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花椒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衡亮 李晨 +2 位作者 贾敏 姚秀娟 梅其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2-1013,共2页
目的观察花椒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花椒仁油灌胃4周,摘除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血脂值,用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参数,光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结果给药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 目的观察花椒仁油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取健康昆明种小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同时花椒仁油灌胃4周,摘除眼球取血,用试剂盒检测血脂值,用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参数,光镜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变化。结果给药组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显著降低(P<0.05或P<0.01);HDLC升高明显(P<0.05)并呈现一定的量效关系;血细胞比容,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高切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升高(P<0.05或P<0.01);连续给药对小鼠肝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花椒仁油具有治疗小鼠高脂血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仁油 深海鱼油 高脂血症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与配体的亲和力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吕正光 刘莉 +4 位作者 梅其炳 曹尉 王志鹏 刘新友 余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1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探讨来源于不同组织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mannosereceptor,MMR)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腹腔冲洗法获得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 目的:探讨来源于不同组织肺泡、腹腔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acrophagemannosereceptor,MMR)与配体的亲和力差异。方法: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和腹腔冲洗法获得肺泡和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经纯化、鉴定后与异硫氰酸荧光标记的甘露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MFITCBSA)孵育20min,分别加入D甘露糖、D半乳糖、EDTA,采用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甘露糖受体(mannosereceptor,MR)与配体的结合情况。结果:Mφ上存在MR,MR与配体的结合属于Ca2+依赖性,其结合可被D甘露糖、EDTA抑制,而不受D半乳糖的抑制;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结论:腹腔MMR与配体的亲和力高于肺泡MM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甘露糖受体 配体 多糖 药物导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巨噬细胞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吴玉梅 马雪 +4 位作者 熊晓云 孟静茹 胡静 李明凯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1)基因(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探讨该基因在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i-... 目的:观察肺泡巨噬细胞(alveolar macrophag-es,AMs)RNA腺苷脱氨酶1(adenosine deaminase act-ing on RNA,ADAR1)基因(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的变化,探讨该基因在急性肺损伤病理变化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气管内滴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的方法制备急性肺损伤模型,经瑞氏染色计数急性肺损伤大鼠肺泡灌洗液中AMs、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leukocytes,PMNs)并计算各自所占比例;以RT-PCR方法观察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中表达的变化。结果:气管内滴注脂多糖(2.5 mg.kg-1)成功制备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由对照组的1.74×106增加至炎症反应6 h时17.13×106,9 h时17.00×106。AMs所占细胞总数的比例则由98%下降为21%,而其绝对数量随时间的推移不断的上升,尤其以6 h和9 h为著。ADAR1基因在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中呈现时间依赖性的升高。结论: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模型中,AMs绝对数量显著上升,且其中ADAR1基因表达呈时间依赖性的升高,提示ADAR1基因可能在急性肺损伤发病过程及病理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巨噬细胞 脂多糖 肺泡 灌洗液 ADAR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牛银波 李宇华 +5 位作者 伍焕杰 李倩 孙阳 崔猛 王婷梅 梅其炳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GSK3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去卵巢(OVX)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OVX组和LiCl组。Sham组仅切除一段肠系膜,OVX组和LiCl组行双侧卵巢摘除,LiCl组给予LiCl溶液1... 目的观察GSK3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Cl)对去卵巢(OVX)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假手术(Sham)组、OVX组和LiCl组。Sham组仅切除一段肠系膜,OVX组和LiCl组行双侧卵巢摘除,LiCl组给予LiCl溶液140mg/(kg.d)灌胃,Sham组与OVX组均用生理盐水(1ml/d)灌胃,持续10周。每周称量大鼠体重,10周后观测各组大鼠骨密度、子宫重量及子宫内膜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观察骨组织形态学改变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10周后,与OVX组比较,LiCl组大鼠体重增幅小而骨密度有所增加,子宫内膜未出现萎缩性改变,骨小梁形态结构基本完整,骨小梁形态结构破坏少。与Sham组比较,OVX组成骨细胞β-catenin蛋白表达降低,而LiCl组表达明显升高。结论LiCl可使OVX大鼠的骨密度增加,可抑制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子宫萎缩,从而有效预防雌激素缺乏导致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锂 卵巢切除术 骨质疏松 绝经后 Β连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对非糖尿病小鼠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马雪 惠宏襄 +3 位作者 刘振国 吴玉梅 孟嘉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的前体药物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Pro-GLP-1)对非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ro-GLP-1,不同时间间隔取血测定血糖及血清胰岛素...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LP-1)的前体药物前胰高血糖素样肽-1(Pro-GLP-1)对非糖尿病小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的影响。方法:C57BL/6小鼠皮下注射不同剂量Pro-GLP-1,不同时间间隔取血测定血糖及血清胰岛素水平。结果:非糖尿病小鼠注射Pro-GLP-1后,血糖血清和胰岛素水平均无明显改变;给予糖负荷后的小鼠Pro-GLP-1呈剂量依赖性降低血糖浓度,同时升高血清胰岛素水平。等剂量Pro-GLP-1的降糖作用较GLP-1作用强。于第一次糖负荷后150 min给予第二次糖负荷,Pro-GLP-1仍能发挥其降糖作用。结论:Pro-GLP-1通过葡萄糖依赖方式促进胰岛素分泌,剂量依赖性降低过高血糖,不降低正常血糖,其降糖作用可以维持3 h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前体药物 血糖 胰岛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的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对体外神经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吴玉梅 熊晓云 +3 位作者 靳蓉 孙敬民 杨林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1100-1103,共4页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NMF),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 目的:观察本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症(AD)的药物(1-二甲基磷酰基-2,2,2-三氯)-乙基-1-醇烟酸酯(NMF),对体外培养的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以及对海人藻酸(KA)所致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的方法,解剖分离15d胚胎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接种于96孔板,48h后加药并培养72h,以MTT法观察NMF对小鼠皮层神经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将接种于24孔板的细胞预先给予NMF,d3时加或不加KA处理后,以台盼蓝染色鉴别并计数死、活细胞,可得出细胞的存活率。结果: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活性,其中NMF 1、0.1、10 nmol·L^(-1)促进神经元活性增殖率分别高达34.7%、37.4%、36.7%。NMF明显促进正常胎鼠皮层神经元存活率,与对照组比较,10、1nmol·L^(-1)NMF对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分别提高39.3%、73.5%。NMF能显著对抗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与KA损伤组相比,NMF0.1、10、1nmol·L^(-1)对损伤皮层神经元的保护率分别为77.30%、80.10%、84.15%。结论:NMF明显促进胎鼠皮层神经元的活性、提高正常皮层神经元的存活率,并能有效地保护KA所致的神经元损伤,提示NMF是一种很有潜力的治疗AD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氏症 NMF 皮层神经元 海人藻酸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二氢-7-甲氧基-4H-1-苯并吡喃-4-异烟腙抗骨质疏松作用的体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捷频 尚福军 +3 位作者 熊晓云 刘莉 侯进 梅其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86-689,共4页
目的: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我们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化合物I(2,3-二氢-7-甲氧基-4H-1-苯并吡喃-4-异烟腙),对其体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以细胞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 目的: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我们合成的一系列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抗骨质疏松活性的化合物I(2,3-二氢-7-甲氧基-4H-1-苯并吡喃-4-异烟腙),对其体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雌二醇(E2)作为阳性对照,以细胞增殖作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骨钙素(OCN)分泌为指标考察该化合物对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化合物I在10-6mol/L浓度时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加细胞数量(125.73%,与对照组比较P<0.05),提高ALP活性(108.49%,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能够促进骨钙素分泌(109.00%,与对照组比较P<0.05),以上作用均可被雌激素受体(ER)阻断剂tamoxifen阻断。结论:化合物I具有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激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3T3-E1细胞 MTT 碱性磷酸酶活性 骨钙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义寡核苷酸-聚乙烯亚胺纳米微粒逆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慧 孟静茹 +4 位作者 陈涛 贾敏 何功浩 马雪 罗晓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以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为载体,将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PS-ODNs)转染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体内,通过药效学观察PS-ODNs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 目的:以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为载体,将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PS-ODNs)转染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体内,通过药效学观察PS-ODNs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制备PEI与PS-ODNs结合的纳米微粒(PEI-ODNs纳米微粒);PEI-ODNs纳米微粒的粒径分析及结合率的测定;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计数菌落数(CFU);微量法测定细菌生长曲线;液体稀释法测定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PEI-ODNs纳米微粒的粒径为(85±22)nm,PEI与PS-ODNs的结合率最高为(97.3±1.1)%。含苯唑西林(6mg/L)的M-H琼脂板上,30μg/mL的PEI-ODNs纳米微粒组MRSA的菌落数为6.4×108/mL,而空白对照组的菌落数为3.3×109/mL,二者相比给药组菌落数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他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结果显示PEI-ODNs纳米微粒组的苯唑西林对MRSA生长有抑制作用,30μg/mL的PEI-ODNs纳米微粒可将苯唑西林对MRSA最小抑菌浓度由1024μg/mL降低至16μg/mL。结论:PEI与PS-ODNs的结合率很高且粒径较小,PS-ODNs可以部分逆转MRS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药效学结果显示PEI可以有效地将反义寡核苷酸转入MRSA体内,可考虑将其作为反义寡核苷酸进入细菌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代寡聚脱氧核苷酸 聚乙烯亚胺 纳米微粒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型表达丙型肝炎病毒NS3/4A蛋白酶转基因小鼠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孙梦宁 兰海云 +9 位作者 马玉 赵亚 吕欣 杨敬 雷迎峰 姚敏 康健 招明高 汪爱勤 尹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建立调控因素存在下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转基因小鼠。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可受Tet-On调控系统和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双重调控表达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真核表达质粒PBI-Ⅲ/LoxP-Luc-PolyA-LoxP-NS3... 目的建立调控因素存在下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转基因小鼠。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可受Tet-On调控系统和Cre-LoxP基因敲除系统双重调控表达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真核表达质粒PBI-Ⅲ/LoxP-Luc-PolyA-LoxP-NS3/4A。该重组质粒线性化后,经显微注射制备转基因小鼠。首建鼠及经PCR检测阳性的子代鼠与C57BL/6小鼠交配传代。选择部分F2鼠与已经稳定建系的转基因小鼠Lap杂交,利用在体生物发光成像系统(BLI)检测肝脏稳定表达荧光素酶(Luc)报告基因的经盐酸强力霉素(Dox)诱导的双转基因子代鼠,并选择性针对稳定表达系传代扩群。结果酶切鉴定和测序分析显示重组载体构建成功。经PCR检测得到6只转基因首建鼠,其中3只可繁殖传代并持续检测到阳性子代鼠。BLI结果显示,由其中1只首建鼠传代而来的不同F2鼠与Lap鼠杂交得到的部分双转基因鼠肝脏部位发光信号强烈,表明这些小鼠肝细胞内报告基因Luc特异高效表达。结论建立了转基因小鼠NS3/4A,并筛选到调控因素存在时转入外源基因特异稳定表达的转基因小鼠,为进一步建立严格调控型表达NS3/4A蛋白酶的小鼠模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模型 动物 小鼠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on和Cre/loxP双调控肝靶向表达Cre重组酶转基因小鼠的制备和功能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亚 马玉 +10 位作者 黄豫晓 兰海云 孙梦宁 吕欣 杨敬 雷迎峰 张建敏 康健 招明高 汪爱勤 尹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制备Tet-on和Cre/loxP系统双重调控下肝靶向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rtTALAP-1/LC-1并评价其功能,为最终建立可突破胚胎期免疫耐受的双调控型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适龄rtTALAP-1转基因小鼠与LC-1转基因小鼠交配,... 目的制备Tet-on和Cre/loxP系统双重调控下肝靶向性表达Cre重组酶的转基因小鼠rtTALAP-1/LC-1并评价其功能,为最终建立可突破胚胎期免疫耐受的双调控型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基础。方法选取适龄rtTALAP-1转基因小鼠与LC-1转基因小鼠交配,PCR法检测子代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是否插入了rtTA元件和Cre基因片段。双阳性rtTALAP-1/LC-1小鼠dox诱导1周后,以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小鼠肝脏的Luc萤光素酶信号,免疫组化检测Cre重组酶在小鼠肝脏等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在dox诱导后,仅在其肝脏检测到清晰的Luc萤光素酶信号,而其他脏器均未检测到萤光信号;免疫组化法也仅在小鼠肝细胞核中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心脏、肾脏和骨骼肌等其他组织均未检测到Cre重组酶的表达。结论成功制备了rtTALAP-1/LC-1转基因小鼠,其靶基因表达的诱导反应性和肝靶向性均良好,为最终制备双调控型丙型肝炎病毒(HCV)转基因小鼠模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小鼠 转基因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存在下极谱催化波法测定桑枝中桑色素的含量
11
作者 程司堃 王晶 +3 位作者 李健 黄国海 张晓楠 罗二平 《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考察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桑色素的极谱催化波,建立高灵敏度测定桑枝中桑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分析化学法。结果在0.2mol·L-1醋酸-醋酸钠(pH值5.3±0.1)和2.0×10-2mol.L-1H2O2最佳介质中,桑色素极谱催化波峰电... 目的考察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桑色素的极谱催化波,建立高灵敏度测定桑枝中桑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电分析化学法。结果在0.2mol·L-1醋酸-醋酸钠(pH值5.3±0.1)和2.0×10-2mol.L-1H2O2最佳介质中,桑色素极谱催化波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8~3.0×10-6mol.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从电化学角度为桑色素清除氧自由基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色素 过氧化氢 极谱催化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烯雌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艳 刘莉 +4 位作者 王庆伟 王志鹏 李宇华 冯娟 梅其炳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肌肉注射己烯雌酚(50、100、150、200μg.kg-1),每天1次,共7 d。给药结束后,乙醚麻醉大鼠... 目的:观察己烯雌酚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rinitrobenzene sulfonic,TNBS)/乙醇诱导的大鼠结肠炎的双向调节作用。方法:TNBS诱导大鼠结肠炎模型,肌肉注射己烯雌酚(50、100、150、200μg.kg-1),每天1次,共7 d。给药结束后,乙醚麻醉大鼠,打开腹腔,截取8 cm结肠,称重,画取溃疡面积,取病变组织以作HE染色,分离肠粘膜待测MPO活性;并取胸腺、脾脏称量。结果:50μg.kg-1己烯雌酚对结肠炎无明显治疗作用,反而引起肠道粘连和腹膜炎,加重炎症;100μg.kg-1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明显疗效;150和200μg.kg-1己烯雌酚能明显改善结肠炎各项指标,但大鼠全身状态差,死亡率增高。结论:适当剂量的己烯雌酚对结肠炎具有治疗作用,小剂量的己烯雌酚能够加重结肠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烯雌酚 结肠炎 细胞因子 2、4、6-三硝 基苯磺酸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锂对尾吊大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崔猛 牛银波 +3 位作者 刘广兴 王婷梅 黄勇 梅其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512-1515,共4页
目的研究GSK3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对尾吊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尾吊对照组、尾吊LiCl组,每组6只。尾吊LiCl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LiCl20mg/(kg.d)。分别于第1天和第1... 目的研究GSK3特异性抑制剂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Cl)对尾吊大鼠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尾吊对照组、尾吊LiCl组,每组6只。尾吊LiCl组大鼠每日灌胃给予LiCl20mg/(kg.d)。分别于第1天和第15天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左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第15天处死大鼠取左胫骨近心端进行组织包埋切片,HE染色,进行骨组织计量学测量,包括骨小梁面积百分率(Tb.Ar%)、骨小梁数量(Tb.N)、骨小梁平均厚度(Tb.Th);对大鼠右股骨进行三点弯曲实验,测量骨力学指标。采用Western blot观察骨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结果实验结束后,尾吊对照组和尾吊LiCl组大鼠BMD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尾吊对照组大鼠BMD明显低于尾吊LiCl组(P<0.01);骨组织计量学结果 ,尾吊对照组大鼠骨小梁平均厚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骨小梁面积百分率、骨小梁数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尾吊LiCl组大鼠三项参数均高于尾吊对照组(P<0.05);骨力学测试结果 ,尾吊对照组大鼠股骨弹性模量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刚性系数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尾吊LiCl组大鼠股骨弹性模量高于尾吊对照组(P<0.05),刚性系数明显高于尾吊对照组(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尾吊对照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而尾吊LiCl组β-catenin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尾吊对照组。结论尾部悬吊能够造成大鼠废用性骨丢失,而LiCl能有效地预防尾吊所导致的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重模拟 大鼠 氯化锂 骨密度 骨和骨组织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抗菌剂对自酸蚀处理剂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影响的研究
14
作者 方明 陈吉华 +2 位作者 柴枫 贾敏 HILDEBRAND Hartmut F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测试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新型实验自酸蚀处理剂(ESP)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种无机抗菌剂分别加入ESP中,进行经口途径大鼠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并采用受试材料与NIH3T3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的方法,观测其对细胞增殖、活力和形... 目的测试无机抗菌剂的添加对新型实验自酸蚀处理剂(ESP)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将6种无机抗菌剂分别加入ESP中,进行经口途径大鼠短期全身毒性实验。并采用受试材料与NIH3T3细胞直接接触培养的方法,观测其对细胞增殖、活力和形态的影响。结果抗菌剂添加比为5.0%时,为期2周的大鼠全身毒性实验中未发现临床毒性体征,各组间大鼠体重相对增长率无显著差异。经含质量浓度为0.5%不同抗菌剂的处理剂处理固化后的各实验组细胞活力比率和细胞增殖率与ESP空白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仅样本覆盖区及样本边缘邻近区域细胞可观察到毒性表现,远离样本覆盖区的细胞密度未受明显影响。结论以适当的质量浓度添加受试的无机抗菌剂对受试ESP的全身毒性和细胞毒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抗菌剂 自酸蚀处理剂 全身毒性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