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狗牙周膜细胞三维立体培养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鲁红 吴织芬 +1 位作者 田宇 陈书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 :探讨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 (CBM )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nHAC)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为建立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模型及下一步进行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实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 ,传代扩... 目的 :探讨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 (CBM )和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nHAC)两种支架材料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的可行性 ,为建立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模型及下一步进行牙周组织工程的动物实验奠定实验基础。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狗牙周膜细胞 ,传代扩增后 ,接种于CBM和nHAC 2种三维支架上 ,体外继续培养 3d ,进行细胞计数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狗牙周膜细胞在 2种支架材料上均能形成良好贴附并增殖 ,扫描电镜可见 2种支架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多孔网状结构 ,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生长旺盛 ,伸展充分。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三维立体培养 体外实验研究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异体脱矿松质骨基质 纳米羟基磷灰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铁楼 蔺世龙 +4 位作者 周以钧 姚小桂 刘景昌 吴织芬 王刚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47-549,共3页
目的:探讨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为研究牙周洁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洁治组作牙周洁治,对照组用常规漱口液漱口,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月用刚果红负性染色... 目的:探讨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和龈沟液量的影响,为研究牙周洁治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选60例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洁治组作牙周洁治,对照组用常规漱口液漱口,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月用刚果红负性染色法观察袋底微生物的变化,并测定牙周探诊深度(PD)、龈指数(GI)和龈沟液量(GCF)的变化。结果:洁治组在洁治后1周时牙周袋底的球菌比率明显增加,杆菌和螺旋体比率及PD和GCF明显降低;对照组GI轻度降低,但PD和GCF以及袋底的球菌、杆菌、螺旋体比率无明显变化;洁治组和对照组的球菌、杆菌和螺旋体比率及PD、GI和GCF均有显著性差异。洁治后1月时PD、GI和GCF量及袋底的微生物比率与洁治1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洁治对人牙周炎袋底微生物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通过减少袋底致病菌比率和降低PD以减轻牙周炎症和减少龈沟液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洁治 牙周炎 机制 微生物 龈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和牙周炎对牙周组织中HIF-1α和M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徐倩 杨佳佳 +5 位作者 刘志华 刘锐 安建平 周霞 陈发明 邓蔓菁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16-621,共6页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HIF-1α、MMP2在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IF-1α与MMP2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低氧牙周炎动物模型,40只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常氧组、常氧牙周炎组、低氧组、低氧牙周炎组,每...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HIF-1α、MMP2在大鼠牙周炎牙周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牙周炎的相关性,初步探讨HIF-1α与MMP2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低氧牙周炎动物模型,40只大鼠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常氧组、常氧牙周炎组、低氧组、低氧牙周炎组,每组10只,分别检测牙龈指数、菌斑指数、探诊深度及牙槽骨吸收度4项牙周炎临床指标;牙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牙周炎症程度;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牙周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结果牙周炎各临床指标及组织切片的HE染色均表明低氧牙周炎组大鼠牙周组织炎症程度最重;与常氧两组比较,低氧组均促进了牙周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P<0.05);与非牙周炎组比较,牙周炎组HIF-1α、MMP2表达明显增加(P<0.05);低氧牙周炎组HIF-1α、MMP2表达最高(P<0.05)。结论低氧促进了牙周炎组织中HIF-1α、MMP2的表达,加速了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1Α MMP2 牙周炎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宏 吴织芬 +1 位作者 王勤涛 周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6-458,共3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 ,以探讨 IGF- 在人牙周膜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 ,放免法测定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GF...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GF- )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的影响 ,以探讨 IGF- 在人牙周膜细胞向成骨样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方法 :体外培养牙周膜细胞 ,放免法测定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分泌量。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IGF- 3.12 5 ng/ ml组、IGF- 6 .2 5 0 ng/ ml组、IGF- 12 .5 0 0 ng/ ml组、IGF- 2 5 .0 0 0 ng/ m l组。结果 :在含 β-甘油磷酸钠和 L -抗坏血酸的条件下 ,人牙周膜细胞体外培养可产生并分泌骨钙素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骨钙素分泌增加 ,在第 3周时分泌量达最大。加入生长因子 IGF- ,骨钙素分泌量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结论 :IGF- 可增加人牙周膜细胞骨钙素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骨钙素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毛钊 施文艳 +1 位作者 吴织芬 周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1年第6期503-50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 ,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结果 :①老年组牙周膜细胞生长极其缓慢 ...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情况。 方法 :采用牙周膜细胞原代培养 ,并用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能力的变化 ,并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增殖情况比较。 结果 :①老年组牙周膜细胞生长极其缓慢 ,细胞呈现衰老状态 ,与青年组牙周膜细胞表现比明显不同。②老年组牙周膜细胞在 1、3、5、7、9天时测得的光密度值 (A570 )均明显低于青年组牙周膜细胞的A570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0 1)。 结论 :由于衰老的影响 ,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功能明显降低 ,与青年人牙周膜细胞区别较大 ,提示衰老造成的老年人牙周膜细胞生长增殖功能降低 ,可能是老年人牙周组织疾病发病率高、破坏程度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牙周膜细胞 生长增殖 衰老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在伴牙槽骨缺损牙再植术中应用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发明 吴织芬 金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 :回顾分析配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GTR)治疗对伴牙槽骨缺损的脱位再植牙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 1996年~ 2 0 0 3年间伴牙槽骨缺损、再植术中配合了GTR... 目的 :回顾分析配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guidedtissueregeneration ,GTR)治疗对伴牙槽骨缺损的脱位再植牙的临床疗效的影响 ,为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经验。方法 :收集 1996年~ 2 0 0 3年间伴牙槽骨缺损、再植术中配合了GTR术治疗的完整病历资料 ,对其临床治疗情况及近远期疗效作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 :共收集到 2 3份符合条件的病历 (6 4颗再植牙 ) ,疗效分析结果表明 ,患牙术后 12个月探诊深度均显著减少 ,附着水平均显著获得 ;无论脱位时间长短 ,术后牙松动、牙根吸收和失牙的发生率均较高。伤后 6h内就诊脱位牙直接再植后 ,牙髓坏死率 77.5 % ,牙根吸收和失牙率与伤后就诊超过 6h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伤后就诊时间影响再植牙治疗效果 ,配合单纯GTR治疗 ,伴牙槽骨缺损的脱位再植牙的远期疗效仍然较差 ,利用GTR技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特别是促进牙周缺损的再生需要进一步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脱位 牙再植 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治疗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重组Periostin对人牙周膜细胞粘附、伸展和移动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万玲 吴织芬 +3 位作者 刘斌 李焰 宋应亮 袁乃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 :研究小鼠重组Periostin对人牙周膜细胞 (PDL细胞 )粘附、伸展及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结合分析以及细胞机械创伤模型等细胞学方法 ,观察PDL细胞在Periostin基质上的粘附率、伸展率及其定向移动的能力。结果 :Periostin可促进... 目的 :研究小鼠重组Periostin对人牙周膜细胞 (PDL细胞 )粘附、伸展及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结合分析以及细胞机械创伤模型等细胞学方法 ,观察PDL细胞在Periostin基质上的粘附率、伸展率及其定向移动的能力。结果 :Periostin可促进PDL细胞的粘附、伸展和移动 ,当浓度在 40mg/L时 ,作用最为显著 (P <0 .0 1) ,与纤维结合蛋白 (FN)的作用相似。结论 :小鼠重组Periostin可有效促进PDL细胞的附着、伸展及移动 ,但其作用的确切分子机制还需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粘附分子 牙周膜细胞 细胞培养 重组Perios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牙周炎牙龈组织中SOD和MDA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毛钊 曹永安 +1 位作者 杨俭 吴织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 :观察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龈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方法 :测定老年牙周炎患者、健康老年人、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水平 ,并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牙周炎患... 目的 :观察老年牙周炎患者局部牙龈组织中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方法 :测定老年牙周炎患者、健康老年人、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牙龈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和丙二醛 (MDA)的水平 ,并进行比较。 结果 :老年牙周炎患者 SOD水平明显低于健康老年人、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 (P<0 .0 5 ) ;其 MD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成人慢性牙周炎患者和青少年牙周炎患者 (P<0 .0 5 )。 结论 :衰老和牙周炎双重作用造成老年牙周炎患者牙周组织局部抗氧化能力的降低 ,氧化物质堆积。 SOD降低应是老年牙周炎局部牙周组织病理和免疫功能特征性变化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牙周炎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丙二醛(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对牙周炎相关细胞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庆昱 王小竞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7-799,共3页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牙周炎 尼古丁 牙龈成纤维细胞 牙周支持组织 菌斑微生物 中性粒细胞 牙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下调人牙周膜细胞表达基因的研究
10
作者 张贤华 张斌 +3 位作者 赵忠良 陈苏民 吴织芬 袁乃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 :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8条下调基因 ,包括转录调控... 目的 :研究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方法 :应用点样数 5 12点的基因芯片分析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前后牙周膜细胞下调表达基因。结果 :研究发现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8条下调基因 ,包括转录调控基因、凋亡相关基因和受体基因。结论 :中间普氏菌内毒素刺激牙周膜细胞后 ,可引起部分基因表达下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普氏菌 内毒素 牙周膜 基因芯片 脂多糖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牙周膜细胞Fas抗原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的研究
11
作者 毛钊 杨俭 吴织芬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304-305,308,C003,共4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Fas apo 1(CD95 )抗原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2例培养的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和 3例培养的青年人牙周膜细胞的Fas apo 1(CD95 )抗原和iNOS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老年人牙周膜细胞Fas apo 1(CD95 )抗原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情况。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 2例培养的老年人牙周膜细胞和 3例培养的青年人牙周膜细胞的Fas apo 1(CD95 )抗原和iNOS的表达进行比较研究。 结果 :老年组牙周膜细胞Fas apo 1(CD95 )抗原胞核及胞质强阳性表达 ,且强于青年组 ;老年组牙周膜细胞胞核及胞质iNOS阳性表达 ,而青年组为阴性表达。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抗原 老年人 牙周膜细胞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免疫组织化学 牙周炎 牙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桥固定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对牙龈微循环和牙周组织影响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铁楼 刘国勤 +5 位作者 蔺世龙 张新海 张庆福 赵海军 季秋杰 吴织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20-222,226,共4页
目的:探讨冠桥固定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对牙龈微循环和牙周组织影响。方法:选重症牙周炎患者40例,分为2组,对照组用牙周洁治和刮治,固定组在上述基础上作松牙固定,2组患者分别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GBF,刚... 目的:探讨冠桥固定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对牙龈微循环和牙周组织影响。方法:选重症牙周炎患者40例,分为2组,对照组用牙周洁治和刮治,固定组在上述基础上作松牙固定,2组患者分别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3个月GBF,刚果红染色检测龈下菌斑形态学变化,并测定牙龈指数(GI)、菌斑指数(PLI)和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L)。结果:治疗后1周时固定组GBF和GI、PLI、PD、AL及杆菌、螺旋体和梭状菌比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治疗1周时固定组GBF比治疗前明显增加,GI、PLI、PD、AL和杆菌、螺旋体和梭状菌比率明显降低;在治疗3个月时,固定组GBF明显大于1周时,杆菌、螺旋体、梭状菌比率明显低于1周时。结论:冠桥固定重症牙周炎松动牙可使GBF明显增加,改善牙龈微循环,使龈下菌群向非致病型转变,其疗效与调节牙龈微循环和龈下菌群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桥固定 重症牙周炎 牙龈微循环龈下菌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及其稳定表达 被引量:7
13
作者 储庆 吴织芬 +3 位作者 何海丽 谢光远 王鑫 刘玲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 :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 - β1(hTGF - 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GF)的表达能力。 方法 :体外培养人GF ,传代培养后以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 :pcDNA3-hTGF - β1为 3μL∶1μg的比例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 目的 :探讨人转化生长因子 - β1(hTGF - β1)基因转染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GF)的表达能力。 方法 :体外培养人GF ,传代培养后以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 :pcDNA3-hTGF - β1为 3μL∶1μg的比例转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及图像分析检测hTGF - β1表达水平 ;利用水貂肺上皮细胞生长抑制法检测TGF - β1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转染后的GF呈强阳性表达 ,并持续 4周以上。图像分析显示转染细胞hTGF - β1表达显著增强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转染后细胞上清可有效的抑制水貂肺上皮细胞的生长。结论 :hTGF - β1基因转染可使牙龈成纤维细胞有效而稳定的表达活性hT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转染 牙龈成纤维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学活性 脂质体 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引导组织再生术修复外伤后牙槽骨缺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杰 邓再喜 +6 位作者 马志伟 董广英 刘青 储庆 王新文 吴织芬 吴秀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99-702,共4页
目的:研究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修复牙外伤后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纳入8例前牙外伤患者(4男,4女),共11处前牙邻间隙牙槽骨角形吸收,牙周基础治疗4~6周后接受GTR术,植入Bio-oss骨移植材料和Heal-all屏... 目的:研究引导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修复牙外伤后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纳入8例前牙外伤患者(4男,4女),共11处前牙邻间隙牙槽骨角形吸收,牙周基础治疗4~6周后接受GTR术,植入Bio-oss骨移植材料和Heal-all屏障膜。记录术前、术后牙周临床指标,并采用Image Pro-Plus图像分析软件对平行投照X线牙片中骨缺损区内邻间隙阴影面积(polygon area,PG)和牙根尖至角形骨吸收牙槽嵴最低点之间的牙根外表面曲线长度(length of tooth rootsurface L)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的治疗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术后12、24周的牙周探诊深度(PPD)和探诊附着丧失(PAL)都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牙龈退缩(P<0.05)。X线片影像分析显示,在术后12、24周时,反映牙槽骨缺损范围的PG值显著减小,反映骨缺损最低点位置的L值显著增加,都较术前有明显的变化(P<0.05)。图像软件分析的稳定点测量值一致性检验ICC值都大于0.8(α>0.4)。结论:采用Bio-oss骨移植材料和Heal-all屏障膜进行牙周GTR术,可以促进牙外伤后骨缺损的修复和牙周附着的恢复,是一种治疗牙外伤后牙槽骨缺损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缺损 牙外伤 骨吸收 骨移植物 屏障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壳聚糖温敏凝胶材料理化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臧圣奇 彭博 +4 位作者 董广英 王新文 刘敏杰 许杰 王勤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组分壳聚糖温敏凝胶材料的理化性能。方法:先对壳聚糖粉高温高压消毒,然后壳聚糖溶液(0.1mol/L)和β-甘油磷酸钠(β-GP)溶液(1.83 mol/L)分别按照体积比9∶1和7∶1两种配比组分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通过粘度变化、凝胶时... 目的:评价不同组分壳聚糖温敏凝胶材料的理化性能。方法:先对壳聚糖粉高温高压消毒,然后壳聚糖溶液(0.1mol/L)和β-甘油磷酸钠(β-GP)溶液(1.83 mol/L)分别按照体积比9∶1和7∶1两种配比组分制备壳聚糖温敏凝胶。通过粘度变化、凝胶时间、溶胀率、降解率、微观结构等观察指标比较2种凝胶的性能差异。结果:凝胶时间9∶1组为(6.1±0.68)min,7∶1组为(4.98±0.5)min(P<0.05);初始粘度9∶1组为(9.95±0.40)Paos,7∶1组为(9.90±0.36)Paos(P>0.05),终粘度9∶1组为(50.05±1.06)Paos,7∶1组为(45.25±0.69)Paos(P<0.05);溶胀率9∶1组为(16.6±0.8)%,7∶1组为(16.9±0.7)%(P>0.05);含溶菌酶组的降解率(%)明显高于不含酶组(P<0.05),加酶组和不加酶组7∶1组降解均快于9∶1组(P<0.05)。扫描电镜结果显示9∶1组平均孔径为(1.01±0.62)μm,7∶1组的平均孔径为(0.79±0.44)μm(P>0.05)。结论:9∶1配比的壳聚糖温敏凝胶理化性能优于7∶1比例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温敏性 粘度 溶胀率 降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与中医现代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国芳 吴织芬 王勤涛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9-60,共2页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可以看作是炮制方法的延伸,有效成分的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有助于探索中医理论的实质,可望为中医现代化打开缺口。
关键词 中药 有效成分 中医学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国强 吴织芬 +2 位作者 王勤涛 周威 李袁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32-335,共4页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 2 1颗 ,胶原膜治疗 11颗 ,翻瓣术治疗 10颗 ,术后 3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根分... 目的 :对引导组织再生术 (GTR)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短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 ,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方法 :选取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的患牙 2 1颗 ,胶原膜治疗 11颗 ,翻瓣术治疗 10颗 ,术后 3月通过观察牙龈指数、附着水平、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的变化 ;实验室检测龈沟液量 (GCF)及龈沟液碱性磷酸酶 (GCF -ALP)活性水平的变化 ;计算机测量分析根尖片 ,对 2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 3月①自身前后比较 ,2组的牙龈指数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根分叉垂直与水平探诊深度与GTR组的牙周附着水平 ,均有明显改善 ,且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翻瓣组临床附着水平变化则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 ,除牙龈指数外各项临床指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②实验室观察 :自身前后对照比较。 2组GCF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GCF -ALP浓度均减少 ,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胶原膜组与翻瓣组相比较 ,GCF -ALP浓度减小幅度较大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③根尖片的测量 :2组根分叉区骨密度均增高 ,GTR组与对照组相比较 ,垂直向骨高度增加明显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胶原膜治疗Ⅱ~Ⅲ度根分叉区病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根分叉部缺损 牙龈沟液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骨诱导作用的实验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岩 吴织芬 +1 位作者 万玲 董广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80-482,共3页
目的:观察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肌袋内成骨模型观察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实验分为2组,采用自体对照,实验组埋入以藻酸丙二醇酯为载体的釉基质蛋白,对照组埋入藻酸丙二醇酯。1个月后处... 目的:观察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腓肠肌肌袋内成骨模型观察釉基质蛋白是否具有骨诱导作用。实验分为2组,采用自体对照,实验组埋入以藻酸丙二醇酯为载体的釉基质蛋白,对照组埋入藻酸丙二醇酯。1个月后处死动物。结果:经大体及组织学观察,大鼠腓肠肌肌袋埋植处瘢痕愈合,未见有骨样或软骨样组织形成。结论:提取的猪釉基质蛋白未具有骨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牙釉质蛋白质类 骨诱导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核苷酸探针检测龈下菌斑中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分布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贤华 吴织芬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7-229,共3页
目的 :研究伴放线菌放线杆菌在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方法 :利用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对 6 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6 0患病位点、10例健康人的 10个对照位点龈下菌斑中伴放线菌放线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6 0个患病位点中有 19... 目的 :研究伴放线菌放线杆菌在牙周炎患者和健康人龈下菌斑中的分布。方法 :利用合成的寡核苷酸探针对 6 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 6 0患病位点、10例健康人的 10个对照位点龈下菌斑中伴放线菌放线杆菌进行检测。结果 :6 0个患病位点中有 19位点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检出率为 31.6 7% ,在健康部位未检测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患者的年龄是 (2 8.6 8±7.33)岁 ,未检出伴放线菌放线杆菌的患者的年龄是 (44 .48± 12 .48)岁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与年轻患者慢性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伴放线菌放线杆菌 寡核苷酸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