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史庆辉 赵莉莉 谢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间隙感染及肿瘤的超声表现,并对误诊及漏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90例中,87例间隙感染53例有脓腔形成,全部经...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面部间隙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间隙感染及肿瘤的超声表现,并对误诊及漏诊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结果:90例中,87例间隙感染53例有脓腔形成,全部经手术切开引流及穿刺证实;2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为鳃裂囊肿伴感染。超声表现:①间隙感染回声较肿瘤回声强,95%(83/87)的间隙感染为暗淡/中等光点,而肿瘤2例回声均为无明显光点;②肿瘤周围组织一般不肿胀,回声正常;而间隙感染与周围组织无明显边界,软组织肿胀明显;③间隙感染病变区血流少占87%(76/87),肿瘤内血流均较多;④抗炎治疗后复诊,病变区会明显缩小,血流也会减少,回声增强;肿瘤患者抗炎治疗后均无改变。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间隙感染符合率高达92.2%,对于颌面部间隙感染与肿瘤伴感染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检查费用低,可以作为临床首选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间隙感染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潜突型舌下腺囊肿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郭军 孟庆江 +2 位作者 郑文 孙琰 赵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69-370,共2页
目的:评价超声对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超声正确诊断32例,误诊4例,正确率88.9%。囊肿边界尚清晰,无明显包膜或包膜纤细且不连... 目的:评价超声对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例术前经超声检查、术后经病理诊断的潜突型舌下腺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超声正确诊断32例,误诊4例,正确率88.9%。囊肿边界尚清晰,无明显包膜或包膜纤细且不连续。24例囊肿外形呈“漏斗形”改变。28例内部液性暗区清晰,8例欠清晰且内伴数量不等的中等粗光点或线状分隔。36例囊肿均显示与患侧舌下腺无关,24例囊肿致同侧颌下腺受压或变形且致其向外下方移位。结论:超声是诊断潜突型舌下腺囊肿的重要辅助手段,其方法高效无创并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囊肿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在牙弓线距和角度测量方面的效度和信度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雷宁 张少锋 +2 位作者 王艳清 高晖 刘玉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数字化牙弓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用8排螺旋CT扫描10名青年志愿者的全牙列,Mimics软件重建并测量数字化牙弓模型(CT-3D模型)的线距和角度;用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测量上述10人牙弓石膏模型的线距和角度... 目的:探讨螺旋CT数字化牙弓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的效度和信度。方法:用8排螺旋CT扫描10名青年志愿者的全牙列,Mimics软件重建并测量数字化牙弓模型(CT-3D模型)的线距和角度;用游标卡尺、万能角度尺测量上述10人牙弓石膏模型的线距和角度作为对照;测量项目包括上/下颌牙弓宽度、长度及角度等22项内容。由2名检测者独立进行2次CT-3D模型和石膏模型检测。平均差和配对t检验评估螺旋CT数字化牙弓模型线、角测量的效度和信度。结果:CT检测者自身和检测者之间线距和百分比的最大平均差为+0.09 mm和-0.73%,角度和百分比的最大平均差为0.23°和-0.27%;CT组与石膏模型组线距和百分比的最大平均差为0.16 mm和0.53%,角度和百分比的最大平均差为0.41°和0.29%;以上配对比较的数据P值均大于0.05。结论:8排螺旋CT数字化牙弓模型线距和角度测量均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三维重建 牙弓 效度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咽旁间隙感染1例的超声与CT对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史庆辉 赵莉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28-728,共1页
病例男,51岁。因左颌下区软组织肿块逐渐增大50余天,加重10天,张口重度受限2天人院。检查见左颌下区肿胀,有明显压痛,疑触及包块,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无压痛。超声表现:左侧咽旁病变,范围40mm×50mm×40mm,边界欠... 病例男,51岁。因左颌下区软组织肿块逐渐增大50余天,加重10天,张口重度受限2天人院。检查见左颌下区肿胀,有明显压痛,疑触及包块,左侧颌下淋巴结可触及,无压痛。超声表现:左侧咽旁病变,范围40mm×50mm×40mm,边界欠清.无明显包膜,外形不规则,内为暗淡光点,分布不均匀,不除外伴散在粘稠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疾病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髁状突骨软骨瘤3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庆江 吴小英 王建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31-232,共2页
髁状突骨软骨瘤3例孟庆江,吴小英,王建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影像科,郑州市口腔医院骨软骨瘤发生于髁状突者极其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l!l$床资料例1,女,48岁.右颔部跳痛5年,耳屏前疼痛加重1年,查... 髁状突骨软骨瘤3例孟庆江,吴小英,王建民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影像科,郑州市口腔医院骨软骨瘤发生于髁状突者极其少见.现将我院收治的3例,报告如下:l!l$床资料例1,女,48岁.右颔部跳痛5年,耳屏前疼痛加重1年,查:右耳屏前触及ZClllXI.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状突 软骨肿瘤 骨软骨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投照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豆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2,共2页
目的 比较许氏位和许氏改良位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颅骨标本一具,行许氏位和许氏改良位投照。99例正常成人,其中男50例,女49例,年龄16~22岁(平均20岁)。48侧行许氏位投照为一组,150侧许氏改良位投照为另一组。结果 X线片质量... 目的 比较许氏位和许氏改良位两种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颅骨标本一具,行许氏位和许氏改良位投照。99例正常成人,其中男50例,女49例,年龄16~22岁(平均20岁)。48侧行许氏位投照为一组,150侧许氏改良位投照为另一组。结果 X线片质量按一类(优),二类(良好),三类(差)分类方法进行分析。许氏改良位组,一类片占8267%,二类片占1067%,三类片占667%。许氏位组,一类片占3750%,二类片占2917%,三类片占3333%。统计学比较χ2=4049。P<0001,差别显著。结论 许氏改良位是显示颞凳关节诸结构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X线片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双侧TMJ磁共振成像的表现
7
作者 吴好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9-110,153,共3页
为了探讨TMJDS单侧症状患者两侧关节盘前移位之间的关系,对211例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双侧TMJ进行了MRI扫描分析。结果:症状侧和非症状侧的盘前移位率,分别为71.4%和52.7%;症状侧盘位正常和症状侧盘前... 为了探讨TMJDS单侧症状患者两侧关节盘前移位之间的关系,对211例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双侧TMJ进行了MRI扫描分析。结果:症状侧和非症状侧的盘前移位率,分别为71.4%和52.7%;症状侧盘位正常和症状侧盘前移位的非症状侧盘前移位率,分别为20.3%和65.7%;症状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非症状侧盘前移正常率为76.5%。经统计学处理表明:TMJDS单侧症状患者的非症状侧盘前移位率颇高,并随着症状侧盘前移位的发展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合症 关节盘前移位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钙化囊肿(附5例报告)
8
作者 王朝俭 吴小英 汪昌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8-269,共2页
牙源性钙化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牙源性肿瘤,1962年Corlin等发现本病和Mdkerbe皮肤钙化上皮瘤相类似,是来源于牙源性上皮组织的一种独立性疾病。遂命名为牙源性钙化囊肿,因本病少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医生诊断经验不足。
关键词 牙源性 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