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中PCNA和P53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岳文 龙彦 +3 位作者 凌涤生 马伯龙 孙善珍 戚向敏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检测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变的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口腔粘膜病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基底层有少数PCNA阳性细胞,随着粘膜异... 目的:检测口腔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探讨口腔癌变的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80例口腔粘膜病变组织中PCNA和p53的表达。结果:正常口腔粘膜基底层有少数PCNA阳性细胞,随着粘膜异常增生程度的加重到鳞癌,PCAN表达的阳性分级升高,PCNA的相对含量也升高。P53的阳性表达仅见于重度异常增生及鳞癌组织中。结论:对PCNA和p53的研究有助于探讨口腔粘膜癌变多阶段发生过程的机理,并可为监测癌变提供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肿瘤 上皮瘤 PCNA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FGF及KGF的mRNA的表达与口腔粘膜上皮癌变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金岩 邓志宏 +1 位作者 TipoeGL WhiteFH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3-25,T003,共4页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颊粘膜异常增生(DYS)及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DYS及SCC间质中均检测到KGF和bFGFmRNA... 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了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颊粘膜异常增生(DYS)及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DYS及SCC间质中均检测到KGF和bFGFmRNA的表达,上皮细胞未见阳性表达,阳性反应部位位于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此外部分慢性炎细胞也见阳性反应。SCC组的阳性表达率和程度均比DYS增强。此结果提示:bFGF和KGF不仅可以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的方式促进间质中新生血管及间质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FGF KGF 口腔粘膜上皮癌 原位杂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癌肉瘤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周峻 董绍忠 +1 位作者 金岩 杨连甲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3例涎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 ,对全部病例的组织学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结果 :涎腺癌肉瘤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颜面部肿物并伴疼痛。光... 目的 :探讨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对 3例涎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 ,对全部病例的组织学标本重新进行镜下观察。结果 :涎腺癌肉瘤临床表现常为迅速增大的颜面部肿物并伴疼痛。光镜下组织学观察常可见肉瘤和癌两种成分并存 ,癌多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肉瘤以骨或软骨肉瘤为主。结论 :涎腺癌肉瘤的临床特点与涎腺其他恶性肿瘤较难区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肿瘤 癌肉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鳞癌的凝集素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海霞 陆先韫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细胞表面的枝状糖分子是膜糖蛋白和糖脂的组成部分。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肿瘤发生都和遍布于细胞表面的糖链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植物蛋白,具有与特定的糖链专一结合的特性。利用标记的凝集素可测定... 细胞表面的枝状糖分子是膜糖蛋白和糖脂的组成部分。目前认为细胞间的联系、细胞的生长和肿瘤发生都和遍布于细胞表面的糖链的结构和功能有关。凝集素(lectin)是一类植物蛋白,具有与特定的糖链专一结合的特性。利用标记的凝集素可测定细胞膜上糖的分布,鉴别肿瘤细胞与相应正常细胞结构的差异,阐明细胞恶变过程中膜结构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鳞癌 凝集素 细胞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分离、纯化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34
5
作者 高秦 刘宏伟 +2 位作者 金岩 聂鑫 刘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 目的:体外分离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表型特点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采用胶原酶和D ispase酶联合消化法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有限稀释法分离纯化,将克隆形成的细胞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抗波形丝蛋白(V im en-tin)、STRO-1、骨粘素(ON)、骨涎蛋白(BSP)的表达。结果:获得纯化人牙周膜干细胞,在透射电镜下,这种细胞核质比例大,核大,细胞器少;流式细胞仪细胞周期分析大多数细胞处于G0/G1期,为慢周期性;该细胞抗波形丝蛋白、STRO-1表达阳性、骨粘连素、骨桥蛋白弱阳性表达。结论:提供了比较有效的分离纯化牙周膜干细胞的方法。该方法分离的人牙周膜干细胞具有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细胞周期及表型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克隆 超微结构 细胞周期 免疫细胞化学 纯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47和MMP-2、VEGF在腺样囊性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新杰 雷德林 +3 位作者 张圃 马秦 周峻 李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2-376,共5页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 目的:研究CD14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TM法检测72例ACC组织中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D147和MMP-2、VEGF在ACC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65.3%、73.6%;三者的表达均与肿瘤病理分型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联(P>0.05);神经侵袭组的CD147和MMP-2表达明显强于无神经侵袭组(P<0.05),VEGF在有无神经侵袭组间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侵袭组和肿瘤发生转移组的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均明显强于对应组(P<0.05);CD147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具有显著相关性(P<0.001)。结论:CD147和MMP-2、VEGF的表达与ACC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检测三者的表达有助于对ACC进行临床病理研究及转移潜势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7 基质金属蛋白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腺样囊性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豚鼠鼓膜修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志宏 田勇胜 +4 位作者 王锦玲 邱建华 刘源 赵宇 金岩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期115-118,共4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鼓膜修补术动物实验中的效果。方法建立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30只,同时构建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将每只豚鼠左耳作为手术耳,施行内植法植入组织工程鼓膜,右耳作为空白对照。每周...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在鼓膜修补术动物实验中的效果。方法建立豚鼠慢性鼓膜穿孔模型30只,同时构建复合成纤维细胞的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鼓膜。将每只豚鼠左耳作为手术耳,施行内植法植入组织工程鼓膜,右耳作为空白对照。每周观察鼓膜愈合情况、听阈变化,同时观察组织学结构改变。结果鼓膜修补手术30耳中,2耳因感染而未愈合,愈合率为93.3%;对照耳仅4耳愈合,愈合率为(13.3%);愈合鼓膜外观与正常鼓膜相似,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示术耳听力恢复正常。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工程鼓膜修复的的鼓膜有着正常鼓膜的三层结构,即鳞状上皮层、中间纤维层及粘膜层,而空白对照耳自行修复的鼓膜中缺少纤维层结构。结论组织工程鼓膜可以作为良好的鼓膜移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鼓膜 鼓膜穿孔 鼓膜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1208冲剂抑制二乙基亚硝胺诱导的大鼠肝癌细胞增殖活性 被引量:4
8
作者 钱妍 金岩 +1 位作者 李媛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58-560,共3页
目的 :探讨中药 9812 0 8冲剂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 )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 DEN诱肝癌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 9812 0 8冲剂对诱癌过程中肝细胞阳性表达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 目的 :探讨中药 9812 0 8冲剂对二乙基亚硝胺 (DEN )诱癌过程中肝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建立 DEN诱肝癌大鼠模型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了 9812 0 8冲剂对诱癌过程中肝细胞阳性表达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H - ras蛋白及诱癌后期溴化脱氧尿嘧啶 (Brd- U )细胞标记指数的影响。 结果 :DEN诱肝癌过程中 ,PCNA、H - ras阳性表达呈逐渐增加趋势 ,两者表达显著正相关。 9812 0 8冲剂可明显抑制诱癌过程中两蛋白的阳性表达 ,显著降低诱癌后期Brd- U细胞标记指数。 结论 :中药 9812 0 8冲剂可抑制大鼠肝癌形成过程中肝细胞增殖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1208冲剂 中药 肝肿瘤 细胞增殖 化学预防 二乙基亚硝胺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s p21癌蛋白在颊粘膜上皮癌前及癌变中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金岩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49-249,共1页
通过建立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观察了rasp21在口腔颊粘膜上皮由正常、炎症、癌旁上皮到鳞癌的变化过程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21由癌旁上皮开始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到高分化鳞癌达到最大值,而在中... 通过建立图像分析系统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定量,观察了rasp21在口腔颊粘膜上皮由正常、炎症、癌旁上皮到鳞癌的变化过程的表达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p21由癌旁上皮开始表达水平明显提高,到高分化鳞癌达到最大值,而在中等及稍差分化的鳞癌、发生转移的鳞癌表达水平下降。组织学也显示了在趋于分化成熟及高分化的上皮细胞中p21表达水平高。提示了p21的高表达与上皮细胞的增殖及转移与否关系不大,而与上皮细胞的分化状态有关。此外,结果还显示了所采用的综合了阳性反应程度及细胞阳性率两方面含义的定量指标—阳性指数(PI)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免疫组化 颊粘膜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DNA含量的定量分析及意义
10
作者 赵江安 金岩 +2 位作者 吕红兵 赵宇 王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DNA含量与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图像分析仪 (ICM )对 3 5例多形性腺瘤 ,5例术后复发的标本进行细胞核DNA测定。结果 :多形性腺瘤中的肿瘤性上皮细胞、粘液样细胞和软骨样细胞与正常腺上皮细胞的DNA含量之... 目的 :探讨DNA含量与多形性腺瘤及其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图像分析仪 (ICM )对 3 5例多形性腺瘤 ,5例术后复发的标本进行细胞核DNA测定。结果 :多形性腺瘤中的肿瘤性上皮细胞、粘液样细胞和软骨样细胞与正常腺上皮细胞的DNA含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多形性腺瘤组和复发组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结论 :在多形性腺瘤中 ,DNA含量不仅与细胞类型密切相关 ,而且其早期的变化也有助于了解预后复发情况 ,因而可作为评价多形性腺瘤预后一种良好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腺瘤 DNA 图像分析 复发 预后 涎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在48例骨及软组织肿瘤的免疫组化研究
11
作者 张遂祥 李德芳 +2 位作者 刘节 杨连甲 金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83,T001,共4页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单克隆抗体ABC法,对36例骨肿瘤、12例软组织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软组织肿瘤阴性(纤维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7例),骨肿瘤阳性占89%(除外1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和2例间叶性...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单克隆抗体ABC法,对36例骨肿瘤、12例软组织肿瘤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2例软组织肿瘤阴性(纤维瘤2例,横纹肌肉瘤3例,平滑肌肉瘤7例),骨肿瘤阳性占89%(除外1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软骨肉瘤和2例间叶性软骨肉瘤)。认为:①BMP-McAb可用于区分肿瘤是否起源于成骨性结缔组织;②鉴于许多骨肿瘤皆有BMP,但生物学检测只有骨肉瘤、软骨肉瘤和骨样骨瘤有骨生成反应,提出可能和BMP含量有关,并认为免疫组化法优于生物学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在大鼠组织工程复合皮肤愈合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军琳 金岩 +4 位作者 郭征 刘晓亮 刘源 赵宇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生SD大鼠皮肤为原材料培养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并将其移植到 15只成年SD大鼠 ,第 7、10、14、2 0、30天取标本 ,通过HE染色、免疫...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生SD大鼠皮肤为原材料培养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并将其移植到 15只成年SD大鼠 ,第 7、10、14、2 0、30天取标本 ,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工程复合皮肤进行检测 ,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bFGF、F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以做自体皮肤移植和正常Wistar大鼠做对照。结果 术后第 10天时bFGF、FN表达明显 ,术后第 10天以前和第 14天以后表达较弱。bFGF、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变化与自体皮肤移植愈合过程相似。结论 在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大鼠皮肤缺损中bFGF、FN有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大鼠 组织工程复合皮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腺瘤中BMP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岳文 杨连甲 +2 位作者 晏伟 朱峰 董绍忠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 :检测多形性腺瘤中BMP蛋白的表达及BMP2mRNA的扩增情况 ,以探讨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BMP的单克隆抗体检测BMP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并进一步应用BMP2的特异性引物和RT PCR的方法 ,扩增 6例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RNA... 目的 :检测多形性腺瘤中BMP蛋白的表达及BMP2mRNA的扩增情况 ,以探讨多形性腺瘤的病理发生机制。方法 :应用BMP的单克隆抗体检测BMP在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 ,并进一步应用BMP2的特异性引物和RT PCR的方法 ,扩增 6例多形性腺瘤组织中的RNA。结果 :6例多形性腺瘤组织中可以检测到BMP蛋白的扩增 ,其中 5例有BMP2mRNA的扩增。结论 :BMP可能参与了多形性腺瘤的病理机制 ,BMP的存在可能是上皮性肿瘤中类骨组织出现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多形性腺瘤 口腔涎腺肿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凤秋 杨连甲 +1 位作者 吴织芬 秦鸿雁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03-506,共4页
目的 构建分泌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VR10 2 0 KGPcd ,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情况。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VR10 2 0 KGPcd。然后用Lipofectamine2 0 0 0介导瞬时转染COS... 目的 构建分泌型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蛋白酶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VR10 2 0 KGPcd ,并检测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及分泌情况。方法 应用基因重组方法 ,构建真核表达载体VR10 2 0 KGPcd。然后用Lipofectamine2 0 0 0介导瞬时转染COS7细胞 ,以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_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重组质粒的基因转录和蛋白表达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蛋白分泌情况。结果 转染的COS7细胞中可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和表达 ,并且在培养的上清中检测到其表达的蛋白质。结论 成功构建了可分泌表达的真核表达载体VR10 2 0 KGPcd ,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正确转录和翻译 ,培养上清中可检测到正确表达的目的蛋白 ,这为其作为基因疫苗免疫动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牙龈蛋白酶K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对骨形成蛋白-2基因转染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司晓辉 杨连甲 金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1-324,I015,共4页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人BMP-2基因的噬菌粒表达载体pBK-B2,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其导入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细胞原位杂交、免... 目的:探讨骨形成蛋白-2(BMP-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构建含有人BMP-2基因的噬菌粒表达载体pBK-B2,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其导入NIH3T3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细胞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法检测BMP-2基因的稳定转染及表达,并检测了外源性TGFβ对转染细胞增殖活力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含量的影响。结果:TGFβ(50ng/ml)促进BMP-2转染细胞的增殖,但是抑制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含量。结论:TGFβ的生物学效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细胞分化 骨钙素 BMP-2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干细胞向神经细胞方向的诱导分化实验 被引量:11
16
作者 贺慧霞 金岩 +4 位作者 史俊南 罗玉庆 周艳妮 彭智 许玉和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克隆化培养分离的人牙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并确定其诱导条件。方法克隆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预诱导24h,然后换含一定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丁羟基茴香醚(BHA)、forskolin、β-巯基乙醇(β-ME)和氢化可的... 目的探讨克隆化培养分离的人牙髓干细胞是否具有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的潜能,并确定其诱导条件。方法克隆化培养的人牙髓干细胞预诱导24h,然后换含一定浓度二甲基亚砜(DMSO)、丁羟基茴香醚(BHA)、forskolin、β-巯基乙醇(β-ME)和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的联合诱导液连续诱导4d,对诱导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非特异性酯酶(NSE)免疫组化染色和GFAP mRNA RT-PCR检测。同时,以未诱导细胞为对照。结果诱导12h时细胞形态开始改变,24h时分化为较为典型的神经细胞样细胞,继续诱导分化细胞数量增多;诱导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特异性标志NSE和GFAP蛋白;RT-PCR检测诱导细胞表达GFAP mRNA,而未诱导细胞均无上述改变和表达。结论人牙髓干细胞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可横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诱导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在面神经再生中的表达变化及TGF-β、rhBMP-2的调控 被引量:1
17
作者 聂鑫 金岩 GL Tipoe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在面神经切断后的免疫定位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_β)及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2 (rhBMP_2 )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面神经切断后不同时期的面神经核组织切片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对比不同时...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CNTF)在面神经切断后的免疫定位及转化生长因子 β(TGF_β)及人重组骨形成蛋白 2 (rhBMP_2 )对其的调控作用。方法 选取面神经切断后不同时期的面神经核组织切片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对比不同时期面神经核中CNTF的浓度变化。结果 面神经切断后 ,术后 1dCNTF就开始表达并逐渐增加 ,分别于术后 1周和 1月面神经核运动元中CNTF的含量达到最大。此后逐渐下降。rhBMP_2对CNTF的表达无明显作用 ,而TGF_β能促进神经再生过程中CNTF的表达。 结论 内源性CNTF在神经再生过程中对神经轴突的延伸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损伤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面神经再生 TGF-Β RHB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素在大鼠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皮片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军琳 金岩 刘晓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 通过检测选择素P、选择素E在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表达,研究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取SD大鼠皮肤和实验室培养的组织工程SD大鼠皮肤移植于成年Wistar大鼠,移植成功后取不同时间点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 目的 通过检测选择素P、选择素E在同种异体大鼠皮肤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中的表达,研究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相容性。方法 取SD大鼠皮肤和实验室培养的组织工程SD大鼠皮肤移植于成年Wistar大鼠,移植成功后取不同时间点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选择素P、选择素E在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选择素P、选择素E有显著表达,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后,局部组织中水平显著低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组。结论 选择素P、选择素E的改变与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呈正相关,组织工程皮肤只具有很弱的免疫原性,不引起显著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选择素E 选择素P 免疫排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处理前后外胚间充质细胞中Cyclin D1蛋白表达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红兵 金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作用和CyclinD1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代培养GD12 1 5(妊娠第 12天第 15小时 )胎鼠面突的外胚间充质细胞 ,原代培养细胞后 ,观察维甲酸处理前后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 目的 :探讨维甲酸对胎鼠面突外胚间充质细胞的作用和CyclinD1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原代培养GD12 1 5(妊娠第 12天第 15小时 )胎鼠面突的外胚间充质细胞 ,原代培养细胞后 ,观察维甲酸处理前后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仪对维甲酸处理后CyclinD1蛋白的表达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维甲酸处理后 ,外胚间充质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 ,正常的外胚间充质细胞中 ,CyclinD1的表达量较高 ,维甲酸处理后 ,其表达量显著降低。结论 :维甲酸所引起的细胞生长抑制与CyclinD1的表达降低之间密切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细胞周期素 CYCLIND1蛋白 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抑制骨肉瘤细胞生长的体外、体内实验
20
作者 马明 杨连甲 金岩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5-266,共2页
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实验成功的制备了抗骨肉瘤形成蛋白的单克隆抗体(BMP-McAb),以此单抗检测人骨肉瘤、人成骨肉瘤OS-732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中BMP的分布情况,观... 应用单克隆抗体治疗恶性肿瘤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并且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实验成功的制备了抗骨肉瘤形成蛋白的单克隆抗体(BMP-McAb),以此单抗检测人骨肉瘤、人成骨肉瘤OS-732细胞及其裸鼠移植瘤中BMP的分布情况,观察BMP-McAb对BMP的括性阻断作用,用于探讨BMP-McAb治疗骨肉瘤的可行性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单克隆抗体 BMP 骨肉瘤细胞 体内实验 体外 骨形成蛋白 生长 发现 分布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