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彬芳 吴玉燕 +2 位作者 冯小云 张博 张茹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9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微量泵泵入治疗。结果 86例...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8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采用盐酸右美托咪定持续微量泵泵入治疗。结果 86例患者中达满意镇静镇痛水平者77例,占89.53%;镇静镇痛不足者5例,占5.82%;过度镇静镇痛者4例,占4.65%。镇静镇痛治疗期间,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镇痛效果良好,适用于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治疗,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盐酸右美托咪定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彬芳 吴玉燕 +3 位作者 张博 冯小云 张茹 吴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22期33-34,共2页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50mg,24h微量... 目的观察尼莫地平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住院的4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尼莫地平50mg,24h微量泵持续泵入,连用2周。结果 43例患者在经过1周治疗后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为(10.7±2.4)分,高于入院时的(4.6±2.4)分。治疗3个月后GCS评分显示,良好15例(34.9%)、中残11例(25.6%)、重残9例(20.9%)、植物生存3例(7.0%)、死亡5例(11.6%)。结论尼莫地平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肠管预防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肠内营养时误吸的效果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君梅 井文婷 吴玉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5年第17期49-50,52,共3页
目的探讨鼻肠管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患者中预防误吸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鼻胃管组)、观察组33例(... 目的探讨鼻肠管在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实施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治疗患者中预防误吸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某医院神经外科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6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2例(鼻胃管组)、观察组33例(鼻空肠管组),观察组通过床旁盲插鼻肠管实施EN,对照组通过普通胃管实施EN,均给予EN护理常规护理。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2、3、4周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并监测患者各项胃肠道功能障碍(包括胃潴留、误吸、腹泻)指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达到全量营养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各阶段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达到全量营养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盲插鼻肠管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对肠内营养的耐受性,减少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 肠内营养 盲插鼻肠管 误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BDNF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豚鼠模型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细娟 姚立农 +2 位作者 黎璞 刘睿 罗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6-422,共7页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豚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和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Hartley雄性豚鼠为研究对象,制备并鉴定CVA豚鼠模型,确定CVA发作时脑内BDNF含量和(GAP-43)表达的变... 目的:研究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豚鼠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和对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Hartley雄性豚鼠为研究对象,制备并鉴定CVA豚鼠模型,确定CVA发作时脑内BDNF含量和(GAP-43)表达的变化。人为改变CVA豚鼠中枢BDNF含量,观察外周气道炎症和中枢GAP-43表达的相应改变。结果:制备的CVA豚鼠模型通过鉴定符合要求。(1)模型组豚鼠中枢BDNF和GAP-43表达量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2)与中枢注射人工脑脊液的CVA豚鼠相比,注射外源性BDNF可以增加肺组织气道周围的物质P免疫阳性反应物并加剧外周气道炎症,同时中枢GAP-43免疫阳性反应物分布增多(154.3±25.7 vs 78.2±22.8,P<0.01)。结论:中枢BDNF在豚鼠CVA发生发展中具有调控作用,这种作用可能通过调节GAP-43表达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