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P-HPLC法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中5种蒽醌类成分 被引量:22
1
作者 徐守竹 谢艳华 +3 位作者 张晓卫 刘媛媛 王四旺 吕延英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3,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 目的建立一种同时测定肾康注射液(大黄、丹参、红花、黄芪)中5种活性成分即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方法。方法采用三氯甲烷萃取和RP-HPLC检测,Stamsil-BP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2%的磷酸水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440 nm。结果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别在2.6~130μg/mL(r=0.999 6)、2.67~53.4μg/mL(r=0.999 1)、3.38~67.6μg/mL(r=0.999 3)、6.16~61.6μg/mL(r=0.999 2)、0.32~5.44μg/mL(r=0.999 3)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分别在101.3%、97.9%、103.7%、96.7%及102.4%。结论本方法操作简单、省时、结果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肾康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康注射液 大黄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蒽醌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色胺酮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捷 缪珊 +2 位作者 王四旺 王剑波 谢艳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70-274,共5页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色胺酮含量的HPLC法,并用于色胺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47∶5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1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内标物为桂皮醛。...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色胺酮含量的HPLC法,并用于色胺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47∶5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1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内标物为桂皮醛。按56 mg.kg-1剂量给大鼠灌胃后,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刻大鼠血浆中色胺酮的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色胺酮在0.0183~1.171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定量限为0.02 mg.L-1。回收率大于95.0%,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8%。大鼠灌胃色胺酮56mg.kg-1后,♀和♂T12分别为4.314和5.597 h,Tmax分别为5.2和4.6 h,Cmax分别为1.887和2.620 mg.L-1,AUC0→t分别为12.1和14.70 mg.h.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色胺酮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胺酮 HPLC 药代动力学 桂皮醛 血药浓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杖苷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调控Shh信号分子对氧糖剥夺/复氧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孟秋宏 刘宏宝 王剑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52-1457,共6页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HK-2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氧或OGD/R培养、采用(10、20、40)μmol/L虎杖苷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抑制剂1μmol/L渥曼青霉素(Wortmann... 目的探讨虎杖苷对氧糖剥夺/再复氧(OGD/R)条件下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给予HK-2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常氧或OGD/R培养、采用(10、20、40)μmol/L虎杖苷或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抑制剂1μmol/L渥曼青霉素(Wortmannin)处理。MTT法评价HK-2细胞的存活能力,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总Akt、磷酸化的Akt和Shh的蛋白水平。结果虎杖苷能明显改善OGD/R条件下细胞的存活,并显著抑制OGD/R诱导的TNF-α和IL-1β的高分泌;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抵消了虎杖苷的抗炎和促存活作用,同时抑制虎杖苷对Shh蛋白表达的上调;外源给予Shh蛋白促进OGD/R细胞存活并显著降低细胞炎性反应。结论虎杖苷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依赖的Shh信号对OGD/R下肾小管上皮细胞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 缺血再灌注 氧糖剥夺 虎杖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椒目仁油软膏对大鼠烧伤创面愈合作用及皮肤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康荣 曹蔚 +2 位作者 谢艳华 宋小妹 王四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3-286,291,共5页
以椒目仁油软膏对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及评价皮肤安全性,用大鼠背部制备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创面分为椒目仁油软膏、京万红治疗和空白基质、模型对照4组。以创面面积愈合率、脱痂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将空白基质、阳... 以椒目仁油软膏对烧伤创面的愈合作用及评价皮肤安全性,用大鼠背部制备小面积深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创面分为椒目仁油软膏、京万红治疗和空白基质、模型对照4组。以创面面积愈合率、脱痂时间和创面感染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将空白基质、阳性致敏物(2,4-二硝基氯苯)和椒目仁油软膏用于家兔、豚鼠背部完整或破损受试皮肤,分别进行皮肤急性毒性试验、过敏试验和刺激性试验。结果:椒目仁油软膏能显著促进创面愈合(P<0.05)。应用于家兔皮肤上,未见急性毒性反应。一次或多次给药均对豚鼠皮肤无刺激性。反复致敏后使用也未见皮肤与全身过敏反应。说明椒目仁油软膏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且用于家兔、豚鼠皮肤未见急性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椒目仁油 软膏剂 创面愈合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实验法优选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工艺 被引量:2
5
作者 张雅 缪珊 +6 位作者 曹蔚 官浩 胡晓龙 李小强 张月 胡大海 王四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38-1240,共3页
优选了复方烧伤膏的最佳醇提取工艺。以大黄素提取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1 h... 优选了复方烧伤膏的最佳醇提取工艺。以大黄素提取量、干膏率为评价指标,选择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利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复方烧伤膏的醇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加70%的乙醇8倍量,回流提取3次,1 h/次。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简单、可行,可作为该制剂合理开发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烧伤膏 醇提工艺 大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季抗病毒合剂抗A16型柯萨奇病毒作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郑龙 肖会敏 +4 位作者 郭伦锋 刘洋 顾丙权 赵荣 王四旺 《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5期484-488,共5页
目的观察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抗A16型柯萨奇病毒(CoxA16)作用。方法采用75倍半数(75TCID50)、50 TCID50CoxA16感染Vero细胞模型,5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感染1×106TCID50CoxA16建立动物模型,分别检测四季抗病毒合剂对CoxA16感染Vero... 目的观察四季抗病毒合剂的抗A16型柯萨奇病毒(CoxA16)作用。方法采用75倍半数(75TCID50)、50 TCID50CoxA16感染Vero细胞模型,5日龄BALB/c乳鼠腹腔注射感染1×106TCID50CoxA16建立动物模型,分别检测四季抗病毒合剂对CoxA16感染Vero细胞损伤的量效、时效指标;观察不同剂量四季抗病毒合剂对病毒感染乳鼠死亡率、存活时间、体质量、临床症状评分等的影响。结果 (1)四季抗病毒合剂对Vero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9.59 mg·m L^(-1);(2)32.3 g·kg^(-1)单次和连续给予四季抗病毒合剂对5日龄BALB/c乳鼠无明显致毒作用;(3)四季抗病毒合剂对CoxA16病毒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浓度>1.22 mg·m L^(-1)四季抗病毒合剂能显著提高Vero细胞存活率,抑制75 TCID50和50 TCID50CoxA16诱发Vero细胞病变;(4)四季抗病毒合剂可显著改善CoxA16病毒感染乳鼠的临床症状,当剂量>1.62g·kg^(-1)时,乳鼠存活率等指标与利巴韦林相当或略高,且临床评分优于利巴韦林。结论四季抗病毒合剂可显著抑制CoxA16细胞增殖,明显降低CoxA16诱发乳鼠病毒性致死率,显著改善乳鼠感染病毒的临床症状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季抗病毒合剂 COX A16病毒 VERO细胞 抗病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七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闫涵威 李萍 +2 位作者 倪文骐 李卫燕 曹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0-163,共4页
长春七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以长春七为原料,对其根部进行粉碎,经过水提醇沉得到粗多糖,然后经过除蛋白、脱色等步骤进一步得到总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分析其单糖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长春七多糖主要由... 长春七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及理化性质研究,以长春七为原料,对其根部进行粉碎,经过水提醇沉得到粗多糖,然后经过除蛋白、脱色等步骤进一步得到总多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色法等分析其单糖组成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长春七多糖主要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阿拉伯糖-岩藻糖(17.2∶1.0∶18.0∶38.6∶16.2)构成;含总多糖63.03%,蛋白质9.21%,硫酸根6.56%,糖醛酸26.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七 多糖 理化性质 单糖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