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3
1
作者 赵燕玲 王宗仁 +1 位作者 李锋 马静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7期1495-1496,共2页
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等方面,根据西医院校中医教学中存在的学生缺乏学习动机、认同感差、教学课时少等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以期提高西医院校的中医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医学 教学方法 西医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护理优势及前景 被引量:42
2
作者 姚菊峰 付菊芳 +4 位作者 孙静 薛原 赵颖 赵春红 刘小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5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人民健康水平 中医护理学 自然科学 人文科学 中华民族 现代医学 现代护理 西方医学 文化遗产 祖国医学 学科发展 生活质量 实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食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姚菊峰 郭艳 +2 位作者 董怡 王芳 高洁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3期38-39,59,共3页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该学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中医食疗是中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通过食物或配合药物,以食借药力、药助食威,进行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的一门古老而新兴的学科。该学科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人类药理学的原始资料",它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食疗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证”本质研究的无序与有序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刚 郭照江 +3 位作者 梁红娟 闵婕 张贺龙 夏天 《医学与哲学》 2004年第7期63-64,共2页
中医“证”本质的研究结果呈现弱特异性的。证是宏观概念 ,既呈现着多态性 ,又呈现着同态性 ,无序中包含着有序 ,有序中亦体现着无序。对于“证”研究中出现的弱特异性的研究结果 ,应将其看成这一证候的几种不同状态 ;对不同证候得出的... 中医“证”本质的研究结果呈现弱特异性的。证是宏观概念 ,既呈现着多态性 ,又呈现着同态性 ,无序中包含着有序 ,有序中亦体现着无序。对于“证”研究中出现的弱特异性的研究结果 ,应将其看成这一证候的几种不同状态 ;对不同证候得出的同一研究结果的处理也是如此。具体技术上的处理包括 :对研究思路更新 ;对证候规范化 ;大范围科研协作。强调了大范围科研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候 理念 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肺炎喘嗽看现代医学对中医的阐释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月萍 杜永平 王宗仁 《医学与哲学》 1998年第11期584-586,共3页
中医学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所谓中医学现代化就是使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对古老的中医理论作出现代科学的阐释与说明,并使之得以改造与发展[1]。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的形成都是从经验总结和猜测性思辩开始的,2世纪以后各自按不同的... 中医学发展的方向是现代化。所谓中医学现代化就是使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对古老的中医理论作出现代科学的阐释与说明,并使之得以改造与发展[1]。中医与西医两种医学的形成都是从经验总结和猜测性思辩开始的,2世纪以后各自按不同的轨道发展。中医学自张仲景继承《内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喘嗽 现代医学 中医 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系统的稳定性与中医理论的认识论特点 被引量:4
6
作者 高峻钰 郭照江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3期134-136,共3页
中医系统的稳定性与中医理论的认识论特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33)高峻钰第四军医大学政治教研室(西安710032)郭照江一、中医理论的稳定性根植于合理性中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我国商周时期。中医学中... 中医系统的稳定性与中医理论的认识论特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西安710033)高峻钰第四军医大学政治教研室(西安710032)郭照江一、中医理论的稳定性根植于合理性中医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朔到我国商周时期。中医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都是自然现象或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稳定性 稳定性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说出你的道理——寻找中医学的现代语言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月萍 杜永平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69,共2页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比类取象和直觉顿悟的方式解释医理,而西医学以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为基础,用演绎和归纳推理的方式解释医理,较前者更有说服力。中医学语言束缚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有必要用现代语言说出中医学的实...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用比类取象和直觉顿悟的方式解释医理,而西医学以解剖、生理、病理等学科为基础,用演绎和归纳推理的方式解释医理,较前者更有说服力。中医学语言束缚了中医学的发展和推广,有必要用现代语言说出中医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中西医比较 脏腑学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精枸杞胶囊延缓秀丽隐杆线虫衰老作用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园 李自强 +2 位作者 马淑梅 龙铟 刘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9-314,共6页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探讨黄精枸杞胶囊的抗衰老活性。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同步化处理后分为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观察黄精枸杞胶囊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应激抵御能力、生殖能力、咽部泵送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同时对... 目的以秀丽隐杆线虫为模式生物,探讨黄精枸杞胶囊的抗衰老活性。方法将野生型N2秀丽隐杆线虫同步化处理后分为对照组和药物干预组,观察黄精枸杞胶囊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应激抵御能力、生殖能力、咽部泵送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同时对抗氧化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进行检测,考察对突变体线虫TJ356 DAF-16基因核转位和对线虫AM141多聚谷氨酰胺(polyQ)聚集的影响。结果黄精枸杞胶囊能显著延长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寿命,增强其抗氧化应激和热应激、咽部泵送和运动能力,提高秀丽隐杆线虫体内SOD活性并降低其体内MDA水平,但对其生殖能力无明显影响;可促进TJ356线虫体内DAF-16的核转位,抑制polyQ在AM141线虫体壁细胞中聚集。结论黄精枸杞胶囊能延长线虫的健康寿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调控DAF-16/FOXO通路,增强应激抵御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秀丽隐杆线虫 抗衰老 核转位 多聚谷氨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多重PCR快速检测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家云 龙铟 +3 位作者 苏明权 樊新 张建芳 郝晓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方法。方法根据志贺菌ipaH基因、沙门菌ipaB基因及霍乱弧菌EPSM基因设计特异性PCR引物,加热煮沸法制备DNA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电泳检测。结果应用所建立的多重PCR方法能分别或同时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志贺菌606bp、沙门菌314bp和霍乱弧菌482bp的目的基因。结论初步建立了灵敏、特异的一步法检测志贺菌、沙门菌和霍乱弧菌的多重PCR体系,可用于高危腹泻致病菌的早期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贺菌 福氏 沙门菌 鼠伤寒 弧菌 霍乱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脾复方对幼龄厌食大鼠下丘脑外侧区和腹内侧区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杜永平 张月萍 +1 位作者 胡三觉 汪受传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83-186,共4页
本研究在成功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用运脾复方灌胃 3周 ,采用细胞外记录法 ,记录实验动物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 ,并在对照组、模型组和运脾组之间进行对比 ,以观察运脾复方对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神... 本研究在成功建立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的基础上 ,用运脾复方灌胃 3周 ,采用细胞外记录法 ,记录实验动物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 ,并在对照组、模型组和运脾组之间进行对比 ,以观察运脾复方对幼龄厌食大鼠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 ,藉以探讨运脾复方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 :模型动物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显著降低(P<0 .0 5 ) ;运脾组摄食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增高 (P<0 .0 5 ) ,同时饱中枢神经元放电频率降低 (P<0 .0 5 )。本实验提示 ,运脾复方能抑制模型动物饱中枢放电 ,刺激摄食中枢放电 ,通过调整摄食中枢和饱中枢电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使模型动物摄食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脾复方 自发放电 摄食中枢 饱中枢 动物模型 小儿厌食 大鼠 下丘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TPS、NSE、CEA、β_2MG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生物学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名声 徐焰 +4 位作者 马静 吴昌归 郝晓柯 卢宝弼 刘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51-7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小细胞肺癌(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8... 目的: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和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小细胞肺癌(SCL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及其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和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94例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肺良性疾病患者和89例正常对照组4项标志物的水平。结果:小细胞肺癌组血清TPS、NSE水平[(437.8±516.6)U/L、(76.8±91.4)μg/L]不但高于肺良性疾病组[(143.6±78.7)U/L、(13.3±10.8)μg/L]和正常对照组[(98.4±58.9)U/L、(10.1±5.7)μg/L)],P<0.01。CEA和β2-mG水平测定中,SCLC组亦高于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则以TPS、NSE水平为指标诊断SCLC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为84.4%、87.8%、83.6%和79.3%、93.7%、88.3%,高于CEA和β2-mG。此外,发生转移的SCLC血清中TPS、NSE水平高于未转移组,转移灶数目越多,则TPS、NSE水平越高。每天吸烟30~40支可达10~24倍,吸烟量与肺癌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结论:血清TPS、NSE、CEA和β2-mG对于小细胞肺癌的早斯诊断有一定的价值,4项联合检测则有明显的互补性,其水平与肺癌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肽特异抗原 小细胞肺癌 酶联免疫吸附 免疫放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血清饥饿法同步化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何丽洁 王汉民 +6 位作者 杨桂涛 陈光磊 陈威 杨东 刘宏宝 白淑蓉 沈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76,285,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血清饥饿法建立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同步化方法。方法:将HKC分为6个不同低血清浓度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胎牛血清浓度为0、1、2、3、4、5和100 mL/L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根据流式细胞术结果选择的最佳同步化HKC的... 目的:探讨采用血清饥饿法建立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的同步化方法。方法:将HKC分为6个不同低血清浓度组及对照组,分别采用胎牛血清浓度为0、1、2、3、4、5和100 mL/L的DMEM培养液培养24 h。根据流式细胞术结果选择的最佳同步化HKC的胎牛血清浓度。将HKC的同步化处理时间分别延长为24 h、48 h和72 h,选择最佳同步化时间。用MTT法绘制生长曲线观察血清饥饿处理对HKC生长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验证血清饥饿同步化处理HKC的效果。结果:选择无血清(0 mL/L)和1 mL/L为HKC最佳同步化的胎牛血清浓度,选择48 h为HKC同步化最佳时间。细胞生长曲线表明采用1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 h后恢复正常培养的HKC细胞,其生长曲线更接近于正常培养的细胞。Brdu进一步证明,用1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 h可以使90%以上的HKC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用1 mL/L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液培养48 h可获得90%以上的G0/G1期H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同步化 血清饥饿法 G0/G1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特性鉴定 被引量:9
13
作者 樊爱琳 师长宏 +5 位作者 苏明权 马静 柏银兰 程晓东 徐志凯 郝晓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84-487,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并制备针对该多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入到pUC-19克隆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融合... 目的:克隆、表达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多肽,并制备针对该多肽的单克隆抗体(mAb)。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藤黄微球菌基因组中扩增出藤黄微球菌Rpf结构域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入到pUC-19克隆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再亚克隆到融合表达载体pPro-EXHT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目的基因经IPTG诱导,由T7启动子调控表达了氨基端带6个连续组氨酸残基的Rpf结构域基因多肽,在变性条件下纯化目的蛋白。用纯化的目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进行细胞融合、克隆化制备抗Rpf domain单抗(mAb),用ELISA法初步鉴定其特异性和相对亲和力。结果:在变性条件下用Ni2+-NTA亲和色谱柱纯化目的融合蛋白,纯化获得的蛋白纯度大于90%。用该融合蛋白免疫小鼠后,获得了3株抗Rpfdomain mAb,这3株mAb均特异性识别Rpf domain多肽。结论:所获得的抗Rpfdomain mAb特异性强、效价高,对进一步研究Rpf domain在结核病免疫预防中的作用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藤黄微球菌 Rpf DOMAIN MA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信号转导系统PI3K/Akt和Erk1/2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军昌 王宗仁 +4 位作者 王跃民 王文 王文勇 王长海 姚菊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生理盐水或芪丹通脉片灌胃7 d后,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4 h。伊文氏兰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面积(IS)与缺血区面积(AAR)的比值(%,IS/AAR);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通脉片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模型组[(28.8±8.4)%vs.(49.1±10.3)%,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1.6±2.3)%vs.(20.3±4.5)%,P<0.01];而其Akt和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加了2.5倍和1.9倍(P<0.01,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并影响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和Erk1/2的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通脉片 再灌注 心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总皂甙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陈香美 李锋 +2 位作者 程庆砾 张颖 傅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5-270,共6页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钳夹右肾蒂1 h再灌注并切除左肾法制备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再灌注24h后血清BUN、Scr含量,ET-1、NO水平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治疗组大鼠血清BUN、Sc... 目的 探讨人参总皂甙对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钳夹右肾蒂1 h再灌注并切除左肾法制备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观察再灌注24h后血清BUN、Scr含量,ET-1、NO水平和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治疗组大鼠血清BUN、Scr含量与I/R组比较明显下降并有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组血清NO水平与I/R组比较明显提高亦有显著差异(P<0.05);肾组织病理示:治疗组肾小管病变明显轻于I/R组(P<0.01).结论 人参总皂甙对缺血性肾功能衰竭肾脏有明显保护作用,其对NO水平的调节可能是这一保护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作用 人参总皂甙 缺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一氧化氮 动物实验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宝宝乐对幼龄厌食大鼠脑肠肽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杜永平 谢炜 +5 位作者 陈宝田 王霞 郭姣 郭军 牛瑜 张月萍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3-595,615,共4页
目的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β-内啡肽(-βEP)及胆囊收缩素(CCK)的调节作用。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宝宝乐治疗,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βEP和CCK的含... 目的研究运脾平肝复方宝宝乐口服液对小儿厌食症动物模型胃泌素、β-内啡肽(-βEP)及胆囊收缩素(CCK)的调节作用。方法病因模拟法制作幼龄厌食大鼠模型,用宝宝乐治疗,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测定下丘脑、胃窦部及外周血胃泌素、-βEP和CCK的含量,与单纯运脾复方儿宝颗粒对照。结果模型组胃窦部胃泌素减少(P<0.05)、血清水平无明显变化;胃窦部及血浆中-βEP下降(P<0.01,P<0.05),下丘脑无明显变化;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增高(P<0.01);治疗组胃窦部胃泌素含量、胃窦部及血浆-βEP、下丘脑和血浆CCK-8均恢复正常,宝宝乐组下丘脑CCK-8回降较儿宝组明显(P<0.05)。结论宝宝乐能调节该模型中枢及外周胃泌素、-βEP和CCK的分泌与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食 胃泌素 Β-EP CCK 宝宝乐口服液 儿宝颗粒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马齿苋对老年人高脂血症患者血脂含量及红细胞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夏天 章梅 +1 位作者 王宗仁 马世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马齿苋 老年 高脂血症 红细胞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骨松康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长海 王文 +7 位作者 李军昌 蒋永培 李锋 陈学富 苏世银 林天幕 冯文 石少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65-166,131,共3页
目的 探讨阴阳双补兼活血化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采用空白对照和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 ,观察患者服用骨松康胶囊 (GSKC)前后的主要症状... 目的 探讨阴阳双补兼活血化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postmenopausalosteoporosis,PMO)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采用空白对照和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 ,观察患者服用骨松康胶囊 (GSKC)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及骨密度 (BMD)改变 ,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骨松康胶囊对骨质疏松治疗作用显著 (P <0 0 1 ) ,患者骨密度亦有明显改善 (P<0 0 5) ,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中药骨松康胶囊治疗PMO疗效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骨松康胶囊 治疗 绝经 骨质疏松症 PMO 骨密度 BM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急性心肌梗死兔脑钠肽和心室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肖茜 王宗仁 +7 位作者 王超 彭道荣 李晶华 王冰 高碧峰 李军昌 王文 赵艳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4,443,共3页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兔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健康兔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穿线但不结扎),AMI组(生理盐水灌胃,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 目的观察芪丹通脉片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兔心肌梗死(AMI)后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探讨其与心室重构的关系。方法健康兔36只,随机分成正常组(生理盐水灌胃),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灌胃,穿线但不结扎),AMI组(生理盐水灌胃,结扎冠状动脉左旋支的左室支致AMI),对照组(盐酸地尔硫卓艹灌胃14d后造模),大、小剂量组(不同剂量芪丹通脉片灌胃14d后造模)。观察芪丹通脉片对AMI的预防作用以及对BNP和心室重构的影响。结果①大、小剂量组心率加快,左心室内收缩压、左心室压力微分最大值明显增高,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AMI后BNP含量升高,用芪丹通脉片后BNP明显降低,大、小剂量组与AM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③血液流变学检测可见芪丹通脉片能明显降低AMI兔全血黏度,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少红细胞聚集;④芪丹通脉片各组心肌梗死程度与AMI组比较,病变程度显著减轻。结论芪丹通脉片对兔结扎冠状动脉所致AMI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后BNP的含量,减少心室重构的发生从而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心肌梗死 心钠素 心室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晓苗 李源 +2 位作者 谢永宏 李锋 刘向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7-79,93,共4页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单纯性肥胖症伴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对照...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单纯性肥胖症伴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胰岛素血症而糖耐量正常的患者分成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对照组),治疗6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水平变化。结果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对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具有明显的降压、降脂作用,患者的BMI、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下降,服糖后胰岛素也改变明显(P<0.05);而二甲双胍治疗组虽然血压、甘油三酯和BMI也有所下降(P<0.05),但空腹胰岛素和服糖后胰岛素改变不及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联合治疗组明显(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可增加伴胰岛素抵抗的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恢复β细胞功能;二甲双胍和罗格列酮联合对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症 二甲双胍 罗格列酮 Β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