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L型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商立军 臧益民 臧伟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标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结果 当心室肌细胞由保持电压 - 40mV除极到 0mV时 ,10 -9、10 -8、和 10 -7mol·L-1的CGRP分别使... 目的 探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豚鼠心肌细胞钙通道电流的作用。方法 标准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方式。结果 当心室肌细胞由保持电压 - 40mV除极到 0mV时 ,10 -9、10 -8、和 10 -7mol·L-1的CGRP分别使正常状态下ICa L由 (1 2 6± 0 18)nA (n=8)增加到 (1 87± 0 2 5 )nA (P <0 0 5 ,n =8) ,(1 90±0 2 6 )nA (P <0 0 5 ,n =6 )和 (2 10± 0 2 7)nA (P <0 0 5 ,n=5 ) ;使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ICa L由原来的 (0 71± 0 10 )nA (n =8)增加到 (0 95± 0 12 )nA (P <0 0 1,n =6 ) ,(1 13± 0 15 )nA (P <0 0 5 ,n =4)和 (1 2 6± 0 13)nA(P <0 0 5 ,n =4) ,且对ICa L的最大激活电位无明显影响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GRP对正常及模拟缺血缺氧状态下ICa L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该作用可能是CGRP发挥其心血管效应的离子通道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缺血 缺氧 心肌细胞 钙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古样品中Amelogenin同源基因的提取和检测 被引量:4
2
作者 张虎勤 杨周岐 +2 位作者 刘芳娥 张金 赵文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3-216,共4页
目的利用人类性染色体Amelogenin同源基因在X、Y染色体上序列长度的差异,选择设计引物,对考古样本进行古DNA性别信息研究。方法采用苯酚/氯仿-二氧化硅-超滤离心方法提取东岭墓葬群殉人骨骼、牙齿古DNA,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 目的利用人类性染色体Amelogenin同源基因在X、Y染色体上序列长度的差异,选择设计引物,对考古样本进行古DNA性别信息研究。方法采用苯酚/氯仿-二氧化硅-超滤离心方法提取东岭墓葬群殉人骨骼、牙齿古DNA,PCR扩增,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和检测古DNA扩增片段。结果8个墓葬16个样品中有7个样品出现阳性扩增检测,目标基因片段清楚,男性为二条带(X、Y),女性为一条带(X),牙齿样品检测成功率优于骨骼样品。结论改进的苯酚/氯仿—二氧化硅—超滤分离法是较好的古DNA提取方法,具有降低PCR抑制剂、消耗成本低和提取成功率高等特点。基于人类X、Y染色体Amelogenin同源基因的古DNA性别分析方法可成为分子考古重要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elogenin基因 古DNA 分子性别鉴定 分子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钠肽减轻MPP^+所致多巴胺神经元损伤 被引量:3
3
作者 于军 陈宝莹 +2 位作者 赵鸽 张学策 赵海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32-836,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取自小鼠中脑腹侧的多巴胺神经元,暴露于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采用细胞活力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VNP对MPP+神经毒性... 目的:探讨血管钠肽(vasonatrin peptide,VNP)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原代培养取自小鼠中脑腹侧的多巴胺神经元,暴露于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1-methyl-4-phenylpyridinium,MPP+)。采用细胞活力分析和免疫荧光染色评价VNP对MPP+神经毒性的影响,并应用多种阻断剂和激动剂探讨VNP神经效应的机制。结果:MPP+造成多巴胺神经元损伤,VNP增强多巴胺神经元的细胞活力,增加神经元轴突数目和长度。VNP还可抑制MPP+造成的神经元β-微管蛋白III解聚。另外,VNP显著升高细胞内cGMP水平。VNP的效应可以被8-Br-cGMP(一种膜通透性的cGMP类似物)所模拟,被HS-142-1[鸟苷酸环化酶偶联的钠尿肽受体(NPR)的阻断剂]或KT-5823[cGMP依赖性蛋白激酶(PKG)的阻断剂]所阻断。结论:VNP通过NPR/cGMP/PKG通路减轻MPP+的神经毒性,提示VNP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有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尿肽 多巴胺神经元 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BMP-2m对化疗损伤小鼠的修复治疗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斌 袁诚君 +1 位作者 田琼 薛采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m)对环磷酰胺 (CTX)致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即CTX注射组、BMP治疗组和PBS对照组 ,每组 6只小鼠。CTX组和BMP治疗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 2 0 0mg/kgCTX建立骨...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m)对环磷酰胺 (CTX)致骨髓损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18只小鼠随机分为 3组 :即CTX注射组、BMP治疗组和PBS对照组 ,每组 6只小鼠。CTX组和BMP治疗组小鼠 ,一次性腹腔注射 2 0 0mg/kgCTX建立骨髓损伤的模型。注射CTX第 2天 ,BMP治疗组每只小鼠腹腔注射 0 .5mg的rhBMP 2m开始治疗。观察 3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的变化。分别在第 5天和第 8天 ,用流式细胞仪 (FCM )检测骨髓有核细胞中DNA的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 ,同时进行粒单细胞集落形成 (CFU GM)细胞培养。结果 :注射CTX后第 4天 ,BMP治疗组和CTX注射组的外周血白细胞数均降至最低点 ,然后逐渐回升 ,两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注射CTX后第 5天 ,BMP治疗组骨髓有核细胞中 ,G0 /G1期细胞的比例较CTX组明显提高 ,细胞的坏死及凋亡率明显下降 (P <0 .0 1)。第 8天 ,BMP治疗组的骨髓有核细胞数较CTX组增加明显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 化学疗法 环磷酰胺 骨髓损伤 造血干细胞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钟紊乱对糖尿病小鼠脏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姜子超 曲萍 +3 位作者 顾昊武 程耀萍 康明强 陈晓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4-307,共4页
目的观察生物钟紊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为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建立,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则同... 目的观察生物钟紊乱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肝、肾功能等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3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糖尿病组为禁食12h后腹腔注射STZ建立,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则同时改变光照时间,正常对照组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小鼠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肝重系数、肾重系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和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体重系数(肾重系数)、肝重/体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②与糖尿病组相比,生物钟紊乱的糖尿病组血糖浓度、肾重系数、肝重系数、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P<0.01)。结论生物钟紊乱可以加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肝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紊乱 糖尿病 脏器损伤 链脲佐菌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瘤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其伦理学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华 曲萍 刘利兵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5年第4期56-58,共3页
树突状细胞瘤苗是目前医学研究的一大热点,作者阐述了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肿瘤免疫治疗机理、树突状细胞瘤苗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的效果,提出树突状细胞瘤苗的临床应用应遵循的医学伦理学原则。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瘤苗 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