~14.42%,平均值是13.72%。济麦4227全麦粉的单分子层含水率和固体颗粒表面积均高于其他样品。该研究结果可为济麦系列品种(系)全麦粉的安全贮存、后期加工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麦系列 全麦粉 动态水分吸附/解析 平衡水分 单分子层含水率 固体颗粒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视觉在小麦粉加工精度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陈卫东 刘超 +1 位作者 王莹 范冰冰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6-234,共9页
小麦粉加工精度是关系小麦粉产量、质量以及市场价格的重要指标。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典型硬件结构,分析了小麦粉加工精度检测中的图像处理流程,着重探讨... 小麦粉加工精度是关系小麦粉产量、质量以及市场价格的重要指标。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作为一种无损、快速、低成本的检测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典型硬件结构,分析了小麦粉加工精度检测中的图像处理流程,着重探讨了机器学习算法在小麦粉加工精度等级分类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总结了机器视觉技术在小麦粉加工精度检测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加工精度 智能检测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