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的护理 被引量:4
1
作者 孙盈盈 刘震雄 +1 位作者 赵曙光 雷巧玲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 对81例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患者实施氩离子凝固术治疗,结果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复查内镜显示 治疗处粘膜色泽正常,无复发,且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和疣状胃炎是一种疗 效确切、安全性好的新方法。认为治疗前加强心理护理,保证仪器性能良好;治疗中密切配合;治疗后注重潜在并 发症的观察及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氩离子凝固术 息肉 疣状胃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消化系肿瘤 被引量:2
2
作者 罗俊卿 闻勤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51-552,共2页
关键词 细胞凋亡 消化系肿瘤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肠肽在针刺调节免疫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巍 黄裕新 +2 位作者 陈洪 孙大勇 王庆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473-475,477,共4页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足三里穴时脑肠肽对大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 目的 :研究电针 (EA)刺激足三里穴时脑肠肽对大鼠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足三里组、免疫抑制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 +免疫抑制组。同步观察电针后某些脑肠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脑垂体和外周血P物质 (SP)、血管活性肠肽 (VIP)的含量 ;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反映细胞免疫功能 ;应用红细胞C3b受体 酵母菌花环试验和红细胞 IC花环试验检测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后大鼠外周血的CD4+ 、RBC C3bRR、RBC ICR均明显升高 (P均 <0 0 1) ,CD8+ 无显著变化 (P >0 0 5 ) ;脑垂体和外周血中SP、VIP的含量增加 (P均 <0 0 1) ;且CD4+ 与SP、VIP含量的变化 (r =0 744 ,P <0 0 5 ;r =0 738,P <0 0 5 ;r =0 82 2 ,P <0 0 5 ;r=0 848,P <0 0 5 )、CD4+ 和RBC C3bRR呈显著正相关 (r =0 719,P <0 0 5 )。非经非穴组的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在调控胃肠功能的同时可引起多种脑肠肽的变化 ,这些脑肠肽又作为调节因子 ,对全身免疫系统发生影响 ,同时免疫网络之间、调节因子之间也存在着相互调节和制约 ,形成一个复杂、有机的网络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治疗 足三里 大鼠 脑肠肽 T淋巴细胞亚群 电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对大鼠胃运动及相关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景杰 黄裕新 +2 位作者 秦明 王旭霞 赵曙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对胃排空、胃电活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 19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 3组 ,即急性睡眠剥夺组 (A组 )、慢性睡眠剥夺组 (B组 )、空白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随机均分为 2个亚组 ,每亚... 目的 观察睡眠剥夺对胃排空、胃电活动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 19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 3组 ,即急性睡眠剥夺组 (A组 )、慢性睡眠剥夺组 (B组 )、空白对照组 (C组 ) ;每组又随机均分为 2个亚组 ,每亚组 32只大鼠 ,即AI、AII,BI、BII,CI、CII;每个亚组再随平均分为 4个小组 ,每小组 8只大鼠。利用放射分析法 ,使用放射性核素锝 (99mTc) ,采取液相胃排空的方法检测胃的排空 ,利用浆膜法检测胃电的变化 ;利用生化法和放免分析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CGRP、NO含量。结果 急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改变 ,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 ,胃的排空速率逐渐降低 ;胃电活动在餐前逐渐降低 ,而餐后无明显规律 ,呈现紊乱状态 ;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血浆中CGRP的水平 ,逐渐降低 ,而NO水平却逐渐升高。慢性睡眠剥夺导致胃排空速率降低 ,但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 ,胃的排空速率未再发生更为明显的变化 ,呈现低排空状态 ;胃电活动在餐前、餐后均无明显规律 ,呈现紊乱状态 ;血浆中CGRP的水平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 ,呈现低水平状态 ,但与干预时间的关系不明显 ;NO水平呈现相对较高状态 ,且与干预时间关系不明显。结论 睡眠剥夺对胃运动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胃肠活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晨交班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37
5
作者 雷巧玲 张娜 +4 位作者 张茹 刘莎 焦娟莉 王圆圆 郎红娟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69-70,81,共3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模式,以SBAR沟通模式制定护士病情汇报模板,与传统晨交班比较交班时间、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有效信息的知晓度及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模式,以SBAR沟通模式制定护士病情汇报模板,与传统晨交班比较交班时间、责任护士对分管患者有效信息的知晓度及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模式后,交班时间缩短,责任护士对患者有效信息知晓度提高,医生和患者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晨交班联合SBAR沟通模式可提高晨交班的效率与质量,提升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班 医护一体化 责任制 SBAR沟通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43、NMDA与大鼠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敏化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静瑜 黄裕新 +3 位作者 秦明 高会军 窦维佳 王景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46-949,共4页
目的探讨大鼠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和骶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敏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结肠扩张组、IBS组、IBS结肠扩张组及IBS结肠扩张+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干预... 目的探讨大鼠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和骶髓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与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敏化的关系。方法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结肠扩张组、IBS组、IBS结肠扩张组及IBS结肠扩张+甲磺酸伊马替尼(STI-571)干预组,每组10只。IBS组、IBS结肠扩张组和IBS结肠扩张并干预组大鼠采用旋毛虫感染制作IBS模型。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Cx43和骶髓NMDA受体的表达。结果正常组、正常结肠扩张组、IBS组的结肠Cx43和骶髓NMD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BS结肠扩张组结肠Cx43和骶髓NMDA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正常结肠扩张组、IBS组比较均显著增强(P<0.01),而STI-571干预后大鼠结肠Cx43和骶髓NMDA表达均有所下降(P<0.01)。结论 Cx43和NMDA可能在IBS内脏敏化机制中起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连接蛋白43 受体 N-甲基 D-天冬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郎红娟 朱银星 +3 位作者 张娜 刘珂欣 赵艾 雷巧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0期56-58,共3页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目视管理中常用的定位、颜色、标识、看板等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分级护理、专科护理、... 目的探讨目视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目视管理中常用的定位、颜色、标识、看板等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对实施目视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分级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消毒隔离、护理安全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实施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者低于实施前(P<0.01),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运用目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视管理 护理质量 不良事件 满意度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对应激大鼠延髓内脏带内Fos和GFAP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秦明 黄裕新 +3 位作者 王景杰 段丽 曹荣 饶志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19-821,共3页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中即刻早期基因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针刺足三里穴保护应激大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电针组,每组8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和GFAP在... 目的探讨延髓内脏带(MVZ)中即刻早期基因Fos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针刺足三里穴保护应激大鼠胃黏膜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应激组、电针组,每组8只。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和GFAP在中枢延髓内脏带内孤束核(NTS)、迷走神经背运动核(DMV)中的表达并计算各组的溃疡指数(UI)。结果Fos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表达主要位于延髓内脏带内NTS、DMV中。应激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I明显上升(P<0.01),Fos和GFAP在中枢延髓内脏带内大量表达。电针组与应激组比较,Fos和GFAP在中枢延髓内脏带内的表达下调,UI下降(P<0.01)。结论电针刺足三里穴对应激大鼠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延髓内脏带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穴位 基因 fos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质 应激 延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BS患者胃肠运动功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景杰 高峰 +2 位作者 黄裕新 郝悦 刘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23-424,共2页
关键词 胃肠运动功能 临床研究 肠易激综合症 电生理学 氢呼吸实验 动态pH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诱导肝癌细胞HepG_2凋亡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闻勤生 罗俊卿 焦成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913-914,共2页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As2O3对 HepG2细胞株的形态学改变和诱发凋亡率。结果 As2O3作用于细胞后,可看到较典型的细...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作用。方法 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观察As2O3对 HepG2细胞株的形态学改变和诱发凋亡率。结果 As2O3作用于细胞后,可看到较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固缩成斑块状、呈半月型紧贴于核膜周边、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等。AO/EB荧光染色法显示,细胞凋亡率为3.1%-9.1%。As2O3诱导 HepG2细胞凋亡作用呈时间依赖性,最佳浓度为 2 μmol/L。流式细胞仪 DNA直方图上呈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凋亡峰。As2O3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M期。结论As2O3具有诱导HepG2细胞凋亡作用,具有治疗肝癌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胂 肝癌 细胞凋亡 抗癌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9
11
作者 闻勤生 孟冬娅 胡晓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47-24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血清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足三里穴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骶髓后联合核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秦明 饶志仁 +4 位作者 杨琦 王景杰 段丽 曹荣 黄裕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54-1456,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骶髓后联合核(SDCN)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SDCN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参与针刺调控UC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U...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骶髓后联合核(SDCN)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学反应的影响,初步探讨SDCN内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参与针刺调控UC的中枢神经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溃疡性结肠炎组(UC组)、UC+电针足三里穴组(足三里穴组)和UC+电针非经穴组(非经穴组),足三里穴组根据针刺的时间又分为1、3、5d 3个亚组,每组8只大鼠。采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液灌肠法诱导建立UC大鼠模型。实验结束后处死各组动物,取骶髓切片,采用抗Fos/抗GFAP双标记(分别标记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和抗OX42(标记小胶质细胞)的ABC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除对照组外,Fos阳性神经元、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均集中对称分布于SDCN内。以UC组和非经穴组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阳性免疫反应表达最高,而足三里穴组各时间点的阳性表达均较前两组明显减少(P<0.01)。电针足三里穴组各时间点比较,5d组较1d组阳性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骶髓后联合核内免疫阳性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参与了电针足三里穴对UC大鼠的抗炎作用过程;电针调节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功能活动与针刺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足三里 结肠炎 溃疡性 骶髓后联合核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海峰 闻勤生 +2 位作者 黄裕新 赵柏山 宋海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65-767,共3页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 0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的最大截面直径、平均流速、流量及淤血指数 (CI)。 结果 :肝硬化组的门静脉直径 ...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4 0例肝硬化患者及 2 0例正常人的门静脉主干和脾静脉的最大截面直径、平均流速、流量及淤血指数 (CI)。 结果 :肝硬化组的门静脉直径 (PVD)、流量 (PVF)、淤血指数 (PVCI)和脾静脉直径 (SVD)、流量 (SVF)、淤血指数(SVCI)均显著大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肝硬化组的门静脉流速 (PVV)、脾静脉流速 (SVV)显著小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在肝硬化组内部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阳性者的PVD显著大于EVB阴性者 (P <0 .0 1)。PVCI及SVCI亦显著大于EVB阴性者 (P <0 .0 5 ) ,SVV显著小于阴性者 (P <0 .0 5 )。在肝功能不同的患者之间 ,Child PughC级患者的PVD及PVCI显著大于Child PughA级和B级患者 (P <0 .0 1) ,C级患者的PVV显著小于A级患者 (P <0 .0 5 )。 结论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门静脉系统的血流量增多 ,阻力增大 ,而且其程度受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肝硬化 门脉高压 彩色多普勒 食管静脉曲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应激对幼鼠海马和视上核中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胜智 王景杰 +4 位作者 马庆久 何显力 南菁 秦云霞 邱建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NMDAR2及其转运体GLAST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中枢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对学习、记忆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视上核以...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NMDAR2及其转运体GLAST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中枢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对学习、记忆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视上核以及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NMDAR2和GLAST表达的变化情况。通过灰度分析和荧光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视上核和海马均显示,在睡眠剥夺第3 d,NMDAR2和GLAST开始增加;睡眠剥夺第5 d,增加更为明显;睡眠剥夺的第7 d,增加的程度有所降低;睡眠剥夺第14 d,视上核NMDAR2和GLAST表达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睡眠剥夺对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的NMDAR2和GLAST的表达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较为明显的影响。7 d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趋于消失,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调节和自我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海马回 视上核 NMDAR2 GL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湿热刺激对大鼠下丘脑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可塑性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秦明 黄裕新 +4 位作者 王景杰 段丽 曹荣 陈良为 饶志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高湿热环境下大鼠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大鼠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干球温度(40.0±0.5)℃,相对湿度(60±5%)]内,120min后取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和... 目的探讨高湿热环境下大鼠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将大鼠置于仿真模拟气候舱[干球温度(40.0±0.5)℃,相对湿度(60±5%)]内,120min后取出。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Fos和GFAP在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表达并计录各组动物的行为学反应。结果在高湿热环境下行为学上动物表现为躁动不安、呼吸加快、前爪抓挠面部;120min组中有2只动物死亡。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发现湿热刺激组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Fos和GFAP表达比对照组明显上调,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机体下丘脑的室旁核和视上核中的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了对高湿热刺激的反应及其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湿热环境 神经元 星形胶质细胞 下丘脑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缓解肠胀气的效果 被引量:7
16
作者 雷巧玲 黄妮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24期13-14,16,共3页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高效的缓解患者腹胀的肛管排气方法。方法将高位负压肛管排气装置(一次性胃管按常规肛管排气法插入肛门20 cm以上,胃管末端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相连接),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胀气患者47例,并与同期采用常规肛管排气法...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高效的缓解患者腹胀的肛管排气方法。方法将高位负压肛管排气装置(一次性胃管按常规肛管排气法插入肛门20 cm以上,胃管末端与一次性负压引流器相连接),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胀气患者47例,并与同期采用常规肛管排气法的46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即刻(排气10 min)缓解腹胀的有效率达89.4%,常规肛管排气即刻缓解腹胀的有效率为34.8%;前者排气30 min的有效率为100%,后者为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位负压肛管排气法治疗肠胀气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肛管排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胀 负压 高位 肛管排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氟柠檬酸对福尔马林致痛大鼠脊髓c-Fos和GFAP、OX42表达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明 黄裕新 +5 位作者 饶志仁 王景杰 赵曙光 杨琦 段丽 曹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52-556,共5页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氟柠檬酸(fluorocitrate,FCA)抑制脊髓胶质细胞功能后,对比观察足底注射福尔马林(formalin)模型大鼠热痛敏行为及脊髓后角c-Fos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acidic protein,GFAP)、OX42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脊髓... 目的:通过鞘内注射氟柠檬酸(fluorocitrate,FCA)抑制脊髓胶质细胞功能后,对比观察足底注射福尔马林(formalin)模型大鼠热痛敏行为及脊髓后角c-Fos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acidic protein,GFAP)、OX42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脊髓胶质细胞在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lank组)、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组(NS组)、足底皮下注射formalin组(F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后皮下注射formalin组(NS+F组)、鞘内注射FCA后皮下注射formalin组(FCA+F组),每组8只。采用向大鼠右侧后肢足底皮下注射2.5%formalin(120μl)造成动物的伤害性刺激模型。造模后先测量记录各组大鼠的热刺激潜伏期(pawwithdrawalthermal latency,PWTL),然后灌注取脊髓组织切片进行抗c-Fos、抗GFAP和抗OX42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足底注射formalin后,大鼠PWTL明显缩短,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增加,且在脊髓后角浅层有大量c-Fos、GFAP和OX42免疫产物表达;与blank照组和N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预先鞘内注射FCA再注射formalin后,大鼠PWTL明显延长,自发缩足反射次数明显减少(P<0.01),同时c-Fos、GFAP和OX42免疫产物表达亦明显降低(P<0.01),与F组和NS+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抑制脊髓胶质细胞功能可明显减轻大鼠足底皮下注射formalin的痛觉过敏作用,脊髓胶质细胞主动参与了疼痛信息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福尔马林 痛觉过敏 氟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oli病1例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慧群 闻勤生 +1 位作者 赵保民 黄裕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87-1487,共1页
关键词 CAROLI病 胆管 肝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罕见巨大多囊肝并多囊肾1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慧群 黄裕新 秦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多囊肝 多囊性肾发育不良 肾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穿刺在肝硬化脾动脉破裂休克抢救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巧玲 黄妮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8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动脉破裂大出血并发严重休克患者的急救方法。方法对1例突发肝硬化自发性脾动脉破裂大出血休克患者,在多条外周静脉通道不能满足尽快扩容要求的情况下,果断实施颈动脉留置针穿刺加压快速止血和扩容。结果经颈动脉留置... 目的探讨肝硬化脾动脉破裂大出血并发严重休克患者的急救方法。方法对1例突发肝硬化自发性脾动脉破裂大出血休克患者,在多条外周静脉通道不能满足尽快扩容要求的情况下,果断实施颈动脉留置针穿刺加压快速止血和扩容。结果经颈动脉留置针穿刺紧急加压输血、补液、止血抢救后,患者意识恢复、血压回升至正常,为后续的介入治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结论颈动脉留置针的建立是该例严重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穿刺 肝硬化 脾动脉破裂 失血性休克 急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