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大鼠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
作者 包国强 吴金生 +2 位作者 马庆久 鲁建国 王占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95-697,共3页
目的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是体内重要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剂。本实验意在研究缺血肝脏复流后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水平变化 ,及L 精氨酸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90只随机分为 3组 :左中肝叶先行缺血 70min ,后恢复血流 ,于... 目的 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是体内重要的氧自由基的清除剂。本实验意在研究缺血肝脏复流后血清谷胱甘肽及其相关酶水平变化 ,及L 精氨酸对其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 90只随机分为 3组 :左中肝叶先行缺血 70min ,后恢复血流 ,于复流前静脉给予生理盐水 (损伤组 ) ,或复流前静脉给与L 精氨酸 ( 2 0 0mg/kg) (处理组 ) ;假手术组只给与暴露左中肝叶之肝蒂。各组动物分别在复流后 0、1、3、6、1 2h取血清标本 ,用以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MDA、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和谷胱甘肽 S转移酶 (GSH ST)。并取肝组织标本做光镜和电镜观察 ,了解组织病变特点。结果 损伤组血清ALT、MDA、GSH ST和GSH PX含量较假手术组有明显的提高 (P <0 .0 5) ,而在复流后 3h血清GSH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给与L 精氨酸处理可以明显减轻这种变化 (P <0 .0 5)。结论 L 精氨酸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还原型谷胱甘肽水平有关。血清GSH PT、GSH ST活性受到肝细胞损伤后释放增加的影响 ,与肝脏损伤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灌注损伤 肝脏缺血 谷胱甘肽 一氧化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大鼠梗阻性黄疸形成中TNF-α和IL-6对肝脏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端阳 吴金生 +2 位作者 马庆久 褚延魁 李金茂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形成过程中,血清及肝组织TNFα和IL6 的水平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以结扎胆总管(ligating co m m on bile duct , LCD) 的大鼠为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LCD...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疸形成过程中,血清及肝组织TNFα和IL6 的水平及其与肝损害的关系。方法:以结扎胆总管(ligating co m m on bile duct , LCD) 的大鼠为模型, 采用放射免疫法, 测定LCD 后不同时间血清和肝组织中TNF- α和IL- 6 的含量。结果:LCD 组血清TNFα和IL6 的水平[ 分别为(1285 .00 ±72 .23) μg/ L 和(301 .25 ±44 .86) μg/ L] 明显高于假手术对照组[ 分别为(791 .00 ±164) μg/ L 和(235 .00 ±47) μg/ L] ,( P < 0 .01 和P <0 .05) ,肝组织中TNFα和IL6 的含量[ 分别为(2353 .75 ±695 .45)μg/100g 和(972 .75 ±154 .62)μg/100g]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均为< 300 μg/100g ,P < 0 .01) ;于LCD 后1 d ~3 d 变化最为明显,第7 天~14 天维持在一较高水平。二者与谷丙转氨酶( ALT) 的变化均呈显著的正相关( 相关系数r 分别为0 .631 和0 .782) 。结论:TNFα和IL6 均参与了肝脏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结节肝细胞癌的基础研究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5
3
作者 杨振宇 杜锡林 +3 位作者 杨涛 谭凯 贺小军 陈安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1212-1215,共4页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细胞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正逐渐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多结节肝细胞癌作为肝癌大体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从分子学起源,还是指导其诊治的... 近年来,随着肝细胞癌基础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肝细胞癌异质性、生物学特性、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等正逐渐成为现代临床肝癌治疗学的基本指导思想。多结节肝细胞癌作为肝癌大体标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从分子学起源,还是指导其诊治的临床分型指南,均有了新的进展,同时也出现了新的争议。综述了多结节肝细胞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进展,希望对肝细胞癌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有助于患者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蛋白质组学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 被引量:7
4
作者 巩丽 赵建业 +3 位作者 董瑞 朱少君 兰淼 张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8-639,共2页
关键词 肝脏 恶性黑色素瘤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电极射频对猪正常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正平 马庆久 +1 位作者 宇捷 杜锡林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05-806,共2页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 (RF)对正常肝脏组织及全身的影响。方法 将 2 5头 1 5kg的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 ,分别对其RF作用前及作用后 1、3、5、7、1 4d的肝功能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改... 目的 探讨集束电极 (多弹头 )射频 (RF)对正常肝脏组织及全身的影响。方法 将 2 5头 1 5kg的猪随机分为A、B、C、D、E 5组 ,分别对其RF作用前及作用后 1、3、5、7、1 4d的肝功能及病理学改变进行观察。结果  1周内肝功能出现一过性改变 ,1周后恢复正常 ;作用后第 3~ 7天凝固坏死范围最大 ,7~ 1 4d凝固坏死区外的肝脏炎性改变恢复正常。结论 集束电极射频对肝毁损确切 ,肝功能及凝固区外的肝组织也将出现暂时性改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电极射频 射频治疗 肝脏组织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王青 赵华栋 +2 位作者 阴继凯 董瑞 鲁建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614-616,619,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结肠正常组织中COX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结肠癌中,COX-2...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结肠正常组织中COX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结肠癌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5%(3/40)和83.0%(83/100),而MMP-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5.0%(2/40)和94.0%(94/100),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1)。在结肠癌组织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临床中晚期高于早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COX-2和MMP-2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结肠癌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COX-2和MMP-2表达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潜在转移和预后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氧合酶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剥夺应激对幼鼠海马和视上核中谷氨酸受体及转运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胜智 王景杰 +4 位作者 马庆久 何显力 南菁 秦云霞 邱建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7年第9期927-930,共4页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NMDAR2及其转运体GLAST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中枢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对学习、记忆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视上核以... 目的:观察睡眠剥夺对大鼠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组织谷氨酸受体NMDAR2及其转运体GLAST的影响,为防治因睡眠剥夺引起中枢功能的损害以及可能对学习、记忆产生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与应激反应相关的视上核以及和学习、记忆密切相关的NMDAR2和GLAST表达的变化情况。通过灰度分析和荧光半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结果:视上核和海马均显示,在睡眠剥夺第3 d,NMDAR2和GLAST开始增加;睡眠剥夺第5 d,增加更为明显;睡眠剥夺的第7 d,增加的程度有所降低;睡眠剥夺第14 d,视上核NMDAR2和GLAST表达程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睡眠剥夺对幼鼠视上核和海马的NMDAR2和GLAST的表达程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有较为明显的影响。7 d后随着睡眠剥夺时间的延长,这种影响趋于消失,这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调节和自我保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海马回 视上核 NMDAR2 GLA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聚集及释药特性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付京 包国强 +3 位作者 王化宁 马庆久 何显力 赵华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场和加热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在体外的聚集及释药情况。方法:实验按水浴加热温度分为6组,分别为21、33、39、42和45℃组以及对照组,同时每一组又分为施加磁场组与未施加磁场组2个亚组。利用LY荧光标记阿霉素后,制备... 目的:探讨磁场和加热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在体外的聚集及释药情况。方法:实验按水浴加热温度分为6组,分别为21、33、39、42和45℃组以及对照组,同时每一组又分为施加磁场组与未施加磁场组2个亚组。利用LY荧光标记阿霉素后,制备成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采用外加磁场定位对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进行聚集引导,水浴加热使其释放阿霉素,通过荧光分析仪观察其聚集、释放药物及与腺癌细胞(腺癌细胞株HT-29)结合情况。结果:在体外强磁场作用下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出现定向聚集,在水浴加热至33℃时阿霉素开始释放,并可与腺癌细胞结合,42℃时药物释放量可达到90%以上。其中21、33和39℃时释放药物与腺瘤细胞结合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在39、42和45℃药物释放率施加磁场亚组与未施加磁场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磁场可以明显提高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的体外定向聚集性,温度可以控制磁性热敏阿霉素脂质体对阿霉素的释放及其与腺癌细胞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阿霉素 热敏 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建立抗肝癌抗原HAb18G的人源性Fab基因库 被引量:2
9
作者 包国强 马庆久 +2 位作者 邢金良 杨向民 陈志南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7-440,共4页
目的 :在嵌合HAb18 Fab抗体的基础上 ,利用载体pComb3X ,采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建立全人源性Fab基因库。方法 :用RT PCR自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 ,扩增全套人抗体Fd基因片段和L链基因。首先 ,将Fd基因克隆入已含嵌合L链基... 目的 :在嵌合HAb18 Fab抗体的基础上 ,利用载体pComb3X ,采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建立全人源性Fab基因库。方法 :用RT PCR自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中 ,扩增全套人抗体Fd基因片段和L链基因。首先 ,将Fd基因克隆入已含嵌合L链基因的展示载体pComb3X/CL中 ,建立人 -鼠杂合的Fab基因库 ,以原核表达的非融合HAb18G的胞外区片段为抗原 ,筛选杂合的Fab基因 ,以得到人Fd基因。然后应用筛选出的Fd基因与人L链基因库配对 ,建立全为人Fab的基因库 ,并筛选全人Fab基因。将IPTG诱导的表达菌裂解 ,取其上清对pⅢ Fab融合蛋白的功能进行分析 ,并对其编码基因进行测序。结果 :建立了库容为 2× 10 7的杂合Fab基因库 ,经 6轮筛选后得到 7株杂合Fab基因。利用筛选的人Fd基因建立了库容为 0 .8× 10 7的全人Fab基因库 ,经 4轮筛选得到 2株亲和力较高、特异性强的人Fab基因。测序结果显示 ,2株Fab基因具有相同的Fd基因序列 ,与亲本抗体同属IgG2亚类 ;L链基因为κ型 ,可变区均属于Vκ3家族。结论 :利用导向选择链更替技术 ,筛选出特异性较强、完全人源化的抗肝癌抗原HAb18G的Fab抗体 ,为进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基因库 人源化 肝癌 pComb3X 导向选择 链更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补液为主治疗利比里亚埃博拉病毒病(附4例报告)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志辉 李福祥 +8 位作者 郝春秋 周飞虎 杨建军 张萍 蔡颖 阴继凯 郭万刚 郭昌星 李成忠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0-593,共4页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为主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疗效。方法分析在利比里亚治疗的4例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根据病情轻重和是否伴有严重呕吐来确定采用口服或静脉补液,依据个体情况包括尿量、粪便量和排汗量等确定用量,每天补液750~2 ... 目的探讨口服补液盐为主治疗埃博拉病毒病的疗效。方法分析在利比里亚治疗的4例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治疗结果。根据病情轻重和是否伴有严重呕吐来确定采用口服或静脉补液,依据个体情况包括尿量、粪便量和排汗量等确定用量,每天补液750~2 000mL。其中3例采用口服补液,另1例第1天采用口服补液,后因病情较重改为静脉补液。疗程到临床症状完全缓解。结果主要接受口服补液治疗的3例埃博拉病毒病的患者痊愈,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1例死亡。结论口服补液应作为早期、长期、就地治疗经济、卫生状况落后的西非地区轻、中度埃博拉病毒病的一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病 补液疗法 口服补液盐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确诊埃博拉病毒病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福祥 李成忠 +9 位作者 周飞虎 胡宗海 陈志辉 郝春秋 杨建军 郭昌星 张萍 蔡颖 郭万刚 阴继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4-589,共6页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确诊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转归,探讨该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归纳5例EVD确诊患者流行病学、症状、体征、治疗、转归情况,总结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 5例患者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6岁,男∶...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确诊患者临床特征及其转归,探讨该病的临床救治经验。方法归纳5例EVD确诊患者流行病学、症状、体征、治疗、转归情况,总结临床特点和规律。结果 5例患者年龄32~58岁,平均年龄46岁,男∶女为2∶3,重症3例、轻症2例。起病前21d内均有明确流行病学接触史,2例来自同一传播链;1例为医护人员。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或虚弱、厌食、腹泻、结膜充血等为主,1例发生消化道出血。5例患者均首次行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OV)RNA PCR检测即为阳性。经尽快、早期采取严密隔离、退热、补液、预防并发症、治疗基础疾病等措施,3例患者治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尽早隔离传染源、管理接触者可有效阻断传播链;PCR核酸检测是诊断EVD的快速、方便、有效方法;尽早采取对症支持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治疗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病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人补体衰变加速因子真核载体并转染NIH/3T3成纤维细胞 被引量:2
12
作者 乔庆 陈勇 +2 位作者 窦科峰 张静 李剑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2-305,i0012,共5页
目的:构建人补体衰变加速因子(DAF)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DAF,并利用壳聚糖组装成纳米微粒复合体,转染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方法:应用PCR方法,从DAFpGEMTEasyVector克隆相关的DNA序列,插入具有相应酶切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 目的:构建人补体衰变加速因子(DAF)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DAF,并利用壳聚糖组装成纳米微粒复合体,转染小鼠NIH/3T3成纤维细胞。方法:应用PCR方法,从DAFpGEMTEasyVector克隆相关的DNA序列,插入具有相应酶切位点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HygroB中,构建pSecTag2/HygroBDAF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利用壳聚糖包裹质粒,转染小鼠NIH/3T3细胞,并对转染细胞用抗DAF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DAF基因大小为1049bp,与基因序列数据库中记载的人DAFcDNA序列结果完全一致;利用壳聚糖DAF纳米微粒转染NIH/3T3细胞24h后,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细胞质弥漫染色阳性。结论:成功构建了人DAF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壳聚糖介导转染NIH/3T3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衰变加速因子 壳聚糖 纳米微粒 基因克隆 基因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本病34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涛 何显力 +2 位作者 乔庆 包国强 赖大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总结桥本病的诊治经验,寻找可靠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的桥本病患者34例,分析其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通过穿刺确诊桥本病14例(41%),保守治疗有效7例(21%),手术冰冻确诊10例(29... 目的:总结桥本病的诊治经验,寻找可靠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普通外科收治的桥本病患者34例,分析其诊断及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中通过穿刺确诊桥本病14例(41%),保守治疗有效7例(21%),手术冰冻确诊10例(29%),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3例,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2例。结论:术前可疑病例穿刺活检及术中冰冻是获得正确诊断的有效方法,有利于避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炎 诊断 穿刺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CD40基因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楠 马庆久 +3 位作者 鲁建国 何显力 邹爱民 李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9-262,I0003,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CD40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利用Ambion公司的网上设计工具,设计2个靶向CD40基因的发夹状siRNA,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2对分别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至pSilencer4.1-CMV... 目的:构建靶向大鼠CD40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RNA)真核细胞表达载体。方法:利用Ambion公司的网上设计工具,设计2个靶向CD40基因的发夹状siRNA,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合成2对分别互补的寡核苷酸链,退火后将双链DNA片段连接至pSilencer4.1-CMV neo vector的多克隆位点,转化扩增提取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BamHⅠ和HindⅢ双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经酶切电泳鉴定和DNA序列分析鉴定,目的片段与pSilencer4.1-CMV neo vector连接正确,靶向大鼠CD40基因的siRNA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了大鼠CD40基因的RNA干扰真核表达载体pSilencer4.1-CMV-CD40.1和pSilencer4.1-CMV-CD40.2,为进一步研究CD40基因在同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CD40 重组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病例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成忠 周飞虎 +8 位作者 陈志辉 郝春秋 郭昌星 阴继凯 郭万刚 张萍 蔡颖 杨建军 李福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埃博拉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和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于2015年初抵达利比里亚,历时2个月,共收治5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死亡2例。病例1为年轻女性,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腹泻...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病死亡病例的特征,为埃博拉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和结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批援利医疗队于2015年初抵达利比里亚,历时2个月,共收治5例埃博拉确诊病例,死亡2例。病例1为年轻女性,表现为发热、乏力、纳差、腹泻、出血等症状,入院后迅速死亡,死亡后口腔分泌物检测确诊为埃博拉病毒病。病例2为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肌肉酸痛、纳差、剧烈腹泻,治疗过程中血液病毒载量居高不下。最终2例患者均死于低容量性休克。结论接触者追踪隔离、感染者的早期诊治以及为感染者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是防治埃博拉病毒病的基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埃博拉病毒病 死亡 临床分析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时间及^125I-AS浓度对ECV304细胞AS受体内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王峰 徐海峰 +4 位作者 周润锁 袁梦晖 周飞华 孙涛 赵华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31-633,共3页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及125碘-血管抑素(125I-angiostatin,125I-AS)浓度等因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受体内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弹性蛋白酶有限水解法制备AS,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Ch-T法进行125I标记,... 目的探讨温度、时间及125碘-血管抑素(125I-angiostatin,125I-AS)浓度等因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系ECV304细胞血管抑素(angiostatin,AS)受体内化的影响。方法利用弹性蛋白酶有限水解法制备AS,SDS-PAGE凝胶电泳鉴定,Ch-T法进行125I标记,纸层析法测标记率,Sephadex-G50柱纯化,将纯化产物分别加入牛血清白蛋白(BSA)、生理盐水及不同物质的量比的半胱氨酸,以观察其体外稳定性。利用放射性配基结合分析法,以125I-AS为放射性配基,于4、24、37℃条件下,固定浓度125I-AS与ECV304细胞共同保温不同时间后,分别检测细胞的受体内化率;37℃条件下,不同浓度125I-AS与ECV304细胞共同保温不同时间后,分别检测细胞的受体内化率。结果蛋白水解产物凝胶电泳相对分子质量为38×103,标记率可达85%,标记产物在体外较稳定。4℃时,受体内化率较低,24℃时,受体内化率有所增加,37℃时,受体内化率较高;37℃时,随125I-AS浓度增大,受体内化率降低(P<0.01);不同温度、浓度时,受体内化率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1,P<0.05)。结论ECV304细胞AS受体内化受温度、时间及125I-AS浓度等因素影响,呈温度-效应、时间-效应关系,与125I-AS浓度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V304细胞 血管抑素 受体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2在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谭文军 吴金生 赖大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2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鼠源重链Fd片段为模板导向筛选人源性抗γ-精浆蛋白抗体轻链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青 张思河 +3 位作者 易静 苏明权 包国强 郝晓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以鼠源抗γ-sm抗体重链Fd片段为模板,筛选人源性抗人γ-精浆蛋白抗体轻链。方法:利用RT-PCR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全套的人抗体轻链基因,克隆入含鼠源性抗γ-sm抗体重链Fd片段的噬粒载体pComb3X/mFd中,电转化大肠杆菌... 目的:以鼠源抗γ-sm抗体重链Fd片段为模板,筛选人源性抗人γ-精浆蛋白抗体轻链。方法:利用RT-PCR从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扩增出全套的人抗体轻链基因,克隆入含鼠源性抗γ-sm抗体重链Fd片段的噬粒载体pComb3X/mFd中,电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后建立人-鼠杂合的Fab抗体库。通过稀释滴定、限制性酶切和随机测序,对所建杂合库的库容、重组率和多样性分别进行鉴定,以M13K07辅助噬菌体超感染,利用亲和纯化的γ-sm为抗原,对挽救展示的噬菌体抗体库进行3轮淘筛和克隆鉴定。最后对筛选出的杂合抗体进行初步的功能检测。结果:构建成功1.2×107CFU、重组率为90%、多样性好的杂合人-鼠噬菌体抗体库。利用纯化的γ-sm3轮亲和淘筛后,5个克隆成功诱导表达特异性的pIII融合抗体。ELISA进一步检测表明,5个克隆均呈特异性阳性反应,其中2个克隆亲和力较高,测序显示其所含轻链基因序列完全相同,可变区来源于IGKV4-101胚系基因家族。结论:利用鼠源Fd片段为模板,导向筛选杂合噬菌体库,成功筛选到人源性抗人γ-精浆蛋白抗体轻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抗体库 导向筛选 前列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诱导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瑞 马庆久 +3 位作者 王青 褚延魁 杜锡林 鲁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乳腺癌的高转移率是威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文中探讨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 目的乳腺癌的高转移率是威胁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文中探讨炎性相关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诱导乳腺癌细胞MCF-7发生上皮间质转分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乳腺癌转移提供新思路。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MCF-7在TNF-α和过氧化氢(H2O2)作用下侵袭能力发生的改变。根据不同的处理方法将细胞分成对照组、TNF组、H2O2组、TNF+氮-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组、H2O2+阿司匹林组和TNF+阿司匹林组。用RT-PCR以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MT相关因子Snail和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不同处理下的活性变化。结果TNF-α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在MCF-7细胞中,TNF-α可通过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依赖通路增加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上调,促进细胞发生EMT。而ROS引起的E-钙黏蛋白减少以及细胞发生的EMT,仅被NF-κB抑制剂轻度抑制。结论炎性相关刺激因子TNF-α和ROS在诱导EMT时存在不同机制,TNF-α在促进肿瘤细胞发生转移中是通过NF-κB的作用上调转录因子Snail,进而降低E-钙黏蛋白的表达实现。ROS在促进细胞转移时NF-κB仅有次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活性氧 上皮间质转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术后应用TPN对血清IL-12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文军 吴金生 赖大年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1年第2期66-68,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TPN对IL 12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胃癌病人 34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每天应用TPN ,连续 8天。对照组每天静脉输注含糖的普通液体。检测IL 12及细胞免疫指标 ,包括T细胞亚群 (CD3+...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病人应用TPN对IL 12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胃癌病人 34例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每天应用TPN ,连续 8天。对照组每天静脉输注含糖的普通液体。检测IL 12及细胞免疫指标 ,包括T细胞亚群 (CD3+、CD4+、CD8+)。 结果 :应用TPN后实验组IL 12、CD4+、CD4+/CD8+均有显著提高。 结论 :TPN能提高胃癌术后病人血清IL 12水平 ,并能改善胃癌根治术后应激期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TPN IL-12 细胞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