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路径管理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苏洁 杨秀玲 +2 位作者 薛卫斌 孙静 程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大专护理生按入科时间(单双月)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管理,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基础护理...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模式在心脏外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将心脏外科实习的大专护理生按入科时间(单双月)分为两组,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教学管理,对照组按传统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比较两组实习护生的基础护理、专科技能、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护理服务主动性、科研学习能力、教学效果反馈等方面的情况。结果实验组在基础护理、专科技能、护理服务主动性、教学工作满意度等4个方面的教学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模式对心脏外科护理实习生进行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能明显提高护理教学质量,促进护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护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科研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路径 护理 实习 心脏外科 教学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小切口非体外循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被引量:29
2
作者 俞世强 蔡振杰 +6 位作者 康云帆 程云阁 张军 李军 陈文生 徐学增 田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5期292-294,共3页
目的 探索经胸部微创新术式置入新型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方法。 方法  34例房间隔缺损 ,全麻下经右胸壁胸骨旁第四肋间 2cm~ 3cm的小切口入胸 ,经右房置入Dasdo圆形或椭圆形闭合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观测各切面观房间隔缺损大小... 目的 探索经胸部微创新术式置入新型房间隔缺损闭合器的方法。 方法  34例房间隔缺损 ,全麻下经右胸壁胸骨旁第四肋间 2cm~ 3cm的小切口入胸 ,经右房置入Dasdo圆形或椭圆形闭合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术中观测各切面观房间隔缺损大小及周缘情况 ,选择闭合器类型及大小。超声监测下于房间隔缺损两侧释出闭合器双伞 ,确认牢固及无明显房水平分流后释放闭合器、关胸。 结果  33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封闭成功 ,1例失败 ,改为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房间隔缺损最大径为(8~ 32 )mm ,(19 3± 6 3)mm。房间隔缺损各方向缘最短者分别为距主动脉后壁无缘 ,距上腔静脉3 5mm ,距下腔静脉 6 0mm ,距二尖瓣根部 6 .0mm。超声引导下封闭房间隔缺损过程约 2min~ 3min。 结论 经胸小切口置入房间隔缺损闭合器是一种治疗房间隔缺损的新术式 ,该方法闭合房间隔缺损的适应证可能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部小切口 非体外循环 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术后监护 被引量:18
3
作者 郑霄 张赤铭 +2 位作者 崔勤 苏洁 于智纯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2期33-35,共3页
对 2 0例同时存在心脏瓣膜和冠状动脉联合病变的老年患者施行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提出加强术后监护 ,细致周密的治疗、观察及护理 ,是提高术后患者生存率、恢复健康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 老年人 心脏瓣膜置换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监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的维护 被引量:4
4
作者 武菲菲 苏洁 +3 位作者 吴慧娟 孙菲 徐宝玲 秦聪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39-40,68,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维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心脏手术的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结果 56例患儿中9例心脏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新生儿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胃肠功能维护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1年12月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心脏手术的5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结果 56例患儿中9例心脏术后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经治疗后恢复。无一例患儿因胃肠功能障碍导致死亡。结论个体化胃肠功能维护方案可促进新生儿心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少胃肠功能紊乱的恶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体外循环 胃肠功能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术后实施俯卧位通气的护理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秀玲 郑霄 +3 位作者 崔勤 贾宏 苏洁 鱼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3期67-68,共2页
2001年我科护理组对4例心脏术后患者实施了俯卧位通气,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护理观察 心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心血管外科体外循环灌注师的继续教育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涛 冯建宇 +2 位作者 陈文生 金振晓 周和平 《西北医学教育》 2011年第4期855-857,共3页
体外循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近年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仍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体外循环灌注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本文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加强体外循环灌注师的继续教育,旨在提高体外循环灌注师综合能力。
关键词 心血管外科 体外循环灌注师 继续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京-87型鼓泡式氧合器在小儿超临界体重时的选用
7
作者 段大为 陈德凤 +1 位作者 金峰 王晓莉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0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观察西京-87型中号、小号氧合器在小儿超临界体重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体重大于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小号氧合器,42例体重大于30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中号氧合器;观察在不同温度下的灌注流量、... 目的:观察西京-87型中号、小号氧合器在小儿超临界体重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体重大于15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小号氧合器,42例体重大于30kg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应用中号氧合器;观察在不同温度下的灌注流量、静脉血氧饱和度及降复温指标。结果:西京-87型中号、小号鼓泡式氧合器在超过其应用的临界体重时,灌注流量、静脉血氧饱和度和降复温指标都能维持正常要求范围内。结论:西京-87型中号、小号鼓泡式氧合器在超出其适用的体重范围5kg以内是安全可靠的并可以明显减少预充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式氧合器 体重 血氧饱和度 复温 先天性心脏病 静脉血 观察 重大 结论 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站立位和蹲踞位上肢血氧饱和度差值在评估法洛氏四联症心脏功能中的作用
8
作者 李强 李宝平 +4 位作者 张金洲 马捷 郭光伟 邓勇志 李新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在站立位和蹲踞位不同体位上肢血氧饱和度值的差值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肺动脉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9例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男性11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6岁)接受实验。每位患儿于...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在站立位和蹲踞位不同体位上肢血氧饱和度值的差值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肺动脉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19例先天性心脏病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男性11名,女性8名,平均年龄6岁)接受实验。每位患儿于左手食指检测经皮血氧饱和度,分别在站立位和蹲踞位取值。分析站立位和蹲踞位血氧饱和度差值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和肺动脉指数的相关性。结果站立位的血氧饱和度(79±4)%,蹲踞位(84±4)%,差值为(5±3)%,左心舒张末容积指数(41±5)ml/m2,肺动脉指数(188±37)mm2/m2,血氧饱和度差值与左心室舒张末容积指数正相关(r=0.854,P<0.05),蹲踞位SPO2与肺动脉指数正相关(r=0.641,P<0.05)。结论对于法洛氏四联症患儿,站立位和蹲踞位上肢血氧饱和度差值与左心舒张末容积指数有正相关关系,对于评估患儿左心功能是一个有意义的补充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洛氏四联症 血氧饱和度 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肺动脉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制备及生物学性能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剑 易定华 +4 位作者 刘金成 胡巧侠 刘剑 曹瑞军 秦锋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9-174,共6页
通过离子键方式将肝素分子结合于体外循环医用聚氯乙烯管道中 ,进行了体外转流抗凝血性能测定和细胞毒性、肌肉植入等生物学性能评价 ,结果显示肝素分子结合于聚氯乙烯材料表面 ,同时筛选出具有抗凝血活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亚胺... 通过离子键方式将肝素分子结合于体外循环医用聚氯乙烯管道中 ,进行了体外转流抗凝血性能测定和细胞毒性、肌肉植入等生物学性能评价 ,结果显示肝素分子结合于聚氯乙烯材料表面 ,同时筛选出具有抗凝血活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乙烯亚胺 肝素涂层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涂层 体外循环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抗凝血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剑 易定华 +4 位作者 钟丽辉 范圣强 曹瑞军 金锋 邵继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 评测 3种离子键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抗凝血性能和稳定性。方法 用PT和APTT对不同浓度肝素 -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 (HBC)复合物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凝血性能进行评测 ,同时测试体外转流对 3种肝素涂层管道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 目的 评测 3种离子键肝素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抗凝血性能和稳定性。方法 用PT和APTT对不同浓度肝素 -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 (HBC)复合物涂层体外循环管道的凝血性能进行评测 ,同时测试体外转流对 3种肝素涂层管道抗凝血性能的影响。结果  3种肝素涂层方法均能够将肝素分子结合于材料表面并具有抗凝活性 ,其中HBC复合物和肝素 -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经体外转流 96h后仍具有较佳的抗凝血活性。结论 离子键肝素涂层因结合物质不同其稳定性也不同 ;HBC复合物和肝素 -聚乙烯亚胺复合物处理的体外循环管道肝素分子结合较牢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涂层 体外循环 血液相容性 抗凝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俯卧位通气在体外循环术后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刘琴 郑霄 +2 位作者 马艳妮 王丽 刘友妮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1期1970-1972,共3页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33例出现低氧血症的患儿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3例低...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治疗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低氧血症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后33例出现低氧血症的患儿给予俯卧位通气治疗并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33例低氧血症患儿经俯卧位通气治疗1-3d后,血氧饱和度(SpO2)均得到明显改善,除1例心肺功能差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成功脱机,顺利转出ICU。结论 俯卧位通气治疗配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肺部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使痰液能及时有效地排出,改善肺通气氧合功能,从而改善了患儿的低氧血症症状,促进了压疮的痊愈,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省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术后存活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通气 体外循环 低氧血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评价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的细胞毒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剑 易定华 +4 位作者 刘金成 段维勋 刘剑 曹瑞军 秦锋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评测 3种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复合物(HBC)、肝素苯扎溴胺复合物 (HBB)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 (HPEI) 3种方法对医用聚氯乙稀材料进行肝素涂层 ;根据国家标准提取各种材料的... 目的 评测 3种肝素涂层医用聚氯乙稀材料的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肝素氯烃基二甲基代苯甲胺复合物(HBC)、肝素苯扎溴胺复合物 (HBB)和肝素聚乙烯亚胺复合物 (HPEI) 3种方法对医用聚氯乙稀材料进行肝素涂层 ;根据国家标准提取各种材料的浸提液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 ,四唑盐 (MTT)比色法评价各种涂层材料的细胞毒性。结果 HBC和HBB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低的光吸收 (OD)值 ,而HPEI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OD值高于其它 2组 (P <0 .0 1) ,并随时间延长呈上升趋势。结论 HBC和HBB 2种方法涂层的医用聚氯乙稀材料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 ,而HPEI方法处理的聚氯乙稀材料细胞相容性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涂层 体外循环 细胞毒性 聚氯乙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瓣膜疾病患者术前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洁 程蕊 +2 位作者 杨秀玲 徐宝玲 薛卫斌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8期57-58,共2页
联合瓣膜疾病又称多瓣膜疾病,是指2个或2个以上心脏瓣膜发生病理损坏的心脏疾病。联合瓣膜病变患者通常病情危重,伴随多器官功能受累及其他并发症,围术期意外风险高,许多患者可能未等到手术治疗时刻就突然发生意外而死亡。为提高联合瓣... 联合瓣膜疾病又称多瓣膜疾病,是指2个或2个以上心脏瓣膜发生病理损坏的心脏疾病。联合瓣膜病变患者通常病情危重,伴随多器官功能受累及其他并发症,围术期意外风险高,许多患者可能未等到手术治疗时刻就突然发生意外而死亡。为提高联合瓣膜病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防止术前、术中意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对联合瓣膜疾病患者的术前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瓣膜疾病 术前 风险 评估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各国体外循环灌注学教育简况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振晓 毕生辉 +5 位作者 郑奇军 赵璧君 张胜利 王喜明 辛梅 薛卫斌 《西北医学教育》 2007年第6期988-991,1003,共5页
在美国,体外循环灌注学的基础和临床教育都是统一规划的。在欧洲,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各国的灌注学教育培劫l体制,灌注学教育的内容和学术水平差异很大。欧洲心血管灌注委员会(European Board of Cardiovascular Perfus... 在美国,体外循环灌注学的基础和临床教育都是统一规划的。在欧洲,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教育体系,各国的灌注学教育培劫l体制,灌注学教育的内容和学术水平差异很大。欧洲心血管灌注委员会(European Board of Cardiovascular Perfusion,EBCP)是目前欧洲唯一的专业团体,其创办者及管理者均为灌注师,其职能是整合和监督整个欧洲的灌注学教育。2001年,欧洲心血管灌注委员会委员们调查了各国的体外循环灌注学教育现状,并在欧洲心血管灌注委员会(EBCP)会议上,对各自国内临床灌注师的教育培训情况进行了介绍。2005年完成了第二次调查,对第一次调查的材料进行了更新。欧洲心血管灌注学委员会认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灌注学培训过程进行监督,以保证执行心血管临床灌注所需的最低水准。本文对EBCP20个成员国的体外循环灌注学教育培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概述,希望能为我国体外循环灌注学教育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灌注学教育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体外循环学教育发展简介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振晓 赵璧君 +3 位作者 雷兰萍 张金洲 高照波 陈涛 《西北医学教育》 2010年第1期97-99,共3页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后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美国心血管灌注委员会、胸外科医师协会、灌注事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才相继成立,有关灌注师教育、灌注师资格考试、认证、许可、授权制度等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就美... 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随后美国体外循环技术协会、美国心血管灌注委员会、胸外科医师协会、灌注事务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才相继成立,有关灌注师教育、灌注师资格考试、认证、许可、授权制度等也得到了发展,本文就美国体外循环灌注行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体外循环学 简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CABG术后监护看异国监护风格之特点
16
作者 杨秀玲 苏洁 贾宏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1-82,共2页
关键词 术后监护 国外 护理 CA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