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审小麦新品种扬辐麦24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容 陈士强 +4 位作者 王汝琴 程梦豪 王建华 范德佳 何震天 《农业科技通讯》 2025年第2期159-161,共3页
扬辐麦2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辐麦4号为母本、镇麦10号为父本,结合杂交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2024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 扬辐麦24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扬辐麦4号为母本、镇麦10号为父本,结合杂交和辐射诱变技术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广适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综合性状优良、适应性广。2024年6月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麦区种植。本文作者介绍了扬辐麦24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等,并总结了其配套栽培技术要点和育种启示,以期为新品种选育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新品种 扬辐麦24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优化水肥管理对水稻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2
作者 李梓逸 周影 +3 位作者 敖弟彩 高辉 窦志 徐强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52-58,共7页
为探究优化水肥管理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并为增强水稻抗倒与高产栽培调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南粳5718为试验水稻品种,总施氮量为300 kg/hm^(2),设置2种优化水肥管理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模式(OPT1)、在此... 为探究优化水肥管理对水稻抗倒伏性的影响,并为增强水稻抗倒与高产栽培调控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以南粳5718为试验水稻品种,总施氮量为300 kg/hm^(2),设置2种优化水肥管理模式:干湿交替灌溉方式下侧深施肥的高产高效模式(OPT1)、在此基础上增施硅肥并调整穗肥施用比例的再高产高效模式(OPT2),对比当地农户习惯的水肥处理(农户模式,CON),以不施氮肥作空白对照(CK),研究水稻关键生育期的茎秆形态学、力学特征变化和产量构成差异。结果表明,成熟期OPT1、OPT2处理的水稻重心高分别比CON处理降低4.98%、10.83%,茎壁厚度分别增加20.29%、23.19%,茎秆形态学特征得到改善。在拔节期、抽穗后15 d和成熟期OPT2处理的倒伏指数较低,比OPT1、CON处理降低2.24%~25.00%。抽穗后30 d, OPT1、OPT2处理的倒伏指数分别比CON处理增加了9.69%、4.76%,但由于增施硅肥,OPT2处理的倒伏指数比OPT1处理降低了4.49%。OPT1、OPT2处理分别比CON处理显著增产20.58%、31.19%,OPT2处理比OPT1处理增产8.80%。综上,300 kg/hm^(2)施氮水平下,干湿交替灌溉方式有助于水稻增产,增施硅肥并分次施用穗肥能提高水稻茎秆的抗倒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倒伏 优化水肥管理 硅肥 干湿交替灌溉 穗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研究与实践
3
作者 韦还和 孟天瑶 +6 位作者 陈英龙 左文刚 姚荣江 高平磊 许轲 张洪程 戴其根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0,共8页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 我国正积极推进滨海盐碱地的开发利用,大力发展水稻生产。鉴于滨海盐碱地水稻生产高产栽培技术不够明晰,存在产量不高且不稳定等实际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了本团队在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与栽培技术方面的研究及实践工作。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形成的规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需确保群体穗数充足且穗型较大,以此协同实现足够的群体库容量,并保持较高的库容充实度;(2)要稳定水稻前期生长量,合理增加中期光合生长量,显著增强后期干物质积累能力;(3)凭借良好的株型和群体支撑力,保障群体库容能够充分结实。围绕上述规律,我们针对性开展了一系列滨海盐碱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涵盖土壤脱盐关键技术、土壤培肥关键技术、耐盐水稻品种筛选与鉴定、适宜的密肥组合与微咸水灌溉技术,以及外源生长调节剂的应用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整合并形成了“耕、晒、泡、旋、排”多次循环与增施有机肥相结合的快速高效脱盐培肥技术,以及以应用耐盐优质品种和“早播、勤灌、壮秧、密植、足肥”为特征的机插综合栽培技术。通过这些技术的集成应用,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滨海盐碱地机插水稻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在滨海盐碱地取得了显著的改良土壤与增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水稻 产量形成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敲除OsAAP13改良稻米品质
4
作者 吴凌珺 盛淑婕 +4 位作者 单欣兰 周恺 卞天宇 董雨泽 杨宜豪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94-702,共9页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品质改良已成为中国现代育种研究的核心课题。解析相关基因对稻米蛋白质、淀粉及蒸煮食味特性的调控作用,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遗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个粳稻品种‘武运粳30’‘Wuy...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品质改良已成为中国现代育种研究的核心课题。解析相关基因对稻米蛋白质、淀粉及蒸煮食味特性的调控作用,对稻米品质改良的遗传效应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3个粳稻品种‘武运粳30’‘Wuyungeng 30’、‘南粳9108’‘Nangeng 9108’、‘扬粳158’‘Yanggeng 158’胚乳中高效表达的OsAAP13基因(LOC_Os04g39489)进行了敲除,构建了相应的突变体。综合测定农艺性状、蛋白质与淀粉质量分数及食味值,结合多遗传背景验证基因功能。【结果】OsAAP13在花后第5天的种子中表达较强。农艺性状及稻米理化特性测定发现:OsAAP13敲除并未影响水稻的主要农艺性状,但显著降低了稻米中总蛋白质量分数(7.8%~15.8%)及部分组分蛋白质量分数(球蛋白5.5%~21.1%和谷蛋白9.0%~15.8%);总淀粉质量分数在各突变体中有一定上升(2.1%~8.7%),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呈下降趋势(4.0%~6.9%);突变体米饭食味测定表明:稻米适口性获得了有效改善(2.9%~11.6%)。【结论】敲除OsAAP13可在保证水稻品种优良农艺性状的基础上,有效改良稻米多个理化指标并改善稻米食味值,为未来水稻品质性状的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CRISPR/Cas9 OsAAP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智能化无人化育插秧技术研究进展
5
作者 夏宇欣 凌宇飞 +8 位作者 冯源 顾元坤 朱海滨 许方甫 李光彦 高辉 魏海燕 张洪程 胡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6,共6页
我国传统水稻育插秧方式存在人力与物力消耗大、作业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与无人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力与物力投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水稻智... 我国传统水稻育插秧方式存在人力与物力消耗大、作业效率低等诸多问题。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化与无人化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中的人力与物力投入,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文综述了水稻智能化无人化育插秧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进展以及实际应用案例,深入剖析了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在育插秧环节,借助智能化育秧流水线与关键育秧农艺技术,以及无人驾驶插秧机结合卫星定位、自动导航等技术,可实现智能化育秧与全程无人化插秧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在施肥喷药作业中,运用无人机进行作业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有效减少病虫害发生。然而,目前智能化无人化技术在精确度、实用性和稳定性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持续优化改进,以更好地推动该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智能化 无人化 播种 育秧 机插 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稻机械化精简化栽培技术发展历程与展望
6
作者 胡雅杰 张海鹏 +3 位作者 郭保卫 邢志鹏 廖萍 张洪程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3-24,共12页
水稻在保障人类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该文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24)机插稻、抛秧稻、直播稻和再生... 水稻在保障人类粮食安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国水稻生产正面临由传统小规模生产向机械化、智能化和集约化的现代规模化生产方式转变,在此重要历史节点,该文回顾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2024)机插稻、抛秧稻、直播稻和再生稻的机械化精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历程,剖析各阶段的技术演进及发展成就,总结技术突破以及存在问题,并结合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趋势,提出了未来机插稻、抛秧稻、直播稻和再生稻栽培机械化智慧化发展方向。机插稻要加强智能化集约化育秧、自主导航无人化机插与大田智慧肥水药管理等栽培技术创新,抛秧稻要加强标准化壮秧培育、高质量机械化智能化抛(摆)栽技术创新,直播稻要加强秸秆全量还田与高质量耕整播一次性全苗匀苗技术创新,再生稻要加强高再生力品种选配与轻碾压收获机械装备研发等技术创新。最后,概括性地展望未来水稻生产方式与发展方向,一是需将栽培农艺创新、智能农机具研制与相关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农机农艺农智”科技融合创新;二是加强智慧绿色高产稻田建设、丰产优质高效协同形成模式与无人化栽培、智慧肥料与施用、智慧灌溉、智慧农药与无人化飞防等关键技术攻关,持续创新和改进水稻智慧栽培技术,创建适应中国不同生态区的水稻智慧生产工程技术体系;三是加强高素质人才、新农人、产业工匠等现代化智慧化农业生产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栽培 农业机械化 精简化 发展历程 发展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高产减排的氮肥管理技术及其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温雅 顾嘉怡 +3 位作者 王超瑞 张瑛 肖治林 张耗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共7页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 氮素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科学的氮肥管理对于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并且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深远影响。稻田作为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氮肥的使用对其排放具有显著影响。本文深入剖析了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机理,系统综述了氮肥施用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机制,以及实现高产与减排兼顾的氮肥管理技术。此外,本文还归纳总结了当前氮肥施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管理 温室气体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晚稻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蒋欣彤 窦志 +1 位作者 廖萍 高辉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双季晚稻的产量与品质受到茬口衔接状况、温光资源条件、品种自身特性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系统剖析了影响双季晚稻生产的关键要素,着重阐述了品种合理选择、适宜播期确定、栽插方式优化、氮肥科学运筹以及水分精准... 双季晚稻的产量与品质受到茬口衔接状况、温光资源条件、品种自身特性以及栽培技术措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系统剖析了影响双季晚稻生产的关键要素,着重阐述了品种合理选择、适宜播期确定、栽插方式优化、氮肥科学运筹以及水分精准管理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通过精心优化栽培措施,能够显著提升双季晚稻的产量,并有效改善稻米品质。未来的研究应着重加强早熟优质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以及丰产、优质、抗逆栽培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此实现双季晚稻丰产与优质的协同共进,为大面积提高单产和提升品质提供先进且适用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晚稻 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早熟优质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材料——碳点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进展
9
作者 朱淇 刘洋 +3 位作者 崔茂亚 高平磊 陈英龙 戴其根 《江苏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3-832,共10页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 碳点(CD)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低成本、易合成、低毒性且可生物降解、高量子产率、小尺寸和生物相容性高等优点在农业领域日益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CD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从种子萌发、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矿质元素吸收、光反应、碳同化、抗氧化和抗逆性等方面阐述其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安全、可持续提高作物产量提供理论参考。最后,讨论了CD在农业系统中的潜在应用所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点 生长发育 光合作用 抗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M技术开发水稻糊化温度基因ALK功能标记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军 周晶 +9 位作者 陶亚军 李文奇 朱建平 范方军 王芳权 许扬 陈智慧 蒋彦婕 李霞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0,共5页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 【目的】糊化温度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重要指标,ALK是控制水稻糊化温度的主效基因,开发可快速高通量鉴定ALK基因型的功能标记有助于提高水稻品质改良的效率。【方法】根据ALK基因4198位、4329位和4330位存在的单碱基差异,设计基于HRM技术检测的基因功能标记。【结果】通过PCR检测结合测序分析,筛选了ALK基因2个功能区域的功能标记ALKH4、ALKH5。利用ALKH4、ALKH5对81份籼稻品种、279份粳稻品种进行了ALK基因型检测,结果发现,16份粳稻和19份籼稻为G-GC基因型;51份粳稻为A-GC基因型;212份粳稻和62份籼稻为G-TT基因型。【结论】基于HRM技术开发的基因功能标记ALKH4、ALKH5可以快速高通量鉴定控制糊化温度ALK不同基因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糊化温度 ALK 功能标记 HR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青稞产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如根 唐亚伟 +2 位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朱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产业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SP标记技术在主要农作物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杨青青 唐家琪 +2 位作者 张昌泉 高继平 刘巧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8-71,共14页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组数据越来越丰富,其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由于具有高密度、高通量和易于自动化分析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 随着基因测序技术的发展,植物基因组数据越来越丰富,其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数据由于具有高密度、高通量和易于自动化分析等特点而被广泛用于分子标记的开发和应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specific PCR,KASP)技术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主要基于SNP的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该技术由于其高通量、低成本和可操作性强等优点而在农作物性状改良等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KASP技术的发展、原理和方法步骤,综述了该技术在主要农作物的种质资源鉴定、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定位和种子纯度鉴定等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并讨论了该技术的优缺点,以期为今后农作物育种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SP 高通量基因分型 遗传鉴定 分子育种 农艺性状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与监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映雪 武威 +3 位作者 姚照胜 剧成欣 刘涛 孙成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8-214,共7页
为明确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应的监测技术,以盐土区作物为研究对象,综述盐胁迫对作物形态、生理性状以及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常用的监测技术,如高光谱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等,分析盐土区作物研究... 为明确盐胁迫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相应的监测技术,以盐土区作物为研究对象,综述盐胁迫对作物形态、生理性状以及产量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常用的监测技术,如高光谱技术,无人机监测技术以及卫星遥感监测技术等,分析盐土区作物研究存在抗盐碱的作物品种相对缺乏,盐碱地的改良技术有待完善,监测所用传感器比较单一,监测手段不够丰富等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应用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生长 盐胁迫 生理性状 形态特征 高光谱监测 无人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4
作者 付第慧 邢志鹏 +7 位作者 程爽 王忠祥 陈飞扬 黄志成 胡雅杰 郭保卫 魏海燕 张洪程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共6页
我国水稻在实现持续丰产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农药、肥料和灌溉水的高投入,以及产量、品质和效益协同性偏差等问题。以生物可降解地膜为材料、机械化覆膜为途径的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是实现水稻优质丰产高效协同生产、促进稻田绿色可持续发... 我国水稻在实现持续丰产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农药、肥料和灌溉水的高投入,以及产量、品质和效益协同性偏差等问题。以生物可降解地膜为材料、机械化覆膜为途径的水稻覆膜栽培技术是实现水稻优质丰产高效协同生产、促进稻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在简要介绍覆膜栽培技术发展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水稻覆膜栽培技术在节水保墒、保肥增效、防草减药和增温保湿方面的作用及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效益等的影响,并总结了覆膜栽培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覆膜栽培技术 生物降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飞播水稻生育特征与丰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5
作者 朱海滨 胡群 +5 位作者 陆喜瞻 翁文安 邢志鹏 高辉 魏海燕 张洪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3,共13页
通过无人化建设推动水稻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劳动力供给萎缩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水稻生产无人化建设进程。其中,无人飞播技术因具有不受地形地势限制、作业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而... 通过无人化建设推动水稻高质量和高效率生产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在劳动力供给萎缩和劳动力价格上涨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必须加快水稻生产无人化建设进程。其中,无人飞播技术因具有不受地形地势限制、作业成本低和作业效率高的优势而受到业内广泛关注。但国内众多稻区实行的复种策略不仅压缩了水稻生育期,还造成秸秆大量还田,容易形成飞播种子出苗和生长逆境,进而影响产量。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无人飞播水稻生育特征和兼顾丰产优质的种植密度以保障稳产丰产,作者所在研究团队在前期开展了相应条件下无人飞播和无人机插在水稻基本生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方面的差异研究,以及飞播水稻群体在150、 195和240万株/hm^(2)基本苗处理下的产量形成与品质特征差异研究。该研究总结并介绍了相关研究结果,同时从选择适宜品种、种子处理、适时早播、耕整地技术与沟系配套、确立合理种植密度、氮肥选用与灌溉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几个方面进行丰产栽培关键技术讨论,并从无人机技术突破、建立成熟的行业生产标准和栽培措施配套3个方面对水稻飞播技术的未来应用提出展望,以期为无人飞播水稻大规模应用与良性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水稻 飞播 常规粳稻 生育特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敏敏 张延发 +2 位作者 周婧 窦志 高辉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5期61-62,67,共3页
蔬菜含有丰富的纤维素、矿物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维生素等,是丰富国民餐桌、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农产品。该文介绍了扬州市江都区小纪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蔬菜产业的发展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产业园区 蔬菜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扫描技术的小麦植株三维重建与表型参数提取
17
作者 崔腾予 朱少龙 +2 位作者 韩东伟 刘涛 孙成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56-61,共6页
小麦植株表型信息是小麦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的外在展示,对小麦的栽培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规的作物表型信息获取以人工测量为主,存在数据偏差大、投入时间多、获取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利用超高精度的三维(3D)激光扫描仪,在... 小麦植株表型信息是小麦品种特性和生长发育规律的外在展示,对小麦的栽培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常规的作物表型信息获取以人工测量为主,存在数据偏差大、投入时间多、获取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利用超高精度的三维(3D)激光扫描仪,在实验室内获取小麦个体和群体植株3D点云数据,并进行点云数据预处理,构建小麦植株3D结构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取叶片三角网点云并换算成叶面积,提取叶片骨架点云换算成叶片长度和叶片最大宽度,提取小麦植株顶点到基部点云换算成植株高度。通过实地手工测量值的验证,小麦3D模型提取的叶面积、叶片长度、叶片最大宽度、植株高度与实测值的r 2分别为0.91、0.95、0.82、0.95,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RMSE较小,分别为0.54 cm 2、0.73 cm、0.05 cm和1.18 cm。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3D点云数据提取的小麦表型参数与实测值较为接近,结果可靠,为小麦生长监测和表型数据获取等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植株 3D激光扫描 点云 3D激光重建 表型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复合处理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雅杰 郭靖豪 +7 位作者 丛舒敏 蔡沁 徐益 孙亮 郭保卫 邢志鹏 杨文飞 张洪程 《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7,共13页
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前期(齐穗至穗后20d)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灌浆前期动态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并以室外温光作为对照(CK),研究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对水稻产量及其构... 以软米粳稻南粳9108和常规粳稻淮稻5号为供试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设置梯度温度模拟水稻灌浆前期(齐穗至穗后20d)温度动态递减变化,设置灌浆前期动态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并以室外温光作为对照(CK),研究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干物质生产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均降低水稻产量,低温弱光处理减产显著。灌浆前期低温弱光处理降低结实率和千粒重导致减产;低温处理降低结实率,而千粒重有所增加。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处理均降低水稻成熟期干物质重和穗部干重,叶和茎鞘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倒一叶、倒二叶和倒三叶SPAD值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低温弱光>低温>CK;剑叶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呈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和H_(2)O_(2)含量较高。就稻米品质而言,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变优,而低温弱光处理下稻米加工品质变劣。与CK相比,灌浆前期低温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增加,胶稠度下降,蛋白质含量降低,食味值降低;而低温弱光处理下直链淀粉含量降低,胶稠度下降,蛋白质含量增加,食味值降低。因此,灌浆前期低温和低温弱光均降低稻米食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灌浆前期 低温弱光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的KASP标记开发及应用
19
作者 李文奇 许扬 +7 位作者 王芳权 朱建平 陶亚军 李霞 范方军 蒋彦婕 陈智慧 杨杰 《中国水稻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 【目的】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gmR对水稻抗稻瘟病遗传改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根据其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PCR KASP)标记,有利于提升PigmR育种利用的效率。【方法】通过序列比对明确PigmR基因编码区存在单核苷酸变异,开发KASP分子标记PigmR-K,通过对水稻品种和F_(2)分离群体进行基因型分析,结合稻瘟病表型鉴定,并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标记的精准性和高效性进行验证。【结果】根据PigmR基因编码区序列第2503位存在特异性单核苷酸A>C变异,建立基于KASP的PigmR精准高效基因分型技术体系,通过对159份水稻品种、270份F_(2)群体单株以及247份BC_(1)F_(3)群体单株进行基因型检测,PigmR-K能够高效区分供试水稻材料的纯合抗病、纯合感病和杂合基因型,并与人工接种穗颈瘟症状一致。【结论】利用PigmR基因编码区变异位点开发的KASP标记PigmR-K具有精准高效等优势,有利于稻瘟病抗性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广谱抗性 稻瘟病 PigmR基因 KASP 育种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下喷施外源γ-氨基丁酸对不同耐盐性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束晨晨 周天阳 +3 位作者 顾逸彪 崔瑞龙 刘畅 顾骏飞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2,共8页
为探究喷施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耐盐品种连鉴5号和盐敏感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0.2%(2 g/kg)的盐胁迫下,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外源GABA喷施处理(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以... 为探究喷施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不同耐盐性水稻品种产量及生理性状的影响,以耐盐品种连鉴5号和盐敏感品种连粳7号为试验材料,在0.2%(2 g/kg)的盐胁迫下,设置3个不同浓度的外源GABA喷施处理(50μmol/L、100μmol/L、150μmol/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喷施外源GABA能减轻盐分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以150μM的GABA喷施处理效果佳。与盐敏感品种相比,耐盐品种在喷施外源GABA后表现出更显著的改善效果,具体表现为叶面积更大,叶绿素a和b的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更高。此外,耐盐品种还表现出更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更高的钾(K+)含量以及更低的钠(Na+)含量,同时内源GABA和脱落酸(ABA)含量也有所提升。综上所述,喷施外源GABA能够提高盐胁迫下耐盐水稻品种的内源GABA和ABA含量,从而保障了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离子平衡,维持了水稻较佳的农艺性状,最终提升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外源GABA 盐胁迫 农艺性状 生理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