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舒适护理在口腔颌面外科门诊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宏存 彭莲 妥东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4期64-65,共2页
目的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颌面外科门诊工作中 ,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方法 采用单盲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调查在颌面外科诊治的患者对诊疗环境和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 ,制定诊室纪律 ,改进候诊厅内设施和护理人... 目的 将舒适护理应用于颌面外科门诊工作中 ,提高患者的满意率。方法 采用单盲法 ,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调查在颌面外科诊治的患者对诊疗环境和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结果 通过改善工作环境 ,制定诊室纪律 ,改进候诊厅内设施和护理人员为患者服务的态度、语言以及具体护理配合等 ,使患者的满意率达到 93 .5 %。结论 舒适护理强调个性化服务 ,确立了以患者为护理中心的思想 ,使患者不论在病体上 ,还是在心理上都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口腔颌面 外科门诊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创伤诊治专家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
2
作者 秦卓 封兴华 +4 位作者 周树夏 王毅 封琦琪 石照辉 李云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研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辅助诊断治疗的智能专家系统,提高急救和早期处置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水平。方法:利用Pentium4 2. 0G的微机,激光打印机,刻录光盘等硬件,在WindowsXP的操作平台下,采用Visualbasic6. 0编程语言开发系统应用... 目的:研制适用于口腔颌面部创伤辅助诊断治疗的智能专家系统,提高急救和早期处置口腔颌面部创伤的水平。方法:利用Pentium4 2. 0G的微机,激光打印机,刻录光盘等硬件,在WindowsXP的操作平台下,采用Visualbasic6. 0编程语言开发系统应用程序。结果: 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人性化界面,能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并提供规范的治疗方案。同时可以对病历资料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查询。结论:系统能够辅助对颌面部创伤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救治,提高创伤患者病例资料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家系统 颌面部创伤 诊断治疗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CA循环管理颌面外科专科手术器械交接流程 被引量:9
3
作者 刘蕊 胡文艳 +3 位作者 栗茜 沈蕾 支福娜 狄艳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1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专科手术室和消毒中心器械交接流程。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寻找最佳交接流程。结果通过质量控制循环管理,使手术室和消毒中心器械交接安全合理、方便快捷。结论PDCA循环可对器械交接流程实施及时... 目的探讨颌面外科专科手术室和消毒中心器械交接流程。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寻找最佳交接流程。结果通过质量控制循环管理,使手术室和消毒中心器械交接安全合理、方便快捷。结论PDCA循环可对器械交接流程实施及时管理和监控,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 专科 器械 交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八)——麻醉管理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邱宝军 王凌帆 +6 位作者 任德龙 王凤娟 荀泽敏 张浚睿 李云鹏 张惠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17-320,共4页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且常会危及生命的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急症。张口受限、颌面部广泛肿胀、呼吸困难或窘迫、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是此类患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也是...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一种起病急、发展快,且常会危及生命的口腔颌面外科的临床急症。张口受限、颌面部广泛肿胀、呼吸困难或窘迫、感染性休克、心力衰竭等是此类患者较常见的临床表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也是常见的并存疾病,因此,颌面部间隙感染围术期麻醉管理极具挑战性。本文通过从术前麻醉访视、麻醉诱导及气道建立、术中及术后麻醉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探讨,期望能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围术期麻醉管理提供最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感染 麻醉 脓毒症 气道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十)——围手术期的护理与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马婕 陈欢 +5 位作者 李云鹏 张浚睿 雍琪 赵芝鹤 刘蕊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21-624,共4页
总结颌面部间隙感染围手术期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归纳总结,术前通过接诊风险评估,降低护理风险,并正确判断护理问题;术后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全方位评估呼吸道状态、深入进行心理评估、合理指... 总结颌面部间隙感染围手术期观察要点与护理方法。对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进行归纳总结,术前通过接诊风险评估,降低护理风险,并正确判断护理问题;术后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全方位评估呼吸道状态、深入进行心理评估、合理指导调整饮食结构,科学进行健康宣教等。患者术前正确评估有效的避免了护理风险,顺利实施手术,术后均顺利康复出院。颌面部间隙感染术前全面有效的评估,可以降低窒息等高风险事件发生,术后呼吸道管理、伤口的定时冲洗、针对性的饮食护理、口腔卫生保健的健康教育,可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 间隙感染 护理 效果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外科门诊护理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妥东哲 李宏存 +1 位作者 彭莲 孔亮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2期77-78,共2页
目的解决口腔护理教学中示教困难、不易理解的问题。方法自2001年开始,在护理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方式,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收集处理资料,自行开发制作出一套可用于颌面外科门诊护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并在临床教学中使用。结果在课时... 目的解决口腔护理教学中示教困难、不易理解的问题。方法自2001年开始,在护理教学中改变以往的单一授课方式,按照实习大纲要求收集处理资料,自行开发制作出一套可用于颌面外科门诊护理教学的多媒体课件,并在临床教学中使用。结果在课时、教学内容、学员反馈及课后测试等方面,使用多媒体课件前后均有明显差别(P<0.05)。讨论改变教学方法,制作多媒体课件,适应教学改革,增强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外科 护理教学 多媒体课件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权秋莎 郑建娟 赵丽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1996年第1期44-45,共2页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的特点是伤情复杂,损伤广泛,盲管伤多,易出现血肿、舌后坠、组织移位等。作者着重介绍对114例火器伤的观察和护理,提出早期护理应注重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清除口腔、咽部的分泌物,改变体位,解除窒息,对休克伤员,采取快速... 口腔颌面部火器伤的特点是伤情复杂,损伤广泛,盲管伤多,易出现血肿、舌后坠、组织移位等。作者着重介绍对114例火器伤的观察和护理,提出早期护理应注重严密观察病情,及时清除口腔、咽部的分泌物,改变体位,解除窒息,对休克伤员,采取快速输液、输血、给药等急救措施,以维持足够的血容量;如果伤口污染、感染,除全身应用抗生素外,局部用3%高渗盐水持续湿敷效果较好。提倡早期清创、抗感染。清创处理后,加强口腔护理,采用口腔冲洗或0.2%洗必泰漱口,应用鼻饲全流,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增强伤员机体抵抗力,使其早日恢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器伤 口腔颌面部 观察与护理 早期 伤员 快速输液 舌后坠 注重 作者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婴儿唇裂仿真模型及其在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王方 吴国锋 +1 位作者 田磊 封兴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婴儿唇裂面部仿真模型与制作方法,为唇裂个性化术前模拟与外科仿真教学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新型可见光人体三维扫描仪对3个月龄唇裂患儿面部扫描直接获取光学印模,应用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原始数据并设计出唇裂婴儿... 目的:探索建立一种新型婴儿唇裂面部仿真模型与制作方法,为唇裂个性化术前模拟与外科仿真教学提供帮助。方法:通过新型可见光人体三维扫描仪对3个月龄唇裂患儿面部扫描直接获取光学印模,应用逆向工程软件处理原始数据并设计出唇裂婴儿面部三维数据模型,然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将其直接加工出修复体的树脂模型,最后通过颌面赝复技术制作出婴儿唇裂仿真硅橡胶模型。结果:首次成功设计并制作出个性化、高仿真的3个月龄婴儿唇裂面部硅橡胶仿真模型,并成功地用于唇裂术前模拟与教学。结论:通过综合应用多种新型数字化技术与颌面赝复材料与技术,可以设计并制作出新生儿唇裂仿真模型,该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与教学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唇裂 仿真模型 外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枪弹伤软组织内一氧化氮含量与组织细胞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哓天 周树夏 +2 位作者 刘荫秋 李曙光 王多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5-177,共3页
在D5.80mm制式枪弹致伤动物模型上的颌面部,于致伤后2、6、24、72h、7d取材,检测组织内NO的含量,并用HE和NADPH-d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伤后组织内NO... 在D5.80mm制式枪弹致伤动物模型上的颌面部,于致伤后2、6、24、72h、7d取材,检测组织内NO的含量,并用HE和NADPH-d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与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关系。结果发现:伤后组织内NO含量明显增高,24h达到高峰,7d维持较低水平;24~72h组织呈进行性损伤,组织内可见大量NOS阳性细胞,7d组织内修复现象明显,NOS阳性细胞明显减少。结果提示:颌面部枪弹伤后组织进行性损伤和修复愈合与L-精氨酸/NO途径的激活有关;NO的大量生成是组织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枪弹伤 一氧化氮 组织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五)——糖尿病患者伴发间隙感染诊治经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云鹏 杨鹏 +7 位作者 邢影 郭威孝 张浚睿 陆斌 曹强 牛强 李海强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720,共4页
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常见,其诊治较常规间隙感染更为复杂。通过对近3年此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类患者诊治原则和流程,提供相应治疗规范。入院1周内对血糖进行良好控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而其他感染指标的恢... 糖尿病患者伴发的颌面部间隙感染临床较为常见,其诊治较常规间隙感染更为复杂。通过对近3年此类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类患者诊治原则和流程,提供相应治疗规范。入院1周内对血糖进行良好控制,可以缩短住院时间,而其他感染指标的恢复则更依赖手术治疗。推荐予以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治疗方案,并根据"7点血糖监测法"结果进行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感染 糖尿病 综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狗颌面高速投射伤区小血管病理改变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颖徽 周树夏 +3 位作者 刘宝林 刘荫秋 程学明 赖西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用光镜、电镜观察狗颌面高速投射伤区小血管的病理变化。实验发现:伤区小血管可见内皮细胞缺失、管壁断裂及细胞内的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外径1.0~2,5mm的小血管损伤可远达距伤缘3.0cm处,该处血管7d后基本恢复。提示:临床运用血管化... 用光镜、电镜观察狗颌面高速投射伤区小血管的病理变化。实验发现:伤区小血管可见内皮细胞缺失、管壁断裂及细胞内的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外径1.0~2,5mm的小血管损伤可远达距伤缘3.0cm处,该处血管7d后基本恢复。提示:临床运用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修复颌面部火器伤后的组织缺损时,其血管蒂应与距伤缘3.0cm以外的受区血管吻合,手术最好在伤后7d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血管 损伤 病理学 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颌面部撞击伤后血中自由基反应和一氧化氮含量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何黎升 张明 +2 位作者 薄斌 周树夏 王多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4-196,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伤情颌面部撞击伤后机体自由基反应的改变及一氧化氮与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 (4.77± 0 .5 3) m/ s、(9.16± 0 .6 5 ) m/ s和 (13.95± 0 .6 7) m/ s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 (n=6 ... 目的 :探讨不同伤情颌面部撞击伤后机体自由基反应的改变及一氧化氮与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 (4.77± 0 .5 3) m/ s、(9.16± 0 .6 5 ) m/ s和 (13.95± 0 .6 7) m/ s对兔左侧面中部进行撞击 (n=6 ) ,建立不同伤情的动物模型 ,观察致伤后动物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于伤后 6 h观察伤区软组织、伤侧视神经、视网膜、脑组织、脑干病理病变 ,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 (L PO)、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一氧化氮 (NO)含量 ,与正常组对照。结果 :伤后血中 L PO、SOD含量明显升高 ,NO含量明显降低。结论 :颌面部撞击伤后 ,氧自由基及一氧化氮参与损伤反应 ,体内一氧化氮的生成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撞击伤 自由基反应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癌组织中doc1基因mRNA表达的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军 冯源 +3 位作者 陆伟 李建虎 杨耀武 孙沫逸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doc1基因的转录产物p12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doc1基因mRNA在不同分化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口... 目的:doc1基因的转录产物p12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旨在检测doc1基因mRNA在不同分化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和20例正常口腔黏膜中doc1基因mRNA的表达,并分析doc1基因mRNA表达量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doc1基因mRNA在高、中、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灰度平均值为:1.35±0.04,1.20±0.05,1.08±0.03;正常口腔黏膜上皮doc1mRNA的灰度平均值为:1.58±0.15,表达高于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高中低分化的口腔鳞状细胞癌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doc1基因可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早期具有重要作用,doc1mRNA低表达可能是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早期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cl基因 反转录RT—PCR 信使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6蛋白在口咽癌和口腔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凤泽 薛洋 +3 位作者 温娇 周峻 刘源 魏建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分析口咽癌和口腔癌中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口咽癌和60例口腔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口咽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2.9%(16/70),与... 目的:分析口咽癌和口腔癌中P16蛋白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70例口咽癌和60例口腔癌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指标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结果:口咽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22.9%(16/70),与P16阴性组相比,患者的年龄、吸烟、病理分化、N分期和TNM临床分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腔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为8.3%(5/60),与P16阴性组相比,病理分化和TNM临床分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咽癌中P1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口腔癌,HPV感染是口咽癌和口腔癌不可忽视的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咽鳞癌(OPSCC) 口腔鳞癌(OSCC) HPV P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4例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29
15
作者 丛丙峰 丁明超 +5 位作者 许方方 付琳 商洪涛 田磊 赵晋龙 刘彦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44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男女比为1.18∶1;60岁以上人群(34.02%)为好发人群;牙源性感染为首要致病原因(65.97%);单间隙感... 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4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144例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患者男女比为1.18∶1;60岁以上人群(34.02%)为好发人群;牙源性感染为首要致病原因(65.97%);单间隙感染70例(48.61%),多间隙感染74例(51.39%),下颌下间隙在单间隙感染患者和多间隙感染患者受累间隙所占比率分别为31.43%和30.81%。合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以气道梗阻最为常见(16.67%)。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以牙源性引起的间隙感染最为常见,应及早有针对性(特别是危及生命的并发症)进行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颌面部间隙感染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十一)——智牙引发间隙感染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川 胡开进 +5 位作者 周宏志 李云鹏 丁宇翔 侯锐 薛洋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65-768,共4页
智牙冠周炎是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智牙非规范化拔除亦是导致间隙感染的风险因素。做好智牙相关间隙感染的预防工作,是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对32例智牙引发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智牙冠周炎是导致颌面部间隙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智牙非规范化拔除亦是导致间隙感染的风险因素。做好智牙相关间隙感染的预防工作,是降低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发生率的重要举措。本文对32例智牙引发的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为有效预防和治疗智牙引发的间隙感染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感染 智牙 冠周炎 拔牙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管理(四)--CT的诊断价值与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丛丙峰 张凯 +7 位作者 石利强 郭军 郭威孝 张浚睿 陆斌 李云鹏 曹强 孔亮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73-576,共4页
CT检查作为口腔颌面部骨与软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及时准确研读CT影像对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感染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对CT窗位及窗宽选择、关键层面选取、CT影像研读及气道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 CT检查作为口腔颌面部骨与软组织结构的主要影像学检查手段,及时准确研读CT影像对感染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回顾了我院近两年收治的感染患者影像学资料,通过对CT窗位及窗宽选择、关键层面选取、CT影像研读及气道诊断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CT在颌面部间隙感染检查中的特点,推荐扫描时设置窗宽350 Hu,窗位40 Hu为常规参数,重点关注5大关键层面,依据软组织肿胀、脓液形成及气体积聚的影像特点判断病情,建议在气道受压时及早切开引流减压,术后留置气管插管至气道危象解除,当气道狭窄大于1/2时,立即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感染 窗宽窗位 关键层面 影像特点 气道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家系统在我国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卓 柴治国 封兴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口腔医学 人类 专家系统 处理 经验 研究与应用 模拟人 人工智能 美国斯坦福大学 程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围手术期准备 被引量:3
19
作者 雷德林 张浚睿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正颌外科 围手术期准备 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颌外科常见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浚睿 雷德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29-333,共5页
关键词 正颌外科 手术方式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