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外展小指肌转移32例疗效分析
1
作者 褚晓朝 史少敏 +2 位作者 陆裕朴 黄耀添 石凯军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13-215,共3页
正中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鱼际肌瘴痪,可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很多,评价不一。1921年Huber和Nicolaysen首创外展小指肌转移法,1963年Littler等报道5例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此后... 正中神经损伤或其它原因造成的大鱼际肌瘴痪,可导致拇指对掌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手的功能。重建拇指对掌功能的手术方法很多,评价不一。1921年Huber和Nicolaysen首创外展小指肌转移法,1963年Littler等报道5例并作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此后临床报道例数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对掌功能 外展小指肌 转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状肌瓣对四肢Ⅲb骨折抗感染能力的评估
2
作者 张旭东 郭树忠 +3 位作者 胡蕴玉 卢丙伦 张琳西 唐江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592-593,597,F003,共4页
目的 :利用岛状肌瓣的动物模型 ,探讨游离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的抗感染能力。 方法 :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及其下前半侧骨膜 ,暴露股骨干 ,用电踞切下 1 .5cm× 0 .4cm大小的密质骨 ,将其浸泡在 0 .2ml含有 5× 1 0 5个细菌的... 目的 :利用岛状肌瓣的动物模型 ,探讨游离肌瓣在四肢骨折修复中的抗感染能力。 方法 :切除家兔的股四头肌及其下前半侧骨膜 ,暴露股骨干 ,用电踞切下 1 .5cm× 0 .4cm大小的密质骨 ,将其浸泡在 0 .2ml含有 5× 1 0 5个细菌的盐水溶液中 ,30min后骨块回植原位。以腹壁下动脉为蒂的腹直肌肌瓣和以腹壁浅动脉为蒂的下腹部皮瓣 ,转位修复兔大腿创面。 结果 :术后岛状肌瓣修复组血白细胞升高水平和持续时间小于皮瓣修复组 ,1个月后局部骨块感染率和细菌计数也低于皮瓣组。 结论 :岛状肌瓣在四肢骨外露和感染创面的修复中具有很强的抗感染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状肌瓣 动物模型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