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地区仔猪腹泻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黄健强 南文金 +3 位作者 胡鸿惠 吴静波 彭国良 肖正中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59-64,共6页
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为该病防控提供用药参考,对来自6个规模化猪场疑似仔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粪便和肠道内容物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鉴定的4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2... 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情况,为该病防控提供用药参考,对来自6个规模化猪场疑似仔猪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粪便和肠道内容物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鉴定的40株大肠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22种受试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耐药性,强力霉素和四环素耐药菌株比例最高,达到97.5%,其次是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红霉素耐药菌株达到80%以上。敏感性最高的药物为丁胺卡那霉素,其次是头孢西丁,敏感菌株比例分别为85%和84.5%。试验菌株均产生不同程度多重耐药性,最少为4重耐药性,10重及以上耐药性菌株比例达到80%以上。研究表明,粤北地区仔猪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严重,要重视药敏监测,以指导合理选用药物防控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 腹泻 大肠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原学调查及PEDV ORF3基因分子特征和遗传变异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南文金 胡鸿惠 +3 位作者 吴静波 黄健强 彭国良 肖正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69-1777,共9页
为了解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15年粤北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31份新生仔猪腹泻样品进行了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检测,并对5株PEDV流行毒株ORF... 为了解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病的主要病原,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2015年粤北地区6个规模化猪场31份新生仔猪腹泻样品进行了猪流行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和猪轮状病毒(PoRV)检测,并对5株PEDV流行毒株ORF3基因进行测序分析。病原检测结果显示,83.87%(26/31)样品为PEDV阳性,没有检测到TGEV和PoRV阳性样品。对PEDV ORF3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5个流行毒株ORF3基因全长均为675bp,相互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8.7%~100.0%,与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5%~100.0%,多个核苷酸位点发生了共同突变。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EDV可分为两个基因群,粤北地区流行的PEDV与2013-2015年间在中国部分地区、东南亚、北美洲和欧洲流行的PEDV遗传关系较近,位于基因1群中的同一个亚群,而2011-2012年中国流行的PEDV主要毒株及疫苗毒株则归类于另外两个基因亚群。结果表明,粤北地区新生仔猪腹泻主要是由PEDV感染引起的,PEDV基因随着时间推移呈现不断进化和变异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仔猪腹泻 病原学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ORF3基因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蓝耳病抗体水平及其与病毒血症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吴静波 黄健强 +2 位作者 南文金 胡鸿惠 彭国良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8期143-150,共8页
蓝耳病是全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现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该地区4家猪场38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并设计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血... 蓝耳病是全球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所面临的共同难题,现仍缺少有效的治疗药物,而疫苗免疫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手段。为了解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水平,对该地区4家猪场382份血清样品进行ELISA检测,并设计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血清中的病毒RNA进行检测,以初步探讨猪群抗体水平与病毒血症的关系。结果显示: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的蓝耳病抗体阳性率为82.9%,平均S/P值为1.59;但抗体水平离散度较大,4家猪场抗体水平的变异系数均高于25%。经灵敏度为10-1.5 TCID50/m L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显示,猪群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2.4%,其中抗体水平不稳定群中病毒血症发生率为16.7%,明显高于抗体稳定群的7.3%。研究表明,粤北地区地区抗体阳性率和抗体效价较高,但均一性差,蓝耳病发病的可能性较大;同时抗体不稳定猪群出现病毒血症的概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耳病 PRRSV 抗体水平 病毒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仔猪腹泻源大肠杆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3 位作者 吴静波 胡鸿惠 彭国良 肖正中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29-134,共6页
采用PCR方法对56株仔猪黄白痢源大肠杆菌肠毒素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相关毒力因子STa、STb、LT和irp2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毒力因子基因型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8株受试菌检测到毒力因子,其中STa基因阳性率为3.57%,STb... 采用PCR方法对56株仔猪黄白痢源大肠杆菌肠毒素和耶尔森菌强毒力岛(HPI)相关毒力因子STa、STb、LT和irp2进行检测,进而根据毒力因子基因型对部分菌株进行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38株受试菌检测到毒力因子,其中STa基因阳性率为3.57%,STb基因阳性率为53.57%,LT基因阳性率为7.14%,irp2基因阳性率为21.43%,检测的毒力因子表现为5种基因型,主要的毒力因子基因型是STb和STb+irp2。致病性试验显示毒力基因阳性菌株均对小白鼠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粤北地区致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流行的主要毒力因子为STb,其次为irp2、少数菌株携带STa和LT毒力因子,相关毒力基因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大肠杆菌致病性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肠毒素 强毒力岛 毒力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地区梅花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 被引量:2
5
作者 周迪 杨旭夫 +1 位作者 彭凌 刘博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5-128,共4页
对来自粤北某梅花猪养殖基地存在的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和无症状梅花猪,采取鼻腔拭子进行细菌性疾病调查,通过对优势菌的观察、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2株优势菌为猪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CPS)... 对来自粤北某梅花猪养殖基地存在的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和无症状梅花猪,采取鼻腔拭子进行细菌性疾病调查,通过对优势菌的观察、分离纯化、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确定2株优势菌为猪链球菌。荚膜多糖抗原(CPS)基因分型确定1株为猪链球菌9型,另1株为28型。药敏试验结果表明,2株猪链球菌对12种抗菌药物敏感,对17种抗菌药物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16SRRNA基因 CPS分型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猪源消化道传播病原体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6
作者 吴静波 南文金 +2 位作者 胡鸿惠 黄健强 彭国良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6,共9页
猪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还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消化道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及时鉴定出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本试验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志贺菌的四重荧光定量PCR和戊型肝炎病毒荧... 猪源人兽共患病不仅威胁公共卫生安全,还威胁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消化道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及时鉴定出经消化道传播的病原体,本试验建立了猪源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和志贺菌的四重荧光定量PCR和戊型肝炎病毒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优化反应体系和条件,实现5种病原体的同时检测;并利用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对117份猪临床样品(病变组织、粪便和肌肉等)进行对比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荧光定量PCR能够在1.5 h内完成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菌和戊型肝炎病毒5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检测,与其他常见细菌和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极限值可达5个拷贝,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7,线性范围涵盖1×10^(1)~1×10^(9),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CV)均低于3.16%。建立的荧光定量PCR与普通PCR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达到95.73%~100%,具有较好的一致性。117份临床样品中大肠杆菌、沙门菌、单增李斯特菌、志贺菌和戊型肝炎病毒各自的阳性率分别为31.62%、17.95%、6.84%、5.13%和11.11%。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特异、稳定,能够同时、快速区分检测上述5种猪源消化道传播病原体,可为猪肉制品从产地到餐桌全环节样品的监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兽共患病 消化道传播 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水平的监测 被引量:22
7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2 位作者 胡鸿惠 吴静波 彭国良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为了对某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做出评估并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应用猪瘟疫苗抗体阻断ELSI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不同日龄仔猪及育肥猪的猪瘟疫苗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抗体合格率、平均阻断率和变异系数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显示,该猪场猪瘟免疫... 为了对某猪场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做出评估并进一步优化免疫程序,应用猪瘟疫苗抗体阻断ELSIA检测试剂盒对该场不同日龄仔猪及育肥猪的猪瘟疫苗抗体水平进行检测,对抗体合格率、平均阻断率和变异系数统计分析。检测数据显示,该猪场猪瘟免疫空白期过长,疫苗免疫接种后抗体合格率较低,增加了感染猪瘟病毒的风险,应及时进行猪瘟免疫程序的优化。猪瘟疫苗抗体水平监测对猪瘟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可为规模化猪场开展猪瘟疫苗抗体检测,制定合理的免疫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抗体水平 免疫程序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双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吴静波 南文金 +4 位作者 黄健强 胡鸿惠 彭国良 彭凌 董小英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8-377,共10页
为快速区分检测猪链球菌血清型2型和其他血清型,以猪链球菌的保守基因gdh和2型特异性基因cps2J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特异性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 为快速区分检测猪链球菌血清型2型和其他血清型,以猪链球菌的保守基因gdh和2型特异性基因cps2J为靶基因设计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猪链球菌通用型和2型特异性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并与常规PCR方法一起对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本方法在1.5h内可完成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同时检测,与其他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可达5拷贝数,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大于0.999,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1.25%。对67份临床样品检测显示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检出率分别为79.1%和35.8%,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92.5%和89.6%,kappa值为0.800和0.757,具有极好的一致性。成功建立了灵敏、特异和稳定的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实现了猪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同时及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2型猪链球菌 双重荧光定量PCR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广东株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3
9
作者 彭凌 杨旭夫 +1 位作者 朱必凤 刘博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0-133,共4页
对来自广东韶关某猪场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3株链球菌,对这3株链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生化特性均符合猪链球... 对来自广东韶关某猪场的疑似猪链球菌病病料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到3株链球菌,对这3株链球菌进行了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猪链球菌2型的毒力基因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形态、染色、生化特性均符合猪链球茵的特点,测序后Blast同源性分析,证实3株菌株均为猪链球菌,用猪链球菌2型Cps2J引物进行PCR扩增,获得预期的459bp大小的目的片段。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3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敏感,对21种常用抗生素表现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16 S RRNA 荚膜多糖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塞内卡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健强 吴静波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88,共7页
塞内卡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群引发猪自发性水疱病,临床表现与口蹄疫、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猪传染性水疱病相似,但感染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2015年以来,塞内卡病毒相关猪自发性水疱病的流行区域... 塞内卡病毒属小RNA病毒科塞内卡病毒属,可感染各个年龄段的猪群引发猪自发性水疱病,临床表现与口蹄疫、猪水疱病、水疱性口炎、猪传染性水疱病相似,但感染发病率较低,临床症状较轻。2015年以来,塞内卡病毒相关猪自发性水疱病的流行区域迅速扩大,包括巴西、美国、加拿大、中国、泰国和哥伦比亚都相继暴发疫情。另外还出现临床症状加重、新生猪病死率升高等新变化,这些变化给生猪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恐慌,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为充分了解和掌握塞内卡病毒的最新信息,认清研究的重点和方向,论文对病毒生物学与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性、实验室诊断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内卡病毒 猪自发性水疱病 流行病学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帅 李春玲 +4 位作者 臧莹安 郭海祥 李淼 杨冬霞 徐志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63-469,共7页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E2作为捕获抗体,兔抗副猪嗜血杆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优化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检测方法... 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以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1E2作为捕获抗体,兔抗副猪嗜血杆菌多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通过方阵滴定优化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并对该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验证以及临床样品的检测应用。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中单克隆抗体1E2最佳包被浓度为3.434μg/m L,兔抗副猪嗜血杆菌多抗的最佳稀释浓度为3.350μg/m L,用10 mg/m L明胶37℃封闭1 h优于其他封闭液,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山羊抗兔多体最佳使用浓度为1∶4 000。该检测方法的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可检测出15个血清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原,而与其他病原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够检测出副猪嗜血杆菌的最低菌落浓度为1×106cfu/m L。利用该检测方法对临床115份副猪嗜血杆菌可疑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可检出83份阳性样品,检出的阳性样品数高于细菌分离及PCR鉴定方法。上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好并可应用到临床样品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猪嗜血杆菌 单克隆抗体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PLC结构分析与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宫语晨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3-219,共7页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 利用PCR扩增技术克隆A型魏氏梭菌α毒素氨基端的PLC1-250基因,构建含PLC1-250基因表达质粒的BL21(DE3)(p N-PLC1-250)重组菌株,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证实构建的p N-PLC1-250重组质粒含有目的基因且基因序列与阅读框架均正确。SDS-PAGE分析表明,PLC1-250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相对含量的18.76%。利用SOPMA法预测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且同源模建了其3D结构,结果表明,PLC1-250蛋白分子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三级结构与α毒素相类似。此外,还对其生物学活性进行了鉴定,可为进一步探索α毒素作用的分子机制,以及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功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魏氏梭菌 α毒素PLC基因 生物学活性 圆二色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瘟免疫程序优化及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2 位作者 吴静波 胡鸿惠 彭国良 《猪业科学》 2016年第8期68-69,共2页
为了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猪群抵抗猪瘟病毒感染能力,采用ELISA方法对某猪场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对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由原来的20日龄调整为35日龄,二免日龄由60日龄调整为65日龄。连续两批商品猪的... 为了提高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增强猪群抵抗猪瘟病毒感染能力,采用ELISA方法对某猪场仔猪母源抗体消长情况进行监测,根据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对猪瘟疫苗首免日龄由原来的20日龄调整为35日龄,二免日龄由60日龄调整为65日龄。连续两批商品猪的猪瘟抗体监测数据表明,免疫程序调整后猪群的猪瘟抗体合格率上升,变异系数下降,疫苗免疫效果提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 母源抗体 免疫程序 免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和链球菌混合感染诊断 被引量:1
14
作者 南文金 黄健强 +1 位作者 胡鸿惠 吴静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第17期102-104,共3页
广东某猪场,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舍仔猪出现以神经症状、呼吸困难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猪样品经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毒g E抗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呈阳性,细菌分离鉴定猪链球菌2型为阳性。综合临床症状、... 广东某猪场,哺乳仔猪和保育猪舍仔猪出现以神经症状、呼吸困难和关节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发病猪样品经过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毒g E抗体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核酸呈阳性,细菌分离鉴定猪链球菌2型为阳性。综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该例传染病诊断为猪伪狂犬病毒、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和链球菌混合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毒 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 链球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包猪SLA-3-HB 01基因四聚体前体链的构建及表达
15
作者 高花 翟晓鑫 +4 位作者 姜平 甘慧 张宗辉 许崇波 高凤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691-2699,共9页
为了构建荷包猪SLA-3-HB01基因四聚体前体链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SLA-3-HB01表达蛋白,试验以SLA-3-HB01/pMD18-T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四聚体前体链SLA-3-HB01-BSP,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经NdeⅠ和XhoⅠ双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目的基因... 为了构建荷包猪SLA-3-HB01基因四聚体前体链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SLA-3-HB01表达蛋白,试验以SLA-3-HB01/pMD18-T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四聚体前体链SLA-3-HB01-BSP,并克隆至pMD19-T载体中,经NdeⅠ和XhoⅠ双酶切筛选阳性克隆并测序,目的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ET-21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大小及表达情况,提取包涵体并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CR成功扩增得到SLA-3-HB01-BSP,大小为896bp左右。酶切鉴定证实,目的基因成功克隆至pMD19-T载体中,插入片段大小为876bp,阳性克隆经测序后所获序列与原序列一致,并在3′端带有BSP标签序列。酶切鉴定进一步证实成功构建SLA-3-HB01-BSP/pET-21a(+)重组表达载体,经转化及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显示目的蛋白分子质量在33.5ku左右。包涵体蛋白分子质量约33.5ku,与菌体中目的蛋白大小一致,经凝胶成像系统UVP扫描分析,包涵体蛋白纯度接近于90%,符合进行相关结构和功能研究的要求。本研究成功构建了荷包猪SLA-3-HB01基因四聚体前体链的pET-21a(+)重组表达系统,并获得了一定纯度的包涵体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白细胞抗原(SLA) 原核构建 密码子优化 表达 包涵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斑丹毒丝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迪 杨旭夫 彭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38,共6页
为确定引起广东潮州某猪场后备母猪发病的病原,采用自制的含马血清的牛心浸汁替代琼脂培养基,从送检的肝脏组织病料中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1株细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染色观察、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红斑丹毒丝... 为确定引起广东潮州某猪场后备母猪发病的病原,采用自制的含马血清的牛心浸汁替代琼脂培养基,从送检的肝脏组织病料中分离到菌落形态一致的1株细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革兰染色观察、生化特性和16SrDNA序列分析,最终鉴定为红斑丹毒丝菌,将其命名为CZ1。CZ1对31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对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呋喃类、大部分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均敏感;对磺胺类药物、利福平和氟罗沙星耐药。对菌株CZ1和实验室早前分离的韶关株SG7分别进行小鼠LD50测定,测得CZ1株和SG7株的LD50分别为1.02×10^4 CFU/mL和7.3×10^3 CFU/mL,表明CZ1株的毒力弱于韶关分离株SG7株。用大鼠分别制备抗CZ1株和SG7株高免血清,血清玻片凝集试验显示,抗CZ1株和SG7株高免血清均能与自身菌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交互凝集试验显示,抗CZ1株高免血清能与SG7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抗SG7株高免血清能与CZ1株新鲜培养物发生强的凝集反应,表明此次潮州分离株CZ1与SG7株很有可能属于同一种血清型分离株。而2种抗血清均不与现有疫苗株GC42发生凝集反应,提示猪丹毒病的病原血清型可能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丹毒丝菌 分离纯化 鉴定 药敏试验 血清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素产生菌的分离鉴定及细菌素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周迪 杨旭夫 彭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11-1116,共6页
为筛选产生细菌素的细菌,本研究以粪纤维单孢菌NCTC7547株作为指示菌,从韶关市某市场环境和动物体表样本筛选对指示菌具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菌株,结果共筛选到48株菌,其中有2株菌对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 mm,并且均对红斑丹毒丝菌具有抑... 为筛选产生细菌素的细菌,本研究以粪纤维单孢菌NCTC7547株作为指示菌,从韶关市某市场环境和动物体表样本筛选对指示菌具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菌株,结果共筛选到48株菌,其中有2株菌对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 mm,并且均对红斑丹毒丝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株菌对猪链球菌血清型9型菌株和实验中偶然污染的变形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活性物质产生菌的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确定2株菌均为鸡葡萄球菌。2株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链霉蛋白酶敏感的特性表明了它们的蛋白质属性,并且活性物质初提物能够抵抗65℃、80℃及100℃15 min处理,121℃处理仍未使初提物活性完全丧失;pH3.0、pH9.0和pH11.0作用后该初提物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菌素特异性结构基因的PCR检测表明2株菌产生的活性物质极有可能为鸡皮素。本研究对进一步筛选高效和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活性物质 细菌素 菌株筛选和鉴定 生物学特性 鸡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丹毒丝菌强毒株与弱毒疫苗株SpaA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袁晓晴 彭凌 +3 位作者 陈锦红 温权 刘博婷 蔡巩林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70-76,共7页
对猪丹毒丝菌Spa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比了猪丹毒丝菌弱毒菌株和野生强毒菌株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由于猪丹毒丝菌GC42的SpaA蛋白缺少一段含有80个氨基酸的序列,使得该菌株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二级和三级结构与... 对猪丹毒丝菌SpaA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比了猪丹毒丝菌弱毒菌株和野生强毒菌株间的差异。结果显示,由于猪丹毒丝菌GC42的SpaA蛋白缺少一段含有80个氨基酸的序列,使得该菌株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二级和三级结构与强毒株的SpaA蛋白质相比均有所差异,导致这2株菌株引发机体产生的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强弱有所不同,推测这2株菌株中,SG7菌株的免疫原性相对GC42较强;GC42菌株的抗原性相对SG7菌株的抗原性来说较弱,而猪丹毒丝菌GC42菌株的毒力相对猪丹毒丝菌SG7菌株较弱,因此呈现弱毒菌株特性;推测2株菌株的氨基酸序列均在193~206、217~231、290~309、313~327、328~376、386~457区段具有较高的形成B细胞表位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丹毒丝菌 SpaA蛋白 弱毒菌株 生物信息学分析 B细胞抗原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特异性表达h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的获得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崇利 许崇波 +1 位作者 宫语晨 欧阳红生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9-1075,共7页
利用Fu GENE6将线性化的p Liv-11-Neor/Kanr-h NPC1L1转染至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肝特异性表达人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Human Niemann-Pick C1 Like 1,h NPC1L1)转基因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 利用Fu GENE6将线性化的p Liv-11-Neor/Kanr-h NPC1L1转染至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G418筛选和PCR鉴定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肝特异性表达人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Human Niemann-Pick C1 Like 1,h NPC1L1)转基因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将转h NPC1L1基因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核供体细胞,获得了肝特异性表达h NPC1L1转基因巴马小型猪,并对转基因巴马小型猪进行了基因组水平、转录水平和表达水平检测,同时对目的基因进行了免疫组化定位分析。结果显示,目的基因特异性地表达于肝组织,并且定位于肝小叶间胆管膜上,表明已成功获得了转h NPC1L1基因巴马小型猪,从而为研究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iemann-Pick C1 Like 1,NPC1L1)在肝中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了很好的模型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hNPC1L1) 肝特异性表达 体细胞核移植 巴马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包猪SLA-2-HB01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
20
作者 翟晓鑫 高花 +4 位作者 姜平 许崇波 张宗辉 李文哲 高凤山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32-139,共8页
为构建荷包猪SLA-2-HB0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观察其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首先参考SLA-2-HB01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了引物对,以SLA-2-HB01-pMD 18-T为模板PCR扩增获得SLA-2-HB01编码区基因片段,经TA克隆及菌落PCR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菌。测... 为构建荷包猪SLA-2-HB01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观察其在PK15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首先参考SLA-2-HB01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了引物对,以SLA-2-HB01-pMD 18-T为模板PCR扩增获得SLA-2-HB01编码区基因片段,经TA克隆及菌落PCR筛选得到阳性克隆菌。测序正确后大量双酶切回收目的基因片段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EGFP N3相连接获得重组质粒SLA-2-HB01/pEGFP N3,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经大量克隆后,抽提阳性重组质粒并通过脂质体介导转染至PK15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后PK15细胞的荧光强度,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PK15细胞中SLA-2-HB0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CR成功扩增得到SLA-2-HB01,大小为1 104 bp,并成功构建重组质粒SLA-2-HB01/pEGFP N3,酶切鉴定证实插入片段大小为1 092 bp。SLA-2-HB01/pEGFP N3重组质粒转染PK15细胞后具有绿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显示SLA-2-HB01-EGFP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为70 kD,与理论值相符。成功构建了SLA-2-HB01/pEGFP N3重组质粒,并初步确认SLA-2-HB01-EGFP融合蛋白成功在PK15细胞中表达,为下一步进行SLA-2-HB01递呈多肽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包猪 PK15细胞 SLA-2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