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探讨及其对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反演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东升
张金川
+4 位作者
李振
仝忠正
牛嘉亮
丁望
张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50,共15页
【研究目的】草莓状黄铁矿广泛存在于现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其成因机制总体上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尽管两种机制均有理论与实验的支撑,但尚未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
【研究目的】草莓状黄铁矿广泛存在于现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其成因机制总体上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尽管两种机制均有理论与实验的支撑,但尚未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氧化还原环境的应用及后期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形成的草莓状黄铁矿在粒径、形态以及硫同位素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做为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草莓状黄铁矿的微晶尽管与粒径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两者在形态演化序列、生长模式、聚集因素等方面与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楚。仅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铬还原法测定的硫同位素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指标综合判定,尚需进一步开展草莓状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值与粒径对古氧化-还原环境反演的研究。后期氧化可使草莓状黄铁矿表面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粒径分布依然具有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示意义。【结论】草莓状黄铁矿的实验模拟、理论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状黄铁矿
微晶
形成机制
古氧化-还原环境
硫同位素
矿产勘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扬
胡建中
+3 位作者
王瑞江
李瑞清
田斌
李世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冲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单斜构造等不同的构造组合。对逆冲推覆锋带中苏盖特和阿克陶生长背斜、生长地层及形成时序分别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帕米尔弧形逆冲推覆构造以前展式(背驮式)向前陆方向扩展,逆冲推覆始于上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早更新世。弧形构造东西两段逆冲推覆运动方式和地层缩短量有很大差异:西段为与挤压方向垂直的逆冲,而东段为斜冲兼顺时针走滑;西段地层缩短量大于东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弧形构造
逆冲推覆
前展式
地层缩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探讨及其对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反演
被引量:
17
1
作者
王东升
张金川
李振
仝忠正
牛嘉亮
丁望
张聪
机构
中国地质
大学
(北京)
自然资源部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重点实验室
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
出处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6-50,共15页
基金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页岩气分类分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2016ZX05034-0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页岩含气性关键参数测试及智能评价系统”(41927801)联合资助。
文摘
【研究目的】草莓状黄铁矿广泛存在于现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其成因机制总体上分为有机成因和无机成因两种,尽管两种机制均有理论与实验的支撑,但尚未建立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成机制。【研究方法】本文对目前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理、氧化还原环境的应用及后期环境变化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结果】不同氧化-还原环境下形成的草莓状黄铁矿在粒径、形态以及硫同位素之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可做为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标。草莓状黄铁矿的微晶尽管与粒径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但是两者在形态演化序列、生长模式、聚集因素等方面与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关系尚不清楚。仅凭草莓状黄铁矿粒径与铬还原法测定的硫同位素反演古氧化-还原环境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其他指标综合判定,尚需进一步开展草莓状黄铁矿原位硫同位素值与粒径对古氧化-还原环境反演的研究。后期氧化可使草莓状黄铁矿表面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粒径分布依然具有古氧化-还原环境的指示意义。【结论】草莓状黄铁矿的实验模拟、理论体系和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草莓状黄铁矿
微晶
形成机制
古氧化-还原环境
硫同位素
矿产勘查工程
Keywords
framboidal pyrite
microcrystalline
formation mechanism
paleo-redox conditions
sulfur isotope
mineral exploration engineering
分类号
P62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扬
胡建中
王瑞江
李瑞清
田斌
李世杰
机构
中国地质
大学
地球科学与资源
学院
中国地质
大学
地学实验中心
中国地质科
学院
矿产资源研究所
筑波大学生命与环境学院
出处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基金
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项目(XBKY04-44-04)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K0803)
文摘
帕米尔弧形构造带是青藏高原碰撞挤压表现最明显的地区之一。通过构造剖面和地震剖面解释,认为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具有分带性特点,自南西向北东方向可以划分为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中带、锋带与锋前带,相应地发育叠瓦状逆冲断层、冲断褶皱、断层相关褶皱、单斜构造等不同的构造组合。对逆冲推覆锋带中苏盖特和阿克陶生长背斜、生长地层及形成时序分别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帕米尔弧形逆冲推覆构造以前展式(背驮式)向前陆方向扩展,逆冲推覆始于上新世,并一直持续到早更新世。弧形构造东西两段逆冲推覆运动方式和地层缩短量有很大差异:西段为与挤压方向垂直的逆冲,而东段为斜冲兼顺时针走滑;西段地层缩短量大于东段。
关键词
帕米尔弧形构造
逆冲推覆
前展式
地层缩短量
Keywords
Pamir structural arc
thrust nappe
piggy-back
stratum shortening
分类号
P542 [天文地球—构造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机制探讨及其对古氧化-还原环境的反演
王东升
张金川
李振
仝忠正
牛嘉亮
丁望
张聪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帕米尔弧东段逆冲推覆构造特征
宋扬
胡建中
王瑞江
李瑞清
田斌
李世杰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