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姜黄素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以及对c-myc、caspase-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邱实 谭升顺 +4 位作者 张江安 刘安 袁景奕 饶国洲 王文勇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17-1521,共5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及其对c-myc、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姜黄素处理A375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和DAN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凋亡,SABC免... 目的探讨姜黄素诱导人黑色素瘤A375细胞凋亡及其对c-myc、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姜黄素处理A375细胞,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活性,应用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进行形态学观察,采用AnnexinV/PI双染法和DAN片段化分析检测细胞凋亡,SABC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检测细胞内c-myc、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姜黄素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经30!μmol/L姜黄素处理A375细胞48h,细胞呈现凋亡形态学改变;DAN片段化分析可见到明显的DNA梯带形成;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出20!μmol/L以上浓度姜黄素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c-myc表达水平减少,而Caspase-3表达增加。结论姜黄素能抑制A375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c-myc和Caspase-3基因可能参与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黑色素瘤 C-MYC CASPASE-3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靶向性SEA-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表达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司少艳 隋延仿 +4 位作者 胡沛臻 张秀敏 葛伟 李增山 黄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构建肝癌靶向性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首先利用现有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和pShuttleCMV,构建新的不带CMV增强子/启动子而带有polyA加尾信号穿梭质粒,命名为pShuttle2。将AFP增强子、启动... 目的:构建肝癌靶向性葡萄球菌肠毒素A(SEA)和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首先利用现有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Shuttle和pShuttleCMV,构建新的不带CMV增强子/启动子而带有polyA加尾信号穿梭质粒,命名为pShuttle2。将AFP增强子、启动子、SEA及CD80基因分别从已构建的pKSEP载体和pMD18TBIS载体上,分别亚克隆至pShuttle2中,再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AdEasy1共转化E.coliBJ5183。以获得的重组子转染HEK293细胞后制备重组腺病毒,然后感染高表达AFP的肝癌细胞系Hepa16和不表达AFP的黑色素瘤细胞系B16、成纤维细胞系NIH3T3。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EA和CD80在细胞膜表面的表达。采用3H掺入法检测膜表达的SEA诱导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结果:以制备的重组腺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SEA和CD80能够靶向性地共表达在高表达AFP的Hepa16细胞膜上,而在不表达AFP的B16、NIH3T3细胞膜上不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肝癌靶向性SEA和CD80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SEA和CD80在肝癌靶向基因治疗中的联合应用及其抗肿瘤免疫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肠毒素A 超抗原 CDSO 共表达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酚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文清 黄高昇 +6 位作者 梁蓉 张伟平 王娟红 李袁飞 刘宇宏 白庆咸 陈协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9期1122-1124,共3页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棉酚对3种经典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探索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形态学、DNA电泳等方法观察棉酚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结果:棉酚在浓度>6μmol/L时可选择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 目的:本实验拟通过棉酚对3种经典髓系白血病细胞系的研究,探索其治疗白血病的可能。方法:用细胞培养、四唑盐比色试验、形态学、DNA电泳等方法观察棉酚对白血病细胞的凋亡效应。结果:棉酚在浓度>6μmol/L时可选择地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并表现出浓度依赖效应。结论:棉酚对髓系白血病细胞具有选择杀伤作用,表明其可能是一种高效低毒的抗白血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酚 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丹通脉片对急性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信号转导系统PI3K/Akt和Erk1/2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军昌 王宗仁 +4 位作者 王跃民 王文 王文勇 王长海 姚菊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 目的观察中药芪丹通脉片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面积、细胞凋亡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激酶(Akt)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芪丹通脉片预处理组。生理盐水或芪丹通脉片灌胃7 d后,大鼠麻醉开胸,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40 min,再灌注4 h。伊文氏兰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计算梗死面积(IS)与缺血区面积(AAR)的比值(%,IS/AAR);TUNEL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blot测定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芪丹通脉片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小于模型组[(28.8±8.4)%vs.(49.1±10.3)%,P<0.01];其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亦显著低于模型组[(11.6±2.3)%vs.(20.3±4.5)%,P<0.01];而其Akt和Erk1/2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分别增加了2.5倍和1.9倍(P<0.01,P<0.05)。结论芪丹通脉片能够抑制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肌细胞损伤,并影响生存信号通路PI3K/Akt和Erk1/2的活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丹通脉片 再灌注 心肌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苏)氨酸激酶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性肾病小鼠模型的建立与鉴定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慧 王净 +5 位作者 李静 李乐 袁媛 王超 叶菁 李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建立小鼠膜性肾病模型。方法取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0.2 mg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和等体积的完全弗氏佐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2周后,模型组小鼠尾静脉注射... 目的建立小鼠膜性肾病模型。方法取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20只,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小鼠皮下注射0.2 mg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C-BSA)和等体积的完全弗氏佐剂,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完全弗氏佐剂。2周后,模型组小鼠尾静脉注射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每周3次,隔日注射,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代替。模型的鉴定则采用血液生化检查和病理检查(PASM染色、IgG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镜)等方法。结果 8周后12只模型组小鼠出现高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PASM染色显示出类似于早期膜性肾病,IgG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出沿毛细血管壁呈颗粒状物沉积,透射电镜下有足突的广泛融合。结论 C-BSA尾静脉注射小鼠可成功构建小鼠膜性肾病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 动物模型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c1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广勋 陈协群 +9 位作者 张永清 白庆咸 黄高昇 张伟平 梁蓉 董宝侠 韩冬梅 葛繁梅 王哲 朱华锋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1-14,共4页
本研究旨在观察Rac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Rac1mRNA表达水平;用脂质体FuGENE6法将Rac1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ASODN)... 本研究旨在观察Rac1在急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mRNA的表达水平及其对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HL-60细胞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中Rac1mRNA表达水平;用脂质体FuGENE6法将Rac1特异性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入HL-60细胞,应用MTT试验检测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right-Giemsa、吖啶橙/溴化乙啶(AO/EB)及AnnexinⅤ-FITC/PI染色检测凋亡细胞。结果表明:Rac1在HL-60细胞系中相对含量(Rac1/GAPDH)为0.84±0.13,在正常PBMNC中相对含量为0.26±0.1(P<0.01),Rac1在HL-60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PBMNC。与正义链(SODN)组相比,经2.0g/L Rac1特异性ASODN作用48小时后,HL-60细胞存活率降低[(73.7±5.0)%vs(93.2±3.0)%,P<0.01],G1期细胞百分数升高[(52.1±6.8)%vs(31.6±4.7)%,(P<0.05)],AnnexinⅤ阳性率升高[(19.2±2.1)%vs(4.1±1.7)%,(P<0.01)],凋亡小体明显增加。结论: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高表达的Rac1可能促进白血病细胞HL-60的过度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C1 急性白血病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HL-60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相关抗原HAb18G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6
7
作者 邢金良 陈志南 +2 位作者 黄宝成 王文勇 王贤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肝癌相关抗原HAb18G。方法构建含有肝癌相关抗原HAb18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插入是否正确。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COS 7细胞和CHO细胞 ,并分别进行瞬时及稳定表达 ;通过间接... 目的在真核细胞中高效表达肝癌相关抗原HAb18G。方法构建含有肝癌相关抗原HAb18G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插入是否正确。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COS 7细胞和CHO细胞 ,并分别进行瞬时及稳定表达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cDNA 3/HAb18G ,并经限制性酶切及部分序列分析证明基因插入正确。间接免疫荧光染色证实 ,HAb18G高效表达于转染细胞的胞膜上。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 ,COS 7细胞的转染率约为7.5 % ,平均荧光强度为7.36 ,从CHO细胞获得的单个阳性克隆的平均荧光强度为2.17。结论以上结果为大量获得表达的HAb18G蛋白分子用于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膜蛋白 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肝癌相关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rvivi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甄海宁 章翔 +5 位作者 杨彤涛 胡佩臻 付洛安 马福成 王西玲 梁景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12,共4页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83例脑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在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 目的:探讨凋亡蛋白抑制因子Survivin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水平及与脑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Survivin蛋白在83例脑胶质瘤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水平。结果:Survivin在脑胶质瘤及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及免疫反应评分(IRS)分别为57.8%、3.75±3.89和8.3%、0.17±0.58,两者间表达阳性率及IRS均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Ⅰ~Ⅳ级以及良、恶性脑胶质瘤Survivin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9.4%、44.0%、72.2%、82.6%和38.1%、78.0%,在脑胶质瘤不同病理级别以及不同恶性度间Survivin表达阳性率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2,P<0.01)。Ⅰ~Ⅳ级以及良、恶性脑胶质瘤SurvivinIRS分别为1.29±2.62、2.56±3.44、4.78±3.89、6.04±3.78和2.05±3.16、5.49±3.83,在脑胶质瘤不同病理级别以及不同恶性度间SurvivinIRS也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Survivin在脑胶质瘤中高表达,且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而表达增强,Survivin在脑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凋亡蛋白抑制因子 胶质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GE-3基因稳定转染的HHCC细胞系的建立及其mRNA的表达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秀敏 隋延仿 +4 位作者 司少艳 李侠 黄杨 胡沛臻 葛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1,453,共3页
目的:构建肿瘤抗原MAG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MAGE-3基因稳定转染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ellline,HHCC)。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带有MAGE-3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重组真核表... 目的:构建肿瘤抗原MAGE-3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建立MAGE-3基因稳定转染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umanhepatocellularcarcinomacellline,HHCC)。方法: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带有MAGE-3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报告基因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IRES2-EGFP-MAGE-3,经脂质体法转染HHCC后,用G418筛选阳性克隆。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HHCC中EGFP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HHCC中MAGE-3mRNA的表达。结果:成功地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IRES2-EGFP-MAGE-3。以其转染HHCC后,经荧光显微镜及RT-PCR分别检测到MAGE-3mRNA转录和EGFP的表达。结论:建立了1株可稳定转染MAGE-3基因的肝细胞癌HHCC,为进一步应用该基因进行肝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3 基因转染 绿色荧光蛋白 肿瘤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成胜权 王文亮 +2 位作者 晏伟 李擒龙 王文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96-299,F001,共5页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 95例HCC及其癌旁组织、8例非肝癌肝组织Survivin蛋白以及 8例HCC组织SurvivinmRNA的表达 ... 目的 :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人肝癌 (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SABC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检测 95例HCC及其癌旁组织、8例非肝癌肝组织Survivin蛋白以及 8例HCC组织SurvivinmRNA的表达 ,分析其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大小等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果 :HCC组织中Survivin基因蛋白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非肝癌肝组织 (5 9.77%vs 2 6 .0 0 %和 5 9.77%vs0 .0 0 % ,P <0 .0 1) ;HCC组织中SurvivinmRNA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37.5 %vs 0 .0 0 % ,P <0 .0 1) ;Sur vivin蛋白表达与肝癌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无相关关系。 结论 :Survivin基因在HCC组织表达上调 ,提示该基因参与了HCC的发生过程 ;Survivin基因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无关 ,提示其可能成为HCC特异性诊断指标或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VIVIN基因 细胞凋亡 肝细胞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SP7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余璐 马恒 +1 位作者 刘彦仿 杨守京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 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感染汉坦病毒(Hantavirus, HTV)后应激反应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 检测热休克蛋白 70(HSP70)的表达; 用RT --PCR观察HSP70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 HT...  目的: 研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感染汉坦病毒(Hantavirus, HTV)后应激反应的规律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和核酸分子原位杂交, 检测热休克蛋白 70(HSP70)的表达; 用RT --PCR观察HSP70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 HTV感染HUVEC后,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SP70呈高表达, 原位杂交发现细胞质内有HSP7mRNA的阳性信号。感染后不同时间点RT- PCR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 HSP70mRNA的水平在感染后迅速升高并持续高表达 (P<0. 05 )。结论: HTV可诱导HUVEC高表达HSP70。HSP70可能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热休克蛋白7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3
12
作者 叶菁 隋延仿 +1 位作者 陈广生 张秀敏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 :克隆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 70 (TBhsp70 )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结核杆菌H37Rv中扩增Hsp70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pUC19中 ,进行测序。将得到的Hsp70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4T 1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 TBhs... 目的 :克隆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 70 (TBhsp70 )基因 ,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结核杆菌H37Rv中扩增Hsp70基因 ,并将其克隆到pUC19中 ,进行测序。将得到的Hsp70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 4T 1中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 TBhsp70 ,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表达。结果 :成功地克隆了TBhsp70基因。DNA测序证实 ,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一致。含pGEX TBhsp70基因表达质粒的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后 ,能够表达相对分子质量 (Mr)约为 96 0 0 0的融合蛋白。结论 :获得了TBhsp70基因 ,成功地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 TBhsp70 ,并在大肠杆菌得到表达 ,为其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热休克蛋白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黄杨 司少艳 +5 位作者 葛伟 张秀敏 胡沛臻 李侠 马斌 隋延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455-458,共4页
目的:观察超抗原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的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方法: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69、CD25、CD28及细胞膜上和细胞内CTLA-4(CD152)的表达,并测定细胞培养上... 目的:观察超抗原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T细胞的细胞膜表型及细胞因子释放的变化特征。方法:SEA体外单次和多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8、CD69、CD25、CD28及细胞膜上和细胞内CTLA-4(CD152)的表达,并测定细胞培养上清中IL-2、INFγ-、TNFα-、IL-4和IL-10的水平。结果:1次SEA诱导组(1×SEA组)中,CD4、CD8、CD69、CD25和CD28的表达均显著增加,CTLA-4的表达低,IL-2、INFγ-、TNF-α的水平显著增加。2×SEA组中,CD4、CD8、CD25和CD28的表达也有较明显的增高,CD69的表达未继续上升,CTLA-4的表达显著增加;IL-4和IL-10的水平明显增高。3×SEA组中,CD4和CD8的表达无明显增减,CD69、CD28和CTLA-4的表达显著降低,CD25的表达与2×SEA组相似;IL-10的水平仍继续上升。结论:SEA初次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时,能显著促进T细胞的活化和增殖;经SEA多次刺激(3次)可诱导T细胞的无反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T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膜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乳剂的制备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玉静 吴道澄 +1 位作者 曹云新 隋延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1,75,共4页
目的: 制备包裹BSA- FITC的纳米乳剂 (NEBSA -FITC), 研究其特性以及树突状细胞 (DC)和巨噬细胞对其摄取的效率。方法: 采用界面聚合法, 制备包裹BSA- FITC的纳米乳剂(NEBSA- FITC), 于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并测量其粒径。用凝胶层析法检测... 目的: 制备包裹BSA- FITC的纳米乳剂 (NEBSA -FITC), 研究其特性以及树突状细胞 (DC)和巨噬细胞对其摄取的效率。方法: 采用界面聚合法, 制备包裹BSA- FITC的纳米乳剂(NEBSA- FITC), 于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并测量其粒径。用凝胶层析法检测纳米乳剂的包裹率、载药量及稳定性。将小鼠骨髓DC及腹腔巨噬细胞与NEBSA -FITC共育后, 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及腹腔巨噬细胞摄取NEBSA- FITC的阳性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摄取NEBSA -FITC的能力。结果: 成功地制备出粒径为(25±10)nm的纳米乳剂, 其包裹率为 91%, 载药量为 0. 091g/L, 于 4℃放置 6个月后性质稳定。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 DC和腹腔巨噬细胞摄取NEBSA FITC的能力明显强于对游离BSA- FITC的摄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DC可摄取NEBSA -FITC。结论: 纳米乳剂具有良好的包裹率和载药量, 可有效地增强抗原递呈细胞对所载药物的摄取, 有望作为肿瘤抗原疫苗的新型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乳剂 树突状细胞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抗MAGEn血清的制备、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亚渝 叶菁 +3 位作者 马加海 陈广生 宋宏萍 隋延仿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6-197,共2页
 目的: 制备高效价、特异性的兔抗人MAGE-n血清。方法: 对原核表达的MAGE-n蛋白进行纯化, 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 用硫酸铵盐析法及溴化氰活化的Sephrose4B(CNBr-ActivatedSeph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抗血清, 以双向免...  目的: 制备高效价、特异性的兔抗人MAGE-n血清。方法: 对原核表达的MAGE-n蛋白进行纯化, 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 用硫酸铵盐析法及溴化氰活化的Sephrose4B(CNBr-ActivatedSephrose4B)亲和层析柱纯化抗血清, 以双向免疫扩散实验、ELISA、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对兔抗人MAGE-n血清进行鉴定。结果: 经免疫得到高效价的兔抗人MAGE-n血清, 抗血清能够与MAGE-n特异性结合, 免疫组化结果表明MAGE-n是一种胞质蛋白。结论: 用MAGE-n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免疫兔, 制备得到高效价的抗血清, 纯化后的特异性兔抗人MAGE-n血清, 为进一步研究MAGE-n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抗原-n 抗血清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诱导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涛 李小飞 +3 位作者 王道喜 程庆书 刘锟 王春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94-397,T001-I002,共6页
目的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植入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 ,促进新生软骨形成 ,克服移植后软骨软化吸收造成的移植段气管塌陷。 方法 :2 4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三组 ,颈部切除 5个气管环段作为移植段。A组原位再植 ,外覆带... 目的 :将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2 (rhBMP 2 )植入犬的自体气管移植段内 ,促进新生软骨形成 ,克服移植后软骨软化吸收造成的移植段气管塌陷。 方法 :2 4只杂种犬随机等分为三组 ,颈部切除 5个气管环段作为移植段。A组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 ;B组移植段植入rhBMP 2后埋入腹腔大网膜中 ;C组移植段植入rhBMP 2后原位再植 ,外覆带蒂大网膜。以上rhBMP 2均以胶原溶液作为缓释载体 ,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各环间。术后 1、2、4、8周处死动物 ,标本行大体及组织学观察。 结果 :三组移植体软骨环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B、C组移植体的rhBMP 2植入区有软骨再生 ,且以B组再生更明显。 结论 :rhBMP 2可刺激气管移植段软骨再生 ;胶原可充当rhBMP 2的缓释载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 软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及其耐药细胞株HL-60/ADM超弱发光的检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世荣 惠延平 +1 位作者 徐玉乔 李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09-611,615,共4页
目的:探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其耐药株抗阿霉素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的超弱发光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生长曲线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L-60细胞、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 目的:探讨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和其耐药株抗阿霉素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ADM)的超弱发光与耐药性的关系。方法:应用MTT比色法、流式细胞术、细胞生长曲线和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HL-60细胞、HL-60/ADM细胞对阿霉素(ADM)的敏感性、细胞周期变化及P-糖蛋白(P-gp170)的表达。用IFFM-D型流动式化学发光仪检测HL-60细胞及HL-60/ADM细胞的超弱发光强度。结果:HL-60/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明显低于亲本HL-60细胞;HL-60/ADM细胞中G0/G1期的细胞为44·80%±1·97%,G2/M期的细胞为9·90%±0·27%,较其亲本细胞增多,S期的细胞为45·30%±1·93%,较其亲本细胞减少(P<0·05);HL-60/ADM细胞倍增时间是HL-60细胞的1·8倍,P-gp170的表达呈阳性,HL-60细胞呈阴性。在1×10-4mol/L鲁米诺及3mL/L双氧水条件下,密度分别为8×107/L、1×108/L、1·26×108/L及2·73×108/L的HL-60/ADM细胞超弱发光强度低于HL-60细胞(P<0·05)。结论:HL-60/ADM细胞对ADM的敏感性降低,细胞生长延缓,P-gp170表达呈阳性等均提示HL-60/ADM细胞出现了耐药性;且随着HL-60/ADM细胞耐药性的产生其超弱发光强度较其亲本细胞HL-60降低,提示细胞超弱发光强度明显降低可作为细胞耐药性产生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阿霉素 超弱发光 耐药性 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ISPOT技术在抗肿瘤疫苗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禄韶英 潘承恩 隋延仿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2-74,共3页
在肿瘤疫苗治疗前后 ,如何准确的定量、定性判定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 ,评价疗效 ,是影响抗肿瘤疫苗发展的关键。ELISPOT法是近年来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和特异性的新方法。它能够对T淋巴细胞直接进... 在肿瘤疫苗治疗前后 ,如何准确的定量、定性判定肿瘤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 ,评价疗效 ,是影响抗肿瘤疫苗发展的关键。ELISPOT法是近年来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通过检测细胞因子评价T淋巴细胞功能和特异性的新方法。它能够对T淋巴细胞直接进行检测 ,不需要体外扩增 ,特异性、敏感性都有所提高。经过可行性分析和多中心对比研究 ,该技术不仅可用于监测肿瘤疫苗的疗效 ,也能用来鉴定肿瘤抗原表位。很有可能在完成的与其他方法的比较后ELISPOT将会成为定量分析肿瘤或病毒特异性的T细胞反应的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ELISPOT技术 疫苗 肿瘤抗原 抗原表位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休克蛋白72在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9
作者 廖文俊 叶苓 +1 位作者 刘彦仿 刘玉峰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25-227,共3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正常人皮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2 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SP72 在正常皮肤的表皮层及毛囊外根鞘即有构成性表达, 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功能。HSP72 在...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和核酸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正常人皮肤、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热休克蛋白72 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HSP72 在正常皮肤的表皮层及毛囊外根鞘即有构成性表达, 可能是一种自身保护功能。HSP72 在皮肤鳞癌中高表达, 可能通过影响细胞生长调控而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皮肤鳞状细胞癌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构型caspase-3的表达及其对SKBr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立红 贾林涛 +6 位作者 陈广生 曲萍 于翠娟 赵晶 许彦鸣 王成济 杨安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重构型caspase-3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重组PCR的方法获得大、小亚基顺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3基因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转染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及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重构型caspase-3基因的表达对肿瘤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方法:用重组PCR的方法获得大、小亚基顺序颠倒的重构型caspase-3基因并将其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转染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通过HE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及免疫组化等方法观察其表达后对细胞的促凋亡活性,并将载体DNA直接注射荷瘤裸鼠研究其对肿瘤的抑制作用。结果:重构型caspase-3基因可在SKBr3细胞内表达,转染组较同期对照组出现明显的细胞死亡现象,pcDNA3-revcasp-3重组质粒直接注入对荷瘤裸鼠肿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重构型caspase-3基因表达可诱导SKBr3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构型caspase-3 凋亡 SKBR3 乳腺癌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