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的龄级结构及动态对坡向的响应
1
作者 魏海英 王博 +1 位作者 黎一阳 张维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4-94,共11页
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为第三纪残遗树种,其母株具有产生潜在个体的能力。为阐明“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龄级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对野核桃进行普查,以径级结构代替龄级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种群... 新疆野核桃(Juglans regia)为第三纪残遗树种,其母株具有产生潜在个体的能力。为阐明“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龄级结构,预测种群数量动态趋势。在新疆野核桃自然保护区对野核桃进行普查,以径级结构代替龄级结构,采用匀滑技术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分析种群龄级结构、存活曲线、死亡曲线及种群数量变化动态,同时采用谱分析法分析种群波动周期,以期揭示“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数量动态及波动周期对坡向的响应。结果:(1)半阴坡“类营养繁殖”野核桃个体数最多(43.7%),其次为半阳坡(35.3%),再次是阴坡(13.4%),阳坡最少(7.7%)。(2)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均呈中龄阶段个体丰富,幼苗(小树)、老龄阶段个体较少的纺锤型龄级结构,但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数量变化动态指数vpi`、vpi均大于“0”,均为增长型龄级结构,增长潜力为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阴坡。(3)随机干扰风险指数Pmax显示,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受外界干扰敏感程度均较高,阴坡受干扰的概率最大,半阳坡受干扰的概率最小。(4)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均存在多个死亡高峰,阳坡、半阳坡、阴坡、半阴坡死亡最高峰分别在4龄级、17龄级、13龄级、9龄级;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存活曲线均接近Deevey-Ⅱ型。(5)不同坡向种群的数量动态变化明显受“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整个生命周期生物学特征基波的影响,在A6—A7表现出明显的小周期波动,具有大周期内有小周期的多谐波迭加特征,且四个坡向“类营养繁殖”野核桃种群的波动均发生在老龄树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核桃 类营养繁殖 龄级结构 种群动态 坡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