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植物固土研究可视化分析
1
作者 经又亮 惠文 +4 位作者 应采 杨杰 张珉瑞 段青松 杨苑君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0-380,共11页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植物固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相结合方式对1993-2023年植物固土领域发文量... [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学探究植物固土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为该领域研究现状和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VOSviewer和CiteSpace相结合方式对1993-2023年植物固土领域发文量、国家、机构、研究人员、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1)发文量呈现出缓慢增长后持续性快速增长,发文量CNKI近年趋于稳定而WoS爆发增长。(2)中国是研究植物固土产出最多的国家,但研究质量仍有提升空间,北京林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这3家机构是植物固土领域的主要机构,合作发文呈现团队机构内合作紧密,但机构外合作较为缺乏。(3)植物固土领域围绕着边坡稳定性、根系力学、根土抗剪方面开展研究,突现词分析可知,WoS以水土流失预测、黄土高原、机械性能,CNKI以根系形态、消落带、力学特性、自修复以及生态修复为近3 a研究热点。[结论]中国是该领域研究产出最多的国家,但其研究质量和团队机构间的合作交流仍有提升空间,研究植物类型多为草本植物且研究周期较短,未来应加深对其他植物类型和周期的研究,同时研究的生态脆弱地区目前仍旧单一,今后仍需扩大研究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固土 文献计量学 可视化分析 VOSviewer CITESP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近接下穿群桩基础施工影响分区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王闯 彭祖昭 +3 位作者 苟超 封坤 吴文彪 林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2期174-181,共8页
结合国内外隧道近接施工理论与相关规范,定义了盾构下穿桩基的单桩应力扰动度和单桩变形扰动度,确定了单桩应力扰动度阈值和单桩变形扰动度阈值,从而建立了综合考虑桩基应力扰动和变形扰动的近接施工影响分区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托广佛... 结合国内外隧道近接施工理论与相关规范,定义了盾构下穿桩基的单桩应力扰动度和单桩变形扰动度,确定了单桩应力扰动度阈值和单桩变形扰动度阈值,从而建立了综合考虑桩基应力扰动和变形扰动的近接施工影响分区方法。在此基础上,依托广佛环线沙堤双线盾构隧道近接下穿佛开高速公路桥梁群桩基础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盾构近接桥梁群桩基础施工产生的扰动进行了分区定量评价,并对扰动较大的桩基进行了受荷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硬岩段且埋深较大的盾构施工对桩基变形扰动较小,应力扰动较大;距隧道轴线越近,近接施工产生的扰动越大;深嵌于硬岩中的新桥桩基具有较强的抗扰动能力,而持力层较弱的旧桥桩基受到的扰动较大;在先左线后右线下穿施工的情况下,距离右线隧道较远而距左线隧道较近的桩基在右线隧道施工完成后,扰动度有不同幅度的降低;综合考虑桩基应力扰动和变形扰动的分区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盾构近接施工对群桩基础的影响提供合理定量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近接施工 影响分区方法 应力扰动 变形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段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戴志成 封坤 +2 位作者 徐凯 林辉 吴文彪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9-105,共7页
以广佛环线沙堤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段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参数... 以广佛环线沙堤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研究了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段掘进参数对地表沉降的影响,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分析盾构掘进过程中地表沉降和邻近建筑物变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表沉降与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参数密切相关,增大土舱压力与注浆压力可以减小地表的沉降,但掘进参数的调整存在合理范围,超合理值后过沉降的控制效果变化不明显;现场实测数据表明: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变形行为由前期扰动、通过扰动、停机影响、后期扰动4部分组成,其中停机对地表沉降影响很大,因此施工中需尽量避免停机并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际采用的掘进参数仍有一定的调整空间,施工中应根据地层情况及时调整相关的掘进参数以减小施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始发段 土压平衡盾构 掘进参数 施工扰动 地表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地层双线小净距土压平衡盾构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闯 封坤 +3 位作者 戴志成 吴文彪 林辉 陈怀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2-117,124,共7页
为研究富水地层双线小净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的扰动行为和稳定性,基于屈服接近度的概念,提出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广佛环线沙堤隧道工程,分析不同纵向开挖间距下双线隧道施工时,先行隧道开挖面的渗流场分布、应力场扰动和... 为研究富水地层双线小净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开挖面的扰动行为和稳定性,基于屈服接近度的概念,提出开挖面稳定性分析方法;并结合广佛环线沙堤隧道工程,分析不同纵向开挖间距下双线隧道施工时,先行隧道开挖面的渗流场分布、应力场扰动和极限支护压力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纵向开挖间距的增大,先行隧道开挖面的水压力分布趋向于以隧道中心为轴线呈近似对称分布,后行隧道开挖引起的先行隧道开挖面的渗透力较小;屈服接近度可以从应力扰动的角度反应隧道施工对于土体的扰动程度和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对于富水地层双线小净距土压平衡盾构隧道,不同纵向开挖间距下先行隧道开挖面的极限支护压力差别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地层 流固耦合分析 双线土压平衡盾构隧道 开挖面稳定性 屈服接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富水裂隙岩层土压平衡盾构填舱注浆施工技术 被引量:6
5
作者 林辉 吴文彪 +3 位作者 王闯 封坤 谭荣珊 戴志成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68-277,共10页
为解决穿越大埋深富水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开挖面涌水和地表沉降过大的问题,依托广佛环线沙堤隧道工程,对土压平衡盾构填舱注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填舱注浆技术进行数值模拟... 为解决穿越大埋深富水节理裂隙发育岩层的土压平衡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开挖面涌水和地表沉降过大的问题,依托广佛环线沙堤隧道工程,对土压平衡盾构填舱注浆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并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填舱注浆技术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压平衡盾构穿越深埋富水裂隙岩层时,隧道洞周围岩变形较小,而地表沉降及建筑物变形对地下水流失较为敏感; 2)将气压平衡和土舱填舱注浆处理技术相结合,辅以微扰动等施工控制方法的填舱注浆成套施工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喷涌现象及地表建(构)筑物沉降过大的问题; 3)采用填舱注浆技术进行堵水时,应保证开挖面内填舱注浆范围和注浆参数选取的合理性,并应考虑注浆厚度对施工进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压平衡盾构 大埋深 富水裂隙岩层 填舱注浆技术 地下水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微距双线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林辉 李学荣 +3 位作者 吴文彪 封坤 戴志成 王闯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1-106,共6页
为了研究双线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时的施工扰动行为,以广佛环线城际铁路沙堤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有无渗流作用下土压平衡盾构于河道中进行始发的施工响应和地层加固问题,并基于开挖面稳定系数的概念和方法对... 为了研究双线土压平衡盾构水下始发时的施工扰动行为,以广佛环线城际铁路沙堤隧道工程为背景,采用流固耦合分析方法,系统分析有无渗流作用下土压平衡盾构于河道中进行始发的施工响应和地层加固问题,并基于开挖面稳定系数的概念和方法对盾构始发过程中开挖面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渗流作用会大大增加开挖面失稳风险,引起地表发生较大沉降;始发加固作用可以有效减小地表沉降值,且可以减弱盾构掘进对加固区域外地层的超前扰动;基于开挖面稳定性系数的开挖面稳定性等级分析方法得到的开挖面稳定性分析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可以用于盾构隧道开挖面稳定性的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 土压平衡盾构隧道 始发加固 地下水渗流 地表沉降 开挖面稳定性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埋深裂隙岩层中土压平衡盾构下穿水道施工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吴文彪 李锦平 +2 位作者 林辉 封坤 王闯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83,107,共4页
广州-佛山环线沙堤隧道在大埋深裂隙岩层中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下穿佛山水道,采用FLAC 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隧道下穿水道施工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下穿施工时引起地下水渗流,其中横断面方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洞径的3. 6倍,... 广州-佛山环线沙堤隧道在大埋深裂隙岩层中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下穿佛山水道,采用FLAC 3D软件建立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分析隧道下穿水道施工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下穿施工时引起地下水渗流,其中横断面方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洞径的3. 6倍,纵断面方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洞径的2. 4倍;在一定支护压力下开挖面具有一定的自稳能力,支护压力较小时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开挖面易发生失稳破坏;在大埋深裂隙岩层中采用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时,应保证土仓的止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际铁路隧道 水下施工安全性 数值计算 土压平衡盾构 大埋深裂隙岩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行车时多塔斜拉桥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喻建云 何志辉 宋晓东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6-100,共5页
以某三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背景,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研究高速磁浮列车通过多塔斜拉桥时的结构动力性能。研究表明,三塔斜拉桥由于一阶竖弯振型的反对称性,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其行车方向的第二主跨易发生二次激振现象,使该跨的动力响应大于... 以某三塔斜拉桥设计方案为背景,通过数值计算分析,研究高速磁浮列车通过多塔斜拉桥时的结构动力性能。研究表明,三塔斜拉桥由于一阶竖弯振型的反对称性,在列车荷载作用下其行车方向的第二主跨易发生二次激振现象,使该跨的动力响应大于第一主跨,且桥梁竖弯基频越低,二次激振效应愈明显。为了降低桥梁过大的动力响应,提出几种加劲措施,分析表明,采用钢桁架加劲方案能大幅度提高桥梁的整体刚度,极大地改善其力学性能;采用中塔塔梁固结、边塔漂浮的结构体系对桥梁整体刚度的提高较为明显,适于多跨长联多塔斜拉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多塔斜拉桥 动力性能 加劲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BP神经网络的富水砂层渣土改良效果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汭琳 满轲 +2 位作者 刘晓丽 宋志飞 周然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2-232,共11页
为了解决通过室内试验评价渣土改良效果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目前隧道掘进中的预测需求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引入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对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重新设计和优化,创建GA-BP模型;选择均方根误差... 为了解决通过室内试验评价渣土改良效果存在耗时长、成本高,无法满足目前隧道掘进中的预测需求等问题,基于深度学习,引入遗传算法GA(genetic algorithm)对传统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重新设计和优化,创建GA-BP模型;选择均方根误差G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决定系数R2作为评价模型预测效果的研究指标;利用机器学习中支持向量机算法与随机森林算法的预测结果与GA-BP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基于深度学习的传统BP模型和本文创建的GA-BP模型的各项评价指标皆高于机器学习算法;2)相较于传统BP网络的预测结果,GA-BP模型对内摩擦角、渗透系数和坍落度预测的最高相对误差分别降低了7.18%、5.02%、1.17%,且GA-BP模型的RMSE、MAE和R2值都优于传统BP模型和机器学习算法的预测结果。由此可得,基于深度学习的神经网络比机器学习算法更能提取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且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得到的GA-BP模型提高了传统BP模型的预测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渣土改良 遗传算法 BP神经网络 效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盾构穿越溶腔施工技术
10
作者 张元海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6,共3页
以穗莞深城际铁路施工过程中盾构突遇溶腔处理为案例,总结了盾构突遇溶腔的施工技术。首先采用超前探孔结合数据影像采集处理,探明了盾构前方异常段落的地质情况;然后根据已探明的溶腔体的分布、稳定状况和内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直接通过... 以穗莞深城际铁路施工过程中盾构突遇溶腔处理为案例,总结了盾构突遇溶腔的施工技术。首先采用超前探孔结合数据影像采集处理,探明了盾构前方异常段落的地质情况;然后根据已探明的溶腔体的分布、稳定状况和内环境条件,分别采取直接通过、填仓填腔、砂浆填充等方法;最后将盾构机进行预抬头处理,小扭距、小推力掘进,同时进行三次注浆及地面监控量测,使地面沉降量可控,对地表建(构)筑物影响小。该施工技术适用于城际轨道交通隧道上方建筑密集环境下的盾构隧道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溶腔 探测 处理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