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超级稻产业发展策略与粮食产能提升路径探析
1
作者 薛莲 曹鹏 +5 位作者 余启芝 郭英 彭宣国 涂子仪 段洪波 徐得泽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61-63,共3页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提升水稻产能是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农... 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国家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湖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水稻是湖北第一大粮食作物,稳定提升水稻产能是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当前农业生产背景下,提产能越来越依靠提单产,而品种突破是提单产的最有效途径。详细阐述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主要做法,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结果发现,湖北超级稻产业发展存在冠名品种数量不多、良种良法配套不足、推广主体意愿不强的问题,提出强化优势特色品种选育攻关、强化优质绿色技术推广示范、强化种业企业扶优扶强策略的建议,以期为湖北发展超级稻产业和高质量完成国家粮食产能提升任务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能提升 湖北省 超级稻 发展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毛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向艳涛 刘昌燕 +4 位作者 韩雪松 李莉 孙龙清 陈宏伟 沙爱华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9-1039,共11页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 为了解不同毛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基础和群体的亲缘关系,本研究选用212对SSR标记对来自于中国(包括台湾地区、湖北、江西、江苏、辽宁、安徽)和日本的84份毛豆种质材料进行了基因型分析,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非加权配对法(UPGMA)进行聚类分析,以structure软件的混合模型聚类法推断材料构成群体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SSR引物在群体材料中扩增出的等位位点数为1-6个,平均每对引物为2.08个;有效等位基因1~3.74之间,平均为1.6个;基因多样性平均值为0.29,PIC平均值为0.24。聚类分析将84份材料分为4个组群,主成分分析的二维和三维主坐标分析图验证了聚类分析结果。群体结构分析显示,当K=4时,ΔK出现明显的峰值,说明最佳群体组群数为4个,该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也基本一致;84份材料中有74份Q值大于0.7,说明该群体毛豆种质资源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不够丰富,遗传背景单一。因此,需重视对遗传背景差异大、亲缘关系远的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加强种质材料共享和交流,促进毛豆育种事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豆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分析 群体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的湖北省糯高粱区域试验综合评价 被引量:2
3
作者 江良才 张硕 +6 位作者 李同洪 杨晓龙 喻霞 张世宏 肖江蓉 高广金 徐延浩 《中国种业》 2024年第11期98-104,共7页
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 为了评价糯高粱材料在湖北不同生态区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筛选出高产稳产糯高粱材料和理想的种植点,对16个糯性高粱品种(系)在湖北省5个不同生态区域的产量进行了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以及基因型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其中环境变异占主导地位(57.04%),其次为基因型×环境互作(31.27%);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综合分析表明,试点荆州(E1)被认为是理想试点,川糯粱2号(G1)和金皮糯1号(G8)具有较高的丰产性与稳定性。上述研究结果将为筛选适宜湖北省种植推广的糯高粱品种以及适宜种植区域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高粱 产量 稳定性 适应性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特性评价及优异种质筛选
4
作者 张硕 何永刚 +6 位作者 李博 杨晓龙 査中萍 郭英 焦春海 徐延浩 蔡海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水稻淹水直播既可以免去育苗、插秧、排水等人工成本,又可以有效防控杂草和鸟害、鼠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水稻栽培品种大多低氧成苗率低,不适宜淹水直播,品种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淹水直播技术发展与推广。鉴定筛选淹水成苗性... 水稻淹水直播既可以免去育苗、插秧、排水等人工成本,又可以有效防控杂草和鸟害、鼠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水稻栽培品种大多低氧成苗率低,不适宜淹水直播,品种匮乏问题严重制约淹水直播技术发展与推广。鉴定筛选淹水成苗性强的水稻种质资源是培育淹水直播稻新品种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利用湖北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中期库保存的国内外水稻种质材料,通过测定淹水成苗率、发芽势、低氧萌发率、低氧相对萌发率、胚芽鞘长度、低氧胚芽鞘长度、低氧相对胚芽鞘长度等指标,鉴定筛选出淹水成苗率达50%以上的水稻种质17份。相关性分析表明,发芽势、低氧萌发率、胚芽鞘长度、低氧胚芽鞘长度、低氧相对胚芽鞘长度等指标与淹水成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低氧胚芽鞘长度与淹水成苗率的相关性最高,可作为鉴定评价淹水成苗特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254份水稻种质资源淹水成苗特性重要调控基因OsGF14h的单倍型类型检测分析,鉴定出8份淹水成苗率高(>30%)而OsGF14h单倍型为无功能型的材料,为淹水成苗特性相关新基因的挖掘提供了线索。本研究对于提高耐淹水稻种质资源的筛选鉴定效率,挖掘淹水成苗特性调控基因,进而培育淹水直播稻新品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淹水成苗 鉴定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解析水稻分蘖期响应淹涝胁迫的分子机制
5
作者 罗肖郧 李培德 +9 位作者 郑兴飞 殷得所 王红波 胡建林 胡鹏 刘丹 文艺 陈东攀 雷添杰 徐得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220-231,共12页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籼稻鄂中6号和粳稻长粒梗384为材料,在分蘖期进行2/3株高水深淹水处理(持续7 d),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胁迫后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变化。转录组分析显示,鄂中6号和长粒梗384中分别鉴定出3080和1624个差异表... 以水稻(Oryza sativa L.)品种籼稻鄂中6号和粳稻长粒梗384为材料,在分蘖期进行2/3株高水深淹水处理(持续7 d),通过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胁迫后的基因表达和代谢物变化。转录组分析显示,鄂中6号和长粒梗384中分别鉴定出3080和1624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显著富集于碳水化合物生物合成过程、活性氧代谢过程、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及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等通路。代谢组分析发现,鄂中6号和长粒梗384中苯及其衍生物、有机酸和内酯类化合物等差异代谢物(DAMs)显著富集,涉及二萜类生物合成和类黄酮生物合成等途径。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发现,鄂中6号和长粒梗384中有7条共同通路显著富集,分别为代谢途径、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多种植物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二萜类生物合成、亚油酸代谢、苯丙烷类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水稻通过激活抗氧化系统、调控激素信号及积累防御性代谢物应对淹涝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代谢组 淹涝胁迫 水稻(Oryza sativa L.) 分蘖期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抗病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E两优2300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红波 殷得所 +10 位作者 薛莲 金卫兵 胡鹏 董华林 吴波 段洪波 郑兴飞 胡建林 罗肖陨 刘丹 徐得泽 《中国种业》 2025年第1期151-152,155,共3页
E两优2300(EK2S/R3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241003,具有产量高、生育期... E两优2300(EK2S/R300)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北汇楚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稻20241003,具有产量高、生育期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稻瘟病抗性较好等突出特点,适宜在湖北省内除鄂西南山区外的区域作中稻种植,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水稻 E两优2300 新品种 高产 抗稻瘟病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豆VfSAMS2基因抗旱功能分析
7
作者 李和超 李莉 +3 位作者 韩雪松 陈宏伟 刘昌燕 沙爱华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1-741,共11页
[目的]分析蚕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VfSAMS2)抗旱功能,为蚕豆耐旱品种选育及植物耐旱性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蚕豆干旱胁迫转录组信息,从中筛选出响应干旱胁迫的VfSMAS2基因,利用病毒表达载体在烟草中超... [目的]分析蚕豆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SAMS)基因(VfSAMS2)抗旱功能,为蚕豆耐旱品种选育及植物耐旱性的分子机制解析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蚕豆干旱胁迫转录组信息,从中筛选出响应干旱胁迫的VfSMAS2基因,利用病毒表达载体在烟草中超量表达VfSMAS2基因,通过盆栽试验模拟自然干旱胁迫,观察VfSAMS2过表达烟草株系的抗旱表型,并测定干旱胁迫处理前后离体叶片失水率、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乙烯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腐胺(Put)、亚精胺(Spd)和精胺(Spm)的含量,以及SAMS参与调控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氧化酶(ACO)、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酶(SAMDC)、亚精胺合成酶(SPDS)、精胺合成酶(SPMS)、多胺氧化酶(PAO)等乙烯和多胺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以蚕豆种子cDNA作模板PCR扩增得到长度为1173 bp的VfSAMS2基因编码区(CDS),连接至病毒表达载体PVX-LIC后转化根癌农杆菌GV3101。将含有PVX-LIC-VfSAMS2质粒的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液用注射器注射入烟草叶片背面,同时以转空载体(PVX-LIC)的根癌农杆菌GV3101菌液注射叶片作为对照,通过完全失水法模拟干旱处理。在干旱胁迫10 d时发现转空载体烟草叶片发黄,严重萎蔫;而VfSAMS2过表达烟草叶片仅底部叶片轻度萎蔫。在干旱胁迫下,VfSAMS2过表达烟草离体叶片失水率在室温放置1.0 h后极显著低于转空载体烟草(P<0.0001)。在干旱胁迫10 d时VfSAMS2过表达烟草叶片中MDA含量与转空载体烟草无显著差异,VfSAMS2过表达烟草叶片中PRO含量较转空载体烟草显著降低56.7%(P<0.05,下同),POD活性较转空载体烟草显著提高154.2%。干旱胁迫处理10 d时,VfSAMS2过表达烟草中ACC含量较转空载体烟草显著降低66.69%,Put和Spm含量分别较转空载体烟草显著提高71.51%和32.53%。VfSAMS2过表达烟草中ACO基因相对表达量较转空载体烟草显著降低64.7%,SAMDC、SPMS和PAO基因相对表达量较转空载体烟草分别显著上调24.3%、133.5%和43.3%。[结论]VfSAMS2过表达烟草通过减少乙烯合成、增加Spm的积累和氧化分解、增强POD活性从而提高烟草的耐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VfSAMS2 抗旱 乙烯 多胺 抗氧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杂交中籼稻扬籼优77的选育与应用
8
作者 段圣省 薛莲 +8 位作者 余启芝 董华林 李爱宏 殷得所 李忠正 王红波 孙阳 郭英 徐得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25-28,共4页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 扬籼优77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湖北洪山实验室、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湖南亚华种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利用不育系扬籼9A与恢复系HD377配组选育而成的中熟偏迟籼型杂交中稻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等显著特点,于202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籼稻 扬籼优77 高产 优质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长粒中籼稻新品种E两优827的选育 被引量:1
9
作者 董华林 胡建林 +9 位作者 薛莲 王红波 胡鹏 罗肖郧 郑兴飞 殷得所 彭宣国 余启芝 罗必灿 徐得泽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S1期55-57,共3页
E两优827是用优质抗白叶枯病两系不育系EK8S与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HD22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白叶枯抗性好等特点,于2024年7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省作优质中稻种植。介绍了该品... E两优827是用优质抗白叶枯病两系不育系EK8S与优质抗稻瘟病恢复系HD22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白叶枯抗性好等特点,于2024年7月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湖北省作优质中稻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籼稻 E两优827 优质 长粒 抗病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
10
作者 仝召茂 陈学海 +2 位作者 汪本福 马志艳 杨光友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02-1211,共10页
[目的]为实现对田间麦穗的实时准确计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方法]通过C2f模块获得更加丰富的梯度流,增强模型细粒度特征提取能力,并在网络关键部位引入CoordConv坐标卷积,加大对坐标信息关注程度,提升模... [目的]为实现对田间麦穗的实时准确计数,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s的麦穗检测计数方法。[方法]通过C2f模块获得更加丰富的梯度流,增强模型细粒度特征提取能力,并在网络关键部位引入CoordConv坐标卷积,加大对坐标信息关注程度,提升模型对麦穗位置的感知能力,同时考虑到麦穗检测任务中中小尺寸麦穗居多,采用Inner CIoU损失函数加快模型收敛速度。[结果]在公开数据集Global Wheat Head Detection(GWHD)上对上述方法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改进模型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AP0.5分别为93.5%、91.6%和95.9%,参数量、计算量、每秒帧数分别为12.4 MB、27.5 GFLOPs和34。[结论]本文改进模型在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mAP0.5等指标上较原始YOLOv5s模型分别增加1.0、1.2和1.3百分点,并且优于YOLOv7-tiny、YOLOv8s等模型,可满足检测的实时性要求。同时改进后模型在处理遮挡、重叠等复杂情况时都比原始模型表现更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穗计数 估产 作物表型 YOLO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渔综合种养对土壤和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窦志 张耀元 +4 位作者 郭威 陆静雯 徐强 汪本福 高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6-845,共10页
近十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因经济效益良好、农产品更绿色优质,规模迅速扩增,模式不断丰富,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稻作制度。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产量水平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对稻田土... 近十几年来,稻渔综合种养因经济效益良好、农产品更绿色优质,规模迅速扩增,模式不断丰富,已经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稻作制度。稻渔综合种养的稻田土壤质量和水稻产量水平一直是政府和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对稻田土壤性状和水稻产量的影响,并对今后稻渔综合种养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保持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下土壤健康和水稻产量稳定、促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渔综合种养 土壤性状 水稻产量 绿色生态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阳水平对不同类型甘薯生长发育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剑 张勇 +6 位作者 郭伟伟 靳晓杰 王连军 柴沙沙 陈沫 杨新笋 童瑞玲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9期28-30,34,共4页
对3个不同类型的甘薯(紫肉型甘薯鄂薯12、淀粉型甘薯鄂薯15、鲜食型甘薯鄂薯17)在3个遮阳水平条件下(0、30%、70%)下进行光合色素、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指标测定等试验,以无遮阳处理为对照,为光伏农业的甘薯种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 对3个不同类型的甘薯(紫肉型甘薯鄂薯12、淀粉型甘薯鄂薯15、鲜食型甘薯鄂薯17)在3个遮阳水平条件下(0、30%、70%)下进行光合色素、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指标测定等试验,以无遮阳处理为对照,为光伏农业的甘薯种植提供优异材料。结果表明,在遮阳条件下,3个甘薯品种叶片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总体高于对照(不遮阳)且蔗糖含量均显著降低。遮阳可以增加紫肉型甘薯品种鄂薯12的花青素含量,降低其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轻度遮阳显著提高了淀粉型甘薯鄂薯15可溶性糖含量且对淀粉含量无较大影响,而重度遮阳显著降低了淀粉型甘薯鄂薯15的淀粉含量;遮阳显著提高了鲜食型甘薯鄂薯17的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Ipomoea batatas Lam) 遮阳 光合色素 农艺性状 品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旱直播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杨晓龙 王彪 +5 位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张作林 杨蓝天 程建平 李阳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目的】研究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旱优7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育期内旱管和水... 【目的】研究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产量、光合生理特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大田小区试验,以杂交稻旱优73和常规稻黄华占为试验材料,通过设置全生育期内旱管和水管两种水分管理模式,综合考查旱直播模式下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水稻旱直播模式下进行旱作栽培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稻产量,降低了稻米的外观品质和食味品质。与淹水灌溉相比,旱作处理显著提高了叶片SPAD值和齐穗期净光合速率,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茎秆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和对籽粒贡献率,进而提高了水稻有效穗和千粒重。其中,黄华占和旱优73产量分别增加14.0%和11.9%。旱作处理对加工品质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增加了蛋白质含量;同时降低籽粒中重金属砷的含量,增加了重金属镉的含量。【结论】水稻旱直播模式为干旱气候条件下的水稻适应性栽培提供了可能,但稻米品质与产量协同提升因品种而异。因此,旱直播模式下高效优质栽培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旱直播 水分管理 产量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的分离鉴定和系统发育分析
14
作者 王崇 雷剑 +6 位作者 靳晓杰 柴沙沙 邹语嫣 孙小琼 焦春海 杨新笋 王连军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7-1404,共8页
【目的】对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分析其菌群结构,为深入研究甘薯内生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鄂薯11和鄂薯17为试验材料,采用无氮培养基筛选获得2个甘薯品种块根的内生固氮菌,根据16S rDNA基因... 【目的】对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进行分子鉴定和多样性分析,并分析其菌群结构,为深入研究甘薯内生固氮菌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鄂薯11和鄂薯17为试验材料,采用无氮培养基筛选获得2个甘薯品种块根的内生固氮菌,根据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内生固氮菌进行分类鉴定;进一步扩增nifH基因片段验证固氮菌;依据Shannon多样性指数、菌株相对分离率和相似性指数对甘薯块根内生固氮菌的菌群分布及多样性进行分析,并比较内生固氮菌菌群差异。【结果】从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中总共分离得到80株内生固氮菌,归属为1门1纲1目1科2属,包括普里斯特氏菌属(Priestia)和芽孢杆菌属(Bacillus),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1.25%和48.75%;普里斯特氏菌属在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51.11%和51.43%,芽孢杆菌属在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的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8.89%和48.57%,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内生固氮菌的相对分离率变化差异小。2个甘薯品种块根内生固氮菌总Shannon指数为0.6929,总均匀度指数为0.4803。鄂薯11和鄂薯17间的相似性指数为1,2个甘薯品种块根中的内生固氮菌属相同。系统发育进化树显示,从鄂薯11和鄂薯17中分离得到的内生固氮菌遗传多样性较低。【结论】从鄂薯11和鄂薯17块根中分离鉴定出80株内生固氮菌,归属于普里斯特氏菌属和芽孢杆菌属,2个品种间的内生固氮菌菌群构成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NIFH基因 内生固氮菌 多样性 分离鉴定 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特性及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丁晓塽 《湖北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18-22,28,共6页
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7个玉米(Zea mays L.)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产量、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省种植的春玉米和夏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在作为春... 选用不同遗传背景的7个玉米(Zea mays L.)材料,比较分析了各品种产量、生育期、平均叶面积系数、光合势、净同化率、作物生长率及对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差异,以期筛选出适宜湖北省种植的春玉米和夏玉米品种。结果表明,这7个品种在作为春玉米和夏玉米时表现出差异,总体上作春玉米栽培时产量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且品种间的差异较为显著。作春玉米栽培时,宜单629和登海9号产量较高,其产量分别为8.34 t/hm^(2)和8.20 t/hm^(2);作夏玉米栽培时,宜单629的产量最高,达6.78 t/hm^(2),并具有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势和作物生长率。在相同渍害、病虫害条件下,宜单629出苗率为97.8%,表现为抗病性强而略抗虫。综合来看,所选用的北方品种在湖北省不宜作夏玉米栽培,根据高产和适应性好为选种前提,春玉米和夏玉米都可选种宜单6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农艺性状 产量 环境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遮阴度下菜用甘薯生长发育和品质性状的表现
16
作者 雷剑 张越华 +15 位作者 黄澜 张恒 魏巍 尹安乐 张岩 童正 袁满 任浩然 李强 欧阳秀峰 刘欢 白映光 靳晓杰 王连军 柴沙沙 杨新笋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4,16,共5页
以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 L.)品种福薯18、鄂薯10号和黄金叶为试验材料,于栽植后第20天进行0(CK)、30%、50%和70%遮阴处理模拟光伏农业条件,探究不同遮阴度对菜用甘薯产量、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遮阴度的增加,3种... 以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 L.)品种福薯18、鄂薯10号和黄金叶为试验材料,于栽植后第20天进行0(CK)、30%、50%和70%遮阴处理模拟光伏农业条件,探究不同遮阴度对菜用甘薯产量、生理指标和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遮阴度的增加,3种菜用甘薯茎尖产量明显降低,遮阴对菜用甘薯的产量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其中鄂薯10号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遮阴对菜用甘薯的光合反应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影响,随着遮阴度的增加,3种菜用甘薯的总叶绿素含量升高,净光合速率降低,其中鄂薯10号在重度遮阴下具有更高的光合速率和总叶绿素含量,说明鄂薯10号对遮阴环境的适应性更强。总体来看,适度遮阴有利于菜用甘薯蔗糖含量的升高,而重度遮阴则会影响蔗糖的积累,且遮阴不利于可溶性糖和淀粉的积累;30%和50%的遮阴有助于菜用甘薯总酚、总黄酮和绿原酸的积累,鄂薯10号在适度遮阴下获得较高的酚类物质含量。综上可知,鄂薯10号更适合在农光互补模式下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甘薯(Ipomoea batatas L.) 遮阴 生长发育 品质性状 光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再生芽萌发及生长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17
作者 武亚谨 李阳 +4 位作者 汪本福 张枝盛 谢艺 张作林 程建平 《中国稻米》 2025年第5期39-46,共8页
再生稻是一种在水稻头季收获后,采取特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休眠芽再次分蘖成穗结实,实现二次收获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能够充分且高效地利用温光资源,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我国提升稻田种植效益的重要途... 再生稻是一种在水稻头季收获后,采取特定的栽培措施使头季水稻休眠芽再次分蘖成穗结实,实现二次收获的种植模式。这种种植模式能够充分且高效地利用温光资源,有效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是我国提升稻田种植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产量构成因子中,有效穗数对再生季产量及其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而再生季有效穗数主要取决于再生芽的存活数量以及成苗数量。由此可见,提高再生芽的存活率和成苗率是提升再生季产量的关键。本文详细阐述了再生稻再生芽的生长特性及其生理基础,全面综述了影响再生芽生长发育的各种因素,深入探讨了提高再生芽萌发成穗的可能途径,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再生稻高产栽培提供具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再生芽 萌发 生长发育 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