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于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鼠单克隆抗体中和活性的鉴定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参胜 欧阳为明 +3 位作者 刘雪松 曹云新 赵宁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6-579,共4页
目的:筛选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所需高质量的鼠源性mAb。方法:从一组分泌抗人TNF mAb杂交瘤细胞中,挑取3株D2、E6和F6,按常规方法制备腹水。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后,分别用蛋白A亲和层析和QFF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D2株分泌的mAb(IgG2b)和E6... 目的:筛选构建抗人TNF嵌合抗体所需高质量的鼠源性mAb。方法:从一组分泌抗人TNF mAb杂交瘤细胞中,挑取3株D2、E6和F6,按常规方法制备腹水。用饱和硫酸铵盐析后,分别用蛋白A亲和层析和QFF阴离子交换层析法,纯化D2株分泌的mAb(IgG2b)和E6和F6株分泌的mAb(均为IgGl)。纯化前后,3株mAb的效价,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纯化的3株mAb的中和活性,通过它们对TNF诱导的L929细胞死亡和上调ECV304细胞上ICAM-1表达的抑制作用来进行鉴定。结果:间接ELISA检测表明,3株mAb D2、E6和F6纯化前的效价分别为1×10-6、1×10-7和1×10-7,纯化后效价分别为0.01、0.002和0.002 mg/L。mAb中和活性的检测表明,浓度为0.16、0.40和0.50 mg/L的D2、E6和F6,可保护2×104U/L TNF诱导的L929细胞半数不发生死亡。1.0 mg/L的mAb D2、E6和F6,对2×105U/L TNF使ECV304细胞上ICAM-1表达上调的抑制率,分别为70.1%、60.1%和60.1%;3株mAb的浓度降到0.1 mg/L时,抑制率仍可达到60.1%、53.7%和59.0%。结论:所选3株mAb的效价及中和活性均较高,可作为抗人TNF嵌合抗体的候选m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 MAB 中和活性 嵌合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CSF对MUC1基因疫苗抑制乳腺癌生长的增强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袁时芳 李开宗 +3 位作者 王岭 颜真 韩苇 张英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 :观察GM CSF有无增强MUC1基因疫苗对EMT6乳腺癌生长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法 ,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 MUC1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每 3wk 1次 ,共 3次。每次基因免疫后 1、3、5d ,皮下注射GM CSF 10 0... 目的 :观察GM CSF有无增强MUC1基因疫苗对EMT6乳腺癌生长的特异性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法 ,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 MUC1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每 3wk 1次 ,共 3次。每次基因免疫后 1、3、5d ,皮下注射GM CSF 10 0 μL(1μg/ 10 0 μL)。最后 1次基因免疫后第 3周 ,接种表达MUC1的EMT6小鼠乳腺癌细胞。两周后观察、记录肿瘤的生长情况。于肿瘤细胞接种后第 4 3天 ,处死全部动物 ,称量肿瘤的质量。用 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特异性CTL的杀伤活性。结果 :接种肿瘤细胞后 4 3d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MUC1基因疫苗组、pcDNA3.1加GM CSF组及pcDNA3.1组 ,EMT6肿瘤的大小依次为 (135± 33.8)mm3 、(2 5 0± 34.3)mm3 、(5 6 8± 4 3.6 )mm3 和 (5 96± 4 8.2 )mm3 ;平均瘤质量 (g)依次为 (0 .81± 0 .4 2 )g、(1.2 3± 0 .4 1)g、(2 .30± 0 .4 8)g及 (2 .2 8± 0 .5 8)g。与对照组相比较 ,MUC1基因疫苗组EMT6肿瘤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 (P <0 .0 5 ) ;与单独MUC1基因疫苗组相比较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抗肿瘤生长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在效靶比为 10 0∶1、5 0∶1、2 5∶1和 12 .5∶1时 ,MUC1基因疫苗加GM CSF组特异性CTL对EMT6靶细胞的杀伤率 ,依次为 6 8.5 %、 5 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 基因疫苗 GM-CSF 乳腺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C1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CTL和体液免疫应答 被引量:8
3
作者 袁时芳 李开宗 +3 位作者 王岭 颜真 韩苇 张英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5,共3页
目的 :观察MUC1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 :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 ,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 MUC1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每次间隔 3wk ,共 3次。最后 1次免疫后第 3周 ,接种表达MUC1的EMT6乳腺... 目的 :观察MUC1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特异性杀伤性T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方法 :采用股四头肌肌肉注射 ,将构建的MUC1基因疫苗pcDNA3.1 MUC1免疫雌性BALB/c小鼠 ,每次间隔 3wk ,共 3次。最后 1次免疫后第 3周 ,接种表达MUC1的EMT6乳腺癌细胞进行免疫保护实验。用 4h5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特异性CTL杀伤活性 ;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的水平。结果 :在效靶比为 10 0∶1、5 0∶1、2 5∶1、12 .5∶1时 ,MUC1基因疫苗免疫组特异性CTL对EMT6靶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5 4 .1%、39.8%、2 6 .4 %和2 0 .1% ,对照组分别为 13.2 %、10 .0 %、8.2 %、7.2 %和 11.7%、9.8%、7.7%、7.0 % ,前者与后二者差异显著 (P <0 .0 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显示 ,人乳腺癌组织MUC1呈染色阳性 ;MUC1基因疫苗免疫组仅见 4 0 % (4/ 10 )的小鼠有肿瘤形成 ,而 pcDNA3.1对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 10 0 %可见肿瘤形成、生长 ,表明MUC1基因疫苗免疫组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保护作用。结论 :MUC1基因疫苗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CTL及体液免疫应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 基因疫苗 特异性CTL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宁 刘磊 +2 位作者 王增禄 张英起 苏成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 目的 观察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 NF α) ,对小鼠移植性肿瘤 (肉瘤S180、肝癌H2 2、黑素瘤B16和Lewis肺癌 )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以 3种剂量 (37 5、75和 15 0万U/kg体重 )的nrhTNF α肌肉注射小鼠 ,每天 1次 ,连续 8d。通过称量所形成的肿瘤重量 ,观察nrhTNF α对瘤细胞株的抑制作用。结果肿瘤抑制率计算结果显示 ,nrhTNF α对 4株瘤细胞的生长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呈剂量依赖关系。另外 ,在剂量相同的情况下 ,nrhTNF α的抑瘤作用明显强于重组人TNF α(rhTNF α)。结论nrhTNF α对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为nrh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工程 人肿瘤坏死因子-Α 抑制作用 小鼠 移植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的临床前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宁 张英起 王增禄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nrhTNF-α)的临床前药理、毒理和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观察nrhTNF-α对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毒副作用(如急性中毒反应和死亡情况,过敏反应,以及对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造血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影响)及药代动力学变化。结果nrhTNF-α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对动物的急性中毒表现及病理变化与rhTNF-α相似,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nrhTNF-α的抑瘤作用明显,毒副反应低,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基因工程人肿瘤坏死因子-α 药效 毒理 药理 临床前研究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