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郭淑云 张薇 +1 位作者 张琰 杨蒙蒙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酵母致高尿酸症小鼠的血清尿酸(UA)、肾功、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寻找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制剂。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土茯苓组、别嘌呤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酵母造模... 目的:观察土茯苓对酵母致高尿酸症小鼠的血清尿酸(UA)、肾功、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指标的影响,探讨寻找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中药制剂。方法: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土茯苓组、别嘌呤醇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酵母造模,土茯苓组、别嘌呤醇组分别给予土茯苓(10g生药/kg)、别嘌呤醇(40mg/kg)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灌胃等体积蒸馏水,7d后检测各组小鼠血中UA、肌酐、尿素氮、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及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结果:治疗7d后,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UA、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水平均明显升高,XOD活性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土茯苓组UA、肌酐、胆固醇、甘油三酯、尿素氮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XOD活性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土茯苓对高尿酸症小鼠尿酸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茯苓 高尿酸症 黄嘌呤氧化酶(XOD) 肾损伤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功能性便秘患儿肛门直肠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田娟 江逊 +3 位作者 张薇 仝海霞 王春晖 王宝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8-911,共4页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就诊的48例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3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另选择1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颗粒对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2月就诊的48例学龄期功能性便秘患儿,予小麦纤维素颗粒口服治疗3周,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检测直肠肛门压力。另选择10例健康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 48例功能性便秘患儿服用小麦纤维素颗粒后,43例便秘症状消失或改善,总有效率89.58%。48例便秘患儿治疗前的直肠感知阈值及直肠最大阈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便秘患儿完成治疗前后直肠肛门测压检查,治疗前后的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缩榨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直肠感知阈值较治疗前降低,直肠最大容量阈值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颗粒可降低肛门直肠压力,可用于学龄期儿童功能性便秘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治疗 小麦纤维素 直肠肛门测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8、TNF-α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中作用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宝西 杨敏 李武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27-229,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14例伴胸腔积液患儿胸水进行白细胞介素 -8(IL_8)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_8和TNF_...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对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和14例伴胸腔积液患儿胸水进行白细胞介素 -8(IL_8)和肿瘤坏死因子 (TNF)_α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IL_8和TNF_α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儿童 ,重症组明显高于轻症组。胸腔积液患儿X线胸片检查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者 ,血清和胸水中IL_8、TNF_α水平较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明显增高 ,胸片检查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 ,其血清与胸水中IL_8、TNF_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L_8和TNF_α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也是导致肺部纤维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8 TNF-Α 小儿 肺炎支原体感染性肺炎 免疫学 发病机制 白细胞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与干细胞因子/c-kit信号系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4
作者 田姣 王宝西 江逊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85-388,共4页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一类分布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特殊间质细胞,它和肠神经系统、平滑肌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构成了"肠神经-ICCs-平滑肌细胞"的网络结构,其中ICCs是该网络重要的协调者,与... 胃肠道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是一类分布于消化道各个部位的特殊间质细胞,它和肠神经系统、平滑肌之间的特殊位置关系构成了"肠神经-ICCs-平滑肌细胞"的网络结构,其中ICCs是该网络重要的协调者,与肠道慢波的形成密切相关。胃肠道ICCs的特异性受体c-kit,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SCF)结合后启动的信号途径,在ICCs的生长、发育及表型维持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从SCF/c-kit信号系统入手,有望拉开治疗ICCs相关性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新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JAL间质细胞 干细胞因子 c—kit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7岁儿童进食行为与气质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12
5
作者 李侠 赵新 +1 位作者 王茂贵 江逊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目的 为了探讨 3 -7岁儿童气质与进食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CPTS (Chinapreschool-childrentemperamentscale)问卷方式对 410名 3 -7岁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家长填表评定 (parenttemperamentquestionnaire ,PTQ) ,然后按国内常模结合评... 目的 为了探讨 3 -7岁儿童气质与进食行为的关系。方法 采用CPTS (Chinapreschool-childrentemperamentscale)问卷方式对 410名 3 -7岁儿童的气质类型进行家长填表评定 (parenttemperamentquestionnaire ,PTQ) ,然后按国内常模结合评定 ,并对其进食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其进食行为有显著差异 ,进食行为问题发生率以D型和I -D型气质儿童为最高 ,S型气质儿童次之 ,E型发生率最低。D与I-D型偏食、加餐的发生率最高 ;D与S型气质儿童进餐速度最慢 ,E型最快 ;D型气质儿童进餐情绪最差 ,E型最好。结论 儿童的进食行为与气质类型有密切相关性。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具有不同的进食行为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进食行为 气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舒美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廖伟 温恩懿 +3 位作者 张雨萍 李为明 赵聪敏 江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3-673,676,共2页
关键词 儿童 急性呼吸道感染 药物治疗 希舒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探讨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博 方雪娟 +3 位作者 李扬 茹萍 张玉 董瑞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 改进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 6 0例住院新生儿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3 0 )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 ;Ⅱ组 (n =3 0 )为改良组。记录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评分、保留天数及穿刺部位。结果 ... 目的 改进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 选择 6 0例住院新生儿 ,随机分为两组 :Ⅰ组 (n =3 0 )为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 ;Ⅱ组 (n =3 0 )为改良组。记录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评分、保留天数及穿刺部位。结果 Ⅰ组穿刺成功率评分 ( 1 .3 3± 0 .6 2 )明显低于Ⅱ组 ( 1 .87± 0 .74 ) (P <0 .0 5 ) ;两组患儿额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的留置针保留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与大隐静脉的留置针保留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改良的穿刺方法明显提高了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头皮静脉留置针比大隐静脉更易于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静脉穿刺 穿刺方法 肝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江逊 张志培 +4 位作者 林燕 张薇 仝海霞 方雪娟 王宝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57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的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卧位pH值<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Biox-O...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57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的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卧位pH值<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Biox-Ochoa评分。结果57例中存在胃食管反流(GER)28例(占49.1%);有呕吐与无呕吐症状患儿各项反流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胃食管反流患儿经促动力剂治疗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持续时间均较未用促动力剂治疗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经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进行24h食管pH监测,以确定病因并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4H食管PH监测 婴儿 肺炎 胃食管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胃镜在婴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被引量:6
9
作者 肖童 江逊 +3 位作者 王玲朝 方雪娟 仝海霞 王宝西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32-934,共3页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婴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年内的66例婴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上消化道疾病以反复呕吐及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呕吐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先... 目的探讨电子胃镜在婴儿上消化道疾病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2年内的66例婴儿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儿上消化道疾病以反复呕吐及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呕吐的主要病因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及先天性食管闭锁;胃镜检查阴性的婴儿存在胃食管反流。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以糜烂性胃炎多见。婴儿上消化道异物以非食物性异物为主。结论电子胃镜检查对婴儿上消化道疾病的病因诊断及外科手术前定位有重要价值;并能进行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出血镜下止血及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上消化道疾病 异物 电子胃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窒息对新生鼠红细胞免疫功能和LPO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玲 王为农 +1 位作者 陶秦渝 鱼绥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00-300,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红细胞免疫功能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Ag85B-ESAT-6融合蛋白重组耻垢分枝杆菌对小鼠的免疫原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平 王丽梅 +5 位作者 张薇 柏银兰 康健 郝彦斐 罗泰来 徐志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 目的评价表达Mtb Ag85B-ESAT-6融合蛋白的重组耻垢分枝杆菌(Ag85B-ESAT-6-rM.s)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方法6周龄BALB/c小鼠经背部皮下注射1×106 CFU(colony-forming unit,菌落形成单位)的Ag85B-ESAT-6-rM.s,同时设M.s免疫组(10只)、BCG免疫组(10只)、Ag85B-ESAT-6融合蛋白免疫组(10只)和生理盐水组(10只)。接种免疫后1~6周,尾静脉采血,检测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所占百分比;免疫后6周,MTS[3-(4,5-dimethylthiazol-2-yl)-5-(3-carboxymethoxyphenyl)-2-(4-sulfophenyl)-2H-tetrazolium,innersalt]法检测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检测脾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等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后能够明显刺激小鼠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产生,其所占百分比[(59.6±1.5)%]明显高于BCG免疫组[(48.8±2.3)%](t=12.252,P<0.05)和原始M.s免疫组[(45.7±1.6)%](t=20.166,P<0.05)。Ag85B-ESAT-6-rM.s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3.23±0.31)与BCG免疫刺激的增殖指数(2.95±0.36)相当(t=1.864,P>0.05),但其诱生IFN-γ的能力[斑点形成细胞(spotforming cells,SFC)][(167.5±36.6)SFC/106]明显高于BCG[(98.5±26.9)SFC/106](t=4.804,P<0.05)。结论Ag85B-ESAT-6融合蛋白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能够明显提高M.s的免疫原性,并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有利于抗Mtb感染的免疫反应,作为TB新型候选疫苗具有一定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耻垢 重组融合蛋白质类 结核菌苗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Cajal间质细胞和缝隙连接蛋白43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分布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宝西 侯豫 杨烨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Cajal间质细胞(ICC)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06年8月~2007年9月经病理诊断为HD的患儿,取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作为HD组,根据取材...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Cajal间质细胞(ICC)及缝隙连接蛋白43(Cx43)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06年8月~2007年9月经病理诊断为HD的患儿,取手术切除结肠标本作为HD组,根据取材位置不同分为狭窄段(又分为短段型和常见型)、移行段和扩张段亚组。应用半定量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结肠组织GDNF mRNA水平和ICC、Cx43的分布,以肠套叠患儿手术结肠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研究期间HD组纳入42例,对照组纳入5例。①狭窄段亚组GDNF mRNA表达较扩张段亚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扩张段亚组和对照组GDNF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段亚组中短段型较常见型GDNF mRNA表达低(P<0.05)。②ICC在对照组和扩张段亚组主要分布于黏膜下丛和肌间丛,呈现连续性分布,相互连接形成网络状结构。ICC在狭窄段亚组结肠组织内的分布显著减少或消失,与对照组和扩张段亚组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肌间丛的网络状结构完全破坏,残存ICC形态异常;移行段亚组结肠组织内ICC的分布较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先天性巨结肠 RT-PCR CAJAL间质细胞 缝隙连接蛋白43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氧缺血后新生大鼠海马CA_1区NMDAR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艳华 王玲 +2 位作者 曹玉红 王宝西 鱼绥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 ,海马CA1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NMDAR)及NMDAR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HIBD模型 ,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 (NORM)组和缺氧缺血 (HI)后不同时间点 ,NMDA受体I型亚单... 目的 :研究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HIBD)后 ,海马CA1区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NMDAR)及NMDAR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建立HIBD模型 ,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 (NORM)组和缺氧缺血 (HI)后不同时间点 ,NMDA受体I型亚单位 (NR1)表达的阳性细胞及NR1mRNA表达的阳性细胞。结果 :HI后 2h时NR1、NR1mR NA的表达稍下降 ,2 4h开始上升 ,72h达高峰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正常新生大鼠海马CA1区有NR1及NR1mRNA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氧缺血 新生大鼠 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兴奋性氨基酸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便习惯训练与儿童功能性便秘发病相关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宝西 王茂贵 +1 位作者 李萍 杨敏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765-767,共3页
为探讨排便习惯训练(DHP)对小儿功能性便秘(FC)发病的影响,并确定DHP在预防、治疗小儿FC的作用,自行拟订DHP情况调查问卷,由经专题培训的人员,对38例FC患儿观察组及92名健康对照组小儿家长依据问卷内容进行详细调查,有关数据经U检验行... 为探讨排便习惯训练(DHP)对小儿功能性便秘(FC)发病的影响,并确定DHP在预防、治疗小儿FC的作用,自行拟订DHP情况调查问卷,由经专题培训的人员,对38例FC患儿观察组及92名健康对照组小儿家长依据问卷内容进行详细调查,有关数据经U检验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未进行DHP者占42.10%,不规范DHP者57.90%。对照组小儿自6个月开始全部进行规范DHP,其中排软便者84.78%,条形干便14.13%,球形干便1.09%,患FC者仅1例。两组小儿膳食结构差异无显著性。表明小儿FC的发病与未曾进行或不规范的DHP高度相关,DHP在预防和治疗小儿FC时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习惯训练 儿童 功能性便秘 统计学处理 发病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20
15
作者 王宝西 张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婴幼儿功能性便秘临床并不少见,且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2006年修订的罗马Ⅲ标准作为婴幼儿功能性便秘诊断和治疗的指南指出,婴幼儿功能性便秘的治疗应以饮食治疗为主,不提倡过多使用药物。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诊断标准 治疗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珀酸对戊四氮点燃癫疒间大鼠海马GFAP和Cx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兰莉 饶志仁 +3 位作者 赵新 王宝西 段丽 曹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4-527,共4页
目的探讨甘珀酸(CBX)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S组),点燃组(K组),点燃后干预组(CBX组),每组10只大鼠。NS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K组和CBX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PTZ ... 目的探讨甘珀酸(CBX)对戊四氮(PTZ)点燃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及其缝隙连接的影响。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NS组),点燃组(K组),点燃后干预组(CBX组),每组10只大鼠。NS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K组和CBX组大鼠每日腹腔注射PTZ 35 mg/kg至点燃,再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CBX(10 mg/kg)干预3 d。观察三组大鼠惊厥行为的变化,以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GFAP、Cx43在海马内的表达变化。结果①PTZ点燃癫间疒大鼠出现自发性抽搐,CBX抑制了点燃大鼠的自发性抽搐,各组自发性抽搐次数为K组>CBX组>NS组(P<0.05)。②点燃癫间疒大鼠GFAP-IR星形胶质细胞增多,胞体肥大,突起丰富,Cx43的表达增加;CBX干预后,GFAP-IR星形胶质细胞无明显改变(P>0.05),Cx43的表达减少(P<0.05)。结论CBX对点燃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生活化无影响,但抑制Cx43的表达和癫间疒活动,提示胶质细胞及其缝隙连接在癫间疒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CBX有潜在的抗惊厥或协助抗惊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元 缝隙连接 甘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少年肥胖评价标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尚磊 徐勇勇 +1 位作者 陈长生 江逊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3-234,共2页
关键词 肥胖 评价标准 儿童 少年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乳糜胸一例的临床特点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6
18
作者 仝海霞 张玉 +1 位作者 李国曦 方雪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3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新生儿 乳糜胸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型别的功能性便秘患儿肛门直肠测压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肖童 江逊 +3 位作者 方雪娟 兰莉 仝海霞 王宝西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6期530-533,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儿与健康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为其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为FC组。选取同期无消化系统...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儿与健康儿童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为其临床分型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Ⅲ诊断标准,收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的FC患儿为FC组。选取同期无消化系统症状,平日排便正常的健康儿童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不透光X线硫酸钡条测定结肠传输指数(TI),依据TI将FC组分为出口梗阻型(OOC)亚组、慢传输型(STC)亚组和混合型(MIX)亚组。通过肛门直肠测压法分析FC各亚组与正常对照组肛门直肠动力学差异。结果研究期间FC组纳入25例,其中STC亚组10例,OOC亚组15例,未发现MIX患儿;正常对照组纳入10名。FC组与正常对照组肛门括约肌静息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TC亚组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OC亚组肛门括约肌最大收缩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STC亚组(P<0.05)。FC组直肠最低敏感量及最大耐受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STC亚组与OOC亚组直肠最低敏感量及最大耐受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FC患儿存在明显的肛门直肠动力和感觉异常;OOC和STC患儿的肛门直肠动力学存在差异。肛门直肠测压检查对协助诊断FC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便秘 儿童 结肠传输指数 肛门直肠测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与干预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雪娟 江逊 汪定成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4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200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5例哮喘儿童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基础知识(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方法)、对医生信任程...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设调查表,对200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65例哮喘儿童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调查分析,调查内容包括哮喘基础知识(病因、临床表现、药物、治疗方法)、对医生信任程度和治疗依从性(吸入器使用方法、治疗方案执行情况等)。结果65例患儿中,2次以上(包括2次)复发住院者34例,重复住院率为52.3%。在重复住院者中有22例具有治疗不依从性行为,占重复住院者的64.7%,不依从率为33.8%。导致治疗不依从性行为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对本病认知及理解程度的差异、父母没有正确掌握治疗方法及低龄儿童治疗不配合等。结论哮喘儿童的管理必须延伸到医院外,健康教育应贯穿于终身教育中,使家长充分认识规范治疗才能控制病情,避免或减少急性发作,提高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治疗 依从性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