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固有免疫的表观遗传学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功金 霍毅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00-405,共6页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 固有免疫细胞与病原体的相互作用会导致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触发机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活化来抵抗感染。虽然信号通路和转录因子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中心作用,但是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表观遗传因素,包括DNA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对不同类型的固有免疫细胞的谱系分化和基因表达的调控都至关重要。大部分表观遗传型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病原体和其他环境刺激因素也能诱导表观遗传修饰的改变,这种改变可以提高固有免疫的耐受性或者使固有免疫细胞发挥更强大的应答能力。本文就表观遗传学因素对固有免疫应答的启动、维持和调节的重要贡献进行回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表观遗传学 TOLL样受体 DNA甲基化 组蛋白修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及极化相关实验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3
2
作者 任凯夕 赵诣林 +1 位作者 金超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0-313,共4页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将其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获取小鼠骨髓细胞,以GM-CSF诱导其中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发育,并辅以LPS和IFN-γ以及IL-4刺激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 目的建立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体外培养,并将其极化为M1和M2型巨噬细胞的方法。方法获取小鼠骨髓细胞,以GM-CSF诱导其中单核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发育,并辅以LPS和IFN-γ以及IL-4刺激巨噬细胞分别向M1型和M2型分化。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PCR和ELISA的实验检测极化后细胞内以及细胞培养上清中的标志性细胞因子如IL-12、IL-10、Arg1、Ym1、MMR等的表达情况。结果形态学观察发现骨髓获取的细胞经诱导分化后呈现巨噬细胞特征性的贴壁形态;流式细胞术行胞内染色表明,极化后的M1型与M2型巨噬细胞各自表达其特征性的细胞因子IL-12和Arg1;实时定量PCR和ELISA分别检测所培养细胞胞内以及培养上清中的细胞因子,结果表明所刺激的M1型巨噬细胞高表达IL-12、iNOS、TNF-α等炎性因子,而M2型巨噬细胞表达MMR、Arg1、Ym1等标志因子。结论建立了稳定的M1和M2型巨噬细胞体外培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极化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信号调控巨噬细胞激活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春辰 秦鸿雁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8-111,共4页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亚群。因其解剖位置和功能表型上的差异,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其中,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表现形式,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 巨噬细胞是机体抗感染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一类具有异质性的细胞亚群。因其解剖位置和功能表型上的差异,巨噬细胞可分为两类: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和炎性巨噬细胞。其中,炎性巨噬细胞的产生是巨噬细胞激活的表现形式,也是抵抗病原体入侵和重构组织稳态的一种免疫应答方式。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两种激活方式:经典激活和替代激活,激活后的巨噬细胞分别行使特定的功能。Notch信号通路可调控体内多种免疫细胞发育和功能,并通过多种分子机制调控巨噬细胞的激活。本文拟从巨噬细胞的类型、激活方式和Notch调控巨噬细胞激活的分子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NOTCH M1型巨噬细胞 M2型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K293T细胞表达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促进巨噬细胞迁移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媛媛 赵俊龙 +4 位作者 刘娟 姜亚丽 韩骅 秦鸿雁 刘晓渭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验证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小鼠基因组DNA作模板,用PCR法获得MCP-1启动子区基因片段,插入p FLAGCMV1载体。用双酶切法和测序... 目的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验证其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方法小鼠基因组DNA作模板,用PCR法获得MCP-1启动子区基因片段,插入p FLAGCMV1载体。用双酶切法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构建好的病毒载体转染HEK293T细胞,用Western blot法检测MCP-1的表达,用Transwell^(TM)实验检测转染后细胞分泌的MCP-1对巨噬细胞的趋化作用。结果重组载体酶切鉴定在相应位置有目的片段,转染单核细胞趋化因子重组载体后的HEK293T细胞有MCP-1表达,转染后HEK293T细胞分泌的MCP-1明显增加巨噬细胞的迁移。结论HEK293T细胞表达的MCP-1明显增强巨噬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真核表达载体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dll1^(ext)-Fc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张萍 贾洪霞 +1 位作者 周鹏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4,共4页
目的 :构建人dll1ext(humandelta like1extracellularregion) 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dll1ext Fc,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 like1胞外段 ,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 目的 :构建人dll1ext(humandelta like1extracellularregion) Fc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EF BOSneo hdll1ext Fc,并在COS 7细胞中进行表达。方法 :从人脑cDNA文库中PCR扩增人delta like1胞外段 ,通过DNA重组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瞬时转染COS 7细胞 ,应用RT PCR、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双抗体夹心ELISA ,检测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EF BOSneo hdll1ext Fc。以重组载体转染COS 7细胞后 ,RT PCR结果显示delta like1胞外段与IgG1Fc在mRNA水平正确拼接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呈阳性反应 ;夹心ELISA法检测到细胞培养上清中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 like1胞外段 ,构建了 pEF BOSneo hdll1ext Fc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COS 7细胞中获得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ta-likel 融合蛋白 基因克隆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6
作者 邱建新 邹炼 李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95-597,共3页
目的 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0(FGF 10 )的表达 ,探讨其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 ,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前... 目的 检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10(FGF 10 )的表达 ,探讨其在前列腺增生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半定量RT PCR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2 0例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 ,并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mRNA的水平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前列腺组织中均见FGF 10阳性染色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的前列腺组织。结论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FGF 10的表达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 ,提示F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0 前列腺增生 RT-PCR 免疫组织化学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抑制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 被引量:2
7
作者 霍毅 陈功金 +5 位作者 申彦彦 李柄毅 李玉芳 席文锦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54-1657,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对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吞噬、抗原提呈、炎性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联合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骨髓细胞分化为DC,利用小干涉RNA(siRNA)下调MYSM1的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微球实验检测BMDC的吞噬功能、流式细胞术检测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实时定量PCR检测BMDC的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变化,探讨MYSM1下调后DC在固有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结果下调MYSM1的表达后,BMDC的吞噬功能无显著变化,抗原提呈功能增强,IL-6、TNF-α的表达增强。结论 MYSM1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可以抑制BMDC的抗原提呈功能及炎性细胞因子分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 Myb样SWIRM和MPN结构域1(MYSM1) 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 固有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His标签的HCV包膜糖蛋白E2的真核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杜德伟 贾战生 +5 位作者 秦鸿雁 孙强 刘秋平 聂青和 周永兴 韩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04-906,共3页
目的 构建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HCV包膜糖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HCV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出编码HCV包膜糖蛋白E2的基因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载体中 ,构建pET... 目的 构建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表达 ,为研究HCV包膜糖蛋白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HCV基因组序列中扩增出编码HCV包膜糖蛋白E2的基因 ,将其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载体中 ,构建pET2 8(a) HCVE2 ,从pET2 8(a) HCVE2上获得His HCVE2融合基因 ,插入pcDNA3 1,构建表达HCV包膜糖蛋白E2与His标签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His E2。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 1 His E2转染CHO细胞 ,通过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blot检测融合蛋白在CHO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转染HCVE2与His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CHO细胞内有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与His标签融合的HCV包膜糖蛋白E2能够在CHO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包膜糖蛋白E2 融合基因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国辉 康志杰 +8 位作者 黄斯勇 何飞 徐恒 张丽 伍艳兰 牛晓丽 马长升 韩骅 梁英民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10-914,共5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用RT-PCR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在测序正确后,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构建好的PIC-Fc载体,得到PIC-hJagged1ext-Fc。用MD平... 本研究旨在构建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用RT-PCR法从人骨髓细胞中扩增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在测序正确后,将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插入构建好的PIC-Fc载体,得到PIC-hJagged1ext-Fc。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法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采用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结果表明:hJagged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序列分析显示所构建的含p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人IgG1 Fc蛋白及融合蛋白hJagged1ext-Fc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构建了hJagged1ext-Fc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在毕赤酵母中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Jagged1在造血干/祖细胞的体外扩增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GGED1 hJagged1^ext-Fc 造血干/祖细胞 NOTCH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质重塑分子富含AT结合域1A(ARID1A)在胃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星 王士博 刘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染色质重塑因子富含AT结合域1A(ARID1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ARID1A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与临... 目的研究胃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染色质重塑因子富含AT结合域1A(ARID1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组织中ARID1A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法和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以及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预后分析。结果 ARID1A蛋白在癌旁组织和胃癌组织中胞质和胞核均有表达,在胃癌中的胞质和胞核表达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ARID1A在癌旁组织中的胞质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其在癌旁组织中胞核表达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与肿瘤大小呈显著负相关。生存分析显示,癌旁组织中ARID1A蛋白胞质表达与总生存预后有一定相关性。ARID1A在胃癌组织中的胞质表达和胞核表达均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无关。结论 ARID1A在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AT结合域1A(ARID1A) 胃癌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p27^(Kip1)基因的克隆及与外周B细胞凋亡和生存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骊丽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22,共4页
目的:克隆小鼠的p27Kipl基因,并以此为探针分析p27Kipl在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在抗原受体和CD40介导的抑制和促进增殖信号中的作用。方法:从培养的B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并克隆p27Kipl基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凋亡。... 目的:克隆小鼠的p27Kipl基因,并以此为探针分析p27Kipl在外周血B细胞中的表达,以及其在抗原受体和CD40介导的抑制和促进增殖信号中的作用。方法:从培养的B细胞中提取总RNA,用RT-PCR扩增并克隆p27Kipl基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细胞凋亡。用Northern blot观察p27Kip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地克隆了小鼠的p27Kipl基因。发现抗原受体交联在引起外周血B细胞凋亡之前,出现p27Kipl表达上调,若同时激活CD40则使p27Kipl表达降低,B细胞也免于凋亡。用针对p27Kipl的反义寡核苷酸处理,可阻断抗原受体交联引 起的外周血B细胞凋亡。结论:p27Kipl可能在抗原受体信号 介导的B细胞凋亡和CD40信号介导的B细胞生存中发挥一 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p^27^kip1基因 克隆 B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BK通道β亚基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亚蓉 魏经国 +4 位作者 孙强 马克军 张孝勇 张艳霞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用小鼠制备抗兔BK通道β亚基的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β亚基融合蛋白。以从PAGE凝胶上切下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血... 目的:用小鼠制备抗兔BK通道β亚基的抗血清。方法:采用RT-PCR扩增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β亚基融合蛋白。以从PAGE凝胶上切下的融合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血清。用ELISA和Westernblot鉴定抗血清的特异性。结果:用RT-PCR扩增出约300bp的兔BK通道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扩增的序列与已发布的新西兰大白兔骨骼肌BK通道的序列完全一致。在E.coliDH5α成功地表达Mr约为37000GST-β亚基融合蛋白。ELISA和Westernblot检测证明,针对GST-β亚基融合蛋白的抗血清,不仅可特异性地识别GST-β,也可识别源于兔组织的β蛋白。抗血清的最高滴度达1∶128000。结论:克隆了编码兔BK通道β亚基胞内段的基因,并成功地获得可特异性识别新西兰大白兔BK通道β亚基的高滴度抗血清,为BK通道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K通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导小鼠食管病变与基因组甲基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亚宁 舒青 张素珍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年第14期2035-2037,2041,共4页
研究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导小鼠食管发生病变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在亚硝酸钠(NaNO2)和N,N-二甲基苄胺(N,N-Dimethylbenzylamine)混合物诱导小鼠食管病变过程中,定期取小鼠食管,一部分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另一部分提取组织DNA做变性... 研究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导小鼠食管发生病变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在亚硝酸钠(NaNO2)和N,N-二甲基苄胺(N,N-Dimethylbenzylamine)混合物诱导小鼠食管病变过程中,定期取小鼠食管,一部分做病理切片观察组织学变化;另一部分提取组织DNA做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DHPLC),检测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的改变。结果在亚苄混合物诱导的小鼠食管癌变过程中,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是逐渐降低的,在达到一定程度后即保持一种稳态。此时组织病理学才发生光镜下可见的改变。说明全基因组甲基化修饰的逐渐降低可能是亚硝胺类化合物诱导食管发生病变的途径之一。这种基因修饰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食管鳞癌发生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胺 小鼠 食管 基因组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yoT2结合蛋白KBP1对RBP-J介导的转录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秦鸿雁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 :研究KyoT2与KyoT2结合蛋白 1(KyoT2 bindingprotein1,KBP1)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 (recombinationsignalbindingprotein Jκ ,RBP J)介导的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GST pulldown、体内免... 目的 :研究KyoT2与KyoT2结合蛋白 1(KyoT2 bindingprotein1,KBP1)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 ,以及这种相互作用对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 (recombinationsignalbindingprotein Jκ ,RBP J)介导的转录活性的影响。方法 :体外GST pulldown、体内免疫共沉淀、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实验和报告基因实验证实 ,KBP1与KyoT2之间存在物理和功能上的相互作用。结果 :体内和体外证实 ,KBP1与KyoT2之间均存在相互作用。转录活性分析实验显示 ,过表达KBP1可拮抗RING1对RBP J介导的转录的抑制效应。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yoT2 KyoT2结合蛋白1 重组信号结合蛋白J 转录 RING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特异性杀伤载体的构建和应用
15
作者 高春辰 赵俊龙 +4 位作者 韩俊 李东东 赵高炀 韩骅 秦鸿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组织再生作用,但其治疗肝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既可能通过旁分泌因子调节炎症,也可直接转分化为肝细胞。为明确这两种机制,拟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膜定位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白... 目的间充质干细胞(MSC)有重要的免疫调节和组织再生作用,但其治疗肝损伤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既可能通过旁分泌因子调节炎症,也可直接转分化为肝细胞。为明确这两种机制,拟构建巨细胞病毒(CMV)启动子驱动的膜定位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白蛋白启动子调控的PE40毒素的共表达质粒,以期杀伤转染MSC中向肝细胞转分化的细胞。方法用PCR获得GFP以及DLL1(Delta-like 1)跨膜区基因片段,融合成膜定位GFP基因并插入pFlag-CMV-1载体。将白蛋白基因启动子和PE40基因片段插入已构建好的膜定位GFP序列下游,构建真核表达载体,荧光显微镜检测GFP的表达。应用可表达白蛋白的人正常肝脏细胞检测该载体对肝细胞的杀伤。结果成功构建肝细胞特异性杀伤载体,该载体转染后对正常肝脏细胞具有杀伤作用,提示该载体可用于探索MSC治疗肝损伤的机制。结论成功构建能特异性杀伤肝细胞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绿色荧光蛋白 PE40毒素 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6
作者 黄斯勇 伍艳兰 +5 位作者 李国辉 何飞 康志杰 刘利 韩骅 梁英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0-452,460,共4页
目的:构建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方法:以pEF-BOSneo-hdll1ext-Fc为模板PCR扩增人Delta-like1胞外段。通过DNA重组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用MD平板筛选... 目的:构建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方法:以pEF-BOSneo-hdll1ext-Fc为模板PCR扩增人Delta-like1胞外段。通过DNA重组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结果:hDll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序列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含hDll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融合蛋白hDll1ext-Fc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like1胞外段,构建了hDll1ext-Fc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中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NOTCH Delta-like1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黑色素瘤嵌合抗体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17
作者 冯蕾 韩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构建嵌合型抗人黑色素瘤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方法:从3株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得到鼠源单抗的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抗人Tac抗原信号肽以及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恒定区基因和γ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H -CA中,转染... 目的:构建嵌合型抗人黑色素瘤抗体的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真核表达。方法:从3株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得到鼠源单抗的可变区基因,插入含有抗人Tac抗原信号肽以及人免疫球蛋白κ轻链恒定区基因和γ1重链恒定区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MH -CA中,转染2 93T细胞,进行嵌合抗体表达,并用RT- PCR、ELISA、Westernblot免疫印迹等对抗体表达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抗人黑色素瘤人 鼠嵌合抗体,并实现其真核表达。RT- PCR证实了该抗体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ELISA和West ernblot证实了抗人黑色素瘤人 鼠嵌合抗体的表达。结论:成功表达了抗人黑色素瘤人-鼠嵌合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体 黑色素瘤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elta-like4^(ext)-26-217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8
作者 黄斯勇 伍艳兰 +6 位作者 刘利 李国辉 尹郸丹 何飞 张萍 韩骅 梁英民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2期5254-5257,共4页
构建人Delta-like4ext-26-217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采用PCR方法扩增hD ll4ext-26-217多核苷酸序列,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入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pET32 a(+)-hD ll4ext-26-217载体。以该载体转化E.coli菌株BL2... 构建人Delta-like4ext-26-217原核表达载体并表达。采用PCR方法扩增hD ll4ext-26-217多核苷酸序列,克隆入pMD18T载体。测序正确后,将其亚克隆入pET32 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pET32 a(+)-hD ll4ext-26-217载体。以该载体转化E.coli菌株BL21,IPTG诱导其表达。采用SDS-PAGE、W estern B lot方法鉴定目的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采用SDS-PAGE,W estern B lot等方法均可检测到目的蛋白TRX/hD ll4ext-26-217,分子量约42.2 KD。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大量存在。以上结果为Detla-like4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la—like4 NOTCH信号途径 原核表达 血管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起源及稳态维持和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欢 白健 +2 位作者 高春辰 韩骅 秦鸿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3-135,139,共4页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参与胚胎及个体的生长发育,并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在维持组织稳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体内遗传示踪技术,组织定居细胞的来源,维持...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器官中,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组织定居巨噬细胞参与胚胎及个体的生长发育,并介导炎症反应和组织损伤修复,在维持组织稳态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借助体内遗传示踪技术,组织定居细胞的来源,维持稳态机制以及组织定居巨噬细胞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均有了突破性进展,本文拟从组织定居巨噬细胞的起源,稳态维持及其生理病理功能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丰富我们对组织定居巨噬细胞维持机体稳态机制的理解,并探索以组织定居巨噬细胞为靶点治疗相关疾病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定居巨噬细胞 起源 稳态维持 功能 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细胞素对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安家泽 宋振顺 +2 位作者 窦科峰 李开宗 韩骅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0-522,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β细胞素在胰腺干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为胰岛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胰腺干细胞于CMRL1066和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不同浓度大鼠β细胞素处理后,双硫腙染色,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分泌量。结果:在大鼠... 目的:探讨大鼠β细胞素在胰腺干细胞的增殖和转分化为胰岛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胰腺干细胞于CMRL1066和无血清DMEM/F12培养液中,不同浓度大鼠β细胞素处理后,双硫腙染色,放免法检测胰岛素分泌量。结果:在大鼠B细胞素浓度为20~30mg/L时,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的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胰岛素分泌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大鼠β细胞素具有促进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β细胞并增强其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细胞素 糖尿病 胰腺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