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7年多学科专家声明:HCV相关性肝外表现的国际治疗指南》摘译
1
作者 周云 郑煦暘 贾战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435-1439,共5页
1概述HCV是世界范围传播的线性单链RNA病毒,它有嗜肝性和嗜淋巴细胞性,可导致HCV相关性肝外表现(HCV-extrahepatic manifestations,HCV-EHMs)。HCV-EHMs包括许多疾病,文献报道最多的为B淋巴细胞增殖和(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关键词 肝炎病毒属 HCV相关性肝外表现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衰老与慢性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沛欣 范超 +3 位作者 周云 郑煦暘 贾战生 张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5,共5页
机体年龄的增长和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免疫衰老,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数量、细胞亚群数量、细胞膜表面分子及功能发生变化,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异常。T淋巴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端粒长度缩短或者端粒酶功能受损而导致。而影响端粒长度... 机体年龄的增长和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免疫衰老,主要表现在T淋巴细胞数量、细胞亚群数量、细胞膜表面分子及功能发生变化,导致T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和异常。T淋巴细胞衰老的主要原因是端粒长度缩短或者端粒酶功能受损而导致。而影响端粒长度和端粒酶功能的是活性氧的产生以及细胞应激通路引起的DNA损伤。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机体后,机体的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功能会受到影响,表达衰老相关蛋白。我们总结了引起T细胞衰老的原因,T细胞衰老后特征和相关的信号通路,以及T细胞衰老在慢性肝炎感染免疫失调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系统 免疫衰老 T淋巴细胞 病毒感染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患者脾功能亢进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梁彦 伊文静 +1 位作者 贾战生 张颖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1924-1927,共4页
脾功能亢进是肝炎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然而,并非所有脾功能亢进均需要治疗。临床上如果不能确定纠正脾功能亢进对患者有益,就不进行脾脏处理。但仍有部分脾功能亢进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脾脏处理,介绍了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的最新进... 脾功能亢进是肝炎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然而,并非所有脾功能亢进均需要治疗。临床上如果不能确定纠正脾功能亢进对患者有益,就不进行脾脏处理。但仍有部分脾功能亢进患者因各种原因需要进行脾脏处理,介绍了脾功能亢进的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包括脾切除术、脾动脉栓塞术、脾脏射频消融术、肝移植、药物治疗及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等;认为上述方法各有利弊,目前临床上更倾向于微创治疗脾功能亢进,但其临床应用时间尚短,仍需要技术上的提高及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来支持使其逐渐规范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Fc融合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被引量:9
4
作者 陈红梅 白雪帆 +4 位作者 黄长形 洪沙 王平忠 韦三华 王九平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12-14,17,共4页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 目的 :构建含人IL 2cDNA基因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IL 2 /Fc ,并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以期用于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疫苗的研究。 方法 :应用重叠延伸剪切技术 (SOE)经两次PCR获得嵌合基因片段IL 2 /Fc,回收后克隆到中间 pGEM TEasyTA克隆载体 ,得到合适的酶切位点后 ,用双粘端连接法转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中 ,得到真核重组载体 pcDNA 3.1IL 2 /Fc。然后用脂质体法转染SP2 / 0细胞。 结果 :对重组载体进行限制性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 ,证明连接正确 ;经ELISA检测证实 ,该重组载体能够在真核细胞中外分泌表达插入的外源性基因编码的融合蛋白。 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 pcDNA 3.1IL 2 /Fc ,并在SP2 / 0细胞中有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2/Fc融合基因 基因表达 真核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DNA疫苗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3和PD-1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同单核细胞亚群的表达水平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梁彦 张沛欣 +3 位作者 伊文静 周云 贾战生 张颖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6-670,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 目的分析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分布,同时观察负性调节分子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在各亚群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H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和各亚群Tim-3、PD-1表达,并与临床指标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Spearman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CHC患者外周血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以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增高显著。Tim-3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PD-1在CD14CD16-单核细胞和CD14CD16^+单核细胞上表达水平升高。CHC患者单核细胞亚群以及各亚群Tim-3、PD-1和临床指标ALT及AST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Tim-3和PD-1在不同单核细胞亚群表达水平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单核细胞亚群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域蛋白3(Tim-3)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 DNA及HBV抗原在血清HBV标志物阴性肝炎肝组织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周小平 李爱月 +2 位作者 陈勇 周永兴 李向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研究 HBV DNA及HBV抗原在血清HBV标志阻性的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对45例HBV血清标志阴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 HBV DNA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原位杂交表明,HBV DNA阳性者7... 目的 研究 HBV DNA及HBV抗原在血清HBV标志阻性的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对45例HBV血清标志阴性肝炎患者,进行肝组织 HBV DNA的原位杂交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 原位杂交表明,HBV DNA阳性者7例,(阳性率15.56%),阳性信号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胞核中,少数位于胞浆内;免疫组化染色表明,HBsAg及HBcAg均呈阴性。结论血清HBV标志阴性的肝炎肝组织中可检出 HBV DNA,有利于提高对HBV感染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标志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EGF165反义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谷仲平 王云杰 +4 位作者 周勇安 刘锟 程庆书 李谨革 白雪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 5 (VEGF16 5 )反义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并鉴定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以重组质粒转染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后 ,将其接种...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 5 (VEGF16 5 )反义RNA对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的影响 ,探讨其治疗食管癌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亚克隆技术 ,构建并鉴定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以重组质粒转染人食管鳞癌细胞EC10 9后 ,将其接种于裸鼠皮下 ,分别利用原位杂交、激光共聚焦、图象分析及微血管计数等方法 ,观察转染前后EC10 9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瘤性。结果 :成功地构建了VEGF16 5 反义RNA的真核表达载体 ,并在EC10 9细胞中获得表达。转染细胞中VEGF16 5 的表达下降 75% ,其生物学性状不受外源基因表达的影响 ,但其在裸鼠皮下的致瘤性和和瘤组织中血管的生成明显下降。VEGF16 5 反义RNA转染组、空载体转染组和对照组中肿瘤的体积 ,分别为 (82 0± 112 .5)mm3 、(793 0± 10 3 5)mm3 和 (7850± 950 )mm3(P <0 .0 1) ;微血管的密度分别为 (8.5± 1.2 ) /mm2 、(44.3± 9.4) /mm2 和 (46.4± 12 .6) /mm2 (P <0 .0 1)。结论 :VEGF16 5反义RNA能够明显减少食管鳞癌细胞内VEGF16 5 的表达 ,具有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作用 ,可望用于实体肿瘤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食管癌 反义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分化发育相关的主要转录因子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洁茹 郝春秋 贾战生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1-265,共5页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一群定位于淋巴滤泡的辅助性T细胞,表型为CD4+CXCR5+ICOS+PD1+,是主要负责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亚群。多种转录因子对初始T淋巴细胞向各亚群细胞分化至关重要,包括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淋巴增强结合因子... 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是一群定位于淋巴滤泡的辅助性T细胞,表型为CD4+CXCR5+ICOS+PD1+,是主要负责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T细胞亚群。多种转录因子对初始T淋巴细胞向各亚群细胞分化至关重要,包括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T细胞因子1(TCF-1)、活化性T细胞的核因子(NFAT)、无刚毛鳞甲复合体同源物2(Ascl2)、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细胞肌腱膜纤维肉瘤因子(c-Maf)、B淋巴细胞诱导成熟蛋白1(Blimp1)、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ATF样蛋白(BATF)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STAT)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h细胞 转录因子 BCL-6 Ascl2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上TIM-3表达的调节 被引量:2
9
作者 董杰 杨晓飞 +5 位作者 申焕君 赵荣荣 赵燕燕 张野 黄长形 连建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8+T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共用γ链细胞因子对CHB患者CD8+T细胞上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就诊的... 目的通过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8+T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共用γ链细胞因子对CHB患者CD8+T细胞上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就诊的CHB初治患者15例,以及健康体检者8例。抽取两组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分别给予γ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7、IL-15、IL-21和人抗CD3/CD28刺激,未刺激孔作为阴性对照。培养4 d后,用单克隆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TIM-3在CD8+T细胞上表达如下:人抗CD3/CD28和IL-2、IL-15、IL-7刺激组显著升高,分别为(9.629±9.916)%,P=0.000 1;(3.817±2.694)%,P=0.000 6;(5.772±4.732)%,P=0.005 4;(3.560±2.045)%,P=0.030 2。IL-21刺激组表达虽有所增加,为(2.503±2.1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 1。结论人抗CD3/CD28、γ链细胞因子中的IL-2、IL-7和IL-15都能够有效上调TIM-3在CHB患者CD8+T细胞上的表达,提示通过抑制它们不仅可以下调TIM-3的表达,而且可能会增强CHB患者体内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白细胞介素类 免疫球蛋白类 CD8阳性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S基因转染的Sp2/0细胞作为靶细胞研究HBV基因疫苗的细胞免疫应答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1 位作者 周永兴 冯志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5-287,共3页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 构建编码HBsAg 蛋白的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R3-1S作为HBV 基因疫苗, 免疫接种Ba1b/c 小鼠。以重组质粒pCR3-1S转染的Sp2/0 细胞作为靶细胞, 采用51Cr 4h 释放法, 体外检测免疫小鼠的淋巴细胞杀伤功能。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对照组相比较, HBV基因疫苗可诱导Balb/c 小鼠产生HBV 特异性细胞毒性T 细胞应答( P> 0-05) , 提示以Sp2/0 基因转染的细胞作为靶细胞, 检测免疫Balb/c 小鼠淋巴细胞的杀伤功能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基因疫苗 细胞免疫 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二级结构模拟及自剪切转录载体构建 被引量:3
11
作者 梁雪松 周永兴 +2 位作者 连建奇 郝春秋 王临旭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 :构建可保证HCV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IRNA)序列完整性的转录载体。 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RNA二级结构 ;体外化学合成IRNA及其互补体的cDNA ,以AatⅡ和XbaⅠ双酶切后克隆入具自剪切作用的顺式核酶载体pGEMRz中 ;应用酶切方法... 目的 :构建可保证HCV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IRNA)序列完整性的转录载体。 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模拟IRNA二级结构 ;体外化学合成IRNA及其互补体的cDNA ,以AatⅡ和XbaⅠ双酶切后克隆入具自剪切作用的顺式核酶载体pGEMRz中 ;应用酶切方法、PCR和测序法对重组载体进行三重鉴定 ;最后对重组体进行体外转录。 结果 :计算机模拟发现HCVIRES特异性IRNA二级结构包括两个环、一个茎状结构和一个膨出 ,在其序列两端加3~ 5个碱基不会改变其二级结构 ,而缺失 3~ 5个碱基却会明显改变其结构。经三重鉴定证实 ,目的序列被正确地克隆入质粒pGEMRz,并经体外转录得到约 70个碱基大小的IRNA。 结论 :本研究构建转录载体pGRz IRNA可保证IRNA序列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 IRES 抑制性RNA 体外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DNA的免疫学活性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周永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63-365,共3页
关键词 CPG DNA 疫苗佐剂 Th1型免疫应答 疾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疫苗佐剂的效应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1 位作者 周永兴 冯志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基因疫苗 佐剂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并发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和带状疱疹患者1例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雅格 郎红娟 +2 位作者 张秋红 杨亚琴 韩丽萍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3期91-91,共1页
艾滋病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在中国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时期[1],其临床表现形式多样.我科于2004年6月收治了1例以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和带状疱疹为主要表现的艾滋病患者,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关键词 口腔白色念珠菌病 带状疱疹 艾滋病 患者 护理经验 并发 临床表现 世界范围 形式多样 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上调HepG2细胞表面HLA-I表达的机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伟红 丁劲 +5 位作者 宫卫东 王九平 潘蕾 张岩 洪沙 周永兴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HBV野生株 (WT)及核壳蛋白变异株L97、V6 0上调HepG2细胞表面HLA I表达的机制。方法 :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EBO WT、EBO L97及EBO V6 0 ,分别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EBO作为对照。用RT PCR半定量法 ,检测细胞... 目的 :探讨HBV野生株 (WT)及核壳蛋白变异株L97、V6 0上调HepG2细胞表面HLA I表达的机制。方法 :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EBO WT、EBO L97及EBO V6 0 ,分别经脂质体介导转染HepG2细胞 ,以空载体EBO作为对照。用RT PCR半定量法 ,检测细胞内HLA A基因及抗原提呈相关基因LMP2、TAP1和tapasinmRNA的表达 ;用Westernblot测定细胞内HLA I蛋白的表达。结果 :3株HBV重组表达载体转染的细胞 ,均呈现明显的HLA AcDNA的PCR扩增条带及HLA I蛋白条带 ,但其条带的强度有差异 ,EBO L97、EBO WT和EBO V6 0依次减弱。TAP1cDNA扩增带清晰 ,3株HBV间无明显差别。对照细胞未呈现HLA A的条带和仅呈现微弱的TAP1扩增带。各转染细胞均未检出LMP2及tapasinmRNA的表达。 结论 :HBV能诱导HepG2细胞内HLA I分子的合成量 ,使TAP1基因转录增强 ,HLA I的表达上调。核壳蛋白变异株L97和V6 0 ,可使宿主细胞内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LA-I 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毒力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康文臻 黄长形 +4 位作者 白雪帆 杨为松 李光玉 郝春秋 谢玉梅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290-291,297,共3页
目的 :比较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L7MSS7和L7MSS7S株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毒力的差异。 方法 :选取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L7MSS7株和L7MSS7S株 ,分别接种于VeroE6细胞和乳小鼠 ,观察其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对乳小鼠致死... 目的 :比较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L7MSS7和L7MSS7S株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毒力的差异。 方法 :选取汉坦病毒基因重排病毒株L7MSS7株和L7MSS7S株 ,分别接种于VeroE6细胞和乳小鼠 ,观察其在VeroE6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对乳小鼠致死性 ,并与亲代病毒 76 118株、SR 11株进行比较。 结果 :发现L7MSS7S株在VeroE6细胞中较其他病毒株生长缓慢 ,接种后 14天无一只死亡。L7MSS7株接种于VeroE6细胞中第 8天 ,约 3 5的VeroE6细胞脱落 ,接种后第 10天乳小鼠存活率 75 % ,较亲代病毒显著增高。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基因重排 毒力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丙型肝炎病毒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基因治疗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7
作者 梁雪松 连建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3年第10期780-782,共3页
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 (IRES)是丙型肝炎病毒 (HCV)基因表达和复制的关键。目前针对该区域的基因治疗策略主要包括寡核苷酸策略 (反义核酸策略和核酶策略 )和IRES特异性抑制性RNA(IRNA)策略。相关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 。
关键词 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 基因治疗 丙型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羽 白雪帆 +1 位作者 冯志华 张岩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437-439,共3页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 目的:观察血浆置换治疗重症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3例,对照组49例,两组患者内科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血浆置换治疗,共186例次。观察两组患者在症状体征、存活率及肝功能等方面的改变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肝功能有所恢复,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vs46.94%,P<0.01)。结论:血浆置换是治疗重症肝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置换 重症肝炎 人工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S基因-多肽噬菌体表面呈现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雪帆 Fack F +1 位作者 杭长寿 Bautz EKF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S基因—多肽片断噬菌体表面呈现文库,以期筛检出抗汉坦病毒InAb识别的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表位。方法:用DNaseI随机降解汉坦病毒76-118株S基因,回收50bp~300bp小的DNA片断,与克隆接头连接后插入经SfiI线性化的... 目的:构建汉坦病毒S基因—多肽片断噬菌体表面呈现文库,以期筛检出抗汉坦病毒InAb识别的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表位。方法:用DNaseI随机降解汉坦病毒76-118株S基因,回收50bp~300bp小的DNA片断,与克隆接头连接后插入经SfiI线性化的噬菌体载体fuse5,电穿孔导入MC1061菌建库。转化菌培养扩增后提取重组噬菌体,感染K91细胞测定库容,并随机挑选若干克隆测序。结果:构建的S基因噬菌体文库库容(以转导单位TU表示)为3.375X1010。抽检的8个克隆中有5个含有4种大小和组成不同的正确插人的S基因片断,另外3个克隆均为野生型载体的回复突变。结论:所建文库有足够大的库容和较好的多样性,预计可以满足筛检汉坦病毒核衣壳蛋白抗原表位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肽库 汉坦病毒 核衣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佐剂白细胞介素2对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疫苗免疫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波 姚志强 +2 位作者 周永兴 权启镇 冯志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82-182,185,共2页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白细胞介素2 核酸疫苗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