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与单纯氯胺酮在患儿烧伤换药镇静中的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陈明华 张铨 +2 位作者 胡贵 吴祖煌 张西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55-1057,共3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临床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20例烧伤住院患儿的两次换药采用不同镇静方式。A镇静方式为右美托咪定6μg.kg-1.h-1静脉泵注10min后静注氯胺酮1mg/kg,随后右美托咪定0.6μg.kg-1.h-...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临床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对20例烧伤住院患儿的两次换药采用不同镇静方式。A镇静方式为右美托咪定6μg.kg-1.h-1静脉泵注10min后静注氯胺酮1mg/kg,随后右美托咪定0.6μg.kg-1.h-1维持,根据换药中的体动情况按0.5mg/kg追加氯胺酮。B镇静方式用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右美托咪定,其余方法与A相同。监测静脉泵注前(T1)、静脉泵注10min后(T2)、换药开始后1min(T3)、5min(T4)、10min(T5)、换药结束时(T6)患儿的MAP、HR、RR、PETCO2、SpO2等指标,并对小儿作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换药完成时间、氯胺酮使用量、苏醒期睁眼或体动时间,观察小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及恶心呕吐情况,记录小儿父母及换药医师满意度评分。结果 T2~T6时A镇静方式的MAP明显低于,HR明显慢于B镇静方式(P<0.05);T2时Ramsay镇静评分A镇静方式明显低于B镇静方式(P<0.05)。两种镇静方式的氯胺酮使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方式苏醒时间长于B方式,但PAED评分、恶心呕吐评分及父母满意度明显高于B方式(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镇静,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较为平稳,且对呼吸无明显影响。本研究中虽然右美托咪定不能减少氯胺酮使用量,且可稍延长患儿苏醒时间,但可以提高患儿苏醒质量,可以安全用于小儿烧伤换药的镇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小儿烧伤 换药术 氯胺酮 镇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通过上调Peroxiredoxin 6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8
2
作者 高杨 孙思斯 +4 位作者 刘曌宇 李立亚 张治 陈绍洋 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7-513,共7页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x 6)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SD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单纯电针组(Electro acupuncture组,EA组,n=1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 目的:探讨Peroxiredoxin 6(Prx 6)在电针预处理诱导的SD大鼠脑缺血耐受中的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ham组,n=16)、单纯电针组(Electro acupuncture组,EA组,n=16)、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组[通过大脑中动脉栓塞制作脑缺血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MCAO组,n=32],其中2、6、12、24、48 h各4只和电针预处理组(EA+MCAO组,n=16)。通过梗死容积及神经功能评分(Garcia评分)评价脑损伤程度;通过Western Blot检测Prx 6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电针预处理对Prx 6表达的影响。结果:与MCAO组相比,EA+MCAO组梗死容积减少,神经功能评分显著改善(P<0.05);与Sham组相比,Prx 6在MCAO模型后再灌注24 h时表达最高(P<0.05);与Sham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时MCAO组Prx 6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组相比,再灌注后24 h时EA+MCAO组Prx 6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通过促进缺血再灌注后Prx 6的表达升高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预处理 Peroxiredoxin6 大脑中动脉栓塞 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抑制脊髓内趋化因子CX3CL1表达减轻炎性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雨衡 王文 +2 位作者 罗层 王强 熊利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9-173,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大鼠炎性痛急性期脊髓组织内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FKN)及其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探讨FKN是否可能参与电针镇痛的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2只,分两批进行实验。第1批大...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对完全弗氏佐剂(CFA)所致大鼠炎性痛急性期脊髓组织内趋化因子CX3CL1(Fractalkine,FKN)及其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探讨FKN是否可能参与电针镇痛的相关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82只,分两批进行实验。第1批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n=10):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CFA模型组(CFA组),电针治疗组(EA组)和非穴位电针组(Sham组),其中CFA、EA和Sham组使用CFA足底注射造成炎性痛模型;造模后EA组给予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30 min,2 Hz连续波,1~2 m A),而Sham组接受非穴位针刺处理;分别于造模前及造模后1~7 d观察并测量大鼠机械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及热缩足反应阈值(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观察电针对CFA所致慢性痛的治疗作用。第2批大鼠42只,仍按上述分组方法随机分入7组(其中CFA、EA、Sham组取造模后1、3 d两个时间点,Control组取一个时间点),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实验动物取腰段脊髓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验,观察电针干预对FKN及CX3CR1表达的影响。结果:CFA造模致实验动物PWMT及PWTL显著下降(P〈0.01),提示电针处理部分拮抗了CFA的致痛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电针处理能够降低CFA所致动物脊髓组织升高的FKN表达,在造模后3 d最为显著(P〈0.01),但其受体CX3CR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刺激大鼠"足三里"能够改善CFA所致炎性痛症状,其中抑制脊髓的FKN表达可能是电针镇痛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痛 趋化因子 FRACTALKINE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门诊隆乳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卢东雪 孙焱芫 +1 位作者 吕文英 董海龙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胸部美容手术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乳晕切口假体植入隆乳术女性患者,根据诱导期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0、1.5ng/mL)分为3组(n=20):C组(单纯丙泊酚组... 目的探讨胸部美容手术行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中,不同浓度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ASAI-Ⅱ级行乳晕切口假体植入隆乳术女性患者,根据诱导期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0、1.0、1.5ng/mL)分为3组(n=20):C组(单纯丙泊酚组);REF1组(丙泊酚复合1.0ng/mL瑞芬太尼组);REF2组(丙泊酚复合1.5ng/mL瑞芬太尼组)。观察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及丙泊酚、瑞芬太尼的效应室浓度以及诱导期和维持期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和麻醉过程呼吸抑制、体动等不良反应,术后随访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结果各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对麻醉满意率为100%;达到口头反应消失时,C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和诱导时间明显高于其余两组(P<0.05),且REF1和REF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1.0~1.5ng/mL)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可满足胸部美容手术非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需求,并且没有剂量依赖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胸手术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侯立朝 熊利泽 +3 位作者 陈绍洋 计根林 王雅丽 陈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44-146,共3页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在ICU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5例。根据临床实际使用NE的最大泵注速率,将患者分成A组(n=21)、B组(n=22)和C组(n=22)。三组NE最大泵注速率分别为0.01-0.... 目的观察去甲肾上腺素(N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在ICU接受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65例。根据临床实际使用NE的最大泵注速率,将患者分成A组(n=21)、B组(n=22)和C组(n=22)。三组NE最大泵注速率分别为0.01-0.1、0.1-0.5和≥0.5μg·kg·min^-1。在治疗前对所有休克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Ⅲ)评分,记录其BP、HR变化及尿量、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E)、尿白蛋白(ALB)和β2-微球蛋白(β2-MG)定量等肾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抗休克治疗前,B组患者的APACHE Ⅲ评分明显高于A组,但低于C组(P〈0.05);所有患者BUN、CRE、尿ALB和β2-MG定量均异常升高,但组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抗休克治疗开始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尿量(UO)、BUN和CRE、尿ALB和172-MG定量逐步恢复,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NE用于感染性休克时,患者肾脏功能的恢复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相关,而与其剂量的关系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感染性休克 肾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源性休克并发严重胰岛素抵抗一例
6
作者 侯立朝 姬秋和 +5 位作者 熊利泽 侯丽宏 徐宁 胡文能 王雅丽 张南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965-965,共1页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心源性休克 皮下注射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呼吸机辅助呼吸 动态心电图监测 并发 Ⅰ型呼吸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内注射orexin-A和orexin-B对下丘脑组胺释放的影响
7
作者 李龙 王志华 +1 位作者 张丽娜 董海龙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90-893,共4页
目的观察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和orexin-B对下丘脑组胺释放的影响,为orexins促麻醉觉醒的机制提供新的解释。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orexin-A组和orexin-B组。在立体定位仪下将微透析管置入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区... 目的观察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和orexin-B对下丘脑组胺释放的影响,为orexins促麻醉觉醒的机制提供新的解释。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生理盐水组、orexin-A组和orexin-B组。在立体定位仪下将微透析管置入下丘脑结节乳头体核区。实验分为两部分:先收集脑室内分别注射orexin-A、orexin-B 1nmol和5nmol后1、2h和3h的微透析液(n=5),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微透析液中组胺含量的时程变化。1周后,各组大鼠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orexin-A和orexin-B(10、15nmol和20nmol,n=5),收集微注射后1h的透析液,检测组胺释放的剂量效应。在立体定位仪下结节乳头体核置入微注射管,1周后给予1.4%异氟醚(1 MAC)麻醉30min,各组大鼠分别微注射生理盐水、orexin-A和orexin-B 0.3μl(n=6),记录翻正反射恢复时间。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 1nmol 2h后下丘脑组胺含量明显增加,但同样剂量的orexin-B无明显作用,注射orexin-A和orexin-B 5nmol后2、3h组胺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脑室内微注射10nmol、15nmol和20nmol的orexin-A和orexin-B后1h组胺含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且20nmol含量最高(P<0.05)。结节乳头体核微注射orexin-A后翻正反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P<0.01),微注射orexin-B后无明显作用。结论脑室内微注射orexin-A和orexin-B均可促进下丘脑组胺递质的释放,但orexin-A的作用更强。结节乳头体核微注射orexin-A促进异氟醚麻醉的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EXIN-A Orexin-B 组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26分子对小鼠海马相关恐惧记忆的影响
8
作者 金敬一 王宁 +3 位作者 曾汉玉 赵广超 解柔刚 陈丽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CD226分子对C57BL/6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方法:对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和CD226基因敲除(CD226 knockout,Cd226^(-/-))小鼠进行非伤害性声音刺激和/或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刺激联合匹配训练建立场景性恐惧条件化和线索性恐惧... 目的:探讨CD226分子对C57BL/6小鼠恐惧记忆的影响。方法:对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和CD226基因敲除(CD226 knockout,Cd226^(-/-))小鼠进行非伤害性声音刺激和/或不可逃避的足底电击刺激联合匹配训练建立场景性恐惧条件化和线索性恐惧条件化模型,分别检测此两种小鼠在不同恐惧条件化模型中的行为反应,利用僵立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的百分比来评估小鼠的恐惧程度。结果:(1)在场景性恐惧记忆(即海马相关恐惧记忆)检测中,Cd226^(-/-)小鼠僵立时间占总测试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P=0.090)。(2)在线索性恐惧记忆(即非海马相关恐惧记忆)检测中,结果无显著差异和趋势(P=0.641)。结论:Cd226^(-/-)小鼠海马相关恐惧记忆能力有增强趋势,提示CD226分子可能参与了小鼠海马相关恐惧记忆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226 场景性恐惧记忆 线索性恐惧记忆 海马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