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α-晶状体蛋白在眼科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李琪 严宏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01-1104,共4页
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分子伴侣活性、自激酶活性、磷酸化丝氨酸残基-19、45、59模式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前体-3的活化... α-晶状体蛋白是晶状体中重要的成分蛋白质,是由αA-和αB-亚基组成的四聚体蛋白质。近年来研究表明α-晶状体蛋白具有很多特性,包括分子伴侣活性、自激酶活性、磷酸化丝氨酸残基-19、45、59模式及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蛋白酶前体-3的活化抗凋亡等,但其主要作用在于维持晶状体的结构和屈光性,此外,它还可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细胞膜结合促进RGCs的存活和轴突的再生,部分改善视功能。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的下降可导致其他晶状体蛋白的凝聚和酶的失活,与眼科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就α-晶状体蛋白的研究进展及其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分子伴侣 晶状体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眼科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眼科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制度 被引量:1
2
作者 严宏 惠延年 俞兰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56-157,共2页
本期我们刊发了严宏等撰写的“英国眼科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英国眼科医师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我刊期待着更多的作者撰文 ,介绍不同国家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和考核的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眼科医师教育、培训... 本期我们刊发了严宏等撰写的“英国眼科医师的培训和考核制度”。英国眼科医师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制度值得我们借鉴。我刊期待着更多的作者撰文 ,介绍不同国家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和考核的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我国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和考核的对策和建议 ,从而完善我国眼科医师教育、培训和考核制度。同时 ,我们也欢迎有关国际眼科学术会议预告、会议纪要以及国际和地区性眼科学会、协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培训与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患者术中主观视觉体验和眼科医生认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烨 王萍 严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90-393,共4页
背景白内障患者术中的视觉体验是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局部麻醉因未阻滞视神经功能,患者术中可能出现多种视觉体验。缓解患者由术中视觉体验带来的恐慌感对于改善患者的手术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局部麻醉... 背景白内障患者术中的视觉体验是患者对手术满意度的重要决定因素。局部麻醉因未阻滞视神经功能,患者术中可能出现多种视觉体验。缓解患者由术中视觉体验带来的恐慌感对于改善患者的手术的满意度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分析局部麻醉下白内障患者在白内障摘出术中的主观视觉体验和眼科医生对患者这种体验的认识,探讨医生进行术前告知和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抚的必要性。方法参考国外通用的患者调查问卷表,对资料完整的153例在局部麻醉下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的患者进行患者术中主观视觉体验的调查,包括患者在术中的光感、色觉、闪光感,以及对医生动作、光线变化的感觉等;参考2010中国医生调查问卷表,调查70位眼科医生(年资≥10年33位;年资〈10年37位)对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下接受白内障摘出术患者术中视觉体验的认识和态度。结果153例接受调查的患者表述术中无光感者27例,占17.6%;有光感者98例,占64.1%;有色觉者28例,占18.3%;有闪光感者25例,占16.3%;感知医生的动作者49例,占45.1%;看见手术器械者26例,占17.0%;看见手术医生的手指者11例,占7.2%;看见手术医生者4例,占2.6%;感知光线的变化者65例,占42.5%;看见IOL襻及其他者12例,占7.8%。接受调查的70位眼科医生中有21.4%认为白内障患者在局部麻醉下无光感,72.9%的医生认为患者术中有光感。分别有93.9%的高年资医生和75.6%的低年资医生(x。=4.393,P〈0.05)认为对患者进行术前告知和心理安抚对手术有帮助,但分别仅有45.5%的高年资医生和24.3%的低年资医生进行了常规的术前告知。结论局部麻醉下大部分白内障患者术中有多种不良主观视觉体验,多数眼科医生知道这种视觉体验,并认为术前心理安抚对手术有帮助作用,但仅有少数医生对白内障患者进行常规术前告知。本研究的结果提示眼科医生应重视在术前谈话中告知术中视觉体验的内容,并给予心理安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局部麻醉 视觉体验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肝Vx-2移植癌改良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6
4
作者 郭卫平 刘燕 +4 位作者 王执民 张洪新 曹伟 刘毅勇 樊爱琳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 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探讨不同植瘤方式的成功率。方法 将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只。观察 :①不同方式的成活率 ;②B超监测肿瘤生长 ,并计算肿瘤生长率 ;③瘤组织形态特征。结果 ①改良组植瘤成活率... 目的 建立稳定的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探讨不同植瘤方式的成功率。方法 将 6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 3组 ,每组 2 0只。观察 :①不同方式的成活率 ;②B超监测肿瘤生长 ,并计算肿瘤生长率 ;③瘤组织形态特征。结果 ①改良组植瘤成活率最高 (P <0 .0 5 ) ,瘤体呈指数性生长 ;②该瘤在肝组织中呈浸润式生长 ,其性状与移植于兔其他部位的Vx 2鳞状细胞癌特征相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兔Vx 2移植性肝癌模型 ,瘤组织块种植方式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VX-2 肝癌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眼前节变化与屈光飘移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郭勇 严宏 +1 位作者 张少波 牛丽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8-270,共3页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记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探讨它们的变化和屈光漂移的关系。方法在术前,术后第1天、1周、2... 目的使用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记录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人工晶状体位置,探讨它们的变化和屈光漂移的关系。方法在术前,术后第1天、1周、2周、1个月,使用Pentacam系统测量40例(40眼)白内障患者的ACV、ACD等,同时使用自动验光仪记录它们的角膜地形图及屈光状态。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显示患者白内障术后2周屈光度为(-1.13±1.00)D、术后1个月为(-1.34±1.20)D、术后3个月为(-1.23±1.10)D,近视度均比术后第1天显著增加(均为P<0.05)。Pentacam系统检查显示,白内障术后2周患者ACD为(3.12±0.23)mm、ACV为(131.00±45.57)mm^3,术后1个月ACD为(2.37±0.22)mm、ACV为(129.00±41.33)mm^3,术后3个月ACD为(2.70±0.33)mm、ACV为(131.00±43.27)mm^3,均比术后第1天显著减少(均为P<0.05)。患者术后屈光度变化和ACD变化呈正相关(r_(1周)=0.76,r_(2周)=0.78,r_(1个月)=0.79,r_(3个月)=0.75,均为P<0.05)。但是,患者术后屈光度变化、ACD变化和术前ACD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r=-0.42、-0.56,均为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患者,术后存在屈光飘移的可能,影响术后视功能。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早期的屈光飘移与ACD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PENTACAM 晶状体 屈光飘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饱和生理盐水对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春潇 严宏 +1 位作者 刘擎 郭勇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初步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SD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7日龄健康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氢水晚期治疗组和氢水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和氢... 目的初步研究氢饱和生理盐水对SD大鼠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抑制作用。方法选用7日龄健康SD大鼠68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氢水晚期治疗组和氢水组。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氢水早期治疗组和氢水晚期治疗组大鼠12日龄按25μmol.kg-1体质量单次颈背部皮下注射2mmol.L-1亚硒酸钠生理盐水。氢水预防组大鼠8~12日龄腹腔注射氢饱和生理盐水5mL.kg-1,每天1次,连续5d;氢水早期治疗组大鼠12~17日龄,注射处理相同;氢水晚期治疗组大鼠17~21日龄;氢水组大鼠8~17日龄进行注射。于26日龄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程度,测定晶状体中SOD活性及GSH、MDA含量。结果正常对照组、氢水组晶状体均透明,白内障组、氢水预防组和氢水晚期治疗组晶状体完全混浊;氢水早期治疗组晶状体混浊程度明显低于白内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48,P<0.05)。氢水早期治疗组与白内障组比较,晶状体中SOD活性及GSH含量明显升高(SOD:q=13.13,P<0.01;GSH:q=11.76,P<0.01),但白内障组和氢水预防组(SOD:q=1.96,P>0.05;GSH:q=1.61,P>0.05;MDA:q=2.74,P>0.05)及氢水晚期治疗组(SOD:q=1.37,P>0.05;GSH:q=1.25,P>0.05;MDA:q=1.11,P>0.05)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氢水早期治疗组MDA含量升高不明显,明显低于白内障组(q=10.28,P<0.01)。结论氢饱和生理盐水可以提高晶状体组织中SOD活性及GSH含量,减少MDA生成,从而减轻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对亚硒酸钠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抑制和延缓作用,但无明显的预防作用,对于已形成的白内障无逆转作用,对晶状体无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饱和生理盐水 白内障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丙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张鹏程 张婕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 Hg,1 k Pa=7.5 mm Hg)和高眼压组(>21 mm 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Master中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患者视力并改善眼压,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明显正相关。计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状体度数时,术前平均眼压正常者应选SRK/T公式较为准确,而术前平均眼压高时Hoffer Q公式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眼压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 屈光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G15的克隆及其在正常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燕 周健 +3 位作者 刘新平 药立波 苏景宽 惠延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8-231,共4页
目的克隆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MRG15)并研究其在正常晶状体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用改良的消减杂交法克隆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地高辛标记MRG15cDNA片断制作探针,用原位杂交法研究其在晶状体前... 目的克隆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MRG15)并研究其在正常晶状体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比较二者的差异。方法用改良的消减杂交法克隆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地高辛标记MRG15cDNA片断制作探针,用原位杂交法研究其在晶状体前囊膜切片上的表达,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克隆到了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的cDNA片断,长约639bp,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在正常晶状体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经统计分析,其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论MRG15在正常晶状体和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有表达;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其表达较正常晶状体增高,提示其可能在白内障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因子相关基因15 MRNA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晶状体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相对分子质量α-晶体蛋白分子伴侣活性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中的变化 被引量:5
9
作者 严宏 惠延年 +3 位作者 王建伟 王永强 丁正华 郭勇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高相对分子质量α晶体蛋白(αH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方法101只白内障晶状体取自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眼,26只透明晶状体取自意外死亡的健康青壮年角膜移植供体眼,使用SephacrylS300HR分离透明和混浊...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高相对分子质量α晶体蛋白(αH晶体蛋白)的分子伴侣功能。方法101只白内障晶状体取自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眼,26只透明晶状体取自意外死亡的健康青壮年角膜移植供体眼,使用SephacrylS300HR分离透明和混浊晶状体皮质和核αH晶体蛋白。采用αH晶体蛋白抑制过氧化氢酶(CAT)、βL晶体蛋白的热凝聚,以及糖基化和加热诱导CAT的失活作为分子伴侣的观察指标。结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晶状体含大量αH晶体蛋白,αH晶体蛋白的作用较αL晶体蛋白弱,对CAT和βL晶体蛋白热凝聚的抑制作用相似。透明晶状体与ARC、65岁以上组与65岁以下组、Ⅱ级与Ⅳ级核之间αH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差异具显著性。αH晶体蛋白可保护果糖和加热诱导CAT的失活。结论人αH晶体蛋白具有分子伴侣活性。但活性较αL晶体蛋白低。晶状体在老化过程中受翻译后修饰(PTM)的严重影响,形成大量αH晶体蛋白聚合物,导致分子伴侣功能下降,可能是白内障发病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H-晶体蛋白 分子伴侣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胍滴眼液防治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丁正华 严宏 +2 位作者 哈文静 郭勇 王建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6年第5期336-339,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1)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值大于14mmol·L-1为成模标准。治疗组左眼滴氨基胍溶液,2次·... 目的探讨氨基胍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的防治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65mg·kg-1)的方法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血糖值大于14mmol·L-1为成模标准。治疗组左眼滴氨基胍溶液,2次·d-1。每周监测大鼠血糖、尿糖、体重的变化,并在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进展。第13周测定晶状体中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以及糖化蛋白的含量。结果71%(32/45)达成模标准,并出现糖尿病表现。糖尿病大鼠晶状体混浊呈2阶段发展,前8周缓慢进展及后5周快速进展。氨基胍眼液治疗可延缓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第4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氨基胍治疗组晶状体中糖基化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氨基胍治疗组晶状体中谷胱甘肽含量较未治疗组有提高。结论氨基胍滴眼液可抑制早期糖尿病性白内障的进展,其抗糖基化蛋白作用可能参与抑制糖尿病性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性白内障 糖基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白内障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宝义 郭勇 王永强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7-708,共2页
目的比较多种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建立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便于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组、特殊膳食诱导组、小剂量STZ加特殊膳食诱导组。各组使用不同方法造模... 目的比较多种大鼠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建立发病过程类似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便于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组、特殊膳食诱导组、小剂量STZ加特殊膳食诱导组。各组使用不同方法造模成功后,比较大鼠血糖、尿糖、体质量的变化,并在裂隙灯下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的进展。结果STZ诱导组70%(14/20)血糖明显升高(空腹血糖>14mmol/L),5周后出现晶状体混浊,14周后大鼠晶状体完全混浊。特殊膳食诱导组40%(8/20)血糖明显升高,8周后出现晶状体混浊,20周后大鼠晶状体完全混浊。小剂量STZ加特殊膳食诱导组85%(17/20)血糖明显升高,6周后出现晶状体混浊,20周后大鼠晶状体完全混浊。与其他各组糖尿病大鼠相比,小剂量STZ加特殊膳食诱导组死亡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小剂量STZ腹腔注射加膳食诱导是安全而有效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模型制作方法,它诱导的糖尿病大鼠白内障进展缓慢,类似人类糖尿病性白内障,便于研究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脲佐菌素 糖尿病性白内障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炎症状态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行为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8
12
作者 韩静 闫小龙 Xiaoxi Qiao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81-585,共5页
背景研究表明炎性过程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和发展,而炎症作用的靶细胞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表明其可发挥保护心血管、预防肿瘤和保护血-脑屏障等多重生物学效应,... 背景研究表明炎性过程参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和发展,而炎症作用的靶细胞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降血糖药物,近年来表明其可发挥保护心血管、预防肿瘤和保护血-脑屏障等多重生物学效应,但其对炎症状态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系统异常是否具有防护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二甲双胍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刺激下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RVECs)增生、移行以及分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探讨二甲双胍对炎症环境中人RVECs生物学行为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原代RVECs进行培养和传代并分为正常对照组、5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2.5 ng/ml)组、TNF-α+不同浓度(5、10、20、40 mmol/L)二甲双胍组,分别按照分组方法在培养液中添加相应药物处理24 h。分别于处理前及处理后24 h采用Image-Pro Plus Software 7.0软件计数各组细胞数目;采用MTS法检测各组RVECs的吸光度(A490)值以评价细胞的代谢活力;采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迁移细胞数;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CP-1和IL-8质量浓度,并对各组间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正常对照组、5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组、TNF-α+5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10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20 mmol/L二甲双胍组和TNF-α+40 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数目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31,P〈0.01);各组细胞代谢活力(A490值)分别为0.32±0.02、0.32±0.03、0.97±0.02、0.90±0.05、0.76±0.15、0.74±0.05和0.41±0.03;各组细胞移行数目分别为(1 214±49)、(1 200±45)、(1 648±43)、(1 309±48)、(1 279±73)、(961±60)和(942±106)/视野;各组细胞上清液中MCP-1质量浓度分别为(0.385±0.050)、(0.362±0.060)、(2.285±0.200)、(1.131±0.180)、(0.622±0.120)、(0.537±0.090)和(0.492±0.130)μg/ml,IL-8质量浓度分别为(0.385±0.080)、(0.390±0.120)、(1.123±0.130)、(0.899±0.180)、(0.680±0.060)、(0.417±0.090)和(0.335±0.100)μg/ml,组间A490值、移行细胞数、MCP-1质量浓度和IL-8质量浓度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差异(F=73.31、103.89、150.92、268.32,均P〈0.01),TNF-α组细胞数目、A490值、移行细胞数、MCP-1质量浓度和IL-8质量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10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20 mmol/L二甲双胍组、TNF-α+40 mmol/L二甲双胍组细胞数目、A490值、移行细胞数、MCP-1质量浓度和IL-8质量浓度均明显低于TNF-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对TNF-α诱导的人RVECs增生、移行及分泌MCP-1、IL-8的能力均有抑制作用,从而可能对炎症环境中的RVECs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药理作用 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药效 炎症 细胞增生 细胞移行 肿瘤 坏死因子-α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白细胞介素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物-1对慢性高眼压模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IL-6R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杰 杜兆江 +4 位作者 杨新光 邝芳 李改丽 段晓莉 王百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目的 :观察共聚物 1(copolymer 1,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 (elevatedintraocularpressre,EI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凋亡和白细胞介素 6受体 (IL 6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 目的 :观察共聚物 1(copolymer 1,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对慢性高眼压 (elevatedintraocularpressre,EIOP)模型SD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凋亡和白细胞介素 6受体 (IL 6R)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和COP 1免疫的EIOP组。应用烧灼巩膜静脉的方法制作大鼠慢性EIOP模型。于COP 1免疫的EIOP组动物的后足皮下注射COP 1,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动物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动物不做任何处理。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RGC上IL 6R的表达 ,用TUNEL染色法检测各组RGC的凋亡。结果 :COP 1免疫的EIOP组的RGC凋亡数较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减少 (P <0 .0 5 )。IL 6R在正常大鼠RGC上有表达 ,安慰剂免疫的EIOP组表达增强 (P <0 .0 5 ) ,COP 1免疫的EIOP组表达水平最高 (P <0 .0 5 )。结论 :COP 1诱导的自身免疫对慢性EIOP条件下的RGC具有保护作用 ,并可使RGC表达IL 6R的水平升高。推测COP 1诱导的RGC上IL 6R表达水平的增高 ,可能与自体免疫反应的神经元保护作用有关。本研究结果对青光眼患者视网膜损伤的治疗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共聚物.1 IL-6R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凋亡 TUNEL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α-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宏 刘兵 +1 位作者 俞兰 王为农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方法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L和βL 晶状体蛋白,αL 晶状体蛋白与 25mmol/L泼尼松龙 21 半琥珀酸(P 21 H)孵育 20d(37℃),分别于 0、2、4、10和 20d应用βL 晶状体蛋白热聚集...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的影响。 方法 凝胶过滤层析分离αL和βL 晶状体蛋白,αL 晶状体蛋白与 25mmol/L泼尼松龙 21 半琥珀酸(P 21 H)孵育 20d(37℃),分别于 0、2、4、10和 20d应用βL 晶状体蛋白热聚集法测定分子伴侣活性,采用PerkinElmerLB50B荧光光度仪观察色氨酸和非色氨酸荧光值,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监测蛋白质交联程度。 结果 被P 21 H修饰后的αL 晶状体蛋白分子伴侣功能显著降低。P 21 H可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色氨酸荧光强度明显降低,非色氨酸荧光强度向较长波长移位和增强,提示形成新的荧光色素物。孵育第 10d,伴侣活性已降低至约 3 3%,色氨酸荧光强度殆尽,约在激发波长 412nm出现新的非色氨酸荧光强度。SDS PAGE显示糖皮质激素导致αL 晶状体蛋白明显凝聚。 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α 晶状体蛋白的修饰和伴侣活性的降低可能参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白内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晶状体蛋白 翻译后修饰 糖皮质激素 分子伴侣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萍 李养军 +1 位作者 张少波 李靖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77-979,共3页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83例95眼,其中男33例(42眼)、女50例(53眼),年龄22∽66岁,平均43.5岁,所有患...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强龙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患者83例95眼,其中男33例(42眼)、女50例(53眼),年龄22∽66岁,平均43.5岁,所有患者给予静脉滴注甲强龙1 g·d-1,连续4 d,间隔3周重复使用甲强龙,连续3--6次。同时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2次,连续10周,观察患者眼球突出度、眼球运动、眼睑水肿等情况。所有患者平均随访8个月。结果 29例患者经3个疗程治疗后病情稳定,出院口服甲氨蝶呤片10周,停药3个月后病情无复发;53例患者经4个疗程治疗后治愈,后期完全停药后随诊观察病情无反复;1例患者经6个疗程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病情无复发。所有患者均在给药后2∽3 d眼睑水肿、眶区疼痛、眼球运动及眼球突出度等症状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大剂量甲强龙静脉滴注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片口服可以有效治疗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不仅减少复发,同时减少甲强龙的用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眼眶炎性假瘤 甲强龙 甲氨喋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尾壳核、边缘区和苍白球生后发育的计算机三维重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耀宇 江贵平 +1 位作者 舒斯云 包新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6-360,T061,共6页
为研究大鼠脑的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在出生后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发育变化规律 ,在脑连续冠状切片的基础上进行Nissl染色 ,然后对脑的整个外轮廓、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尾壳核生后 (P0 1~P3... 为研究大鼠脑的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在出生后的三维立体形态的发育变化规律 ,在脑连续冠状切片的基础上进行Nissl染色 ,然后对脑的整个外轮廓、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进行计算机三维重建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 :尾壳核生后 (P0 1~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1.40± 0 .2 0 ) mm3到 (4 4 .5 2± 0 .10 ) mm3,最大吻尾径从 3 .1mm到 6.8mm;最大背腹径从 1.5 8mm到5 .0 41mm;最大内外径从 1.0 5 mm到 3 .64 1mm。苍白球生后 (P0 1~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0 .2 5± 0 .0 2 ) mm3到 (4 .84± 0 .0 8)mm3,最大吻尾径从 1.0 mm到 3 .3 mm;最大背腹径从 1.175 mm到 2 .5 5 1mm;最大内外径从 0 .80 5 mm到 1.5 98mm。边缘区生后 (P0 1~ P3 60 )的发育变化 :体积从 (0 .0 3 0 0 2± 0 .0 0 3 6) mm3到 (0 .5 6± 0 .0 1) mm3,最大吻尾径从 0 .8mm到 1.76mm;最大背腹径从 1.15 6mm到 2 .3 60 mm;最大内外径从 0 .0 65 mm到 0 .185 mm。提示 ,在生后一年中 ,尾壳核、苍白球和边缘区的形态基本未发生明显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壳核 边缘区 苍白球 计算机三维重建 生后发育 大鼠 脑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擎 杨烨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TTas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正常对照组)、15.5 mmol·L-1、25.5 mmol·L-1及35.5 mmol... 目的观察高浓度葡萄糖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硫醇转移酶(thioltransferase,TTase)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分别用葡萄糖浓度为5.5 mmol·L-1(正常对照组)、15.5 mmol·L-1、25.5 mmol·L-1及35.5 mmol·L-1(不同浓度高糖组),胎牛血清体积分数均为15%的DMEM培养液培养,同时设5.5 mmol·L-1葡萄糖+30.0 mmol·L-1甘露醇高渗对照组,24 h后Western-blotting检测TTase表达情况。选择35.5 mmol·L-1高糖浓度培养细胞,分别在0 h、2 h、8 h、16h、24 h时间点收集细胞,Western-blotting检测TTase表达,并测定TTase活性,细胞内总谷胱甘肽(T-GSH)、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计算GSSG与T-GSH的比值。结果 TTase表达随葡萄糖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在35.5mmol·L-1高糖组中表达最强,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3倍(P<0.01),25.5 mmol·L-1高糖组约为正常对照组1.7倍(P<0.05),甘露醇高渗对照组TTase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2 h,TTase表达开始增高,8 h表达达到高峰,约为正常对照组的2.0倍(P<0.01),随后逐渐下降,16 h时约为正常对照组1.7倍(P<0.01);24 h降为1.5倍(P<0.05)。与TTase表达类似,TTase活性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2 h开始升高,8 h达到高峰,约为正常对照组的1.8倍(P<0.01),随后逐渐下降。GSH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后16 h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GSSG和GSSG/T-GSH比值在35.5 mmol·L-1高糖处理2 h后均显著升高,分别约为正常对照组的3.5倍(P<0.001)和3.3倍(P<0.001),并随时间推移不断上升。结论高糖可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TTase表达上调、活性增强,同时伴GSH的含量下降,GSSG含量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白内障 高糖 晶状体上皮细胞 硫醇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对大鼠慢性高眼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吕炳健 高晓唯 +2 位作者 王瑞夫 严宏 王百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27-431,共5页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慢性高眼压条件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高眼压+PEDF组(A组)、高眼压+去离子水组(B组)和假手术+PEDF组(C组),A组、B组模型的制作应用巩膜浅层静脉烧烙法建立... 目的探讨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慢性高眼压条件下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作用。方法雌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高眼压+PEDF组(A组)、高眼压+去离子水组(B组)和假手术+PEDF组(C组),A组、B组模型的制作应用巩膜浅层静脉烧烙法建立慢性高眼压模型,C组仅剪开球结膜,不烧烙巩膜浅静脉。A组、C组在模型建立后即刻用10μL微量注射器于大鼠角膜缘后2mm处刺入玻璃体腔,抽出玻璃体2μL,再向玻璃体腔内注射0.05g/L重组大鼠PEDF2μL,B组同法注入等量的去离子水。在3d和14d后处死动物,摘除眼球,将视网膜组织行冰冻切片,用TUNEL法及Fluoro-Jade(FJ)荧光染色检测各组RGCs的凋亡和变性。结果术后3d、14d时A组和B组眼压均明显升高,与同时间点C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3d和14d间的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检测显示,A组、C组3d和14dRGCs的凋亡数目均明显少于同时间点B组(P<0.05),A组14d的凋亡细胞数明显少于3d(P<0.05)。FJ荧光染色结果显示,A组、C组3d和14d变性RGCs数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14d的变性细胞数较3d时明显减少(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PEDF可减少慢性高眼压大鼠RGCs的凋亡和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高眼压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的氧化、抗氧化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梅菊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55-56,共2页
晶体的氧化、抗氧化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李梅菊,严宏综述张东杲审校通过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已证实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晶体内某些酶活性下降及光化反应引起... 晶体的氧化、抗氧化与老年性白内障的关系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眼科李梅菊,严宏综述张东杲审校通过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已证实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理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目前。许多学者认为晶体内某些酶活性下降及光化反应引起的超氧化损伤是老年性白内障发病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 氧化 抗氧化 白内障 老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视遮盖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5
20
作者 李小康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遮盖是弱视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具体效果还因情况而异。重度弱视患者全天遮盖和6h遮盖的视力提高相近,中度弱视患者2h和6h遮盖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既往认为的弱视类型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受到挑战,有研究发现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作用并... 遮盖是弱视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具体效果还因情况而异。重度弱视患者全天遮盖和6h遮盖的视力提高相近,中度弱视患者2h和6h遮盖治疗的效果没有明显差异。既往认为的弱视类型对治疗结果的影响受到挑战,有研究发现其对治疗结果的影响作用并不明显。遮盖与阿托品疗法对中度弱视治疗的效果是相近的。有试验性研究发现遮盖伴精细行为训练能提高遮盖治疗的效果。终止治疗的方法可能也是影响复发的一个因素。本文扼要综述弱视遮盖治疗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视 遮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