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城市设计与导则的创新和实践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卫国 陈毅春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19-124,共6页
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作为兰州新区的先期启动区,其城市设计突出新区的城市形象,在土地价值最大化的驱使下构建园区整体结构和景观构架体系,营造资源共享型的校园氛围,并采用政企共赢的模式。同时,其城市设计导则结合实际,注重场所精神... 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作为兰州新区的先期启动区,其城市设计突出新区的城市形象,在土地价值最大化的驱使下构建园区整体结构和景观构架体系,营造资源共享型的校园氛围,并采用政企共赢的模式。同时,其城市设计导则结合实际,注重场所精神与空间体验,营造以街区为单位的空间环境,实行分区控制,以期为设计师、管理者、开发商和市民提供统一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新区 职业教育园区 城市设计导则 公共空间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台对于室内采光影响的对比分析——以某酒店建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春燕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2期147-148,151,共3页
运用Radiance软件,对某酒店标准层客房进行了自然采光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阳台时室内照度变化。参照LEED采光标准,模拟后发现,无阳台遮蔽时室内照度值幅度较广,很大面积照度超标,不利于人员活动;有阳台遮蔽时室内采光照度值区间缩小,整... 运用Radiance软件,对某酒店标准层客房进行了自然采光模拟,对比分析了有无阳台时室内照度变化。参照LEED采光标准,模拟后发现,无阳台遮蔽时室内照度值幅度较广,很大面积照度超标,不利于人员活动;有阳台遮蔽时室内采光照度值区间缩小,整体落在推荐值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度 阳台 RADI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速冲击下金属面夹芯板性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洪欣 查晓雄 +1 位作者 余敏 王锦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1-86,共6页
用实验、有限元及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对金属面夹芯板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面夹芯板在落锤冲击下的动力性能及破坏情况,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实验进行模拟分析,验证有限元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用理论方法对夹芯板局部变形进... 用实验、有限元及理论分析相结合方法对金属面夹芯板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用实验方法研究金属面夹芯板在落锤冲击下的动力性能及破坏情况,并用有限元方法对实验进行模拟分析,验证有限元计算方法的适用性;用理论方法对夹芯板局部变形进行分析,将局部变形势能与外力功建立体系总势能,用势能驻值原理获得集中力与局部变形关系,以面板拉伸断裂为破坏条件,获得夹芯板开裂冲击力;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夹芯板开裂破坏时的冲击力,并与公式计算值比较。分析表明,夹芯板开裂冲击力随面板强度、厚度及锤头半径、开裂应变的增加而增大,落锤质量、芯材强度、芯材厚度对开裂冲击力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板 低速冲击 有限元 局部变形 冲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A含量对PVDF/PVA改性膜抗污染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磊 王磊 +2 位作者 王欣 黄丹曦 王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5,共4页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自制的PVDF胶体探针测量膜与不同有机物,即牛血清蛋白(BSA)、腐殖酸(HA)以及海藻酸钠(SA)之间的粘附力,从而研究不同PVA含量对PVDF/PVA改性膜抗污染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VA含量的增加,BSA以及HA污染膜的初... 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以及自制的PVDF胶体探针测量膜与不同有机物,即牛血清蛋白(BSA)、腐殖酸(HA)以及海藻酸钠(SA)之间的粘附力,从而研究不同PVA含量对PVDF/PVA改性膜抗污染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PVA含量的增加,BSA以及HA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都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而相应的通量恢复幅度都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由于PVA的水合作用,改性膜-污染物之间的粘附力随着PVA含量的增加都呈减小趋势,因而其粘附力变化与相应污染膜的初期通量衰减幅度以及通量恢复率之间并不呈正相关性;而随着PVA含量的增加,SA污染膜的通量衰减幅度与通量恢复率都呈增大趋势,而改性膜-SA之间的粘附力呈减小趋势,与SA污染膜的通量衰减幅度以及通量恢复率之间呈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PVA) 膜污染 粘附力 有机物 原子力显微镜(AF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钢活动房结构抗火性能分析
5
作者 王洪欣 查晓雄 +1 位作者 王锦文 张梅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15,共6页
为了得到轻钢活动房结构的抗火性能,采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从活动房单榀框架出发,基于临界温度相等的原则,将结构变形曲线简化为弹性段和垂直段,来代替原有的弹塑性模型;然后推导得到弹性段的变形公式... 为了得到轻钢活动房结构的抗火性能,采用理论推导和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研究.首先,从活动房单榀框架出发,基于临界温度相等的原则,将结构变形曲线简化为弹性段和垂直段,来代替原有的弹塑性模型;然后推导得到弹性段的变形公式,给出了分界点的确定方法,进而求得单榀结构火灾下的临界温度计算公式;最后,通过有限元比较了单榀框架和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并分析了框架榀数和着火位置对结构抗火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整体结构的抗火性能与单榀结构相近,框架榀数对整体抗火性能影响不大,最不利的火灾位置为中部房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房 抗火性能 有限元 临界温度 着火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市盾构渣土现场处理现状及改进建议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恒 薛德韩 +4 位作者 吴凌壹 刘建 张洋 丁铸 孙晓辉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掌握深圳市盾构渣土现场处置工艺及其运营实效,以深圳市地铁6号、12号、13号和16号线的4个盾构渣土处理现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现场处置工艺情况、资源化产品和工艺特色等情况,归纳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 为掌握深圳市盾构渣土现场处置工艺及其运营实效,以深圳市地铁6号、12号、13号和16号线的4个盾构渣土处理现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现场处置工艺情况、资源化产品和工艺特色等情况,归纳了现有工艺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现场处理工艺基本可行,实现了盾构渣土减量化、部分资源化和泥饼含水率(水的质量分数)低于40%的目标,但存在工艺效率偏低、处理设备适应性弱、砂土含泥量较大和设备集成化和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从改进设备性能、优化工艺流程、提高集成化及智能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措施和建议,为深圳市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地铁盾构渣土的高效处置提供一种较为经济可行的处置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废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 盾构渣土 现场处理 减量化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钢杆件基于变形和耗能的塑性破坏准则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锦文 瞿伟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71-75,共5页
目前工程界常采用的构件双重破坏机制不能准确反映钢杆件不同塑性程度时的破坏特征,且存在低估钢构件极限滞回耗能能力、不能反应非峰值变形对构件破坏的影响等缺陷,制约了对罕遇地震或强风等作用下钢结构的耗能能力及破坏机理的研究。... 目前工程界常采用的构件双重破坏机制不能准确反映钢杆件不同塑性程度时的破坏特征,且存在低估钢构件极限滞回耗能能力、不能反应非峰值变形对构件破坏的影响等缺陷,制约了对罕遇地震或强风等作用下钢结构的耗能能力及破坏机理的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钢杆件的基于变形和耗能的改进的双重破坏机制模型。该模型在较小塑性应变阶段采用基于低周疲劳理论的双重破坏机制非线性组合形式,在较大塑性应变阶段改进了Park-Ang破坏模型,从而可反映不同塑性程度的钢杆件破坏特征。利用一批钢杆件的低周疲劳试验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反映构件首次超越和累积耗能联合作用的破坏机理,对工程结构在强风或强震作用过程中结构工作状态的把握以及破坏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双重破坏准则模型 变形 耗能 钢杆件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双轴动态等比例受压损伤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剑 肖诗云 +1 位作者 王锦文 张梅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4-77,共4页
采用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普通混凝土受压试件在应变率10-5~10-2/s范围内进行双轴动态等比例直接抗压试验。以切线模量的退化来度量损伤,从损伤的角度分别在应力和应变空间分析了混凝土动态损伤阈值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和混... 采用大型静、动态电液伺服试验系统对普通混凝土受压试件在应变率10-5~10-2/s范围内进行双轴动态等比例直接抗压试验。以切线模量的退化来度量损伤,从损伤的角度分别在应力和应变空间分析了混凝土动态损伤阈值随应变率的变化规律和混凝土的动态损伤演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大,应力空间下损伤开始发展阶段的应力阈值也随之增加,应变空间下损伤开始发展阶段的应变阈值在减小。分析了动态荷载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增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也在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临界应变与应变率之间呈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变率 双向应力状态 动态损伤 混凝土中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岭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骆茜 陈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1期4915-4916,4919,共3页
利用地理学中的空间结构分析法,从空间分布概况、分布类型以及分布密度对保存完好的岭南传统村落进行分析,从中得出其空间分布状况和分布特征为:岭南传统村落大部分集中在粤中地区,并呈现客家文化圈、广府文化圈和潮汕文化圈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 岭南传统村落 空间分布 空间结构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