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Con-A诱发的淋巴细胞化学发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景开
孙滨
朱运奎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兰州军区总医院
-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7-272,共6页
-
文摘
本文以刀豆素 A(ConA)为诱发剂,研究了绵羊肺淋巴液中的淋巴细胞鲁米诺依赖的化学发光现象.结果表明,ConA诱发的淋巴细胞化学发光测定具有迅速、简便和敏感等优点,可作为淋巴细胞活化的检测方法.淋巴细胞悬液(10~6~10~7个细胞/ml)1ml、ConA溶液(2mg/ml)0.1ml、鲁米诺溶液(10^(-3)M)50μl为最佳测定体系.多形核白细胞(PMN)混杂可明显增强发光体系的发光强度.因此,测定外周血中的淋巴细胞化学发光,细胞的纯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消炎痛可抑制其发光,说明发光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有关.
-
关键词
淋巴细胞
发光
CONA
化学发光
-
分类号
Q592.3
[生物学—生物化学]
-
-
题名内毒素肺损伤肺淋巴变化的实验研究
- 2
-
-
作者
陈景开
孙滨
朱运奎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
出处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86-89,共4页
-
文摘
本实验应用清醒绵羊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对内毒素致伤后肺淋巴液的变化作了研究。内毒素致伤后,肺动脉压(Ppa)、肺微血管压(PMV)、肺淋巴流量(QL),淋巴白蛋白/血浆白蛋白比值(LA/PA)、淋巴胶体渗透压(π_(i))和肺微血管滤过系数(Kf)均明显增加。压力和通透性变化对QL的影响之比,在Ⅰ期(0~2h)和Ⅱ期(2~6h)分别为1∶0.53和1∶2.31。提示了PMV增高为Ⅰ期肺水肿形成的主要因素,通透性增加为Ⅱ期的主要因素。
-
关键词
内毒素
肺
肺淋巴瘘
-
Keywords
Endotoxin
Lung
Lung lymph fistula
-
分类号
R563.02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肺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 3
-
-
作者
朱燕华
沈丽英
-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附属一院呼吸内科
-
出处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
文摘
为探索高效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作者参考国外经验.分离培养出一种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A-LAK细胞),观察其体外,体内的抗瘤作用,并与普通LAK细胞进行了比较。
-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LAK细胞
治疗
肺癌
实验研究
过继免疫疗法
粘附性
高效
-
分类号
R735.7
[医药卫生—肿瘤]
R730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