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皮肤治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鲁伟 刘秦 +2 位作者 蒋春江 赵登臣 李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126-129,共4页
利用激光对病损组织进行修复的皮肤整形过程 ,激光对皮肤的治疗 ,不仅可治愈各种胎记 ,也能治疗雀斑、纹身、眼眉色斑及鲜红斑痣等多种皮肤病 ,可为不同年龄的患者 ,包括老年人与婴儿作治疗 .能够解决色素增生类和血管类皮肤病 ,改善或... 利用激光对病损组织进行修复的皮肤整形过程 ,激光对皮肤的治疗 ,不仅可治愈各种胎记 ,也能治疗雀斑、纹身、眼眉色斑及鲜红斑痣等多种皮肤病 ,可为不同年龄的患者 ,包括老年人与婴儿作治疗 .能够解决色素增生类和血管类皮肤病 ,改善或恢复先天造成的容貌和外表缺陷 .激光对皮肤的治疗技术与传统的疗法相比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手术质量高、手术时间短、疤痕少和复发率少等优点 ,是一种科学、快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美容术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脉夹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的方法与技巧 被引量:7
2
作者 龚雪鹏 宦怡 +1 位作者 石明国 施伟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在主动脉夹层中进行SCTA影像后处理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选择成功进行SCTA的 4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 ,扫描层厚 4~ 8mm ,重建间隔 2~ 3mm ,螺距 1.2 5~ 1.75 ,数据输入工作站 ,采用MPR、MIP、SSD及VR等方式进行影像后处理。结... 目的 :探讨在主动脉夹层中进行SCTA影像后处理的方法与技巧。方法 :选择成功进行SCTA的 47例主动脉夹层病例 ,扫描层厚 4~ 8mm ,重建间隔 2~ 3mm ,螺距 1.2 5~ 1.75 ,数据输入工作站 ,采用MPR、MIP、SSD及VR等方式进行影像后处理。结果 :影像后处理方法及技巧需要在VQ工作站上反复摸索方能熟练掌握 ;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得到的图像有不同的显示特点 ;通过采用不同的显示技术或多种技术相结合 ,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等得到全面、立体、良好地显示。结论 :除了合理地制定扫描计划、选择扫描参数等扫描因素之外 ,影像后处理方法及技巧的熟练掌握亦是成功获取高质量主动脉夹层图像必不可少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螺旋CT 血管造影 影像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对医学不确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曹晓曼 刘秦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8期35-36,共2页
医学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它比一般的自然科学具有更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循证医学方法在使医学从经验积累向真正的科学演进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限制医学不确定性方面取得较大的进步 ,但同时又带来了新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医学 循证医学 不确定性 证据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Ig诊断骨髓巨核细胞不增多ITP的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朱华锋 张红 陈协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35-336,共2页
关键词 血小板抗体 PAIG 紫癜 ITP ELISA法 骨髓核细胞不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血管环形吻合仪的研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鲁伟 杨继庆 +1 位作者 王斯刚 文峻 《现代电子技术》 2005年第13期89-90,共2页
介绍激光血管环形吻合仪设备的研制。该设备主要由CO2激光器、导光臂、光路转换装置和激光环形反射弧构成。导光部分为四单元关节臂以及筒径内安装的扩束镜、准直镜、柱透镜系统,利用光路转换系统可使激光呈线状光束照射在经计算机辅助... 介绍激光血管环形吻合仪设备的研制。该设备主要由CO2激光器、导光臂、光路转换装置和激光环形反射弧构成。导光部分为四单元关节臂以及筒径内安装的扩束镜、准直镜、柱透镜系统,利用光路转换系统可使激光呈线状光束照射在经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特殊反射弧面上,当血管放在弧面上端某一特定位置时,人射光束和经弧面反射的光束均匀地照射在血管和神经的圆周上。在输出特定的参数时,达到对血管的环形、均匀、快速、同时吻合。将该系统应用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激光环形血管吻合方法组织恢复快、吻合口周围焊接均匀,对血管的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仪器 血管吻合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港、台和新加坡SARS流行室模型的新分析和群体防控度的提出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于晓寒 王波 +5 位作者 唐晓凤 张景霞 谭雅慧 孙慧敏 徐德忠 夏结来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2-195,共4页
目的 SARS病毒起源至今未搞清,必须对其流行重新审视;本文提出室模型新的思路,比较四地流行的群体防控度,为重新探讨病毒起源开辟新的模型实践。方法赋予室模型主要参数传播力(Ka)和群体防控力(Ke)新的定义,并提出"群体防控度(Ke/K... 目的 SARS病毒起源至今未搞清,必须对其流行重新审视;本文提出室模型新的思路,比较四地流行的群体防控度,为重新探讨病毒起源开辟新的模型实践。方法赋予室模型主要参数传播力(Ka)和群体防控力(Ke)新的定义,并提出"群体防控度(Ke/Ka)"新参数;采用NOSA软件进行SARS流行曲线拟合并计算相关参数以相关分析法筛选Ke/Ka的影响因素。结果 Ka和Ke由高到低依次均为新加坡、北京、台湾、香港;Ke/Ka由高到低依次为新加坡、台湾、香港、北京。SARS病毒传入某地区时间越晚,发病人数越少,病例最高峰数值越小,Ke/Ka值越大,提示对抗传播和流行的综合力度越强。结论新参数Ke/Ka能够综合反映传播和防控相互作用的力度;并能为将来揭示SARS病毒起源的新路径提供模型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病毒 室模型 群体防控度 SARS病毒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双侧海马伞离断对脂多糖诱导的下丘脑催产素能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影响
7
作者 徐震 王百忍 +2 位作者 段小莉 林爱华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5-370,共6页
为观察去海马传入对免疫应激时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催产素能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影响 ,以探索海马调控外周免疫反应的脑内环路 ,本研究预先切断大鼠双侧海马伞 ,2 8d后腹腔内注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75 0μg/kg) ,... 为观察去海马传入对免疫应激时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催产素能神经元功能活动的影响 ,以探索海马调控外周免疫反应的脑内环路 ,本研究预先切断大鼠双侧海马伞 ,2 8d后腹腔内注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75 0μg/kg) ,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记方法 ,以 F os蛋白作为神经元功能活动的标记物 ,观察下丘脑催产素能神经元中即刻早期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 :双侧海马伞离断后 ,下丘脑室旁核中因腹腔脂多糖刺激而发生活化的催产素能神经元活化百分率显著下降 ;而视上核中催产素能神经元的活化未受明显影响。上述结果表明 ,海马对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以及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部分是通过其支配的下丘脑室旁核的催产素能神经元来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海马伞 海马结构 室旁核 免疫组织化学 催产素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超声评价各种肿大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8
作者 王建宏 陈定章 +1 位作者 王全华 骆军荣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32-533,共2页
多普勒超声评价各种肿大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王建宏①陈定章王全华骆军荣②本研究拟通过肿大脾脏之脾血管的血流频谱特征评价肿大脾脏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尽可能判断脾肿大的原因。1资料和方法本文各种原因致脾脏肿大共107例,其中... 多普勒超声评价各种肿大脾脏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王建宏①陈定章王全华骆军荣②本研究拟通过肿大脾脏之脾血管的血流频谱特征评价肿大脾脏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尽可能判断脾肿大的原因。1资料和方法本文各种原因致脾脏肿大共107例,其中男75例,女32例,年龄20~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肿大 多普勒超声 超声波诊断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眼玻璃体和房水样品中铜和铁
9
作者 高双斌 龚书明 冀正堂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原子吸收法 玻璃体 房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可溶型P选择素的ELISA检测
10
作者 高隆 武军英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94-594,共1页
P选择素是重要的选择素家族成员, 为高度糖基化的I型穿膜蛋白分子, 主要介导中性粒细胞在活化内皮细胞上的滚动, 在炎症早期甚为重要[1].可溶型P选择素(sP选择素)在正常人外周血中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2].本实验... P选择素是重要的选择素家族成员, 为高度糖基化的I型穿膜蛋白分子, 主要介导中性粒细胞在活化内皮细胞上的滚动, 在炎症早期甚为重要[1].可溶型P选择素(sP选择素)在正常人外周血中以单体形式存在.主要来源于血小板和内皮细胞[2].本实验以已录取军校学员作为研究对象, 获取外周血血清以夹心ELISA检测sP选择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型P选择素 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微量血清中铜 被引量:7
11
作者 冀正堂 杨望山 蒋志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8-38,共1页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造血,细胞生长,某些酶的活性及内分泌功能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但大量吸收铜的粉尘,烟气及铜盐的气尘后,将引起急性中毒,此时血清铜可升高.此外中毒后的某些毒物也可使机体铜代谢紊乱.因此,测量血铜含量可作...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造血,细胞生长,某些酶的活性及内分泌功能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但大量吸收铜的粉尘,烟气及铜盐的气尘后,将引起急性中毒,此时血清铜可升高.此外中毒后的某些毒物也可使机体铜代谢紊乱.因此,测量血铜含量可作为某些疾病和某些含铜毒物中毒时临床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 原子吸收法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