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全淋巴细胞和异型淋巴细胞IFN—γ与其表型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黄传书 金伯泉 +2 位作者 汪美先 周永兴 李恩善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1-203,共3页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本文应用APAAP技术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PBMC及用Percoll纯化后的异型淋巴细胞的各种表型和IFN—γ表达进行了研究。并用ABC和APAAP双标技术研究了IFN—γ表达细胞在PBMC群及亚群中的分布和IFN—γ与HFRSV抗原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急性期PBMC中T细胞比例下降,B细胞比例增加;急性期各种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恢复期。(2)急性期IFN—γ表达细胞比例明显大于恢复期,rHuIFN—γ阻断试验及正常人PBMC替代实验表明IFN—γMcAb为特异性识别;IFN—γ表达细胞主要包括T_4、T_8和NK细胞。急性期和恢复期IFN—γ表达的细胞分布未见明显变化。IFN—γ表达是细胞受抗原活化所致,而非病毒感染所诱生。(3)异型淋巴细胞除T、B细胞外,还有NK细胞,且T_8大于T_4。异型淋巴细胞活化抗原表达明显高于PBMC。除去母细胞后的小细胞各种分化抗原表达基本接近正常人,但活化抗原高于正常人。(4)在病程中HLA—ABC、β2m未见明显变化。此结果对于阐明HFRS淋巴细胞群及亚群紊乱的本质及机理、异型淋巴细胞的本质和作用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RS 淋巴细胞亚群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俊彬 陈龙邦 +10 位作者 阎荣 金学良 刘吉祥 刘芊珍 梁国政 杜遵宪 靳树廉 李君月 冯志斌 赵养民 李长计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共3页
以茅丹黄为主的中西医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茅丹黄系以茅根、丹参、大黄为主的制剂。治疗组87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茅丹黄;对照组86例采用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2.7%和25.6%(P&l... 以茅丹黄为主的中西医疗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茅丹黄系以茅根、丹参、大黄为主的制剂。治疗组87例在综合疗法基础上加用茅丹黄;对照组86例采用综合疗法。结果:治疗组病死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分别为12.7%和25.6%(P<0.05),治疗后少尿持续天数明显缩短,分别为3.9±2.9天和5.0±3.5天(P<0.05);尿素氮复常快,分别为15.6±10.5天和21.5±11.5天;消化道大出血发生率显著降低,分别为12.6%和29.1%;治愈率显著提高,分别为72.4%和50%(P<0.01)。表明茅丹黄治疗本病疗效确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衰竭 流行性出血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许辉 刘俊彬 +2 位作者 汪美先 薛采芳 安献禄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89年第4期36-36,共1页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 用抗独特型抗体(Ab2)检测细胞表面抗原受体是将Ab2作为探针用于免疫学检测而出现的新的研究方法。本文在制备了HFRS病毒抗独特型抗体的基础上应用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1B1)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检测了HFRS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抗原受体。首先,采取病人外周肝素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按常规方法分离淋巴细胞,将淋巴细胞用RPMI 1640不完全培养液离心洗一次后弃上清,将沉降细胞重新悬浮后调至0.1ml并加入5%小牛血清.混匀,取约10—30μl加在预置于离心细胞沉淀器的玻片上,800rpm离心5分钟,取下玻片待干燥后加丙酮-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30秒,水洗,吹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 细胞表面 肾综合征出血热 临床意义 病人 抗体检测 特异 单克隆抗独特型抗体 间接免疫荧光试验 淋巴细胞分离液 表面抗原受体 HFRS病毒 免疫学检测 细胞沉淀器 常规方法 小牛血清 福尔马林 抗凝血 离心 培养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BV前S_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相应抗原的免疫组化定位研究
4
作者 朱平 阎荣 +1 位作者 刘俊彬 陈远鑫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1期10-13,共4页
本文报告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PHSA)亲和层析柱纯化具有前S_2抗原活性的HBsAg颗粒作为免疫原,通过常规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获得3株分泌抗前S_2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E8、C9和F3)。3种单克隆抗体对肝组织的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前S_2... 本文报告用聚合人血清白蛋白(PHSA)亲和层析柱纯化具有前S_2抗原活性的HBsAg颗粒作为免疫原,通过常规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获得3株分泌抗前S_2蛋白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E8、C9和F3)。3种单克隆抗体对肝组织的免疫组化试验表明,前S_2抗原在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周围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染色表型,E8呈局灶胞浆型,C9为弥漫胞浆型,F3为膜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S2蛋白 免疫组化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分离法快速提取HCV mRNA用于RT-PCR检测
5
作者 陈伟红 阎荣 +2 位作者 周永兴 姚志强 王升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39-141,共3页
以异硫氰酸胍裂解血清,释放病毒核酸(RNA),加生物素化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寡核苷酸探针与HCVmRNA特异结合,用亲和素包被的磁珠与其连接,经洗涤,即获纯化的HCVmRNA模板,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以异硫氰酸胍裂解血清,释放病毒核酸(RNA),加生物素化的丙型肝炎病毒(HCV)寡核苷酸探针与HCVmRNA特异结合,用亲和素包被的磁珠与其连接,经洗涤,即获纯化的HCVmRNA模板,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磁性分离法提取模板用于PCR检测肝病患者血清30例,HCVRNA阳性21例(70%)。该法与常规有机溶剂抽提法相比,操作简便,仅需1小时,且更为稳定,可适用于临床标本的检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磁性分离 MRNA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