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免疫学》课程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教学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马樱 金伯泉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86-2790,共5页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医学免疫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多年来免疫学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MHC内容。针对MHC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MHC的知识特点,本文从做好整体教...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医学免疫学课程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多年来免疫学教师一直在探索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掌握MHC内容。针对MHC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结合MHC的知识特点,本文从做好整体教学设计、构建扎实的知识体系和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对MHC一章的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达到既有创新性教育理念又具有理论知识科学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免疫学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揭示免疫识别的奥秘——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被引量:3
2
作者 陈丽华 金伯泉 杨安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共3页
斯德哥尔摩时间2011—10—03—11:30(北京时间2011—10—03—17:30),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A.Beutler)、生于卢森堡的... 斯德哥尔摩时间2011—10—03—11:30(北京时间2011—10—03—17:30),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宣布,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A.Beutler)、生于卢森堡的法国籍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JulesA.Hoffmann)和加拿大籍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RalphM.Steinman)。其中,奖项的一半授予布鲁斯·博伊特勒和朱尔斯·霍夫曼,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可识别致病微生物并激活固有免疫系统的受体蛋白;另一半则授予拉尔夫·斯坦曼,以表彰他发现树突状细胞并证实其在激活和控制适应性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固有免疫 TOLL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ema 4D/CD100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蓓 金伯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64-668,共5页
Sema4D/CD100是一种免疫信号素,参与了免疫和非免疫系统的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本文对Sema4D/CD100分子及其受体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参与的多种病理生理过程进行综述。
关键词 SEMA 4D CD100 免疫信号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压力刺激下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及成软骨标记物的表达
4
作者 程百祥 陈宇江 +6 位作者 刘中博 屈凌寒 姚天华 杨利洒 陈永进 张旻 陈诚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36-436,共1页
目的适宜的力学刺激能够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向软骨细胞分化,这为修复髁突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其中的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动态力学环境下BMSCs细胞膜片中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LRP)5/6... 目的适宜的力学刺激能够促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细胞膜片向软骨细胞分化,这为修复髁突软骨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其中的力学信号转导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动态力学环境下BMSCs细胞膜片中低密度脂蛋白相关蛋白(LRP)5/6及成软骨标记物的表达。方法使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多功能细胞正负压加载系统装置,对BMSCs细胞膜片给予不同时段0~120 k Pa动态静水压力刺激。Real-time PCR检测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0~120 k Pa,连续加压1~7 h时,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0~120 k Pa,加压1 h/d,连续加压1~7 d时,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SOX9、Aggrecan及COL-Ⅱ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各实验组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的m RNA及蛋白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动态压力加载条件下,BMSCs细胞膜片中LRP5/6及成软骨标志物表达量显著提高,说明LRP5/6参与了动态压力刺激下BMSCs细胞膜片成软骨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膜片 压力刺激 成软骨 多功能细胞 软骨细胞分化 力学刺激 低密度脂蛋白 SOX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逐层扩张卷积的3D牙颌实例分割
5
作者 唐瑞成 成苗 +5 位作者 何莲 石向文 郭静 赵铱民 王胜朝 余快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5-241,共7页
在计算机辅助的正畸手术规划和牙齿识别中,准确地从3D牙颌模型中分割出每颗牙齿至关重要。无需候选区域的分割方法虽然高效且易用,但存在诸多限制:在局部特征聚合时,现有方法依赖欧氏距离寻找特征空间内最近的多个网格单元,只能实现较... 在计算机辅助的正畸手术规划和牙齿识别中,准确地从3D牙颌模型中分割出每颗牙齿至关重要。无需候选区域的分割方法虽然高效且易用,但存在诸多限制:在局部特征聚合时,现有方法依赖欧氏距离寻找特征空间内最近的多个网格单元,只能实现较小的感受野,这可能导致对牙齿网格的错误预测;此外,现有方法未充分考虑3D牙颌模型的方向性和同一牙齿实例的网格单元间的潜在信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名为“逐层扩张卷积”的卷积方法,它能在有效提取特征的同时,不增加任何计算成本;同时,提出方向特征对齐模块和潜在信息挖掘模块,以进一步优化牙颌分割结果。在真实采集的3D牙颌内口扫描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总体准确率(OA)和平均交并比(mIoU)方面分别达到了98.46%和94.47%,相较于TSGCNet(Two-Stream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分别提升了3.27个百分点和10.45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牙颌实例分割 计算机辅助规划 感受野 局部特征聚合 牙颌方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延缓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高血压进程及其机制 被引量:9
6
作者 梁向艳 邢文娟 +3 位作者 何金孝 季乐乐 李榕 张海锋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80-1986,共7页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周龄SHR和年龄匹配的Wistar-Kyoto(WKY)大鼠各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厚朴酚(100 mg/kg)或蒸馏水灌胃。3周后检测其血压、血糖和血浆... 目的:研究厚朴酚对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4周龄SHR和年龄匹配的Wistar-Kyoto(WKY)大鼠各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厚朴酚(100 mg/kg)或蒸馏水灌胃。3周后检测其血压、血糖和血浆胰岛素;离体血管环实验检测胰岛素诱导的主动脉舒张效应;Western blotting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Tribbles同源蛋白3(TRB3)表达水平以及胰岛素诱导的Akt/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磷酸化。体外高糖(25 mmol/L)、高脂(500μmol/L)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厚朴酚孵育后观察PPARγ、TRB3表达水平、胰岛素诱导的Akt/e NOS磷酸化及NO的生成。结果:4周龄SHR血压尚未增高,给予厚朴酚灌胃3周后,血压增高减缓,胰岛素诱导的舒血管效应和Akt/e NOS活性增强,血管组织PPARγ表达增加,TRB3表达减少。高糖高脂培养的HUVECs厚朴酚孵育后,PPARγ表达增加,TRB3表达减少,胰岛素诱导的Akt/e NOS活性增强,NO产生增加;PPARγ拮抗剂预处理HUVECs则可阻断厚朴酚的上述效应。结论:在SHR高血压前期给予厚朴酚干预可以改善血管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血压升高,该作用部分依赖于上调血管组织PPARγ表达和减少TRB3表达,进而增强Akt和e NOS活性,提示厚朴酚有望作为一种早期抗高血压药物在高血压前期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高血压前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 Tribbles同源蛋白3 血管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文献精读教学新模式优化遗传学教学 被引量:7
7
作者 梁亮 梁世倩 +2 位作者 秦鸿雁 冀勇 韩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9-604,共6页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知识与新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遗传学的教学模式目前仍以理论讲授为主,这使得抽象的原理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 《遗传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本科阶段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近年来,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知识与新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但遗传学的教学模式目前仍以理论讲授为主,这使得抽象的原理难以被学生理解接受,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尤为必要。2010年以来我校在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遗传学》教学中开展了新教学模式——文献精读,文章从文献精读的前期课程基础,如何选择专业文献,怎样组织教学过程,开展文献精读对学生和教师的意义等方面全面分析了实施情况和应用价值,指出该教学模式体现了"前沿"和"经典"的结合,使书本的知识在实践中具体化,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又开拓了学生的思路,锻炼其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为《遗传学》教学授课不断探索新的模式、在"精准医疗"时代下如何培养兼具临床与科研能力的医疗人才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学 微生物遗传学 文献精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体外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颖 刘蓉蓉 +2 位作者 龚玖瑜 王勤涛 陈丽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7-279,281,共4页
目的观测脂多糖(LPS)是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发生内质网应激。方法体外培养HPDLF,分别用LPS(0.1、1、10μg/mL)刺激0、3、6、9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mRNA表达水平,通... 目的观测脂多糖(LPS)是否诱导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发生内质网应激。方法体外培养HPDLF,分别用LPS(0.1、1、10μg/mL)刺激0、3、6、9 h后收集细胞,提取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CHOPmRNA表达水平,通过RT-PCR检测XBP1mRNA表达水平及剪切活化情况。结果 LPS作用HPDLF 3 h后GRP78、CHOP、XBP1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其中XBP1mRNA表达水平在6 h达到高峰,并且出现活化的剪切形式XBP1s,而GRP78、CHOPmRNA表达水平持续上调。结论 LPS作用HPDLF后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且存在浓度和一定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多糖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内质网应激 GRP78 XBP1 CH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结构形式的HBX蛋白对其在肝细胞癌HepG2中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彭亮 张瑞 +5 位作者 赵晶 闵婕 蒲长宇 周后龙 杨安钢 冯英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1-614,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选用不同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克隆并构建了包含HBX基因或其与GFP以不同方式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探究不同结构的HBX蛋白对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好的pcDNA3.0-HBX质粒为摸板,采用PCR方法扩增Flag-HBX,克... 目的:本研究选用不同的真核表达载体,分别克隆并构建了包含HBX基因或其与GFP以不同方式融合表达的重组质粒,探究不同结构的HBX蛋白对其在细胞内定位的影响。方法:以本实验室构建好的pcDNA3.0-HBX质粒为摸板,采用PCR方法扩增Flag-HBX,克隆至pMD-18T载体中,测序正确后,分别亚克隆至不同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Flag-HBX-IRES2-EGFP,pEGFP-C3-Flag-HBX,pFlag-HBX-EGFP-N3,鉴定正确后瞬时转染肝癌HepG2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BX蛋白的细胞内定位和分布。结果:成功构建出三种Flag-HBX的真核重组质粒;不同重组质粒转染HepG2细胞后,间接免疫荧光显示与GFP不同融合形式的HBX蛋白在细胞内存在不同的分布特征。结论:为研究HBX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有意义的实验依据,尤其是对体外细胞转染结果的解释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X 肝癌HEPG2细胞 定位 间接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亢君君 黄晓峰 +2 位作者 韩英 尹文 付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92-895,共4页
自噬是细胞的自我消化过程,在细胞发育、分化、存活和内环境稳定中起关键作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自噬作用引起自身免疫耐受可防止自由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自噬功能异常与免疫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主要综述... 自噬是细胞的自我消化过程,在细胞发育、分化、存活和内环境稳定中起关键作用,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遗传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相关。自噬作用引起自身免疫耐受可防止自由免疫性疾病的发生,自噬功能异常与免疫疾病的发生有关。本文主要综述了自噬的分子机制及其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散发包涵体肌炎、克罗恩病、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自身免疫性疾病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丽娟 席文锦 +5 位作者 郑国旭 周聪雅 金桂花 何晨琛 蔡梦娇 朱青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 目的检测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TPN14与胆管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并分析PTPN14的表达与胆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胆管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PTPN14蛋白的表达;利用统计学分析软件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利用生存分析曲线分析PTPN14蛋白与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TPN14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1%,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4%;PTPN14蛋白的表达与胆管癌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与胆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TPN14蛋白阳性表达的胆管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的患者。结论 PTPN14在胆管癌组织低表达,且PTPN14低表达与胆管癌的良性临床病理特征及总体生存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受体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4 胆管癌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E2F3表达与CD8^+ T细胞浸润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程远 许志斌 +3 位作者 李伟 焦勇 王江平 张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E2F转录因子3(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特点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的表达情况及CD8^+T细胞...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E2F转录因子3(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特点及其与膀胱癌恶性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110例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膀胱癌组织和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的表达情况及CD8^+T细胞浸润特征,Western blot法检测82例膀胱癌组织及相应正常膀胱组织中E2F3、CD8蛋白水平,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E2F3表达与CD8^+T细胞浸润的相关性。结果膀胱癌组织中E2F3高表达,膀胱癌组织中E2F3表达随肿瘤分期、分级增加逐步增高,而相应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逐步减少,E2F3高表达组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显著低于E2F3低表达组。E2F3阳性率及CD8^+T细胞的浸润数量减少与肿瘤病理分期、分级、肿瘤大小、伴有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等肿瘤临床侵袭性指标密切相关。相关性分析显示肿瘤E2F3表达水平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目呈负相关。生存分析表明E2F3高表达患者术后5年预后更差。结论膀胱癌组织中E2F3水平与肿瘤侵袭性关系密切,与肿瘤内CD8^+T细胞浸润数量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膀胱癌 E2F转录因子3(E2F3) CD8+T淋巴细胞 肿瘤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和前扣带回TRPC3和TRPC6通道的表达上调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旭 杜祎康 +3 位作者 吴文斌 王福东 罗层 白占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289,共7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痛行为检测结果显示足底皮下注射CFA可以诱致小鼠产生长时程的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现象。旷场实验可见CFA致炎致痛后的小鼠较正常小鼠在旷场中央区活动距离明显降低,停留时间明显减少,提示慢性炎性痛小鼠表现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发现炎性痛焦虑样小鼠前扣带回脑区的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动物显著上调。结论:CFA引发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产生焦虑样情绪,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在ACC部位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这些焦虑样痛情绪的发生与疼痛痛觉通路中ACC脑区的TRPC3及TRPC6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A 慢性炎性痛 焦虑样行为 ACC TRPC3 TRPC6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电场和X射线对小鼠雄性生殖和造血器官的复合效应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斌芳 柏强善 +8 位作者 张彬 司粒卜 周艳 杜乐 徐胜龙 林艳云 安广洲 郭国祯 丁桂荣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67-3873,共7页
为了探讨脉冲电场(PEF)和X射线联合照射对小鼠雄性生殖和造血器官的复合效应,将74只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PEF组、X射线组以及PEF+X射线复合组。将PEF辐照参数设定为电场强度1 k V/m和重复频率10 k Hz。动物每天接受... 为了探讨脉冲电场(PEF)和X射线联合照射对小鼠雄性生殖和造血器官的复合效应,将74只成年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PEF组、X射线组以及PEF+X射线复合组。将PEF辐照参数设定为电场强度1 k V/m和重复频率10 k Hz。动物每天接受PEF辐照1次,每次辐照时间为10 s,连续辐照3 d。PEF辐照结束24 h后复合组动物接受X射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为7.0 Gy,吸收剂量率为1.1 Gy/min。照射完毕,观察动物体质量、外周血常规指标,睾丸、附睾、脾脏和胸腺脏器系数及睾丸形态结构,脾结节计数,动物15 d存活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F组动物体质量、外周血常规指标、睾丸等脏器系数变化不显著,X射线组和复合组动物体质量明显降低,白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胸腺和脾脏系数明显降低,睾丸组织结构损伤明显。与X射线组相比,复合组动物体质量、血液常规指标和脾结节数目变化不显著,但睾丸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动物15 d存活率有增高趋势。可得结论:单独脉冲电场对小鼠雄性生殖器官和造血器官无明显影响,并且对X射线引起的造血损伤无复合效应,但对X射线造成的睾丸组织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电场 X射线 成年雄性小鼠 生殖器官 造血器官 复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的分子适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瑞安 闫庆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69-471,共3页
“适应”这一概念在病理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对理解组织在内外环境改变时的形态变化有很大帮助。如心肌的肥大能够增强心脏的射血能力,适应高血压时后负荷的增加,食管下端的复层扁平上皮在胃液经常返流时会转化为胃的柱状上皮,从而... “适应”这一概念在病理学研究上有重要意义,对理解组织在内外环境改变时的形态变化有很大帮助。如心肌的肥大能够增强心脏的射血能力,适应高血压时后负荷的增加,食管下端的复层扁平上皮在胃液经常返流时会转化为胃的柱状上皮,从而增加其耐酸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发生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CYCLIN 增生 突变 扩增 分子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小鼠造血干细胞增殖加快且凋亡增加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莹 陈旭 +1 位作者 杨安钢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37-940,共4页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 目的研究组蛋白H2A去泛素化酶MYSM1缺陷(MYSM1-/-)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的静息状态、增殖与凋亡情况。方法分离MYSM1-/-小鼠和野生对照(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利用免疫磁珠和流式细胞仪分选获得表面标志为lin-Sca-1+c-kit+的HSC。采用腹腔注射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 U)的方法检测HSC增殖与细胞周期、采用Hoechst 33342-派若宁(pyronin)Y双染色法检测静息态HSC的比例、采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膜联素Ⅴ/7-氨基放线菌素D(annexinⅤ-FITC/7-AAD)双染色法检测HSC凋亡。比较MYSM1-/-小鼠和MYSM1+/+对照小鼠HSC数目、细胞周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变化情况。结果 MYSM1-/-小鼠的骨髓细胞、HSC总数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明显降低;HSC的S期比例增加、增殖加快、静息期细胞减少但功能有缺陷的MYSM1-/-HSC凋亡率显著上升。结论 MYSM1对维持HSC的静息状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缺陷可引起静息态的HSC大量进入S期,异常增殖的HSC凋亡增加并最终引起HSC和骨髓细胞总数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H2A去泛素化 MYSM1 造血干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93过表达促进A172脑胶质瘤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帆 王微 +7 位作者 袁璐 周春辉 席文锦 魏铭 郑国旭 杨安钢 张剑宁 王涛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2-345,350,共5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93(miR-93)对胶质瘤细胞A17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miR-93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2例正常人脑组织、10例胶质瘤样本和5种胶质瘤细胞系中miR-93的表达;利用人工合成miR-93 mimi... 目的探讨微小RNA-93(miR-93)对胶质瘤细胞A17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观察miR-93对胶质瘤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2例正常人脑组织、10例胶质瘤样本和5种胶质瘤细胞系中miR-93的表达;利用人工合成miR-93 mimic瞬时转染脑胶质瘤A172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miR-93的表达水平;采用MTT比色法检测A172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A172细胞周期与凋亡。结果胶质瘤样本及胶质瘤细胞系中miR-93的表达量较瘤旁与正常胶质细胞系高,miR-93 mimic上调了A172细胞中miR-93的表达水平,促进了A172细胞的增殖能力。miR-93转染细胞后,进入S期细胞显著增加,而G1期细胞则明显减少,同时A172细胞的凋亡数量减少。结论 miR-93在胶质瘤样本及胶质瘤细胞系中高表达,过表达miR-93有效促进了A172细胞的增殖,S期细胞增加G1期减少、细胞凋亡降低,提示miR-93可能成为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93 胶质瘤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源化免疫重建的患者来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宁宁 张正 +1 位作者 王彦博 师长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4-808,共5页
将患者的肿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肿瘤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较好地保留了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但瘤组织基质成分会在小鼠体内传代过程中逐渐被鼠源性基质代替,缺乏免疫系统的小鼠体内环境也会改变肿瘤... 将患者的肿瘤组织移植于免疫缺陷小鼠体内建立的肿瘤移植模型(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PDX)较好地保留了原发瘤的生物学特性,但瘤组织基质成分会在小鼠体内传代过程中逐渐被鼠源性基质代替,缺乏免疫系统的小鼠体内环境也会改变肿瘤的微环境,原发肿瘤的异质性会逐渐丢失,从而限制了该类模型的应用;将人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移植于低剂量X线全身照射或其他方法清理骨髓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然后再将患者的瘤组织移植于该小鼠建立的人源化肿瘤模型(humanized patient-derived xenograft, Hu-PDX),具有与人相似的免疫系统,可以更好的保留原发瘤的异质性。研究证实人的HSCs在小鼠体内可以产生各种免疫细胞,使肿瘤生长微环境与人体更相似,更好的保留了肿瘤的异质性,为肿瘤的个体化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来源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 肿瘤 免疫重建 人源化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高亲和力单链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元杰 李永明 +5 位作者 张葵 魏玉英 宋朝君 周幸春 金伯泉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构建针对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的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设计抗SEB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mAb)FMU-SEB-No.2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和VL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本室制备的抗SEBmAb FMU-SEB-No.2杂交瘤细... 目的构建针对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SEB)的特异性单链抗体(scFv),并进行纯化和鉴定。方法设计抗SEB高亲和力单克隆抗体(mAb)FMU-SEB-No.2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和VL的引物,利用RT-PCR技术,从本室制备的抗SEBmAb FMU-SEB-No.2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出VH和VL基因片段;然后通过在轻链引物上设计linker序列,重叠引物延伸法(SOE)将VH和VL基因拼接成scFv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中;转化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亲和层吸柱纯化。采用SDS-PAGE,Western blot,ELISA等方法对其表达水平和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成功从1株抗SEB mAb FMU-SEB-No.2杂交瘤细胞株中扩增出VH和VL可变区基因,并通过linker序列将其拼接成scFv片段,大小约750 bp,编码250个氨基酸。PCR、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表明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后,以可溶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Mr)约54 000的融合蛋白。经谷胱甘肽亲和层析法纯化融合蛋白,可获得纯度达90%以上的scFv,ELISA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结果表明,可溶性scFv与抗原SEB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成功构建并表达出抗SEB的特异性单链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葡萄球菌肠毒素 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 单链抗体 原核表达 ELISA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SEB单克隆抗体可变区基因克隆及单链抗体的基因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元杰 李永明 +6 位作者 刘志佳 张葵 魏玉英 宋朝君 周幸春 金伯泉 杨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从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FMU-SEB-No.1重链和轻链可变区(VH和VL)基因,构建FMU-SEB-No.1单链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scFv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从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 目的从分泌抗SEB的单克隆抗体(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克隆出FMU-SEB-No.1重链和轻链可变区(VH和VL)基因,构建FMU-SEB-No.1单链抗体(scFv)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scFv基因的蛋白表达。方法从FMU-SEB-No.1杂交瘤细胞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扩增出VH和VL基因;通过在引物上设计linker序列,拼接VH和VL为完整FMU-SEB-No.1的scFv基因(FMU-SEB-scFv)。将测序正确的scFv基因克隆入PGEX4T-1载体,转化入E.coli BL21(DE3)进行蛋白表达。通过SDS-PAGE,Western blot法分析其表达水平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鉴定其抗原结合活性。结果测序结果显示,本实验成功克隆出FMU-SEB-No.1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并成功构建FMU-SEB-scFv基因,所得的基因全长为750 bp,编码250个氨基酸。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PGEX4T1-FMU-SEB-scFv在E.coli BL21(DE3)可表达为Mr约54 000的可溶型scFv/GST融合蛋白。间接ELISA检测结果表明,可溶型scFv/GST融合蛋白与SEB具有较高的抗原结合活性。结论制备并鉴定了针对SEB的基因工程抗体,为开发出针对SEB的治疗性抗体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B 抗体可变区 单链抗体 蛋白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