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房宁宁 付菊芳 +6 位作者 白燕妮 苏玉婷 何华 王黎红 王丹丹 于方方 邾萍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对20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病 化疗 自我感受负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肝脾肿大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2例报告
2
作者 张野 王文清 +6 位作者 李璟 白芡蓉 李佳玉 成艳 房苗苗 高娜娜 黄长形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病有关、累及多系统的罕见病,临床表现多样。现报道2例以肝脾肿大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病例,病程中患者出现下肢无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腹水、甲状腺功能减退、M蛋白阳性、皮肤色深,^(18)F-FDG PET-CT显... POEMS综合征是一种与浆细胞病有关、累及多系统的罕见病,临床表现多样。现报道2例以肝脾肿大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病例,病程中患者出现下肢无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腹水、甲状腺功能减退、M蛋白阳性、皮肤色深,^(18)F-FDG PET-CT显像发现以溶骨性改变为主的骨病变,合并浆细胞瘤,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升高,最终诊断为POEMS综合征,经免疫调节治疗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肝肿大 脾肿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联合微移植诱导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3
作者 王颖 陈任安 +7 位作者 李国辉 尹郸丹 赵辉 及月茹 亓晖 陈怡 付伟 刘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47-1349,共3页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8月在唐都医院血液内科采用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诱导治疗的12例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目的研究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治疗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2-8月在唐都医院血液内科采用化疗联合微移植方案诱导治疗的12例难治及复发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完成1个疗程的化疗联合微移植,其中获得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6例,有效率50%。达到完全缓解的3例中2例随后分别行二次微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治疗,1例患者在第1次微移植后1个月时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导致死亡。部分缓解3例中2例行二次微移植治疗,仍未缓解,1例放弃治疗。6例未缓解中2例分别行二次微移植、异基因骨髓移植结果均未缓解,2例因并发症于院外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化疗联合微移植提高了难治、复发ANLL的缓解率,并且降低单纯化疗的毒性作用,是难治复发ANLL的较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难治 复发 微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T蛋白转导结构域介导的BCR/ABL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 被引量:2
4
作者 梁英民 蒋珊珊 +5 位作者 孙强 刘利 刘强 陈任安 李巧娥 韩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1-424,共4页
目的 探讨HIV 1反式激活蛋白 (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 (PTD)介导的BCR ABL(TATPTD BCR ABL)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和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TD BCR ABL融合蛋白 ,经Ni NTA树脂亲合层析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 目的 探讨HIV 1反式激活蛋白 (TAT)的蛋白转导结构域 (PTD)介导的BCR ABL(TATPTD BCR ABL)融合蛋白在小鼠体内的跨膜转运和通过血脑屏障作用。方法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PTD BCR ABL融合蛋白 ,经Ni NTA树脂亲合层析 ,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小鼠尾静脉注射体内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小鼠组织细胞内的PTD BCR ABL融合蛋白进行检测。结果 ①表达和纯化了分子量为 2 3× 10 3的PTD BCR ABL融合蛋白 ;②在接受融合蛋白的小鼠肝、脾、肾及心肌组织的细胞内检测到了PTD BCR ABL融合蛋白 ;③接受融合蛋白的小鼠脑组织细胞中可以检测到融合蛋白的存在。结论 PTD可在体内介导较大分子量的融合蛋白进入组织细胞和通过血脑屏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转导 组织细胞 血脑屏障 TAT蛋白 BCR/ABL融合蛋白 跨膜转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奇金病RS/H细胞凋亡及其与PCNA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郝淼旺 黄致治 +3 位作者 梁英锐 吴贤英 彭心昭 刘彦仿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32-134,I019,共4页
目的:研究霍奇金病(HD)RS/H细胞的自发凋亡与组织学分型及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6例HD行TUNEL原位凋亡检测,并做PCNA免疫组化;以8例淋巴结滤泡型反应性增生病为对照。结果: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 目的:研究霍奇金病(HD)RS/H细胞的自发凋亡与组织学分型及PCNA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6例HD行TUNEL原位凋亡检测,并做PCNA免疫组化;以8例淋巴结滤泡型反应性增生病为对照。结果:淋巴细胞为主型和结节硬化型HD的RS/H细胞凋亡发生率明显高于混合细胞型和淋巴细胞消减型者(P<0005),PCNA阳性率前者仅略高于后者;全部HD病例RS/H细胞凋亡发生率与PCNA阳性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分化好的HD其RS/H细胞较分化差者易于凋亡,这可解释前者RS/H细胞通常数目较少且病人预后较好;各型RS/H细胞的PCNA高表达而核分裂象不多可能是RS/H细胞发生巨细胞化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杰金氏病 RS/H细胞 细胞凋亡 PC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1基因的转录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郝淼旺 刘彦仿 +3 位作者 梁英锐 吴名耀 杨唤星 吴贤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 :探讨Egr 1在肝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了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 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 ,以人乳腺和小鼠肝及大脑组织为对照。结果 :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 ,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减低... 目的 :探讨Egr 1在肝癌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 ,检测了肝癌及相关组织中Egr 1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 ,以人乳腺和小鼠肝及大脑组织为对照。结果 :在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 ,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减低或无转录信号 ;癌旁组织如肝癌癌旁的异型增生 (LCD)和“萎缩样肝索”中Egr 1的转录水平明显增高。Egr 1基因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RNA检测结果基本一致。在乳腺及小鼠脑组织Egr 1的表达明显增高。 结论 :Egr 1在肝癌中的缺失表达可能在其癌变过程中正常生长失调方面起作用 ;Egr 1在正常肝、乳腺及脑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这些细胞的增殖、分化状态及细胞类型特异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 抑癌基因 原位杂交 免疫组织化学 EGR-1基因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源性抗NS5B单链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2
7
作者 陈任安 田江红 汪桦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23-625,628,共4页
目的:运用核糖体展示技术制备抗HCV NS5B人源性单链抗体,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HCV阳性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材料,扩增全套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基因,构建人单链抗体(scFv)核糖体展示文库;以NS5B蛋白为靶标筛选到scFv基因,并... 目的:运用核糖体展示技术制备抗HCV NS5B人源性单链抗体,并进行初步分析。方法:以HCV阳性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为材料,扩增全套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的基因,构建人单链抗体(scFv)核糖体展示文库;以NS5B蛋白为靶标筛选到scFv基因,并将其连接到pET16b载体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诱导表达scFv;对scFv基因测序和特异性分析。结果:成功构建抗HCV scFv库;获得2个具有较强结合活性的scFv;基因分析证实获得预期抗体。结论:成功制备了人源性抗NS5B scFv,为HCV的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 NS5B 单链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者型CIK细胞输注对清除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的疗效 被引量:1
8
作者 肖方 刘强 +3 位作者 郭欢绪 严学倩 赵辉 刘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6-1370,共5页
目的观察供者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清除... 目的观察供者型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免疫治疗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后微小残留病灶(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清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间的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髓性白血病4例,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1例。在allo-HSCT后出现分子生物学复发(7例)以及形态学复发(3例)后经减停免疫抑制剂、化疗、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等治疗后形态学缓解,但MRD仍阳性的患者,给予供者型CIK细胞输注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输注供者型CIK中位次数3(2~8)次。1例输注2次无效,最终血液学复发死亡;9例患者MRD转阴,其中1例输注10个月后再次复发死亡,1例因减停免疫抑制剂出现重度移植物抗宿主病死亡,另7例患者无病存活。输注CIK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0(3~1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8(3~14)个月,中位无病生存时间8(0~14)个月,其中5例患者输注CIK后无病生存时间长于移植后无病生存时间。结论供者型CIK细胞输注治疗对allo-HSCT后复发的患者可使其再次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减少血液学复发,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疗效,且不良反应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微小残留病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表达EGR1对肝癌及食管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郝淼旺 刘彦仿 +1 位作者 梁英锐 吴名耀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18-321,共4页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1(EGR 1)对肝癌和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技术将EGR 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于无EGR 1转录、表达的肝癌及食管癌细胞株中 ,观察外源高表达的EGR 1对二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克隆形成... 目的 :探讨早期生长反应基因 1(EGR 1)对肝癌和食管癌细胞的生长是否有抑制作用。方法 :用脂质体技术将EGR 1真核表达载体转染于无EGR 1转录、表达的肝癌及食管癌细胞株中 ,观察外源高表达的EGR 1对二癌细胞生长、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及致瘤性的影响 ,以空白载体为对照。结果 :转染EGR 1的HHCC细胞株 (肝癌 )和ECa10 9细胞株 (食管癌 )的生长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 ,S期细胞比例分别减少 45 5 %和 34 1% ,平板克隆形成率分别下降 46 6 %和 41 8% ,致瘤性分别下降 80 4%和 72 6 %。但SMMC 772 1细胞株 (肝癌 )上述各项指标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别。结论 :EGR 1对肝癌HHCC细胞株和食管癌ECa10 9细胞株的生长及恶性表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而对肝癌SMMC 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食管肿瘤 转录因子 EG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10
作者 黄斯勇 伍艳兰 +5 位作者 李国辉 何飞 康志杰 刘利 韩骅 梁英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50-452,460,共4页
目的:构建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方法:以pEF-BOSneo-hdll1ext-Fc为模板PCR扩增人Delta-like1胞外段。通过DNA重组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用MD平板筛选... 目的:构建人Delta-like1ext-Fc融合蛋白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表达。方法:以pEF-BOSneo-hdll1ext-Fc为模板PCR扩增人Delta-like1胞外段。通过DNA重组构建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用MD平板筛选重组子,G418筛选高拷贝转化子,经甲醇诱导表达后,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表达蛋白。结果:hDll1基因的胞外段被有效地扩增。序列分析表明,所构建的含hDll1ext-Fc融合基因的质粒与设计相同,融合蛋白hDll1ext-Fc得到正确表达。结论:成功地扩增了人Delta-like1胞外段,构建了hDll1ext-Fc融合基因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IC-hDll1ext-Fc,并在毕赤酵母中正确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祖细胞 NOTCH Delta-like1 融合蛋白 毕赤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配体Delta-like 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分化和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陈韵如 丰帆 +2 位作者 尹郸丹 梁英民 韩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04-708,共5页
本研究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 1(Dll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及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在GM-CSF和IL-4存在条件下,用OP9-Dll1和OP9-GFP细胞分别与小鼠骨髓细胞共培养8天,经肿瘤抗原刺激成熟。用流式... 本研究探讨Notch配体Delta-like 1(Dll1)对小鼠骨髓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及其抗原呈递功能的影响。在GM-CSF和IL-4存在条件下,用OP9-Dll1和OP9-GFP细胞分别与小鼠骨髓细胞共培养8天,经肿瘤抗原刺激成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MHCII、CD80和CD86的表达情况,ELISA法检测肿瘤抗原刺激后DC培养上清细胞因子IL-12和IL-10的水平,通过混合T淋巴细胞反应观察DC对T细胞的促增殖能力。结果表明:与GFP组相比,Dll1组的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明显增多(p<0.05)。肿瘤抗原刺激后,Dll1组DC表面MHCII、CD80和CD86表达量更高。DC分泌的IL-1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L-10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Dll1组DC具有更强的促T细胞增殖活性。结论:OP9-Dll1促进小鼠骨髓细胞向DC分化并增强其抗原呈递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NOTCH Delta-like 1 T细胞 骨髓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