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血管生成与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宁宁 薛妍 刘文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253-1256,共4页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键步骤,其形成主要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肿瘤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浸润转移的关键步骤,其形成主要是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因子作用失衡的结果。以肿瘤血管生成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治疗新视野,已发展为重要的抗肿瘤策略。基因治疗则使抗血管生成治疗更具有靶向性,使这一治疗策略产生新的飞跃。本文就该领域研究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生成 抗血管生成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肿瘤内科研究生临床实习阶段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红梅 张利旺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2年第5期645-646,共2页
我国现阶段肿瘤学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作为肿瘤学重要分支之一的肿瘤内科,除具有内科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肿瘤内科工作的特点,提出在肿瘤内科研究生实习过程中重视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包括重点培养职业素养、... 我国现阶段肿瘤学教育以研究生教育为主,作为肿瘤学重要分支之一的肿瘤内科,除具有内科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结合肿瘤内科工作的特点,提出在肿瘤内科研究生实习过程中重视医学伦理学素养的培养,包括重点培养职业素养、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注重强化科学素养等。培养职业素养包括三个方面: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专业水准;精湛的沟通、表达能力;高尚的医德医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科 研究生临床实习 医学人文素养 医学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择联合腹腔灌注顺铂治疗胆系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3
作者 刘都户 刘文超 +5 位作者 范黎 盛蓉 薛妍 王微 王锦 黄颖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43-1245,共3页
目的研究健择联合顺铂进行腹腔区域性热化疗治疗恶性胆系肿瘤的疗效,寻找合适的恶性胆系肿瘤内科治疗方案。方法分别选择全身静脉应用健择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结合体外射频热疗(试验组,n=24)、全身静脉应用吡柔比星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对照组... 目的研究健择联合顺铂进行腹腔区域性热化疗治疗恶性胆系肿瘤的疗效,寻找合适的恶性胆系肿瘤内科治疗方案。方法分别选择全身静脉应用健择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结合体外射频热疗(试验组,n=24)、全身静脉应用吡柔比星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对照组,n=25)对胆系恶性肿瘤进行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全身静脉应用健择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结合体外射频热疗实验组的有效率和临床获益率均明显高于全身静脉应用吡柔比星联合腹腔灌注顺铂对照组(P<0.05,P<0.01);试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静脉应用健择联合腹腔灌注顺铂结合体外射频热疗对恶性胆系肿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毒副作用小,患者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系肿瘤 射频热疗 疗效 腹腔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骨转移对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影响的初步观察
4
作者 斯晓明 刘文超 +4 位作者 薛妍 张红梅 盛蓉 黄颖 程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肿瘤骨转移对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36例,根据有无肿瘤骨转移分为两组,A组合并肿瘤骨转移;B组无肿瘤骨转移。两组均采用泰素帝120mg/m2联合G-C... 目的:探讨肿瘤骨转移对接受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方法:选择2004年4月至2006年6月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共36例,根据有无肿瘤骨转移分为两组,A组合并肿瘤骨转移;B组无肿瘤骨转移。两组均采用泰素帝120mg/m2联合G-CSF5μg/kg/日动员外周造血干细胞,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单个核细胞。检测采集前外周血CD34+细胞比例和采集物单个核细胞、CD34+细胞数量,评价两组在动员效果和采集物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A、B两组动员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为39.3±14.7%、41.1±12.4%;CD34+细胞比例分别为0.16±0.07%、0.17±0.10%。A、B两组采集物的单个核细胞数量分别为3.47±1.16×108/kg、4.02±1.31×108/kg;CD34+细胞数量分别为2.52±1.43×106/kg、2.73±1.87×106/kg。经检验A、B两组动员后外周血和采集物的CD34+细胞数量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肿瘤骨转移作为单因素可能对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和采集质量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采集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肿瘤干细胞膜微粒的DC-CIK/CTL细胞协同西妥昔单抗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6
5
作者 庞翠 王金燕 +4 位作者 胡志昊 段琼 李丁 刘文超 张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1-758,共8页
目的:探讨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膜微粒(membrane microparticles,MMPs)DC-CIK与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的靶向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R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SW620、HCT116株细胞k-RAS突变状态,... 目的:探讨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膜微粒(membrane microparticles,MMPs)DC-CIK与西妥昔单抗(Cetuximab,C225)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的靶向协同杀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R法检测结直肠癌SW480、SW620、HCT116株细胞k-RAS突变状态,无血清悬浮细胞培养法富集SW480、HCT116肿瘤干细胞,RT-PCR检测干细胞标志物Sox-2和Oct-4。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培养DC与CIK,将结直肠癌干细胞MMPs负载DC后再与CIK共孵育。形态观察及MTT法分别检测DC-CIK/CTL细胞及其培养上清、C225单独和合并处理对SW480、SW620、HCT116及其干细胞的杀伤效应;RT-PCR检测DC-CIK/CTL细胞培养上清、C225单独和合并作用对SW480、SW620、HCT116细胞凋亡相关基因Fas和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E-钙黏蛋白和波形蛋白基因的表达,划痕实验测定DC-CIK/CTL细胞培养上清、C225单独及联合作用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行为影响。结果:SW480、SW620和HCT116细胞均为k-RAS突变型;富集培养获得的结直肠癌干细胞样细胞高表达Sox-2和Oct-4 mRNA。MMPs负载DC-CIK/CTL细胞及其分泌上清与C225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抑制有协同作用。C225与MMPs负载DC-CIK/CTL上清联合组相对于两者单独作用组能提高Fas与E-钙黏蛋白基因的表达;联合组的迁移率比两者单独作用组小。结论:负载结直肠癌干细胞MMPs的DC-CIK/CTL细胞对EGFR靶向药耐药结直肠癌细胞有体外特异靶向杀伤效应,且与C225显著协同,其发生机制与逆转细胞EMT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肝细胞 西妥昔单抗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膜微粒 耐药
全文增补中
治疗选择效应——浅谈肿瘤的治疗策略
6
作者 白俊 任军 王庆良 《医学与哲学》 2000年第2期37-38,共2页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过科研人员与临床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癌症正变得不再是不治之症。某些特定的肿瘤及一些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肿瘤甚至可以达到根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两点往往容易... 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经过科研人员与临床工作者不懈的努力,癌症正变得不再是不治之症。某些特定的肿瘤及一些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肿瘤甚至可以达到根治。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有两点往往容易被忽视。1-肿瘤是一种生物:传统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策略 治疗选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檀芪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晓雁 张娇 +6 位作者 徐丽群 马志强 狄守印 高原 李小飞 闫小龙 张红梅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1-936,共6页
紫檀芪(3,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蓝莓、葡萄和花榈木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已有的研究发现紫檀芪具有抗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调控影响多种肿瘤生物学特性。此外,紫檀芪... 紫檀芪(3,5-二甲氧基-4’-羟基二苯乙烯)是一种主要存在于蓝莓、葡萄和花榈木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已有的研究发现紫檀芪具有抗肺癌、乳腺癌、胃癌、结肠癌等多种肿瘤的抗癌作用。其作用机制涉及调控影响多种肿瘤生物学特性。此外,紫檀芪具有比白藜芦醇更高的生物利用度和生物活性,其抗肿瘤作用和机制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檀芪 肿瘤 凋亡 增殖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三种化疗新方案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被引量:12
8
作者 范黎 任军 +5 位作者 刘文超 李永琦 葛乐 盛蓉 张燕军 朱延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三种化疗新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法对 1 0 1例中晚期NSCLC的三种化疗方案 ,泰素 +顺铂 (paclitaxel+DDP ,PC) ,泰...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出发 ,对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三种化疗新方案进行分析评价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药物经济学费用—效果分析法对 1 0 1例中晚期NSCLC的三种化疗方案 ,泰素 +顺铂 (paclitaxel+DDP ,PC) ,泰索帝 +顺铂 (docetaxel+DDP ,TC) ,以及诺维本 +顺铂 (vinorelbine+DDP ,VC) ,进行临床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PC、TC和VC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46.9%、48.6%和47.1 % ;中位生存期分别为 7.8、7.5和 7.6月 ;1年生存率分别为 37.5 %、37.1 %和 38.2 % ;PC组的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与T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但与VC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三组间 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三方案的 1个化疗周期人均总费用分别为人民币 1 5 840 .5、1 5 831 .1和 940 1 .8元 ;有效率每增加 1个百分点所需费用分别为 337.75、32 5.74和 1 99.61元 ;中位生存期每延长 1个月的成本为2 0 30 .83、2 1 1 0 .97和 1 2 37.0 8元 ;1年生存率每提高 1个百分点需支出的人民币分别为 42 2 .41、42 6 .71和2 4 6 .1 2元。结论 在中晚期NSCLC的 3种化疗新方案中 ,VC的费用明显低于PC和TC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经济学 非小细胞肺癌 费用-效果分析 化疗 NSCLC 泰素 顺铂 泰索帝 诺维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EA及CA153连续且显著降低对晚期乳腺癌无影像学进展的判定价值 被引量:17
9
作者 徐龙 张冠中 +1 位作者 郑振东 谢晓冬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及CA153连续且显著降低对无影像学进展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93例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实施疗效评价188次,有完整CEA、CA153数据的病例...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及CA153连续且显著降低对无影像学进展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93例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实施疗效评价188次,有完整CEA、CA153数据的病例分别为105、139例次,分析血清CEA及CA153连续且显著降低对于疾病无影像学进展的判定效度。结果:CEA连续降低且降低总幅度达10%时,敏感度为54.1%,特异度为95%;CA153连续降低且降低总幅度达40%时,敏感度为19.1%,特异度为96.6%。结论:血清CEA及CA153连续降低分别达10%与40%以上时可作为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判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胚抗原 CA153抗原 乳腺癌 疗效评价 判定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K体内外抗宫颈癌HeLa细胞的作用及其荷瘤小鼠体内分布特点 被引量:8
10
作者 艾军 白引苗 +2 位作者 李巧霞 张超 单保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4-380,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荧光素酶标记的人宫颈癌HeLa-luc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了解CIK回输荷瘤小鼠后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方法:由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CIK,流式...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荧光素酶标记的人宫颈癌HeLa-luc细胞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了解CIK回输荷瘤小鼠后在不同器官的分布特点。方法:由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CIK,流式细胞术检测CIK表面分子的表达,RT-PCR法检测IFN-γmRNA的表达,MTT法和瑞氏-姬姆萨染色测定CIK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作用。建立荷HeLa-luc瘤BALB/c裸鼠模型,体内成像系统观察荷瘤小鼠肿瘤大小变化及CIK治疗效果,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不同器官中CIK的分布情况。结果:CIK在体外诱导培养14~21 d,其生长达到高峰,此时CD3+CD56+T细胞的比例增加50倍以上,IFN-γmRNA表达水平也达到高峰。在效靶比为20∶1、40∶1时,CIK对HeLa-luc细胞的杀伤率分别为(51.16±2.64)%、(72.14±4.2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33±3.09)%、(21.26±2.71)%(P<0.05)。CIK治疗5周和8周后,对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47.18%、64.38%。CIK治疗组荷瘤小鼠外周血中IFN-γ水平为(61.92±6.49)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4.30±1.78)pg/ml(P<0.05)。CFSE标记的CIK经腹腔和瘤旁注射入荷瘤小鼠3 h,在肺、肝、脾、外周血、肿瘤中均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腹腔途径注射24 h时,肿瘤组织中CIK浓度达到高峰(20.56±1.72)%;瘤旁途径注射3 h时,肿瘤组织中CIK达到高峰(25.75±3.45)%。结论:CIK在体内外对宫颈癌HeLa-luc细胞均有较强的杀伤作用,CIK经不同途径注射荷瘤小鼠后可以广泛分布于全身器官,其到达各脏器的浓度与输注途径及时间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宫颈癌 HeLa—luc细胞 IFN-γ 抗肿瘤作用 体内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邾萍 付菊芳 +3 位作者 郭丝锦 黄颖 王花 杨华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5期9-12,共4页
目的了解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在照顾乳腺癌患者过程中的照顾体验,为制定生活质量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收集20名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经历... 目的了解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在照顾乳腺癌患者过程中的照顾体验,为制定生活质量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收集20名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的资料,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持续照顾时间不同的男性照顾者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情感和认知反应、生理反应、家庭角色改变、生活方式改变、心理反应和经济负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社会支持利用度差、情感难以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男性照顾者这一特殊人群需要得到关注,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其不同持续照顾时间和性别特征采取干预措施,以提高男性照顾者的生活质量和照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 照顾者 乳腺癌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结肠癌组织中Raf-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宁宁 刘文超 薛研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研究Raf-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来自西京医院病理科2005-2006年间的87例结肠癌病例癌区、癌旁区及切缘区组织标本中Raf-1的表达,应用CD34标... 目的:研究Raf-1在人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并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来自西京医院病理科2005-2006年间的87例结肠癌病例癌区、癌旁区及切缘区组织标本中Raf-1的表达,应用CD34标记的免疫组化法检测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并分析Raf-1表达和MVD与结肠癌体积、转移、分化等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f-1在癌组织、癌旁组织、切缘区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86.47%、37.34%和11.03%,3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癌组织、癌旁组织、切缘区组织中MVD值分别为(61.35±11.60)、(28.34±6.70)和(8.26±3.70),3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Raf-1表达和MVD与肿瘤大小、转移与否密切相关。结论:Raf-1是调控人结肠癌组织血管生成的关键分子,在癌组织中Raf-1的表达与MVD值成正相关,两者与临床上肿瘤的大小、转移与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F-1 肿瘤血管生成 组织芯片 微血管密度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HBsAg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的体外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静悦 曹大勇 +4 位作者 刘文超 范黎 斯小明 腾增辉 杨文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86-289,共4页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AdVHBsAg)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瘤苗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将腺病毒表达载体AdVHBsAg转染人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构建AdVHBsAg-DC肝癌瘤苗,采用Westernblotting法鉴定转染基因... 目的:探讨腺病毒介导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AdVHBsAg)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瘤苗体外生物学活性。方法:将腺病毒表达载体AdVHBsAg转染人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构建AdVHBsAg-DC肝癌瘤苗,采用Westernblotting法鉴定转染基因表达,FACS检测表面分子和内吞功能,3H-TdR法检测T细胞增殖反应的能力,MTT法检测CTL活性。结果:HBsAg基因转染后,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结果示HBsAg基因表达于转染的DC,表明腺病毒介导的HBsAg基因转染的有效性。AdVHBsAg-DC可高表达CD1a、CD11c、CD83、CD86和HLA-DR,但内吞功能较DC组降低(P<0.05)。AdVHBsAg-DC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功能均明显高于DC对照组和AdVLacZ-DC组(P<0.05)。AdVHBsAg-DC体外诱导CTL对HepG2·2·15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特异性。结论:肝癌相关基因HBsAg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癌的切入点,该研究为HBV相关肝癌DC体内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毒T淋巴细胞 免疫治疗 肝肿瘤 HBS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的维护 被引量:4
14
作者 武菲菲 苏洁 +3 位作者 吴慧娟 孙菲 徐宝玲 秦聪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39-40,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维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心脏手术的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结果 56例患儿中9例心脏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维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心脏手术的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结果 56例患儿中9例心脏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经治疗后恢复。无一例患儿因胃肠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结论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方案可促进新生儿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体外循环 胃肠功能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骨巨细胞瘤的综合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臻 李靖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94-696,共3页
脊柱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脊柱肿瘤,其综合治疗[1~4]包括外科切除手术、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放射治疗、冷冻外科、化学治疗等。与四肢骨巨细胞瘤不同,脊柱病变必须在考虑到最大限度保存神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肿瘤控制,换言之,作为一个侵袭... 脊柱骨巨细胞瘤是常见的脊柱肿瘤,其综合治疗[1~4]包括外科切除手术、动脉介入栓塞治疗、放射治疗、冷冻外科、化学治疗等。与四肢骨巨细胞瘤不同,脊柱病变必须在考虑到最大限度保存神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肿瘤控制,换言之,作为一个侵袭性病变,需要在肿瘤控制、神经功能保存及脊柱功能重建之间找到理想平衡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巨细胞瘤 综合治疗 四肢骨巨细胞瘤 介入栓塞治疗 冷冻外科 肿瘤控制 神经功能 脊柱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b siRNA对胃癌AGS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妍 杨静悦 +4 位作者 斯晓明 陈衍 尤向辉 刘都户 刘文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4-418,共5页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Rac1b表达后对胃癌AGS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针对Rac1b基因的siRNA序列(Rac1bsiRNA),脂质体法转染AGS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Rac1b siRNA对AG... 目的:研究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抑制Rac1b表达后对胃癌AGS细胞血管生成相关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合成针对Rac1b基因的siRNA序列(Rac1bsiRNA),脂质体法转染AGS细胞,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观察Rac1b siRNA对AGS细胞Rac1b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缺氧条件下转染Rac1b siRNA后AGS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表达水平以及细胞中血管生成相关分子P53、VHL和HIF-1α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测序证实体外合成的Rac1b siRNA序列正确。Rac1b siRNA转染AGS细胞后,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特异性抑制Rac1b的表达,对其同源分子Rac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无影响。Rac1bsiRNA可显著抑制AGS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分泌,这种抑制作用在缺氧情况下更为明显。同时,Rac1bsiRNA在缺氧情况下可抑制AGS细胞内HIF-1α蛋白的表达、上调p53和VHL蛋白的表达。结论:Rac1b siRNA可抑制胃癌AGS细胞中Rac1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可能通过调节血管生成相关分子HIF-1α、P53及VHL的表达抑制缺氧情况下AGS细胞V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b SIRNA 胃肿瘤 血管生成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RH类似物对体外培养肝癌细胞增殖阻抑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金山 姚兵 +4 位作者 黄威权 黄高升 张远强 补永安 刘都户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77-380,390,共5页
目的 :探讨黄体素释放激素 (LHRH)类似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为阐明LHRH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HCC和大鼠肝癌细胞系FSK 790 2为研究对象 ,用MTT试验检测LHRH类似物对这两种肝... 目的 :探讨黄体素释放激素 (LHRH)类似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调节作用 ,为阐明LHRH在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资料。 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hHCC和大鼠肝癌细胞系FSK 790 2为研究对象 ,用MTT试验检测LHRH类似物对这两种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LHRH类似物作用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化 ;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PCNA和Bax蛋白表达以反映LHRH类似物对癌细胞增殖和程序性死亡指标的影响。 结果 :MTT试验表明 ,LHRH类似物可抑制hHCC和FSK 790 2的生长 ,并且这种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LHRH类似物作用后 ,肝癌细胞中G1/G0 期细胞比率上升 ,S期细胞比率下降 ,说明细胞生长停滞。LHRH类似物可使癌细胞中PCNA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比率下降 (P <0 .0 5 ) ;而Bax阳性细胞比率增加 (P <0 .0 5 )。 结论 :LHRH类似物具有体外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HRH类似物 体外培养 肝癌细胞增殖 阻抑作用 实验研究 黄体素释放激素 MTT实验 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228抑制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喻召才 刘文超 +2 位作者 范黎 大石晃嗣 片山直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75-577,共3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从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细胞,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EPO或SCF+IL-3及不同浓...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红细胞生成素(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从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细胞,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EPO或SCF+IL-3及不同浓度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分别用抗GPA及抗CD36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并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将CD34+细胞用含SCF+IL-3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分离CD36+GPA-细胞,将细胞用含有EPO+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7d,并行细胞计数;将CD36+GPAlow/-细胞用含EPO加或不加FK228的无血清培养基培养,并进行annexin V和PI染色。结果:FK228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抑制CD36+GPAhigh、CD36+GPAlow和CD36+GPA-细胞的产生;FK228可诱导CD36+GPAhigh和CD36+GPAlow/-细胞在含EPO的培养基中发生细胞凋亡。结论:FK228可抑制EPO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红细胞生成素 红系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母细胞瘤二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范黎 斯晓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32-232,共1页
关键词 肺母细胞瘤 罕见肿瘤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K228促进IL-3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0
作者 喻召才 刘文超 +4 位作者 刘都户 黄颖 斯晓明 尤向辉 陈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IL-3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细胞,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或SCF+IL-3及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FK228在IL-3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增殖与分化中的调节作用。方法: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的肿瘤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分离CD34+细胞,用含干细胞生长因子(SCF)、白细胞介素3(IL-3)或SCF+IL-3及不同浓度FK228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7d,分别用抗CD14、GPA、CD15及CD36单克隆抗体(mAb)染色并行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将CD34+细胞用含SCF、IL-3或SCF+IL-3及FK228的半固体培养液培养,并行细胞集落分析;将CD34+细胞用含SCF+IL-3的培养液培养7d,然后分离CD36+GPA-细胞,将细胞用含有IL-3+FK228的半固体培养液中培养,并行细胞集落分析。结果:FK228以一种剂量依赖方式促进CD36+细胞的产生,对CD14+细胞及CD15+细胞的产生无明显影响;0.5μg/LFK228可明显增加含IL-3培养体系中CD36+细胞的数量;FK228可明显增加含IL-3的半固体培养基中集落形成的数量及组成单个集落的细胞数;FK228可明显促进CD36+GPA-细胞在含IL-3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红细胞集落。结论:FK228可促进白细胞介素3介导的人红系前体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化酶抑制剂 自细胞介素3 红系前体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