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症:与外科手术比较 被引量:15
1
作者 宫卫东 薛克 +6 位作者 褚延魁 王青 阳威 权辉 杨鹏 王执民 吴智群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 目的评价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PEGV)联合部分脾栓塞(PSE)双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及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50例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双介入组和外科手术组,分别行PEGV联合PSE治疗和断流术。随访24个月,行胃镜、腹部超声、肝功能和凝血系列检查,并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入组50例患者均顺利进行相应治疗。在双介入组,术前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33±0.65)×109/L和(3.63±1.0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是(7.98±3.0)×109/L和(163±91)×109/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7±0.25)cm,术后24个月为(1.31±0.23)cm(P<0.05);术后24个月11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6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1例患者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16%(4/25),3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1例患者死于肝功能衰竭。在外科治疗组,术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分别是(2.2±0.60)×109/L和(41.0±12.5)×109/L,术后24个月分别为(9.3±2.56)×109/L和(321±12.5)×109/L(P<0.05);术前门静脉直径(1.43±0.22)cm,术后24个月(1.28±0.18)cm(P<0.05);术后24个月13例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自Ⅲ级降至Ⅱ级,7例患者自Ⅱ级降至Ⅰ级。4例患者术后出现门脉血栓。术后24个月再出血率为20%(5/25),2例患者因再出血死亡,2例患者死于术后肝功能衰竭。结论PGEV+PSE双介入治疗在控制再出血以及提高血细胞数量方面显示出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 脾功能亢进 PGEV PSE 肝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7
2
作者 乔伟 鲁建国 +1 位作者 王青 李鹏超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1-32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了解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等分为5组:4个实验组(80只,每组2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酒精溶液进行诱导;对照组(20只)给予普通饮水和...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肝硬化模型,了解肝硬化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100只随机等分为5组:4个实验组(80只,每组2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酒精溶液进行诱导;对照组(20只)给予普通饮水和饲料。分别于24、、71、0周后观察肝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及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肝硬化过程中肝细胞经历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的形成;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发生相应变化,平均动脉压(MAP)表现为逐渐下降,门静脉压力(PVP)、下腔静脉压(IVCP)及门静脉阻力(PVR)表现为逐渐升高,门静脉血流量(PVF)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内脏血管阻力(SVR)表现为先下降后升高。结论本方法可建立稳定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模型,且适于大批量制作;在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肝组织病理学均发生了变化,可用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方面的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脉高压 组织病理学 血流动力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林酸对结肠癌细胞SW480FasL蛋白表达及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吴志刚 马庆久 +5 位作者 何显力 赖大年 李金茂 武永忠 包国强 吴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4-376,共3页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探讨舒林酸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舒林酸... 目的在体外通过细胞培养,探讨舒林酸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舒林酸作用前后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舒林酸处理后较处理前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且FasL蛋白表达随舒林酸作用浓度增加显著降低;随舒林酸作用浓度升高,SW480细胞诱导淋巴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不同浓度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舒林酸降低结肠癌SW480细胞FasL蛋白表达,使SW480细胞诱导Jurkat细胞凋亡率降低,可能是其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化学预防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林酸 培养的肿瘤细胞 JURKAT细胞 FAS配体 凋亡 淋巴细胞凋亡率 蛋白表达 结肠癌细胞 SW480细胞 流式细胞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单核苷酸多态与贲门癌、胃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卫强 赵京 +2 位作者 周勇安 陈连红 包国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2859-2861,共3页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检测170例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 目的:研究我国西北汉族人群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以PCR-RFLP方法检测170例贲门癌、胃癌患者和200例正常对照者MMP-9-1562(C→T)多态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贲门癌、胃癌发生风险的关系,并分析吸烟与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贲门癌、胃癌病例组和对照组MMP-9C/C、C/T、T/T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75.3%、22.4%、2.4%和77.5%、21.0%、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1938,P>0.01)。分层分析表明,吸烟者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811,P>0.01)。结论:我国西北汉族人群MMP-9启动子基因单核苷酸多态-1562(C→T)与贲门癌、胃癌的遗传易感性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明胶酶B 疾病遗传易感性 多态现象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7C11的纯化与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梓谕 袁利娟 +6 位作者 王芳 王媛 张亮 于澜 张芳琳 徐志凯 吴兴安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225-6228,共4页
为获得高纯度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杂交瘤细胞株7C11两步纯化的方法并进行亚类及特异性鉴定。采用Balb/c小鼠制备7C11单克隆抗体腹水,辛酸-硫酸铵法初步分离纯化,蛋白G亲和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并鉴定。经初步分离纯化... 为获得高纯度的抗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建立杂交瘤细胞株7C11两步纯化的方法并进行亚类及特异性鉴定。采用Balb/c小鼠制备7C11单克隆抗体腹水,辛酸-硫酸铵法初步分离纯化,蛋白G亲和层析柱进一步分离纯化并鉴定。经初步分离纯化后,单抗IgG纯度>80%,回收率>50%;经过Protein G层析柱二次分离纯化后,单抗IgG纯度>98%,回收率>50%。亚类鉴定为IgG1,且特异性较好。成功获得高纯度的抗HFRS单克隆抗体,为抗汉坦型肾综合征出血热抗原表位的鉴定、抗原物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等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单克隆抗体 G蛋白 亲和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SL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趋化活性鉴定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飞 张叔人 +5 位作者 宁力 孙文欣 梁肖 张雪艳 付明 林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28-530,共3页
目的:克隆小鼠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体 内外检测该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的免疫趋化功能。方法:用RT-PCR从C57BL/6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小鼠SLC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 目的:克隆小鼠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 lymph-oid-tissue chemokine,SLC)基因,并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在体 内外检测该表达载体表达产物的免疫趋化功能。方法:用RT-PCR从C57BL/6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小鼠SLC基因,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LC。在体外,用基因枪转染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RT-PCR检测转染细胞有SLC的表达;利用趋化小室法,检测表达产物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在体内,用基因枪通过小鼠皮肤局部转染SLC基因,观察转染局部淋巴细胞的浸润。结果:克隆的基因经测序证实,为小鼠SLC基因Scya21b型。转染SLC基因的B16F10细胞体外培养48 h后,RT-PCR检测到SLC的表达,同时培养基上清具有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通过基因枪局部转染小鼠皮肤,24 h后皮肤病理检查显示,局部皮内有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从小鼠胸腺组织中克隆到小鼠SLC基因,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SLC在体内外均可以表达,并具有针对淋巴细胞的趋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次级淋巴样组织趋化因子 基因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及大肠癌患者癌标志物联合测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怀志 吴金生 赖大年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8年第3期134-136,共3页
对35例胃、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及68例胃癌、大肠癌患者(恶性疾病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进行了测定。结果:胃及大肠恶性疾病组的肿瘤标志物水... 对35例胃、大肠良性疾病患者(良性疾病组)及68例胃癌、大肠癌患者(恶性疾病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242(CA242)进行了测定。结果:胃及大肠恶性疾病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P<0.01),恶性疾病组联合测定阳性率高于单项测定的阳性率(P<0.05)。胃癌联合测定的阳性率为86.11%,大肠癌为84.38%,良性疾病组联合测定无一例阳性。结论:肿瘤标志物的测定对胃癌、大肠癌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测定更能提高其灵敏度,可作为胃及大肠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大肠肿瘤 肿瘤标志物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大鼠原位肝移植血流动力学改变
8
作者 乔伟 王楠 +1 位作者 鲁建国 王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80-682,共3页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乙醇溶液诱导10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按KAMADA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对肝硬化大鼠原位肝移植;观... 目的研究肝硬化大鼠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雄性健康SD大鼠50只,采用腹腔及皮下注射四氯化碳(CCl4),同时饮用乙醇溶液诱导10周,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按KAMADA二袖套法(门静脉和肝下下腔静脉)对肝硬化大鼠原位肝移植;观察肝移植前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制备肝硬化大鼠模型36只;进行肝移植手术26次,术后成活并进行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检测12只。经统计学方法检验,肝移植术后门静脉压较术前明显降低[(1.60±0.10)kPavs.(1.70±0.25)kPa,P<0.05];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加[(7.55±1.02)mL/minvs.(6.15±0.88)mL/min,P<0.05];门静脉阻力明显降低[(11.84×10-2±2.51×10-2)kPa/(mL.min)vs.(16.29×10-2±2.40×10-2)kPa/(mL.min),P<0.05]。结论异体肝移植术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肝硬化 肝移植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