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藜芦醇对大鼠腹主动脉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
作者 沈敏 王海昌 +1 位作者 马恒 贾国良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6-818,共3页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VT)对大鼠腹主动脉离体血管的舒张作用特点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离体血管灌流法灌流大鼠腹主动脉环,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RVT在4×10-9~4×10-5mol/L范围内对腹主动脉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舒...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VT)对大鼠腹主动脉离体血管的舒张作用特点并探讨其机制。方法用离体血管灌流法灌流大鼠腹主动脉环,测定血管环张力的变化。结果RVT在4×10-9~4×10-5mol/L范围内对腹主动脉具有剂量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RVT在4×10-5mol/L的浓度时,舒张血管效应在血管去内皮后可降低(74.9±1.9)%,与内皮完整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LNAME实验组和优降糖实验组中分别降低(79.8±3.7)%和(43.8±2.8)%,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阿托品组,普萘洛尔组,消炎痛组中,血管舒张的受抑制程度与对照组差别无显著性(P>0.05)。RVT在7×10-5mol/L的浓度时可舒张去内皮的血管。结论RVT具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的舒血管效应,前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NO系统和ATP敏感的钾通道有关,后者可能是RVT对血管的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VT 腹主动脉 血管舒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声作用后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裴兆辉 陈景藻 +3 位作者 朱妙章 裴建明 刘朝晖 谭永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88-190,共3页
目的测定8Hz、130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SOD、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8Hz、13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d,每天2h,测定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结果在暴露期间,7、14d时大鼠血... 目的测定8Hz、130dB次声不同时间暴露后大鼠血浆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SOD、MDA水平的变化。方法用8Hz、130dB的次声连续作用大鼠1、7、14、21和28d,每天2h,测定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结果在暴露期间,7、14d时大鼠血浆NO含量显著最低(P<001),1d、21d和28d时正常(P>005);大鼠血浆ET-1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7d时升高最多,14d时升高最少;大鼠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大鼠血浆MD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血浆NO、ET-1、SOD、MDA水平的变化,发生的改变与次声暴露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携EGFP基因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的分选和滴度测定 被引量:5
3
作者 张银刚 郭雄 +2 位作者 周京军 鱼兵 刘兵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2,36,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获得有效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方法。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LEGFP转染PA31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依据EGFP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技术获得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并利用PCR、RT-... 目的探讨利用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获得有效重组逆转录病毒包装细胞系的方法。方法用脂质体介导pLEGFP转染PA317细胞,用荧光显微镜观察转染结果;依据EGFP荧光利用流式细胞仪的分选技术获得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并利用PCR、RT-PCR对其鉴定;以NIH3T3为靶细胞,对其滴度进行测定。结果荧光显微镜显示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成功的转染PA317细胞,在4次连续流式细胞仪分选后得到了稳定表达的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PCR和RT-PCR分别从多克隆和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细胞基因组DNA以及多克隆和部分(6/8)单克隆源性的包装细胞培养上清中的重组逆转录病毒RNA中扩增出了插入的EGFP片段。滴度测定显示得到的包装细胞能够产生有效的病毒滴度。结论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是获得有效病毒滴度的包装细胞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FP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内皮素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朱萧玲 熊利泽 +5 位作者 陈绍洋 王强 朱肖星 陈定章 孟华 马晓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214-216,220,i0010,共5页
目的:观察磷酸和盐酸两种盐的川芎嗪对内皮素-1(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Larc id ip ine)和两种盐的川芎嗪对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作用的比较。结... 目的:观察磷酸和盐酸两种盐的川芎嗪对内皮素-1(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方法:应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在新生大鼠心肌细胞中,采用L-型钙通道阻滞剂拉西地平(Larc id ip ine)和两种盐的川芎嗪对ET-1引起心肌细胞肥大作用的比较。结果:ET-1组对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增加17%(P<0.05),而ET-1+磷酸川芎嗪(TMPP)、ET-1+盐酸川芎嗪(TMPH)和ET-1+拉西地平较ET-1组分别减少13.5%、12.5%和16.3%。(P<0.05)。ET-1可显著增加心成纤维细胞数量(P<0.001),较对照组增加38%,而磷酸川芎嗪、盐酸川芎嗪和拉西地平抑制ET-1的作用非常显著,分别较ET-1组降低11.5%、12.7%和20.6%,P均<0.01。结论:川芎嗪对ET-1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和川芎嗪阻滞钙通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素-1 川芎嗪 L-型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侯志峰 龚卫琴 +3 位作者 张珊红 王莹 王跃民 李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干细胞移植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同种异体大鼠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4’,6-二... 目的探讨静脉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分为干细胞移植组(10只)和对照组(10只)。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同种异体大鼠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4’,6-二脒-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并通过尾静脉于心肌梗死后1周移植入AMI大鼠体内,对照组则注射等量培养液。4周后测定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心肌梗死4周后,干细胞移植组心肌组织冷冻切片中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阳性标记细胞a-Actin肌动蛋白检测阳性。干细胞移植组心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MSCs经静脉移植可以归巢至梗死心肌处,并能改善受损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心脏功能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丁二酮单肟改善大鼠离体心脏钙反常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孔令恒 顾晓明 +5 位作者 苏兴利 孙娜 魏明 朱娟霞 常盼 周京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33-638,共6页
目的探讨挛缩抑制剂2,3-丁二酮单肟(2,3-butanedione monoxime,BDM)改善大鼠离体心脏钙反常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BDM对照组、钙反常组和BDM干预组。大鼠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记录左... 目的探讨挛缩抑制剂2,3-丁二酮单肟(2,3-butanedione monoxime,BDM)改善大鼠离体心脏钙反常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32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BDM对照组、钙反常组和BDM干预组。大鼠离体心脏行Langendorff灌流,记录左室内压(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LVP)、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并计算左室发展压(left ventricular developed pressure,LVDP)评价心功能;测定复灌期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的含量反映心肌损伤;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法评价心肌梗死面积的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BDM(20 mmol/L)对照组大鼠心脏左室功能、心肌梗死面积和凋亡指数及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无显著性变化(P>0.05);钙反常组LVEDP显著抬升,LVDP为0,冠脉流出液中LDH含量明显增多(P<0.01),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蛋白的表达以及凋亡指数明显增加(P<0.01),心脏组织几乎全部死亡(P<0.01);BDM(20 mmol/L)干预钙反常组大鼠心脏心梗面积显著减小(P<0.01),LVEDP降低、LVDP部分恢复(P<0.01),LDH释放减少(P<0.01),cleaved caspase-3和细胞色素c蛋白表达量以及凋亡指数明显降低(P<0.01)。结论 BDM明显抑制急性钙超载引起的挛缩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减轻大鼠离体心脏钙超载损伤,是一种潜在的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挛缩 钙超载 2 3-丁二酮单肟 凋亡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莹 张珊红 +4 位作者 龚卫琴 宋武战 侯志峰 王跃民 李源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和不同浓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将48只SD大鼠随...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和不同浓度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采用同种异体大鼠MSCs体外分离、纯化、扩增,4’,6-二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A、B、C和D组于心肌梗死后2周经尾静脉移植MSCs(A组:细胞数5×105、B组:细胞数1×106、C组:细胞数5×106、D组:细胞数1×107),E组:经心外膜注射MSCs(细胞数5×106),对照组:注入等量培养基。4周后测定左心功能并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经静脉和心外膜注射移植MSCs大鼠心肌组织中均可以观察到DAPI标记细胞存在,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标记细胞α-肌动蛋白检测阳性,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和梗死面积均明显缩小[分别为(45±2)%,(40±4)%和(41±3)%,P<0.05]。(2)与对照组比较,A组左心功能无明显改善(P>0.05),B、C、D组左心功能明显改善(P<0.05),C和D组优于B组(P<0.05)。结论MSCs经不同途径归巢至心肌梗死区,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 细胞移植 心室功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参数次声对心肌细胞钙离子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裴兆辉 陈景藻 +1 位作者 朱妙章 庄志强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参数次声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用8Hz的90、130dB次声分别作用于大鼠1、7、14、21和28d,每日2h,观察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次声作用组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随时间延长及声... 目的:观察不同参数次声对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影响。方法:用8Hz的90、130dB次声分别作用于大鼠1、7、14、21和28d,每日2h,观察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次声作用组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随时间延长及声压级水平升高而逐渐增加(P<0·01)。结论:次声可引起大鼠心肌细胞钙离子浓度的变化,其变化与次声暴露参数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声 大鼠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7β-雌二醇诱导大鼠脾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张庆红 胡玉珍 +2 位作者 黄艳红 钟延清 曹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768-771,791,共5页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 (E2 )对大鼠脾细胞一氧化氮 (NO)产生和雌激素受体 (ER)基因敲除小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影响 ,揭示雌激素对免疫细胞调节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应用正常、福氏不完全佐剂 (FIA)或髓鞘基质蛋白 (MBP...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 (E2 )对大鼠脾细胞一氧化氮 (NO)产生和雌激素受体 (ER)基因敲除小鼠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iNOS)的影响 ,揭示雌激素对免疫细胞调节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应用正常、福氏不完全佐剂 (FIA)或髓鞘基质蛋白 (MBP)免疫的大鼠脾细胞单个核细胞培养 ,用Griess试剂检测培养上清NO的生成 ,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脾脏iNOS表达。结果 :①E2剂量依赖性地诱导正常大鼠脾细胞NO的生成 ,FIA或MBP免疫的EAE大鼠脾细胞有同样的表现 ;iNOS抑制剂L NAME或者MAPK阻断剂能抑制该效应。②在体内 ,E2能促进野生型小鼠脾脏iNOS的表达 ,但对ERα基因敲除小鼠 (EPKO)无作用 ,ERβ受体基因敲除小鼠 (BERKO)的表现和野生型 (WT)相同。 结论 :E2可通过诱导NO产生而调控免疫系统 ,该效应同时涉及基因组和非机制基因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脾细胞 一氧化氮 雌激素受体 免疫系统 17Β-雌二醇 产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