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质组分析中双向电泳技术的改良和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新 王伯良 +6 位作者 张宗友 兰梅 王吉村 药立波 陈南春 金建平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1-192,共2页
关键词 蛋白质组 蛋白质 双向聚丙烯酰胺 凝胶电泳 双向电泳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FOXO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2
作者 刘向强 汤善宏 +1 位作者 张志勇 靳海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9-971,共3页
目的:探讨叉头样转录因子O4(FOXO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其癌旁组织标本(TNM分期:I期18例,Ⅱ期32例,Ⅲ期24例,Ⅳ期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FOXO4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的表... 目的:探讨叉头样转录因子O4(FOXO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0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及其癌旁组织标本(TNM分期:I期18例,Ⅱ期32例,Ⅲ期24例,Ⅳ期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FOXO4在大肠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FOXO4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7.50%(38/80),明显低于在癌旁组织91.25%(73/80)的表达率(P<0.01)。在肿瘤组织中FOXO4表达水平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侵润深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分化程度、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O4在大肠癌中表达明显降低或缺失,提示其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抑癌基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XO4 大肠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大鼠肝细胞损伤的保护及其抗炎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南瑛 李嘉 +4 位作者 张昆茹 胡咏武 王胜春 刘杰 高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2-405,共4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继发性肝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胶原酶原位灌流分离大鼠枯否细胞(Kupffercell,KC)及肝细胞并原代培养,分别用脂多糖(LPS)及胰岛素处理KC4h,ELISA法检测K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目的观察胰岛素对大鼠继发性肝细胞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胶原酶原位灌流分离大鼠枯否细胞(Kupffercell,KC)及肝细胞并原代培养,分别用脂多糖(LPS)及胰岛素处理KC4h,ELISA法检测K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0(IL-10)水平;将不同处理的KC培养上清液分别作用肝细胞,12h后检测肝细胞损伤及存活率,并给予TNF-α单克隆抗体(TNF-α-mAb)阻断TNF-α,观察胰岛素对肝细胞作用的变化。结果(1)LPS处理的KC培养上清液可引起肝细胞损伤,使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增高;胰岛素可减轻上述肝细胞损伤(ALT活性降低30.1%,AST活性降低21.2%)(P<0.01,n=8),提高肝细胞存活率(P<0.01,n=8);(2)胰岛素降低KC培养上清液中的TNF-α水平(P<0.01,n=8),同时增加了IL-10的水平(P<0.05,n=8);(3)LPS激活的KC培养上清中加入TNF-α-mAb(中和TNF-α),亦可减轻肝细胞损伤,而此时胰岛素对肝细胞的保护效应未见叠加增强。结论首次发现胰岛素可通过抑制KC分泌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同时促进其释放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从而减轻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肝细胞 枯否细胞 TNF-α IL-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和血管生成与人胃癌移植瘤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都户 张学庸 +1 位作者 黄裕新 樊代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将VEGF16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导入人胃癌细胞 ,观察接种VEGF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并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检查 ,检测其血管密度、组织增生及坏死...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将VEGF165正、反义RNA表达载体导入人胃癌细胞 ,观察接种VEGF高表达和低表达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 ,并对移植瘤进行组织学检查 ,检测其血管密度、组织增生及坏死程度等变化。结果 :VEGF正义转染细胞所致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移植瘤 ;组织学检查发现 ,正义转染细胞移植瘤的血管密度显著高于反义转染细胞所致的肿瘤。结论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通过启动血管生成而促进肿瘤的生长 ,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实体肿瘤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治疗模式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都户 张学庸 黄裕新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10期9-11,共3页
外科手术往往是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手术或已丧失手术机会者才考虑放疗、化疗。近年来,出现了诱导分化和凋亡等治疗手段,且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点新概念、新手术的出现,使得以往的肿瘤治疗模式受到了... 外科手术往往是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对于不能手术或已丧失手术机会者才考虑放疗、化疗。近年来,出现了诱导分化和凋亡等治疗手段,且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效果。这点新概念、新手术的出现,使得以往的肿瘤治疗模式受到了冲击。从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哲学思想出发,我们似乎可以提出这样的肿瘤治疗模式:诱导分化→启动凋亡→手术、放疗、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疗模式 诱导分化 凋亡 外科手术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病毒携带GFP在豚鼠耳蜗基因转导的形态结构与功能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晓侠 李胜利 +5 位作者 刘晖 黄沂传 姚小宝 刘志国 付员根 朱宏亮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1-124,188,共5页
目的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腺病毒注入豚鼠耳蜗后 ,观察不同时间段GFP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手术操作对听力的影响 ,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 5只杂色豚鼠术前及术后行听性脑干反应 (ABR)和畸变耳声发射 (DPOAE... 目的 带有绿色荧光蛋白 (GFP)基因的腺病毒注入豚鼠耳蜗后 ,观察不同时间段GFP基因的表达和分布情况及手术操作对听力的影响 ,为内耳基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 5只杂色豚鼠术前及术后行听性脑干反应 (ABR)和畸变耳声发射 (DPOAE)检查 ,空白对照组经圆窗或底回钻孔注入人工外淋巴液。实验组注入带有GFP基因的腺病毒。分别于 3、5、7和 1 0d后取材 ,耳蜗标本经硝酸银染色后铺片。结果 腺病毒注入耳蜗后对听阈影响不大。术前术后的DP值有差异。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3d组表达产物最高。 7d后逐渐减弱 ,1 0d后更弱 ,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支持细胞、螺旋神经节细胞和基底膜下的间皮细胞。对照组均无绿色荧光。结论 通过圆窗或底回注入腺病毒对听阈没有影响。单一位点的接种就能使神经营养因子通过耳蜗液扩散到整个耳蜗。有效的基因转移在耳蜗是可行的 ,但表达相对短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P 豚鼠 耳蜗 基因转导 形态结构 功能改变 腺病毒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与妊娠 被引量:4
7
作者 任维榕 祁兴顺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4期307-310,共4页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肝脏疾病,其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系统论述了布加综合征与妊娠的关系,并指出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其一,妊娠是布加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间出现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表现的患者,应高... 布加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肝脏疾病,其与妊娠之间相互影响。系统论述了布加综合征与妊娠的关系,并指出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注意事项。其一,妊娠是布加综合征的危险因素。对于妊娠期间出现门静脉高压和(或)下腔静脉高压表现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合并布加综合征。其二,布加综合征患者妊娠具有一定的风险。经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可以妊娠,但孕期和产后须严密监查,以防止血栓复发。其三,布加综合征可导致女性不孕。原因不明的不孕患者应行腹部超声及CT检查,以排除布加综合征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妊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输液器在注水结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陶芹 惠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7期9-9,共1页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重要方法。普通结肠镜检查通过向肠腔内注入空气以暴露肠腔,然后进行插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容易注气过多,使肠道延长、成角,增加结肠镜操作的困难。部分患者的疼痛难忍,甚至无法耐受完成检查。注水...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结直肠疾病的重要方法。普通结肠镜检查通过向肠腔内注入空气以暴露肠腔,然后进行插镜检查。这种检查方法容易注气过多,使肠道延长、成角,增加结肠镜操作的困难。部分患者的疼痛难忍,甚至无法耐受完成检查。注水结肠镜检查是指在进镜全过程中不注气,仅向肠腔内注少量水以显露肠腔走形,退镜时将水抽走,进行充气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水结肠镜检查 一次性输液器 应用 腔内注入 结直肠疾病 肠镜操作 肠腔 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穿刺大量排液与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赵亚刚 刘建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7期447-447,共1页
腹腔穿刺大量排液与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观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科(710032)赵亚刚,刘建新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常合并张力性腹水(TA),由于对肝硬化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认识上的深化,腹水穿刺... 腹腔穿刺大量排液与补充人血白蛋白联合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观察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消化科(710032)赵亚刚,刘建新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常合并张力性腹水(TA),由于对肝硬化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认识上的深化,腹水穿刺大量排液(LVP)这一古老的治疗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腹水 腹腔穿刺 人血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胃造瘘管护理装置的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海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0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胃造瘘管 护理装置 肠内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胃贲门癌 食管癌 管饲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管生成素-1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的研究
11
作者 王钧 吴开春 +2 位作者 张德新 幺立萍 樊代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V5-HisC-Ang-1真核表...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n vein endothelia cell,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以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pcDNA3.1-V5-HisC-Ang-1真核表达载体,并瞬时转染293细胞;取新生儿脐带经胶原酶消化等方法分离培养HUVEC;分别通过MTT比色和细胞计数法,分析Ang-1瞬时转染上清对HUVEC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在血浆饥饿实验条件下,Ang-1对HUVEC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克隆了Ang-1基因,构建了其正义真核表达载体,并在293细胞中瞬时表达;成功进行了HUVEC的原代分离及传代培养;MTT法检测HUVEC增殖结果:只加培养液组、加空载体转染上清组、加Ang-1转染上清组HUVEC OD490值分别为0.36±0.11,0.40±0.03,0.68±0.10(P<0.05);细胞计数法检测结果依次为:(10.13±2.06)×104,(8.7±1.73)×104,(15.03±1.98)×104(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HUVEC凋亡率依次为:21%,19%和6%。结论:Ang-1能显著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HUVEC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 血管生成 增殖 凋亡 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sAg与恒定链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12
作者 白俊 任军 +2 位作者 韩月恒 韩者艺 许彦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27-728,共2页
关键词 恒定链 HBSAG A位点 外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P90β蛋白低调对肿瘤细胞GST活性的影响
13
作者 刘宪玲 安华章 樊代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6-396,共1页
关键词 HSP90β 多药耐药 GST 药物敏感性 肿瘤细胞 谷胱甘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胃粘膜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14
作者 范亮 苗继延 +1 位作者 杨云生 樊代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胃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p阳性的上述三类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包括n cNOS、e c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NOS在Hp阳性胃癌组...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慢性胃炎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Hp阳性的上述三类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 ,包括n cNOS、e cNOS)的表达情况。结果 NOS在Hp阳性胃癌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显著高于其阴性者癌组织 (P <0 .0 1 ) ;e cNOS、n cNOS在Hp阳性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5,P <0 .0 1 ) ;NOS在Hp阳性慢性胃炎组织中的阳性反应强度明显高于其阴性者 (P <0 .0 1 )。结论 在Hp促进胃癌发生的过程中 ,可能有NO的参与 ;在Hp阳性慢性胃炎的发生中NO发挥一定作用 ;NO是否可作为癌前病变的一个危险因素 ,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粘膜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单克隆抗体HAb18-氨甲喋呤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作用的研究
15
作者 郭卫平 王锁才 +2 位作者 黎松 陈志南 刘彦仿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1年第2期60-61,共2页
本文报道肝癌单抗HAb18与氨甲喋呤结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选择性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在交联过程中,抗体与药物活性均较好保存,交联物对人肝癌靶细胞显示较强的选择性杀伤作用。
关键词 肝肿瘤 单克隆抗体 结合物 细胞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袋在临床中的妙用
16
作者 刘柳 刘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1期54-54,共1页
在临床上患者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等微创治疗后穿刺处局部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渗血。为了防止术后患者伤口渗血,术毕常规给予沙袋压迫止血。但普通沙袋在应用时存在重量不均衡、取材不方便、沾上血后不易于拆洗、缝制后... 在临床上患者行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等微创治疗后穿刺处局部常会有不同程度的渗血。为了防止术后患者伤口渗血,术毕常规给予沙袋压迫止血。但普通沙袋在应用时存在重量不均衡、取材不方便、沾上血后不易于拆洗、缝制后易于漏沙、容易污染伤口等弊端。为此,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尝试采用盐袋代替沙袋行压迫止血,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迫止血 穿刺置管术 介入治疗 术后患者 微创治疗 效果良好 股静脉 股动脉 临床工作 沙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癌栓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成 祁兴顺 +3 位作者 柏明 赵艳 王维娟 韩国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52例行TACE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 目的评估肝细胞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后的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52例行TACE治疗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TACE术后肝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栓塞后综合征等发生情况,分析生存期资料与影响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采用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0(95%可信区间:4.4~5.6)个月,6、12、18个月的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7%、18%和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肝两叶累及、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行TACE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5.108、11.542、6.036、12.319、22.574,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和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11.243、5.021、7.651、25.876,P值均〈0.05);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发生肝衰竭的唯一影响因素是Child-Pugh分级(P=0.015)。结论在肝功能良好的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中,TACE是安全有效的。肿瘤大小、肿瘤类型、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是影响患者生存的最主要因素,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介入治疗患者提供了有力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门静脉 化学栓塞 治疗性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8MAPK调控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海马神经元COX-2和PGE2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张排旗 严琦敏 +1 位作者 王向平 郭学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海马神经元环氧合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36只,体重220~260 g,随机分为3组。SAP模型组:采用向胰胆管内注入5... 目的:研究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海马神经元环氧合酶-2(COX-2)和前列腺素E2(PGE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36只,体重220~260 g,随机分为3组。SAP模型组:采用向胰胆管内注入5%牛磺胆酸钠(2 mg/kg)的方法制备SAP动物模型;抑制剂组:SAP建模成功5 min后,大鼠尾静脉注射P38MAPK抑制剂SB203580(10 mg/kg);对照组:行剖腹术翻动胰腺和十二指肠后缝合腹腔。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 h,用Nissl染色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的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p-P38蛋白、COX-2和PGE2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局部锥体细胞缺失,p-P38、COX-2和PGE2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P〈0.01),且相应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SB203580处理组以上变化明显减轻或不明显(P〈0.01)。结论:P38MAPK对实验SAP大鼠海马COX-2和PGE2表达具有显著调控作用,而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则对SAP大鼠海马神经元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脑损害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环氧化酶-2 前列腺素E2 Nissl染色 免疫组化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卫生棉在大便失禁患者护理中的妙用
19
作者 卫艳妮 刘维 李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22期49-49,共1页
大便失禁是指患者因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粪便随时自行流出,污染衣裤。由于粪便的刺激,使患者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易发生皮肤红肿、糜烂、瘙痒等症;若污染尿道口、阴道口则易逆行引起感染,所以做好皮肤护理对卧床大便失... 大便失禁是指患者因不能自主控制排泄粪便和气体,粪便随时自行流出,污染衣裤。由于粪便的刺激,使患者会阴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状态,易发生皮肤红肿、糜烂、瘙痒等症;若污染尿道口、阴道口则易逆行引起感染,所以做好皮肤护理对卧床大便失禁患者是极其重要的。我科主要收治消化道出血、肝昏迷等患者,常容易发生大便失禁,护士需经常为患者更换床单及被褥。在活动性出血未停止时,频繁更换床单容易加重出血;但若不更换,大便长期刺激易致患者肛周皮肤发生糜烂、瘙痒及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会阴部皮肤 消化道出血 肛周皮肤 自主控制 尿道口 潮湿状态 活动性出血 阴道口 临床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