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伐他汀对鼠心脏成纤维细胞DNA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徐琳 李志梁 +6 位作者 赵连友 刘映峰 李公信 丁明学 赵一俏 傅强 赵霞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5-207,213,共4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对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DNA合成的影响及甲羟戊酸(MVA)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观察不同浓度Sim及MVA分别作用不同时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对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DNA合成的影响及甲羟戊酸(MVA)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观察不同浓度Sim及MVA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对CFsDNA合成功能的影响。结果 (1)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Sim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0-6和10-5mol/L Sim组的3H-TdR掺入率分别为(1175±202.66)、(771±164.86)cpm/2000细胞,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8±204.32)cpm/2000细胞(均P<0.01);(2)10-5mol/L Sim作用CFs 6、12、18、24、30、36、42、48 h, 随着Sim作用时间的延长,CFs的3H-TdR掺入率呈递减趋势,与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919,P<0.01);(3)CFs的3H-TdR 掺入率随着MVA干预浓度的增加呈进行性上升,其中10-4、10-3 mol/L MVA+10-5 mol/LSim组3H-TdR掺入率分别为 (1612±308.57)、(1995±353.83)cpm/2000细胞,显著高于对照10-5mol/L Sim组的(771±164.86)cpm/2000细胞(P<0.01); (4)10-3 mol/L MVA分别作用CFs 6-48 h,CFs的3H-TdR掺入率随着MVA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呈明显的正相关(r=0.968,P<0.01)。结论 Sim呈浓度-时间依赖方式抑制CFs DNA的合成且可被MVA拮抗,提示Sim可抑制CFs 增殖,延缓心肌纤维化,其作用可能通过MVA途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甲羟戊酸 心脏成纤维细胞 DNA合成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徐琳 赵连友 +3 位作者 郑强荪 范延红 田建伟 杨学东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20-922,共3页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抑制作用,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CFs为实验模型,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对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CFs)增殖的抑制作用,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培养的新生SD大鼠CFs为实验模型,采用四氮唑盐(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流式细胞分析技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分别观察不同浓度Sim对AVP诱导CFs增殖的作用。结果(1)随着Sim浓度的增高,CFsMTT比色法D490值呈明显的递减趋势,其中1×10-6 和1×10-5 mol/LSim组的D490值分别为0.215±0.041和0.163±0.018,均较对照组D490值(0.393±0.048)显著降低(P<0.01);(2)FCM细胞周期分析表明,CFs的S期细胞百分率和细胞增殖指数随Sim刺激浓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G0/G1期细胞百分率呈递增趋势,其中1×10-6 和1×10-5 mol/LSim组与对照组1×10-7 mol/LAVP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Sim可抑制AVP诱导的CFs增殖,其作用可能与影响CFs细胞周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血管升压素 心脏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高血压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洪涛 郑强荪 +4 位作者 董建军 杨玉辉 刘雄涛 卢延生 洪昌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333-1335,共3页
目的研究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选用22只犬麻醉后经正中开胸(2只于开胸后不久死于室颤)暴露主动脉根部和上腔静脉中部的第三脂肪垫(SVC-AOFP)、右肺静脉脂肪垫(RPVFP)及下腔静脉、左房交界处脂肪垫(IVC-LAFP)。... 目的研究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对电刺激诱发房颤的影响。方法选用22只犬麻醉后经正中开胸(2只于开胸后不久死于室颤)暴露主动脉根部和上腔静脉中部的第三脂肪垫(SVC-AOFP)、右肺静脉脂肪垫(RPVFP)及下腔静脉、左房交界处脂肪垫(IVC-LAFP)。采用7F大头导管消融脂肪垫。分别测定基础状态下、脂肪垫消融后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不应期离散度(dAERP)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PVERP)。分别从左上肺静脉采取S1S1、S1S2两种诱发方案,在基础状态下及脂肪垫消融后分别诱发房颤。结果(1)脂肪垫消融后与基础状态下比较AERP自(137±16)ms延长至(147±16)ms;dAERP自(17.0±4.6)ms缩短至(12.0±4.3)ms;PVERP自(131±14)ms延长至(141±9)ms,消融后与基础状态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消融后以S1S1或S1S2刺激方案再次诱发房颤,S1S1平均起搏周长自(173±25)ms缩短至(145±21)ms,起搏周长消融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S1S2刺激未能诱发。结论消融犬心脏脂肪垫影响肺静脉和心房的电重构,不利于房颤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肺静脉 脂肪组织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血管升压素诱导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徐琳 赵连友 +5 位作者 范延红 田建伟 杨学东 张海涛 陈永清 彭育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47-1449,共3页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Sim)对血管升压素 (AVP)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的影响 ,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 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掺...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 (Simvastatin ,Sim)对血管升压素 (AVP)诱导的新生SD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 (CFs)增殖的影响 ,为防治高血压心肌纤维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胰酶消化、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CFs,以3H 胸腺嘧啶核苷 (3H 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四氮唑盐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数目 ,分别观察不同浓度Sim对AVP诱导CFs增殖的作用及甲羟戊酸 (Meval onate,MVA)干预的影响。结果 ①CFs(2 0 0个细胞 )的3H TdR掺入率随着Sim干预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1 0 - 6mol/LSim和 1 0 - 5mol/LSim组的3H TdR掺入率分别为 (1 1 75± 2 0 2 6 6 )、(771± 1 6 4 86 )cpm ,明显低于对照组 (1 95 5± 3 72 45 )cpm(P <0 0 1 ) ;②MTT比色法A490 值随Sim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1 0 - 6、1 0 - 5mol/LSim组的A490 值分别为 0 2 1 5± 0 0 4 1和 0 1 6 3± 0 0 1 8,均较对照组A490值 0 3 93± 0 0 4 8显著降低 (P <0 0 1 ) ;③ 1 0 - 5mol/LSim +1 0 - 3mol/LMVA组的3H TdR掺入率、MTT比色法A490 值分别为 (1 995±3 5 3 83 )cpm和 0 41 8± 0 0 4 5 ,均显著高于 1 0 - 5mol/LSim组 (P <0 0 1 )。结论 辛伐他汀可抑制AVP诱导的CFsDNA的合成和细胞数目增加 ,提示Sim可抑制CFs增殖 ,其机制可能通过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甲羟戊酸 血管升压素 心脏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氧依赖性p38 MAPK活化与心肌细胞内TNF-α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尚福军 王捷频 +4 位作者 郑强荪 刘雄涛 薛玉生 李军 赵连友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亚型p38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采用消化及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蛋白含...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亚型p38在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活性氧(ROS)的关系。方法:采用消化及差速贴壁法培养新生SD大鼠心肌细胞,应用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TNF-α蛋白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内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来反映其活性;细胞内ROS水平采用ROS敏感的荧光探针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DA)测定。结果:LPS呈时间依赖性升高心肌细胞TNF-α蛋白表达水平和p38活性,与空白对照比较,LPS作用1h后心肌细胞磷酸化p38水平即显著升高(P<0.01),3h后培养上清TNF-α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给予p38活性抑制剂预处理后,培养上清TNF-α蛋白含量明显下降,与LPS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LPS作用1h后,心肌细胞DCF荧光强度也显著升高(P<0.01),与p38活性变化一致,而且给予抗氧化剂氮乙酰半胱氨酸和二亚苯基碘鎓预处理后,心肌细胞磷酸化p38水平明显降低,与LPS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38 MAPK活化是LPS诱导下心肌细胞TNF-α表达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而ROS水平的升高是心肌细胞p38 MAPK活化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氧 P38 MAPK TNF-Α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洪雷 惠延年 +1 位作者 刘军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目的建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良培养方法并研究其体外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由人微血管片断生长出的内皮细胞首先通过CD31+免疫磁珠标记,于明胶包被培养瓶接种,采用含有20mg·L-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90mg·L-1肝素、150mL... 目的建立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改良培养方法并研究其体外免疫组化特征。方法由人微血管片断生长出的内皮细胞首先通过CD31+免疫磁珠标记,于明胶包被培养瓶接种,采用含有20mg·L-1内皮细胞生长因子、90mg·L-1肝素、150mL·L-1马血清和100mL·L-1人血清的内皮细胞基本培养基;非内皮细胞例如周细胞可机械除杂,保留的内皮细胞克隆特征性的标志物为CD31+磁珠标记;特征通过免疫组化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价。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曲线通过MTT法测定。结果在这样的培养条件下,内皮细胞1-2d由微血管片断游出,1周可形成较大克隆,大约2周可融合成单层细胞。这些细胞证实可被CD31+磁珠附着,表达von Willebrand因子、细胞粘附蛋白CD31与CD34,并不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内皮细胞可部分混杂其他细胞,持续生长并传代。结论本研究为采用磁珠鉴定人源性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的新改良方法。本培养实验为研究人眼异常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CD31磁珠 CD34 免疫组化 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海燕 薛玉生 +1 位作者 郑强荪 张录兴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92例,分成硝酸甘油组57例和rhBNP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症状缓解情况、利尿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注射硝酸甘油和...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的患者92例,分成硝酸甘油组57例和rhBNP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间症状缓解情况、利尿药物使用情况、住院时间以及注射硝酸甘油和rhBNP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缓解呼吸困难和恢复完全平卧休息这两方面所需的时间,rhBNP组均显著少于硝酸甘油组[(5.34±1.45)h比(7.58±2.51)h,P<0.01;(10.31±3.41)h比(12.22±3.79)h,P=0.017]。此外,rhBNP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较硝酸甘油组显著缩短[(7.7±1.4)d比(8.7±1.2)d,P<0.01]。在引起低血压和由此而使用多巴胺的患者比例方面,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功能失代偿患者,静脉应用rhBNP与硝酸甘油比较,能够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症状、减少利尿药物的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钠肽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静脉源性心房纤颤动物模型中L型钙通道α_(1c)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军 郑强荪 +4 位作者 卢少平 张静 李波 王毅 汤雁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06-508,i014,共4页
目的:研究肺静脉源性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动物模型中L型钙通道α1c蛋白表达。方法:通过建立兔肺静脉源性房颤的动物模型,并按房颤持续时间或起搏时间的不同分设亚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静脉源性房颤组、肺静脉起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肺静脉源性心房纤颤(简称房颤)动物模型中L型钙通道α1c蛋白表达。方法:通过建立兔肺静脉源性房颤的动物模型,并按房颤持续时间或起搏时间的不同分设亚组,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静脉源性房颤组、肺静脉起搏组以及正常对照组的兔肺静脉和心房组织L型钙通道α1c蛋白表达,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组化抗原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α1c蛋白阳性表达在易发生房颤的动物肺静脉和心房组织中,随着房颤持续时间的延长,出现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同样刺激条件下,不能诱发房颤的兔肺静脉和心房组织中未出到α1c蛋白表达的变化(P>0.05)。结论:肺静脉和心房组织L型钙通道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参与了肺静脉源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该通道功能的改变可能是肺静脉源性房颤的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静脉源性心房纤颤 L型钙通道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滤泡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聪 李宏增 +5 位作者 马超 许波 郭鹏 赵代弟 郭俊 李柱一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循环滤泡调节性T细胞(cTfr)以及cTfh/cTfr比值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复发期、16例缓解期NMOS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的cTfh、cTfr及外周血B细... 目的:探讨循环滤泡辅助性T细胞(cTfh)、循环滤泡调节性T细胞(cTfr)以及cTfh/cTfr比值在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病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15例复发期、16例缓解期NMOSD患者及18例健康对照者的cTfh、cTfr及外周血B细胞比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3组受试者血浆IL-21以及患者血浆抗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水平。结果:与缓解期患者和健康人相比,复发期患者cTfh和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水平均升高,cTfr比率降低;而缓解期患者与健康人的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复发期和缓解期患者AQP4-Ab无明显差异。患者的cTfh比率与B细胞比率、血浆IL-21水平呈正相关,而cTfr比率与IL-21水平之间呈负相关。患者cTfh/cTfr比值与B细胞比率和IL-21之间亦呈正相关,但AQP4-Ab水平与cTfh比率、B细胞比率、cTfh/cTfr比值以及IL-21没有相关性。结论:NMOSD患者cTfh和cTfr比率的变化以及cTfh/cTfr比值失衡可能促进机体内体液免疫应答异常活化,从而参与NMOSD的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滤泡辅助性T细胞 滤泡调节性T细胞 白介素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射频消融治疗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学勤 薛玉生 +1 位作者 汤雁玲 邱颖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1期58-59,共2页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治疗 围术期 护理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CT对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的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利华 刘军 +1 位作者 王伯良 卢少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T)心脏扫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脉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心脏EBT平扫及增强扫描94例受试者,其中糖耐量受损组30例,糖尿病组28例,冠心病组11例,正常对... 目的:应用电子束CT(EBT)心脏扫描,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情况,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脉动脉病变发生的危险性。方法:回顾分析经心脏EBT平扫及增强扫描94例受试者,其中糖耐量受损组30例,糖尿病组28例,冠心病组11例,正常对照组25例。通过观察各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以及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指标,进行冠状动脉病变的组间比较和危险性评估。结果:糖耐量受损组、糖尿病组、冠心病组冠状动脉钙化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01),冠状动脉狭窄支数和软斑数明显增加(P<0.001);血糖异常患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对危险度为7.514(95%可信区间1.885~63.778),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及高度的冠状动脉病变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冠状动脉硬化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心房纤颤诱发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玉辉 郑强荪 +4 位作者 董建军 王洪涛 刘雄涛 卢延生 洪昌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12-514,共3页
目的:探讨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心房纤颤(简称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19只犬麻醉后经右侧剖胸消融去除前壁脂肪垫、下腔静脉和左心房之间脂肪垫,颈部离断双侧迷走神经。分别在未刺激、刺激和消融右肺静脉脂肪垫的情况下,... 目的:探讨犬右肺静脉脂肪垫对心房及右上肺静脉心房纤颤(简称房颤)诱发的影响。方法:19只犬麻醉后经右侧剖胸消融去除前壁脂肪垫、下腔静脉和左心房之间脂肪垫,颈部离断双侧迷走神经。分别在未刺激、刺激和消融右肺静脉脂肪垫的情况下,观察心房及右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和房颤诱发变化。结果:19只犬中2只死于心室纤颤,其余17只顺利完成实验。与未刺激相比,刺激右肺静脉脂肪垫后高位右心房、右心房游离壁和右上肺静脉有效不应期缩短,各部位房颤均易诱发,同时,心房有效不应期离散度增加。右肺静脉脂肪垫消融后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及房颤诱发与未刺激时相比无差异。结论:刺激右肺静脉脂肪垫促进了房颤的诱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脂肪垫 迷走神经 有效不应期 心房纤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中急性血栓形成的急救护理 被引量:1
13
作者 汤雁玲 王海燕 +3 位作者 刘军 王毅 吴学勤 郭晓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支架 血栓形成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食安纳咖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海燕 薛玉生 +3 位作者 郑强荪 汤雁玲 王毅 杨鹏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和分析长期吸食安纳咖的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初步探讨吸食者冠心病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2月在本院心脏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569例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分为吸食安纳咖组(87例,... 目的通过回顾和分析长期吸食安纳咖的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初步探讨吸食者冠心病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12月在本院心脏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的569例冠心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将患者分为吸食安纳咖组(87例,男71例,女16例)和未吸食组(482例,男369例,女11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术前相关检查和术中冠状动脉病变特征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吸食安纳咖冠心病患者的年龄[(56.67±7.81)岁]显著低于未吸食者[(64.65±7.50)岁](P〈0.0001),吸烟情况(85.06%)较未吸食组(65.15%)普遍(P=0.0002),并发高血压者(96.56%)也显著高于未吸食组(79.88%)(P=0.0002);同时多支病变例数(55.17%)显著高于未吸食组(38.80%)(P=0.0043),置入支架数在两根或两个以上的患者(82.76%)显著高于未吸食组(67.22%)(P〈0.0001),术后应用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患者(16.09%)也显著增加(未吸食组6.22%,P=0.0015);此外,纤维蛋白原含量高于正常值的患者数吸食组(27.59%)显著增高(未吸食组11.41%,P〈0.0001);而且术中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和慢血流情况在吸食组(42.53%和28.74%)显著高于未吸食组(16.39%和17.01%)(P〈0.0001和P=0.0100)。结论吸食安纳咖的冠心病患者年龄偏轻,其冠状动脉病变较未吸食患者复杂,这可能与安纳咖中的咖啡因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压升高和出凝血系统某些功能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药物 临床试用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蚀治疗的特点(附14例分析)
15
作者 付绪杰 杜日映 +4 位作者 杨欣国 薛玉生 侯应龙 罗景兰 王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3期143-145,共3页
报道14例老年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射频消蚀(RFCA)治疗,成功率97%(13/14)。结合老年患者病史长及并发症多的特点,对老年患者的 RFCA 的特殊性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射频消蚀 心动过速 心律失常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对精氨酸加压素诱导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系统活性的影响
16
作者 范延红 赵连友 王海昌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导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仔鼠CFs,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和逆转录-聚...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精氨酸加压素(AVP)诱导下大鼠心肌成纤维细胞(CF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活性的影响。方法胰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prague-Dawley仔鼠CFs,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分光光度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不同浓度TNF-α与AVP联合作用下CFs的NO含量、NOS活性和iNOSmRNA表达。结果AVP诱导CFsiNOSmRNA表达上调,NOS活性提高,NO合成增加。一定浓度下TNF-α可与AVP联合作用,剂量依赖性地增加AVP对CFsiNOS-NO系统活性的提高作用。但当TNF-α浓度过高时,CFs的iNOS-NO系统活性不继续升高,反而有所下降。结论TNF-α可与AVP联合提高CFs的iNOS-NO系统活性,NO合成增加可拮抗TNF-α和AVP的促心脏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精氨酸升压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乎,害乎?——关于钙拮抗剂窘境的思考
17
作者 侯应龙 张宁仔 《医学与哲学》 1997年第9期460-462,共3页
利乎,害乎?———关于钙拮抗剂窘境的思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西安710038)侯应龙张宁仔在过去的20余年中,钙拮抗剂作为重要的支柱药物之一,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建立了历史性的功绩,写下了心血管病治疗学史上辉... 利乎,害乎?———关于钙拮抗剂窘境的思考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心脏内科(西安710038)侯应龙张宁仔在过去的20余年中,钙拮抗剂作为重要的支柱药物之一,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建立了历史性的功绩,写下了心血管病治疗学史上辉煌的一页。然而,近年来国际上许多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研究 临床 试验设计 钙拮抗剂 医用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
18
作者 左军 何燕萍 +5 位作者 艾永飞 贾国良 张玉萍 许鹏 杨竟霄 殷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20期5973-5977,共5页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探讨血压与MA的关系。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集合并MA阳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组(B组)、... 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联合治疗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探讨血压与MA的关系。从2006年10月~2008年10月收集合并MA阳性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组(A组)、苯磺酸氨氯地平+缬沙坦组(B组)、缬沙坦组(C组),各组均为40例。测定各组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MA。结果(1)治疗8个月后,A组、C组及B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A组和C组有更强的降压趋势,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服药前后MA含量均有所降低,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A组和C组比较,变化幅度更大,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血压的变化与MA浓度的变化正相关(r=0.59,P<0.05)。说明:(1)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能有效控制血压,且均能显著降低高血压病患者MA含量,但二者联合疗效更好。(2)高血压病患者MA含量的变化与血压的变化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苯磺酸氨氯地平 缬沙坦 微量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