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适宜性区划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刊社 张建春 +4 位作者 黄晓清 袁雷 罗珍 施磊 魏克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768-2779,共12页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西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稀缺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布适宜度尚不清晰。根据西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以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年平均降水量... 冬虫夏草是分布在西藏高原高寒草甸中稀缺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然而资源的数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分布适宜度尚不清晰。根据西藏高原冬虫夏草产区生态环境条件,以海拔高度、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年平均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为区划主要指标,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西藏高原冬虫夏草生长区进行适宜性综合区划。结果表明:那曲地区的比如县、索县,昌都市的边坝县、丁青县、类乌齐县、江达县、洛隆县、察雅县、贡觉县部分产区处在适宜区;那曲地区的那曲县、嘉黎县、巴青县、聂荣县,拉萨市的当雄县及其他产区处在次适宜区;日喀则市的大部分地区、林芝市和山南市的低海拔地区为不适宜区。在出产冬虫夏草的地区(市)中,那曲地区、昌都市分布面积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52.1%—59.3%,山南市、日喀则市、拉萨市和林芝市分布面积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13.7%—26.1%,整个西藏高原产区的冬虫夏草分布面积平均占当地产冬虫夏草县域国土面积的34.5%。综合区划图能比较真实的反映西藏高原冬虫夏草空间分布格局,区划结果与采挖地乡镇调查结果符合程度高,与冬虫夏草单位草原面积统计产量分布较为一致。这一研究方法可为以后冬虫夏草资源调查提供参考,为冬虫夏草资源评估及区划等相关研究提供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物种分布 栖息地需求 西藏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0年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洛桑卓嘎 四郎措姆 +2 位作者 格桑卓嘎 旦增克珠 洛桑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5-18,35,共5页
为了解和评估近年来拉萨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本文利用2014—2020年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拉萨监测站的6类污染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4—2020年期间拉萨市首要污染物为PM2.5,且与PM10... 为了解和评估近年来拉萨城市大气污染现状,本文利用2014—2020年拉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拉萨监测站的6类污染物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2014—2020年期间拉萨市首要污染物为PM2.5,且与PM10、NO_(2)的浓度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在评价结果中发现,2014—2020年拉萨市的空气污染程度逐年有所减弱,这期间3类污染物(PM10、PM2.5、SO_(2))的浓度变化具有显著下降趋势;对PM10、PM2.5、SO_(2)浓度含量的年际变化进行动态分析,在2014—2020年期间这3类污染物的平均值、最大值以及最小值的秩相关系数均处于显著下降趋势;在这3类污染物(PM10、PM2.5、SO_(2))的年内变化特征中发现,其浓度最高值均出现在每年冬季的12月至次年1月,9月至10月是污染物浓度上升趋势开始的时间节点,而5月至8月是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趋势的时间段,因此,拉萨市3类污染物浓度变化与季节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 空气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Spearman秩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地区热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春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3
作者 郭艺楠 卓玛 阿旺卓玛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16期9-10,共2页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等气候因素使得内蒙古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春小麦.本文利用内蒙古春小麦主要种植区的6个站点1981 -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重点分析了有特色的中部区域的热量变化特征以...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内蒙古地区气候资源干燥,昼夜温差较大等气候因素使得内蒙古地区比较适宜种植春小麦.本文利用内蒙古春小麦主要种植区的6个站点1981 -2010年的逐日平均气温,重点分析了有特色的中部区域的热量变化特征以及对春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蒙古自治区全区的年平均温度和≥10℃年活动积温均有明显的增加趋势,内蒙古自治区的热量资源的增加,使得全区适宜种植春小麦的生育期有所缩短,各个生育期的日期缓慢的提前.对温度的要求,内蒙古全区春小麦播种日期平均提前了4-5d,分蘖-拔节期平均提前了3-4d,抽穗-成熟期平均提前了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积温 热量变化 生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