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白燕妮 苏玉婷 何华 王黎红 王丹丹 于方方 邾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与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玮 孙秉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3-555,共3页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恶性血液病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3
作者 白燕妮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3期86-88,共3页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 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有效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从支持性照顾需求概念及理论实质,支持性照顾需求测评工具,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内容等方面探讨国内外恶性血液病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研究现状,并预测了恶性血液病护理未来研究方向,认为可运用癌症患者支持性照顾需求调查问卷全面评估恶性血液病患者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支持性照顾需求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芯片方法研究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机制 被引量:14
4
作者 张永清 黄高升 +2 位作者 王哲 冯骥良 郭英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4期1266-1268,共3页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 目的 探索苦参碱抗白血病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 提取苦参碱诱导前后白血病细胞株K5 62总RNA ,经逆转录合成cDNA探针后与人的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芯片杂交 ,用ESTblot软件分析杂交结果。结果 经苦参碱诱导后K5 62细胞 111个周期相关基因中 ,有CCNB1,cyclinD1,PCNA ,TFDP1等 15个基因表达显著下调 ,CDKN2D ,E2F5等 5个基因表达上调 ,Westernblotting方法证实了PCNA基因表达改变。结论 苦参碱的抗白血病细胞增殖作用与PCNA ,P19 INK4D等多个细胞周期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苦参碱 细胞增殖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测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悦 白燕妮 +4 位作者 郑玉杰 王美霞 杨艳 赵卿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4-18,共5页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 目的引进和翻译国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并验证其在我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中的信效度。方法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适确定中文版问卷,便利抽样260例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试调查。通过高低分组比较、条目与总分的相关、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来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并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项目分析未有条目删除,各条目区分度较好,各条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2~0.70(P<0.01);除了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对日常生活活动的影响存在轻微地板效应外,其余分量表和总量表都不存在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总量表及分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0.94,重测信度为0.89~0.93。在患者症状体验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3.61%;在对日常生活影响部分,提取出2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46%。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各分量表模型的适配度良好。同时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结论中文版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评估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评估中国癌症患者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 评估工具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与分化 被引量:7
6
作者 韩冬梅 陈协群 +2 位作者 梁蓉 董宝侠 尹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 为进一步研究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对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凋亡和分化的影响,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VPA对HL-60细胞增殖的作用;细胞化学染色法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形态的变化;NBT还原实验结合形态学作为观测细胞分化指标;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及凋亡细胞的比例。结果显示:VPA能明显抑制HL-60的增殖;经2mmol/L VPA处理24-48小时后,HL-60出现胞浆空泡、核固缩、核碎裂及凋亡小体;Annexin V阳性的早期凋亡细胞比例由2.9%升高到17.1%;流式细胞术检测出明显的亚二倍体峰;G1期细胞由51.1%增加至84.6%,S期细胞由37.9%减低至14.4%。0.25mmol/L VPA作用1周后,促进HL-60细胞向中幼粒、晚幼粒阶段分化,NBT阳性细胞百分率为(47±2)%。结论:VPA能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HL-60的增殖,并诱导其分化及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HL-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Th2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2 位作者 陈协群 朱华锋 乔庆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53-355,359,共4页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 目的探讨Th1/Th2细胞平衡偏离及平衡回复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骨髓CD34+细胞体外扩增和集落生成的影响。方法以1例确诊的sAA患者为研究对象。(1)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用免疫磁珠法富集CD34+细胞、CD4+(Th)细胞。(2)以流式细胞术(FCM)检测CD4+细胞中Th1、Th2细胞比例。(3)扩增CD34+细胞并再次富集以获足量CD34+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Th细胞作用组;Th细胞+IFN-γ作用组;Th细胞+IL-4作用组。(4)各组扩增培养10d,继以集落生成试验,测定各组CD34+细胞扩增率和集落产率。(5)患者经免疫抑制治疗后随访,用FCM监测Th1/Th2细胞比。结果(1)患者经5个月治疗获缓解。(2)缓解前、后Th1/Th2比分别是22.47和12.27,正常对照组为8.98±4.45。(3)CD34+细胞扩增率,以对照组最高,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低。(4)各组CD34+细胞集落产率与其扩增率数值平行相关,即对照组最多,其次为Th细胞+IL-4组、Th细胞组,Th细胞+IFN-γ组的最少。结论Th1细胞反应亢进直接抑制sAA患者CD34+细胞在体外的自我更新和增殖分化,IL-4能拮抗这种造血抑制效应,这可能是通过调节Th1/Th2平衡而间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细胞亚群 再生障碍性贫血 集落形成测定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喜素诱导HL-60细胞凋亡依赖caspase活化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协群 万幼峰 曹云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 目的 探讨金喜素诱导急性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生化机制。方法 采用MTT法测定金喜素对HL 6 0细胞的杀伤作用 ;通过形态学、DNA凝胶电泳及AnnexinVFITC染色 ,研究金喜素对靶细胞的促凋亡活性 ;采用caspase 8、3特异性抑制剂IETD fmk、DEVD CHO ,分析金喜素介导的靶细胞凋亡与caspase活化的关系。结果 经 0 1μmol·L-1金喜素处理至 8、12及 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依次降至6 2 %± 12 %、、43%± 15 %及 32 %± 10 % ,低于对照 (P <0 0 5 ) ,同时 ,靶细胞逐渐出现磷脂酰丝氨酸外化 ,并产生梯状DNA及凋亡小体 ;经caspase抑制剂与金喜素联合处理12、16h时 ,HL 6 0细胞的存活率高于单用金喜素组 ,分别为77%± 14%、6 5 %± 16 % (IETD fmk组 )与 74%± 12 %、6 0 %± 11% (DEVD CHO组 ) ,同时 ,靶细胞的梯状DNA与凋亡小体的诱生也明显受抑。结论 金喜素对HL 6 0细胞具有较强的促凋亡作用 ,该过程可能依赖caspase 8、casp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喜素 HL-60细胞 CASPASE 细胞凋亡 白血病 抗癌药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8
9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陈协群 白燕妮 梁娜 杨引娣 朱丽 王丹丹 邾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 目的调查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白血病患者临床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2年4-8月在西安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接受化疗的白血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癌症治疗功能评估中的白血病特异性量表及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结果 117例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分为(118.64±26.859)分,4个维度中,功能状况得分最低,其次为情感状况和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得分最高。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受教育程度、目前是否继续工作、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和感染以及患者目前的体能状况评分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均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目前是否继续工作、最近1周是否有出血是影响白血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因素。结论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生活质量处于中等水平,4个维度中受损最严重的为功能状况,提示护理人员应全面评估白血病患者的健康状况,尤其要重视低收入、无工作且有出血症状患者的观察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小干扰RNA对HL-60/VCR细胞耐药性逆转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朴瑛 陈协群 +4 位作者 刘丽梅 洪流 刘景华 周凡 刘彦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1010-1013,共4页
为了探讨以bcl2基因作为靶分子进行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HL60/VCR细胞,在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 为了探讨以bcl2基因作为靶分子进行白血病多药耐药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构建bcl2基因的小干扰RNA载体并将其转导入HL60/VCR细胞,在G418筛选后应用Westernblot进行鉴定;MTT法检测细胞转染前后生长速度和药物敏感性的变化;Westernblot检测细胞转染前后凋亡相关蛋白Bax和耐药相关蛋白ZNRD1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bcl2的小干扰RNA载体并转染HL60/VCR;经蛋白质水平检测证实成功建立了bcl2低表达的白血病细胞模型;转染后的细胞对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敏感性增强,且低表达耐药相关蛋白ZNRD1。结论:bcl2小干扰RNA真核表达载体能在一定程度上逆转白血病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 BCL-2 RNA干扰 ZNR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Ras-MAPK信号转导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尚振川 孙秉中 +5 位作者 冯琦 王玮 王莎 张涛 陈志南 王晶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D98059加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通过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的变化,观察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结果:PD9805... 目的:探讨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PD98059加入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中,通过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的变化,观察PD98059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信号转导的作用。结果:PD98059可明显抑制K562细胞活力、DNA合成、集落形成和MAPK活性(与对照组比较,P<0.05),其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PD98059可通过阻断Ras-MAPK信号通路而发挥其抑制作用。Ras-MAPK通路极有可能成为CML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98059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RAS-MAPK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T细胞克隆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涛 孙秉中 +6 位作者 刘节 冯琦 朱华锋 乔庆大 杨岚 陈协群 王涛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428-431,共4页
目的 :建立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 )患者骨髓的T淋巴细胞克隆 ,以便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免疫分选法分别从 1名初诊重型再障患者及对照的骨髓中富集CD34+ 和CD3+ 细胞。将CD3+ 细胞作反应细胞、照射过CD34+ 细胞作... 目的 :建立源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障 )患者骨髓的T淋巴细胞克隆 ,以便研究该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用免疫分选法分别从 1名初诊重型再障患者及对照的骨髓中富集CD34+ 和CD3+ 细胞。将CD3+ 细胞作反应细胞、照射过CD34+ 细胞作刺激细胞 ,进行 14d单向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对活细胞作有限稀释和单个细胞分孔接种 ,与含IL 2和PHA P的饲养细胞体系共培养。观察挑选细胞生长孔 ,计算接种率 ,用泊松 (Poisson)分布初步判断单个细胞分离过程成功与否。而后将阳性孔细胞作转孔培养 ,定期用饲养抚育刺激、常规用IL 2支持增殖以扩大各克隆的数量。用SABC 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 ,初步鉴定各克隆CD4 CD8抗原表型。结果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的活细胞数 ,病例为 4× 10 3,对照为 6 5。单细胞分离接种培养后 ,对照组的细胞生长孔数为 0 ;而病例组的培养板上 ,共有 11孔发生细胞增殖 ,相应的实际接种率是 2 1% ,未超出Poisson理论接种率值范围 (<2 6 % ) ,判明平均每个增生孔的细胞克隆前体数不大于 1。这 11个克隆中 ,9个呈CD4单阳性表型 ,阳性为 98% ;2个为CD8单阳性表型 ,阳性率为 98%。结论 :从 1例重型再障患者骨髓中分离出了 11株T淋巴细胞克隆。进一步鉴定分析这些克隆的表型和特异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T淋巴细胞 克隆 自身混合淋巴细胞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类全基因组芯片检测多药耐药白血病细胞株HL-60/VCR与敏感细胞株HL-60基因的表达差异 被引量:3
13
作者 董宝侠 陈协群 +6 位作者 王哲 梁蓉 白庆咸 黄高昇 张伟平 高广勋 韩冬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92-496,共5页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 本研究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及其亲本细胞株差异基因表达谱,探讨急性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本试验提取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多药耐药细胞株HL-60/VCR的mRNA,在反转录及体外转录过程中分别用生物素进行标记,与Affymetrix公司人类全基因组芯片U133A杂交,用Affymetrix专用芯片扫描仪G2500AGeneArrayScanner及MicroarraySuite、MicroDBTMGeneChipLIMS、GeneChipDMT分析软件系统处理杂交信号获取结果。结果表明:白血病细胞株HL-60及其耐药株HL-60/VCR差异显示基因5507条,其中耐药细胞株中上调表达基因3100条,下调表达基因2407条;差异极显著性基因1040条,表达上调435条,下调605条,涉及与细胞生长活动及信号转导相关的基因。结论:多基因参与白血病细胞株的多药耐药机制,基因芯片技术是并行分析多个基因、探讨白血病多药耐药机制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多药耐药 白血病 HL-60 HL-60/V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xL可能介导组织蛋白酶D相关的K562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朴瑛 刘丽梅 +5 位作者 陈协群 梁蓉 黄高昇 乔岩 王爱勤 王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79-382,共4页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D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sulfate,GS)诱导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为激活线粒体途径的可能的中介分子。为了探讨BclxL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在倒置... 组织蛋白酶(cathepsin)D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glucosaminesulfate,GS)诱导的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为激活线粒体途径的可能的中介分子。为了探讨BclxL在氨基葡萄糖硫酸盐诱导慢性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中的可能作用,在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细胞生长变化,采用瑞氏-姬姆萨染色观察细胞加药前后的形态学改变,间接免疫荧光法观察GS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cathepsinD和细胞色素(cytochrome)C的转位情况,Westernblot检测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BclxL、Bax、Bid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5mmol/L氨基葡萄糖硫酸盐作用于K562细胞72小时后,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胞浆出现空泡化;荧光显微镜显示cathepsinD和cytochromeC的荧光信号由颗粒状趋向弥散;BclxL蛋白在GS加药组中表达减低,甚至消失,但在抑胃酶肽(pepstatin)A预处理后的加药组中表达没有明显改变,Bax和Bid蛋白表达在凋亡前后没有明显变化。结论:BclxL蛋白在GS诱导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可能介导cathepsinD与线粒体途径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硫酸盐 K562细胞 细胞凋亡 CATHEPSIND BCL-2家族 BCL-X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和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免疫抑制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协群 白庆咸 +3 位作者 朱华锋 杨岚 乔庆大 朱步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29-530,共2页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3~5mg/kg.d)治疗7例PRCA、4例SAA及4例NSAA,动态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从外周血象的变化,来... 目的观察免疫抑制剂对纯红细胞再生障碍(PRCA)、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与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3~5mg/kg.d)治疗7例PRCA、4例SAA及4例NSAA,动态监测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从外周血象的变化,来判断环孢素A的临床疗效。结果环孢素A治疗3个月后,除1例SAA外,其余14例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7例SAA与NSAA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及血小板数也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环孢素A治疗PRCA、SAA及部分NSAA的近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素A 免疫抑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疗法对周围神经病变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悦 白燕妮 付菊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6期8-13,共6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的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运动疗法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运动疗法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的研究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41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证实,运动疗法能够降低PN的发生率(Z=3.19,P<0.05),缩短患者"起立-行走"计时试验的时长(Z=2.73,P<0.05),提高神经传导速率(Z=9.54,P<0.01),延长患者的单腿站立时长(Z=6.24,P<0.01),使患者Berg平衡量表(Z=2.60,P<0.05)以及FRT得分增加(Z=3.27,P<0.05)。结论运动疗法对于周围神经病变的预防及缓解是安全有效的,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疗法 周围神经病变 平衡 肌力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和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对HL-60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伟平 陈协群 +4 位作者 张永清 梁蓉 李亚红 高广勋 朱华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1-94,共4页
为了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细胞株培养上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 ,并初步探讨白血病患者VEGF水平的评价方法以及VEGF特异性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用夹心ELIS... 为了研究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及细胞株培养上清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水平 ,并初步探讨白血病患者VEGF水平的评价方法以及VEGF特异性反义寡脱氧核苷酸(ASODN)的抗血管生成作用 ,用夹心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细胞株 (HL 6 0、U937、NB4、JM和K5 6 2 )培养上清中bFGF和VEGF浓度 ,比较其差异 ,将VEGF血清浓度测定值 (pg ml)、血清浓度测定值经外周血血小板计数标化后标化值VEGF PLT(pg 10 6 )分别作为比较指示 ;HL 6 0细胞经不同浓度VEGFASODN作用后 ,利用噻唑蓝、ELISA法分别测定靶细胞的生长状态及其VEGF分泌水平。结果发现 :①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bFGF阳性率 (37.5 % )高于健康对照者 (10 % ) (P <0 .0 1) ,在 5株白血病细胞株中 ,NB4 、U937和K5 6 2细胞上清中检测到了bFGF表达 ;②急性白血病患者及健康者血清VEGF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差异 ,但二者标化值测相差显著 (P <0 .0 5 ) ;除U937外 ,其余 4株细胞株培养上清中均有VEGF表达 ;③HL 6 0细胞经 0 .5 ,1及 5 μmol LVEGFASODN作用 2 4小时后 ,其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 (P <0 .0 5 ) ;经 1,5 ,2 0 μmol LVEGFASODN作用 2 4小时后 ,HL 6 0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 (P <0 .0 5 )。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反义寡脱氧核苷酸 白血病细胞株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异性单、双及三单位核酶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冯琦 孙秉中 +4 位作者 赵永同 孙凯 颜真 韩苇 张英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09-111,共3页
本文拟针对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bcrabl 融合基因, 构建特异性的系列核酶载体。为此,我们针对bcrabl 融合位点设计、合成了3 个相邻的锤头状核酶。通过基因重组将3 个单核酶按顺序定向克隆入改建... 本文拟针对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bcrabl 融合基因, 构建特异性的系列核酶载体。为此,我们针对bcrabl 融合位点设计、合成了3 个相邻的锤头状核酶。通过基因重组将3 个单核酶按顺序定向克隆入改建的pGEM3zf 载体中,构建了bcrabl 单核酶、双核酶及三核酶体外转录载体, 并在此基础上将三单位核酶克隆入p DoRneo 载体中构建三核酶逆转录病毒载体。此外, 通过PCR 方法, 扩增了bcrabl 融合位点附近约376bp 的序列,成功地构建了bcrabl 融合基因体外转录载体。本文构建的bcrabl 特异性系列载体,为今后遴选特异、高效的核酶打下了基础,并为将核酶用于自体骨髓移植的体外骨髓净化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性 白血病 单核酶 双核酶 三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汨汨 朱华锋 +2 位作者 张涛 高广勋 陈协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463-465,共3页
为了深入认识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syndrome,HLH)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疾病的诱因,对28例HLH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有持续1周以上的发热、全血细胞减少、铁蛋白升高、... 为了深入认识噬血细胞性淋巴细胞组织增多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ocytosis syndrome,HLH)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及疾病的诱因,对28例HLH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患者均有持续1周以上的发热、全血细胞减少、铁蛋白升高、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及肝功能障碍表现,部分患者尚有以下特点:9例HLH为恶性淋巴瘤的前期表现,1例以类似于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起病,1例以明显的精神异常为主要表现而在脑脊液中查见有明确的噬血细胞,1例因淋巴结活检发现噬血现象而确诊。另外,28例HLH的发生源自不同的诱因,其中EB病毒感染11例、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2例、淋巴瘤11例(以T细胞性淋巴瘤为主)、自身免疫病3例。结论:HLH临床表现与诱因具有高度异质性,来自牧区的患者需除外寄生虫感染(如利什曼原虫)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多症 EB病毒 杜氏利什曼原虫 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锑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于文强 孙秉中 +5 位作者 柴玉波 赵忠良 刘雪松 纪宗玲 路凡 陈苏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 研究锑剂三氧化二锑 (Sb2 O3 )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诱导作用 ,以寻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 ,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采用细胞周期... 目的 研究锑剂三氧化二锑 (Sb2 O3 )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NB4凋亡的诱导作用 ,以寻求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新方法。方法 采用细胞生长曲线、形态学及硝基四氮唑蓝 (NBT)还原试验 ,判定NB4细胞的生长、分化及功能。采用细胞周期分析和DNA电泳研究细胞凋亡。结果Sb2 O3 能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结论 Sb2 O3 能有效地诱导早幼粒白血病细胞凋亡 ,提示锑剂诱导细胞凋亡的疗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锑 诱导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