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17区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表达产物鉴定 被引量:6
1
作者 缪军 薛采芳 +1 位作者 李珣 甄荣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0-32,共3页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的17区基因(MSP1- 17),本文原核表达了FUP株MSP1 的17 区基因,并纯化及鉴定了表达蛋白。方法 将MSP1- 17 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 ... 目的 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 的17区基因(MSP1- 17),本文原核表达了FUP株MSP1 的17 区基因,并纯化及鉴定了表达蛋白。方法 将MSP1- 17 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形成pGEX- 4T- 1/MSP1- 17。IPTG诱导pGEX- 4T- 1/MSP1- 17 转化的BL21菌,纯化并用MSP1- 17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鉴定表达产物。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pGEX- 4T- 1/MSP1- 17,转化菌经诱导表达出与GST融合的蛋白(约40KD),纯化后纯度达72% ,MSP1- 17 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识别表达蛋白。结论 成功表达并纯化了MSP1- 17 蛋白,为深入研究和应用MSP1- 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蛋白1 原核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A介导的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粘附 被引量:2
2
作者 高美丽 王宪锋 杨建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96-100,共5页
对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sulfateA ,CSA)的粘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 ,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可粘附于各种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 ,这种粘附被认为是红细胞膜表面分子与内皮细胞表面分子间配体 -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CSA为内... 对硫酸软骨素A(chondroitinsulfateA ,CSA)的粘附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研究表明 ,恶性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可粘附于各种器官的微血管内皮细胞 ,这种粘附被认为是红细胞膜表面分子与内皮细胞表面分子间配体 -受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CSA为内皮细胞表面感染的红细胞 (infectedredbloodcell,IRBC)的粘附受体和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硫酸软骨素A 红细胞膜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的17区片段的核酸疫苗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珣 缪军 +2 位作者 薛采芳 秦恩强 喻启桂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1-22,20,共3页
目的初步研究编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的17区片段的核酸疫苗(VR1012/MSP1-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分别经每次每只200μg/100μl和100... 目的初步研究编码恶性疟原虫裂殖子表面蛋白1(MSP1)的17区片段的核酸疫苗(VR1012/MSP1-17)诱导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方法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分别经每次每只200μg/100μl和100μg/100μl的VR1012/MSP1-17三闪肌注免疫后,用ELISA间接法检测免疫鼠血清中抗MSP117区的抗体。结果两种小鼠均产生明显的抗MSP117区的抗体,BALB/c小鼠较C57BL/6小鼠产生的抗体略高,但总体抗体水平不是很高。结论该核酸疫苗具有一定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核酸疫苗 MSP1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恶性疟原虫多价重组候补疫苗引起小鼠免疫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缪军 薛采芳 +2 位作者 陈白虹 李英杰 毕惠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3-16,共4页
本实验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多价重组候补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该重组疫苗包含了MSA1、MSA2、RESA上的T细胞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及IL-1、TT上的T细胞刺激位点;尤其是含有Spf66的序列。经重组疫苗免疫后,BALB... 本实验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多价重组候补疫苗在小鼠体内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该重组疫苗包含了MSA1、MSA2、RESA上的T细胞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及IL-1、TT上的T细胞刺激位点;尤其是含有Spf66的序列。经重组疫苗免疫后,BALB/c小鼠和C57BL/6小鼠均产生了明显的抗重组疫苗的抗体,且经重组疫苗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在体外经重组疫苗刺激后发生了明显的增殖,并产生了明显的IL-2。以上结果提示该候补疫苗具有免疫原性,且具有一定的T细胞刺激能力和一定的广谱识别能力,其能否有效地刺激人淋巴细胞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重组疫苗 ELISA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发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5
作者 缪军 薛采芳 +2 位作者 陈白虹 李全贞 李英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6-19,共4页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 本文用ELISA间接法检测了一种恶性疟原虫保护性抗原重组复合基因表达产物诱导小鼠体液免疫的反应。该复合基因包含了编码MSA1、MSA2和RESA上的T和/或B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同时加有IL-1和TT上的广谱T细胞刺激位点的基因片段。该复合基因在E.coli中的表达产物(简称复合抗原)在有和无佐剂的条件下免疫BALB/c小鼠后,均产生了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同时也产生了明显的抗可溶性裂殖子抗原的抗体。相反,用可溶性裂殖子抗原免疫的BALB/c小鼠则不能产生明显的抗复合抗原的抗体。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 疟原虫 保护性 抗原 重组基因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殖吸虫抗原研究
6
作者 万磊 陈培霞 +1 位作者 李霖 吴灿理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6-48,共3页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蠕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尤以亚洲地区多见。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免疫学技术在本病临床诊断、疗效鉴定及流行病学等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对早期、急性和肺外型患者的诊断显得更为重要。目前...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人兽共患蠕虫病,主要流行于亚洲、非洲和美洲,尤以亚洲地区多见。随着防治工作的开展,近年来免疫学技术在本病临床诊断、疗效鉴定及流行病学等的应用日益广泛,特别是对早期、急性和肺外型患者的诊断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对本病的免疫诊断仍主要采用检测血清抗体的方法,所用抗原多为虫体盐水或盐水缓冲液的浸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殖吸虫 抗原 并殖吸虫病
全文增补中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
7
作者 王晓晨 缪军 +2 位作者 喻启桂 刘忠湘 薛采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①①本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TDR)资助ID.NO.950385作者简介:王晓晨,男,31岁...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裂殖子表面蛋白MSP117区基因的测序及其核酸疫苗的构建①①本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热带病研究和培训特别规划署(TDR)资助ID.NO.950385作者简介:王晓晨,男,31岁,助教,硕士;薛采芳,女,58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海南株裂殖体 表面蛋白 基因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氏疟原虫纯化保护性抗原对鼠疟红内期保护性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 Ⅲ.53kDa抗原的免疫保护性
8
作者 王春莉 薛采芳 +1 位作者 张荣庆 甄荣芬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6,共4页
用53kDa抗原单独或加佐剂经不同途径、以不同剂量免疫BALB/c小鼠,再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株105PRBc/只攻击,观察各组小鼠血原虫率变化,比较血清抗体水平。53kDa抗原20μg/只加福氏完全佐剂经腹腔注射免疫... 用53kDa抗原单独或加佐剂经不同途径、以不同剂量免疫BALB/c小鼠,再用约氏疟原虫非致死株105PRBc/只攻击,观察各组小鼠血原虫率变化,比较血清抗体水平。53kDa抗原20μg/只加福氏完全佐剂经腹腔注射免疫2次可使小鼠产生有效的免疫保护。以腹腔注射产生的保护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氏疟原虫 保护性抗原 原虫率 53kDa 疟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