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常SD大鼠多焦闪光视网膜电图特性 被引量:9
1
作者 顾永昊 张作明 +2 位作者 龙潭 李莉 郭群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SD大鼠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fERG)特性及记录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正常SD大鼠 10只 ,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在暗适应条件下记录mfERG ,并比较注视点改变和重复记录对结果的影响。为避免记录时间和麻醉药物的可能影响 ,每次记... 目的 探讨SD大鼠的多焦视网膜电图 (mfERG)特性及记录方法的可靠性。方法 正常SD大鼠 10只 ,按照本实验室建立的方法在暗适应条件下记录mfERG ,并比较注视点改变和重复记录对结果的影响。为避免记录时间和麻醉药物的可能影响 ,每次记录间隔 3d。结果 注视点位于屏幕中心时 ,mfERG总和反应P1波的潜伏期为 (4 5 44±2 77)ms ,幅值为 (14 4 16± 6 19) μV ,上半视野的P1波的潜伏期较下半视野显著延长 (P <0 0 5 ) ,幅值随离心度的增加而减少 (P <0 0 5 )。重复记录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注视点偏离屏幕刺激中心点 5mm后 ,对检查结果有明显影响 ,与注视点位于刺激中心点时比较 ,旁中心注视的各象限以及第 1环和第 5环N1波的潜伏期在各位置间即有变化 (P <0 0 5 )。结论 正常SD大鼠mfERG幅值呈离心分布可能与光感受器在视网膜的密度有关 ,潜伏期呈上下分布与大鼠习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焦视网膜电图 SD大鼠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觉异常疾病的视觉电生理评价 被引量:3
2
作者 安晶 张作明 曹瑞丹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1-1096,共6页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体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一般先天性色盲多无自觉症状,通常在体检中进行常规色觉检查时被发现。继发性色觉障碍更需要及早明确原发疾病对色觉是否产生影响。色觉检查方法的特异... 色觉是视觉功能的一个基本而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人类视网膜锥体细胞的特殊感觉功能。一般先天性色盲多无自觉症状,通常在体检中进行常规色觉检查时被发现。继发性色觉障碍更需要及早明确原发疾病对色觉是否产生影响。色觉检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及发现疾病早期特有的表现尤为重要。色觉检查的方法很多,但大多数属于主观检查法,包括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和色盲镜等;客观检查以视觉电生理检查为主,其中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视网膜密度检测、CT扫描等有助于明确视神经、视网膜及黄斑病变的形态学评估。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属于客观的功能学检查方法,对于一些特殊人群色觉的评定及对某些继发性色觉改变的早期诊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就临床电生理在继发性色觉障碍疾病中的特征性表现及早期诊断价值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觉 色视异常 视觉电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失重对成体侧脑室下区OX42阳性细胞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张嘉靖 徐晓菲 刘立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11-314,共4页
为了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OX4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雄性SD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4组:即模拟失重2周组(TS2W),模拟失重4周组(TS4W)和相应的正常... 为了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侧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OX42阳性细胞的表达变化,本研究采用雄性SD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20只大鼠分为4组:即模拟失重2周组(TS2W),模拟失重4周组(TS4W)和相应的正常对照(CON2W和CON4W)2组。用特异性标记小胶质细胞的OX42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染色,观察大鼠模拟失重后OX42阳性细胞在SVZ的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显示:TS2W和TS4W组侧脑室下区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数显著增多,并呈显著活化状态,表现为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本研究结果提示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失重的病理生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失重 尾部悬吊 OX42 小胶质细胞 侧脑室下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