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1
作者 任书瑶 陈辉 +6 位作者 吕勇 王钲钰 牛静 殷占新 何创业 郭文刚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12-1117,共6页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脊髓病(HM)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介入科2005年-2014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TIPS手术成功治疗后发生HM的连续病例。所有患者于TIPS术后1、3、6个月以及之... 目的研究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肝性脊髓病(HM)的特征。方法回顾性纳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介入科2005年-2014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经TIPS手术成功治疗后发生HM的连续病例。所有患者于TIPS术后1、3、6个月以及之后每半年进行常规随访。根据疾病进展时间总结HM的自然病程,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通过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其预后的预测因素,统计患者下肢症状缓解情况以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从HM 1级发展到2、3、4级的时间分别为4.0(1~36)个月、8.5(1~44个月和18.87(5.4~48.6)个月。HM患者1、3和5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84.19%、51.86%和45.21%。HM发病年龄[风险比(HR)=1.034,95%可信区间(95%CI):1.003~1.065]和再发腹水(HR=3.869,95%CI:1.623~9.225)是HM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肝移植后症状缓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未经肝移植者(χ2=13.5,P=0.003),而支架限流或封堵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的病程通常由快速进展期和平台期构成,TIPS术后HM患者生存情况较好,而目前肝移植是治疗HM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肝性脊髓病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的综合介入治疗 被引量:7
2
作者 白苇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6-37,41,共3页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第五大常见肿瘤,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0万。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机会。而中晚期HCC患者由于肝功能损伤及肿瘤进展致预后很差,目前,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范围内第五大常见肿瘤,每年新增病例超过50万。由于HCC早期症状隐匿,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接受治愈性治疗的机会。而中晚期HCC患者由于肝功能损伤及肿瘤进展致预后很差,目前,以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为主的综合介入治疗已成为中晚期HCC的主要治疗方式。本文就HCC的综合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P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救命治疗还是一线治疗? 被引量:20
3
作者 韩国宏 祁兴顺 樊代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239-240,247,共3页
美国肝脏病学会门静脉高压防治指南和TIPS治疗门脉高压指南均推荐TIPS应作为药物及内镜控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失败后的"救命"治疗。然而,虽然出血控制率较好,但病死率仍较高。最近,对肝功能不好的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 美国肝脏病学会门静脉高压防治指南和TIPS治疗门脉高压指南均推荐TIPS应作为药物及内镜控制急性静脉曲张出血失败后的"救命"治疗。然而,虽然出血控制率较好,但病死率仍较高。最近,对肝功能不好的肝硬化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患者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用覆膜支架早期TIPS与药物联合内镜比较,前者能显著减低出血控制失败率和延长生存率。当急性静脉出血发生在Child-Pugh B级或C级(≤13分)患者时,应将覆膜支架TIPS做为一线治疗,而非"救命"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肠出血 高血压 门静脉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缓释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赵艳 韩国宏 +1 位作者 白苇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3,共5页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存在着种种缺陷,比如药物局部释放的不可控制性、全身不良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新出现的药物缓释微球(drug-eluting beads,DEB)可以负载着阿霉素应用于TACE... 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中期肝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存在着种种缺陷,比如药物局部释放的不可控制性、全身不良反应等,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而新出现的药物缓释微球(drug-eluting beads,DEB)可以负载着阿霉素应用于TACE中,不仅可以长时间维持化疗药物的局部浓度,达到更高的客观反应率,并且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从而使患者获益。目前,药物缓释微球动脉化疗栓塞术(DEB-TACE)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更多的相关临床试验也正在进行中。本文针对DEB-TACE的特性及最新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药物缓释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5
作者 王文军 赵艳 +3 位作者 夏冬东 王恩鑫 刘雷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动态变化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诊断为HCC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基线、术后3 d,...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其动态变化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细胞癌(HCC)中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诊断为HCC并接受TACE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收集基线、术后3 d,术后1个月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等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NLR的最佳界值。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生存时间组间比较应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共纳入427例HCC患者。基线NLR的中位值为2.4;术后3 d,NLR值增高,中位值达6.2;术后1个月,NLR值降至基线水平。基线、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预测生存的最佳分界值分别为2.5、9.7和2.5。基线、术后3 d、术后1个月低NLR组和高NLR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9、8.388、6.679,P值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NLR>2.5是HCC患者生存差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线和术后3 d NLR都低组、基线或术后3 d NLR高组、基线和术后3 d NLR都高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8.0、21.0和10.1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46,P<0.001)。基线和术后1个月NLR都低组、基线或术后1个月NLR高组、基线和术后1个月NLR都高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9.4、21.0和15.4个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4,P=0.003)。结论基线及NLR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判断TACE治疗HCC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分流 被引量:6
6
作者 何创业 祁兴顺 +6 位作者 帖君 柏明 白苇 郭文刚 牛静 殷占新 韩国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经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确诊肝硬化失代偿期伴上消化道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合并脾、胃-肾分流患者28例,将其中分流道直径>1.2 cm的9例患者纳入研究,行间接、经肾静脉逆行或经皮穿刺门静脉直接门静脉造影了解门静脉、曲张静脉及脾、胃-肾分流道情况。穿刺右侧颈内静脉后送入RUPS100穿刺系统至肝静脉,穿刺门静脉,建立门体分流通道。另引入1支导丝探查脾、胃-肾分流道,沿留置至脾、胃-肾分流的导丝送入封堵器输送器,确定封堵器位置后,准确释放。球囊扩张肝实质及穿刺道,引入支架,定位并释放覆膜支架,送入造影导管至脾静脉,造影观察支架位置、血流、曲张静脉、脾、胃-肾分流道情况,必要时弹簧钢圈栓塞曲张静脉,计算压力梯度。结果 9例患者成功进行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治疗,无术中并发症。4例为TIPS术中直接联合封堵术治疗,术后无支架功能障碍及肝性脑病发生。5例为先行TIPS,术后4例发生严重肝性脑病(Ⅲ级),3例发生支架功能失常,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TIPS球囊扩张治疗后行封堵器封堵,5例患者未再发生支架功能障碍,仅1例发生Ⅰ级肝性脑病。结论 TIPS联合封堵器封堵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的方法,可预防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脾、胃-肾静脉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或上消化道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脾、胃-肾分流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海博 张博静 +1 位作者 吕勇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348-353,共6页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点是肝内门静脉高压,且无肝硬化或者其他肝脏疾病以及门静脉、肝静脉血栓的表现。目前对于INCPH的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疾病、慢性感染、接触药物或毒物、遗传性倾向、促...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INCPH)是一种罕见疾病,其特点是肝内门静脉高压,且无肝硬化或者其他肝脏疾病以及门静脉、肝静脉血栓的表现。目前对于INCPH的病因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系统疾病、慢性感染、接触药物或毒物、遗传性倾向、促血栓或高凝状态几个方面。INCPH临床表现的主要特点为门静脉高压、脾大或巨脾以及脾功能亢进,而肝损伤、腹水以及肝性脑病较少见。目前,对INCPH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还是以排除性诊断为主。治疗方面,最新的BavenoⅥ共识对于INCPH的推荐治疗方法还是参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治疗指南。由于大部分INCPH患者的肝功能良好,所以其预后比相同门静脉压力的肝硬化患者好,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可进展至肝衰竭,并需要肝移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大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在肝细胞肝癌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贾佳 祁兴顺 韩国宏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2-356,共5页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被视为禁忌症。但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大量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对于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被视为禁忌症。但实际临床工作中仍有大量患者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并取得良好疗效。笔者对肝动脉化疗栓塞在合并门静脉癌栓的肝细胞肝癌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 门静脉癌栓 肝动脉化疗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门静脉血栓的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祁兴顺 韩国宏 樊代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16-920,共5页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在整体人群中仅为1.1%,在肝硬化患者中为10%~25%。在急性门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如果血栓蔓延至肠系膜上静脉,可导致肠缺血,继而引起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另外,慢性门静脉血栓形成可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等门静脉高压征,也可损害肝脏功能。最近的临床实践指南指出,开通门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凝、溶栓、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及外科切栓等。TIPS的优势不仅在于更直接地、有效地开通阻塞的门静脉,而且在建立肝内分流道后可以加速门静脉血流,预防进一步血栓再发。其主要的缺点在于技术难度大以及潜在的技术并发症等危险。然而,经皮经肝、经脾及经肠系膜上静脉穿刺到达门静脉的途径大大地降低了TIPS的手术难度;同时,术前充分的评估门静脉的解剖情况也使TIPS治疗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变得更加安全、有效。但目前缺少相关的前瞻性研究仍限制TIPS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颈内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血栓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胎蛋白应答在肝细胞癌治疗中的预后价值 被引量:9
10
作者 贾佳 祁兴顺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76-580,共5页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影像学是肝癌预后评估的标准方法,但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甲胎蛋白是重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 肝细胞癌(HCC)是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因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准确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影像学是肝癌预后评估的标准方法,但其仍存在诸多局限性。甲胎蛋白是重要的肝癌肿瘤标志物,广泛的应用于肝癌的筛查、诊断及预后评价。总结了甲胎蛋白应答在评判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文献。整体上,甲胎蛋白应答在肝癌患者接受射频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钇90放射性栓塞、索拉菲尼等分子靶向药物、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等治疗后具有良好的预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甲胎蛋白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治疗后的影像学评价标准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文军 赵艳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62-67,共6页
早期准确的疗效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是否继续或者改变现有治疗方案。简述了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影像学评价标准在经局部介入或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中的应用,并对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4种影像学评价标准,即世界卫... 早期准确的疗效评价有助于临床医师决定是否继续或者改变现有治疗方案。简述了肿瘤疗效评价标准的发展过程;阐述了影像学评价标准在经局部介入或索拉非尼治疗肝细胞癌(HCC)中的应用,并对目前临床主要应用的4种影像学评价标准,即世界卫生组织(WTO)标准、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欧洲肝病学会(EASL)标准和mRECIST(modified RECIST)标准进行了比较,认为EASL和mRECIST标准优于WHO和RECIST标准,可以在早期时间点上预测HCC患者的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疗效评价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自发性门体分流患者的诊治现状 被引量:3
12
作者 武文彬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528-1531,共4页
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在临床上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达38%~40%,并且在46%~70%的顽固性脑病患者中可见。SPSS封堵可能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脑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段。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预防和治... 自发性门体分流(SPSS)在临床上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其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生率达38%~40%,并且在46%~70%的顽固性脑病患者中可见。SPSS封堵可能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脑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手段。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在预防和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对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且可见SPSS形成的患者,行TIPS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曲张静脉再出血是必要的,同时联合SPSS封堵可能会降低TIPS的术后并发症,更大程度发挥TIPS优势使患者最大程度获益。目前,仍需要大量的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自发性门体分流 门体分流术 经颈内静脉肝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专家共识 被引量:61
13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 徐克 +7 位作者 韩国宏 陈辉 吕勇 王秋和 殷占新 何创业 左罗 邵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218-1228,共11页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指经颈静脉入路从肝静脉穿刺肝内门静脉,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门-体分流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自20世...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是指经颈静脉入路从肝静脉穿刺肝内门静脉,在肝静脉与门静脉之间建立门-体分流道,以达到降低门静脉压力、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和顽固性腹腔积液等一系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自20世纪80年代末R9ssle等首次采用TIPS成功治疗1例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伴大量腹腔积液患者以来,该技术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适应证也逐步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AFP应答对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中期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冬东 王恩鑫 +3 位作者 王文军 白苇 袁洁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对AFP应答进行最佳定义并探讨AFP应答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BCLC-B期肝细胞癌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11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目的对AFP应答进行最佳定义并探讨AFP应答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BCLC-B期肝细胞癌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纳入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西京消化病医院消化介入科行TACE治疗连续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116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AFP变化率的最佳临界值,将术后AFP降低程度大于临界值的定义为AFP应答(AFP-R)组,其余为AFP不应答(AFP-NR)组。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生存时间的比较采log-rank检验,利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中位肿瘤大小为7.5 cm,112例(96.6%)患者的肝功能为Child-Pugh A级。术后1个月AFP较基线降低16%为最佳临界值。AFP-R组的生存明显高于AFP-NR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6(20.9~32.3)个月和7.0(5.2~8.8)个月[风险比(HR)=3.56,95%可信区间(95%CI):2.12~5.95,P<0.001],在亚组分析中同样能证实AFP-R组的预后明显优于AFPNR组(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HR=0.97,95%CI:0.95~0.99,P=0.003)、肿瘤大小(HR=1.14,95%CI:1.06~1.22,P<0.001)、ECOG体能评分(HR=2.15,95%CI:1.24~3.73,P=0.006,)、AFP应答(HR=1.56,95%CI:2.12~5.95,P<0.001)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AFP应答可预测经TACE治疗的中期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甲胎蛋白类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在肝硬化静脉曲张出血防治中的地位 被引量:18
15
作者 郑鸾鸾 韩国宏 樊代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87-690,共4页
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大约50%的肝硬化患者在诊断为肝硬化时既已合并静脉曲张。自从1988年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了TIPS的相关知识。本文主要对... 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大约50%的肝硬化患者在诊断为肝硬化时既已合并静脉曲张。自从1988年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首次应用于临床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了TIPS的相关知识。本文主要对TIP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中的地位作一综述,包括TIPS在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的初级预防、急性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以及肝硬化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预防中的应用。TIPS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静脉曲张的有效疗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成为TIPS的适应证,TIPS在肝硬化门脉高压静脉曲张出血的防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博静 韩国宏 樊代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245-249,共5页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的最常见原因,但仍有约20%的门静脉高压继发于非肝硬化因素,称为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NCPH),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NCPH是一组异源性的肝脏血管疾病,临床上多见的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IPH)、肝外门静脉血管阻塞(... 肝硬化是门静脉高压的最常见原因,但仍有约20%的门静脉高压继发于非肝硬化因素,称为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NCPH),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NCPH是一组异源性的肝脏血管疾病,临床上多见的是特发性门静脉高压(IPH)、肝外门静脉血管阻塞(EHPVO),以及布加综合征、先天性肝纤维化和结节再生性增生等少见病。此类患者常常具有门静脉高压的证据,如反复发生的静脉曲张出血和脾脏肿大,但肝功能保存尚好。目前尚无诊断NCPH的统一标准,对其诊断仍是一个挑战。临床上往往采用排除性诊断,必要时可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来确诊。介绍了IPH和EHPVO的发病机制、病理表现、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的选择,若能有效控制上消化道出血,NCPH被认为是预后相对良好的一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症 特发性门静脉高压 肝外门静脉血管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