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粘膜白斑病的随诊观察——临床部分
1
作者 韩桃娟 周以钧 陆先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20-22,共3页
近年来,有关口腔粘膜白斑病(简称白斑病)的患病率、实验研究、临床分析等研究工作均有较多的报道。本文的目的是将随诊到的病例,从临床和病理方面介绍我们的体会。
关键词 口腔粘膜病 白斑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BMP)盖髓的临床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高玉好 董绍忠 +1 位作者 杨连甲 苟建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5-158,共4页
本文报告了应用 BMP 盖髓117例128颗牙的临床效果,此外选择12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恒磨牙,(牙合)面人工穿髓,应用 BMP 盖髓,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拔除牙齿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BMP组术后2周,一年以后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8.82%和98.59%... 本文报告了应用 BMP 盖髓117例128颗牙的临床效果,此外选择12颗因正畸需要拔除的恒磨牙,(牙合)面人工穿髓,应用 BMP 盖髓,分别于术后不同时间拔除牙齿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发现,BMP组术后2周,一年以后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8.82%和98.59%,均高于氢氧化钙,但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观察证实,术后4周 BMP 组有牙本质桥形成,而对照组没有。术后12周,BMP组牙本质桥依然完整。未观察到任何毒副作用;而氢氧化钙组此时虽有牙本质桥形成,但根管壁有大量的修复性牙本质沉积。因此,BMP 盖髓的临床效果不低于氢氧化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盖髓剂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复合骨形成蛋白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翔 周树夏 +5 位作者 刘宝林 希杨 杨连甲 金岩 孙庆妹 常青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5-247,共3页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材料,最主要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弱点是植入体内后,种植体—骨界面形成骨结合的速度较慢,无明显的骨代谢高峰期。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具有扩散性和种族间的同源性,... 钛及其合金,作为种植体材料,最主要的优点,是机械性能好,强度高;并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其弱点是植入体内后,种植体—骨界面形成骨结合的速度较慢,无明显的骨代谢高峰期。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酸性多肽,具有扩散性和种族间的同源性,在软组织及骨缺损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骨形成蛋白 骨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在牙周病龈组织中的分布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铁楼 周以钧 +2 位作者 吴织芬 杨连甲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73-75,共3页
在探讨前列腺素E_2(PGE_2)对牙周病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首次使用前列腺素E_2抗体(PGE_2-Ab)对各型牙周病龈组织进行ABC染色,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发现健康龈中PGE_2主要阳性细胞为淋巴细胞,多呈弱阳性。龈炎组中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巨噬... 在探讨前列腺素E_2(PGE_2)对牙周病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首次使用前列腺素E_2抗体(PGE_2-Ab)对各型牙周病龈组织进行ABC染色,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发现健康龈中PGE_2主要阳性细胞为淋巴细胞,多呈弱阳性。龈炎组中仍以淋巴细胞为主,但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数量增多,且多呈阳性。成人牙周炎和青少年牙周炎主要为巨噬细胞和浆细胞,大多呈强阳性。PGE_2主要分布于固有层血管周围的炎细胞内外和胶原纤维之间,上皮层有少量PGE_2阳性单核细胞。提示PGE_2为血管渗出的炎细胞分泌,在牙周病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推测PGE_2也存在于其它慢性炎症性疾病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前列腺素E 牙龈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与自体骨复合修复颌骨缺损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金岩 杨连甲 +1 位作者 梁河清 林朝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1-12,共2页
骨形成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简称BMP)是存在于骨基质中的一种低分子量酸性多肽,可以诱导未分化间质细胞分化为软骨和骨细胞,具有诱导骨形成的生物学特性。实验证实,BMP具有低抗原性及不同种族间的同源性。
关键词 颌骨缺损 骨形成蛋白 自体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髓术后组织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鑫源 路玲玲 +1 位作者 陆先韫 李伟英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11-313,共3页
目前,干髓术仍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牙髓治疗方法。其术后的组织变化,一般认为根髓被固定而干尸化,尖周的牙周膜组织长入根尖孔,以后由牙骨质沉积,将根尖孔封闭,并以此来作为干髓术后组织愈合的标准。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50例干髓术后... 目前,干髓术仍是国内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牙髓治疗方法。其术后的组织变化,一般认为根髓被固定而干尸化,尖周的牙周膜组织长入根尖孔,以后由牙骨质沉积,将根尖孔封闭,并以此来作为干髓术后组织愈合的标准。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50例干髓术后组织病理学的研究,来探讨其术后的组织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病 干髓术 病理学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肿瘤中骨形成蛋白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高玉好 杨连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3,I002,共4页
本文利用骨形成蛋白(BMP)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7种25例牙源性肿瘤的 BMP分布。结果发现,根据有无 BMP,牙源性肿瘤可以分为两类:化牙骨质纤维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牙本质瘤、组合性牙瘤舍有丰富的 BMP;而造釉细胞瘤、... 本文利用骨形成蛋白(BMP)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7种25例牙源性肿瘤的 BMP分布。结果发现,根据有无 BMP,牙源性肿瘤可以分为两类:化牙骨质纤维瘤、良性牙骨质母细胞瘤、牙本质瘤、组合性牙瘤舍有丰富的 BMP;而造釉细胞瘤、牙源性腺样瘤、牙源性钙化上皮瘤则不含 BMP.BMP 与病理性牙齿硬组织同时存在,可能与牙源性肿瘤中硬组织的形成有关。各类牙源性肿瘤中 BMP抗原表达不一,可能是由于这些肿瘤发生于牙胚发育的不同阶段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BMP 免疫组织化学 牙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齿的显微硬度和元素成分 被引量:9
8
作者 洪法廉 李颖超 +4 位作者 史俊南 杨连甲 王志良 李耀君 刘守智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1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能谱仪测定人正常牙齿的显微硬度和元素成分。测试结果显微硬度为牙釉质HV343,牙本质HV71,牙骨质HV46.5。牙齿的元素以重量百分比(WT%)计值,钙70—71.5%,磷25.5~29%,其余硅、铁、镁、硫、锌、铜、铝... 本文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镜、能谱仪测定人正常牙齿的显微硬度和元素成分。测试结果显微硬度为牙釉质HV343,牙本质HV71,牙骨质HV46.5。牙齿的元素以重量百分比(WT%)计值,钙70—71.5%,磷25.5~29%,其余硅、铁、镁、硫、锌、铜、铝,氯均为少量和微量,其规律性尚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 显微硬度 元素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与生物陶瓷复合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连甲 董绍忠 +2 位作者 金岩 曹建广 吴征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41-242,共2页
骨形成蛋白(BM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骨生长因子,它存在于骨、牙本质和部分骨肿瘤中,并具有高效的骨诱导能力。对于BMP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抗BM... 骨形成蛋白(BM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骨生长因子,它存在于骨、牙本质和部分骨肿瘤中,并具有高效的骨诱导能力。对于BMP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在国内外首先研制成功抗BMP单克隆抗体,为研究骨修复理论和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提供了科学手段。本期增辟骨形成蛋白专栏,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基础教研室负责组稿,另增篇幅刊出,以期为读者提供这方面的更集中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生物陶瓷 颌骨囊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影响人牙髓纤维样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体外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玉好 杨连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6-248,共3页
利用体外培养传代的人牙髓纤维样细胞,观察了骨形成蛋白在体外对牙髓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3HTdR掺入,碱性磷酸酸酶活力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骨形成蛋白可促进人牙髓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3HTdR掺入和碱... 利用体外培养传代的人牙髓纤维样细胞,观察了骨形成蛋白在体外对牙髓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3HTdR掺入,碱性磷酸酸酶活力水平等方面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骨形成蛋白可促进人牙髓纤维样细胞的细胞增殖,^3HTdR掺入和碱性磷酸酶活力,研究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牙髓 纤维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BMP-McAb可变区基因的体外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远 杨连甲 +1 位作者 高玉好 金岩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12-16,共5页
从体外培养的BMPMcAb杂交瘤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两对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与轻链可变区5′端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合成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抗体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 从体外培养的BMPMcAb杂交瘤中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cDNA为模板,利用两对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与轻链可变区5′端序列和J区序列设计合成的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出抗体重链、轻链可变区基因片段(VH,VL)。将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入pUC18,pUC19质粒,筛选出阳性克隆,利用双脱氧链终止法进行序列测定,经计算机分析,VH基因全长为345bp,编码115个氨基酸;VL基因全长为315bp,编码105个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 PCR 可变区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骨化纤维瘤中骨形成蛋白的免疫组化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岩 杨连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98-200,共3页
本文首次应用抗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MP-McAb)研究了骨形成蛋白(BMP)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骨化纤维瘤中的细胞定位。ABC 法染色结果显示,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BMP 主要分布于纤维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均有较强的阳... 本文首次应用抗骨形成蛋白单克隆抗体(BMP-McAb)研究了骨形成蛋白(BMP)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及骨化纤维瘤中的细胞定位。ABC 法染色结果显示,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中,BMP 主要分布于纤维组织中,纤维母细胞、纤维细胞及胶原纤维均有较强的阳性着色,骨组织周围一些胞体较大的细胞含有丰富的 BMP,多数纤维性骨组织呈阳性染色;在骨化纤维瘤中,纤维组织多为弱阳性染色,只有骨组织周围的骨母细胞为阳性着色。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这两种病变中的骨组织的生长方式不同。此外,运用这种染色方法有助于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病理鉴别诊断。首次发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内含有丰富的 BMP,进一步证实了 BMP 与机体部分骨疾患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化纤维瘤 骨形成蛋白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骨形成蛋白(bBMP)骨诱导的体外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金岩 杨连甲 +5 位作者 汪阿冬 常青 王志良 司徒镇强 王为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47-149,共3页
用牛骨形成蛋白(bBMP)在体外实验中观察BMP的骨诱导过程,实验结果表明,bBMP不仅可以在组织培养基中诱导生成软骨,而且可以形成软骨-骨样组织。在组织培养基中,bBMP与肌肉组织作用1d后即可诱导间充质细胞转变为具有合成、分泌骨-软骨基... 用牛骨形成蛋白(bBMP)在体外实验中观察BMP的骨诱导过程,实验结果表明,bBMP不仅可以在组织培养基中诱导生成软骨,而且可以形成软骨-骨样组织。在组织培养基中,bBMP与肌肉组织作用1d后即可诱导间充质细胞转变为具有合成、分泌骨-软骨基质的细胞。骨软骨组织是在基质形成的基础上建立发展的,这种基质在初始阶段为无细胞的均质样结构,以后逐渐出现骨、软骨细胞。超微结构观察发现,骨-软骨基质为多种成份的复合体,其中有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基质小泡及变性的肌纤维,并有多种细胞成分。这种骨一软骨组织没有典型的血管结构,通过自身逐渐增加的小腔隙以及与周围肌肉组织、组织液的直接接触获取营养。在体外组织培养基中,bBMP诱导生成的骨组织不进行钙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骨诱导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与牙齿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连甲 金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4-254,共1页
骨和软骨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在新骨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和寻找能够诱导骨和软骨细胞形成的物质(因子)。1965年,Vrist等首先证实经0.6N盐酸脱钙的骨基质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以后的10多年里又成功地从牛的骨皮质中分... 骨和软骨细胞的分化和生长在新骨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多年来人们一直在研究和寻找能够诱导骨和软骨细胞形成的物质(因子)。1965年,Vrist等首先证实经0.6N盐酸脱钙的骨基质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以后的10多年里又成功地从牛的骨皮质中分离和纯化出这种活性蛋白,并把它命名为骨形成蛋白(BMP)。BMP不仅存在于骨中而且在兔的牙本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牙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细胞的分化与诱导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玉好 杨连甲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本文综述了国外关于牙髓细胞分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分别分析了原位和异位牙髓组织中牙髓细胞的分化过程,探讨了骨形成蛋白(BMP)与牙髓细胞分化的可能关系。
关键词 牙髓细胞 分化 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成蛋白(BMP)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金岩 杨连甲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93-196,共4页
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骨基质中的高效骨诱导物质,在骨科及口腔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 BMP 及其它生物材料(无骨诱导能力)各自的优点,将二者复合应用将大大提高其骨诱导能力并可避免各自的不足之处。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 骨形成蛋白(BMP)是一种广泛存在于骨基质中的高效骨诱导物质,在骨科及口腔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利用 BMP 及其它生物材料(无骨诱导能力)各自的优点,将二者复合应用将大大提高其骨诱导能力并可避免各自的不足之处。本文较系统地回顾了近年来将 BMP 分别与多孔生物陶瓷(如TCP、HAP、BGC 等)、煅石膏(PLP)、纤维蛋白粘接剂(FS)、牛皮胶原、不溶性非胶原蛋白(iNCP)、钛种植体以及多乳酸多羟基乙酸共聚物(PLA/PGA)等材料复合应用的研究情况,并分别总结了这些 BMP 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骨诱导物的优、缺点、复合方法以及在实验或临床中的可能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成蛋白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的定量研究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继光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8-102,共5页
定量研究手段在(牙合)学领域的应用,不仅是(牙合)学自身研究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口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T-扫描系统、光咬合技术、放射遥测系统及髁突位置定量研究技术、下颌运动定量研究技术、... 定量研究手段在(牙合)学领域的应用,不仅是(牙合)学自身研究水平的标志,同时也是口腔临床医学发展的需要。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T-扫描系统、光咬合技术、放射遥测系统及髁突位置定量研究技术、下颌运动定量研究技术、肌功能定量研究技术、关节音、咬合音、(牙合)力的定量研究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状况。这些定量研究手段的推广应用,必将极大地促进颅颌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咬合 颌位 定量技术 TMJ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本质龋的显微硬度
18
作者 洪法廉 李颖超 +3 位作者 史俊南 杨连甲 王志良 李耀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2-94,F003,共4页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牙本质龋的显微硬度。分为急性和慢性龋两组。牙本质龋分为第一层外层是细菌感染、脱钙软化,有机质破坏,不能再矿化,应去净;第二层内层无细菌,稍脱钙,有机质未破坏,能再矿化,应保留测定结果为急性龋牙本质外层龋显微... 采用显微硬度计测定牙本质龋的显微硬度。分为急性和慢性龋两组。牙本质龋分为第一层外层是细菌感染、脱钙软化,有机质破坏,不能再矿化,应去净;第二层内层无细菌,稍脱钙,有机质未破坏,能再矿化,应保留测定结果为急性龋牙本质外层龋显微硬度HV25.93,内层龋HV41.77,正常牙本质HV77.10;慢性龋外层HV30.33,内层HV46.41,正常层76.93。经方差分析,急、慢性龋外层和内层龋硬度有显著性差异;外、内层与正常牙本质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检验表明急、慢性龋各层硬度无显著性差异。用龋齿捡知液临床上可较客观区分外,内层龋,以作去龋的客观指标。但尚需结合临床患者症状,近髓情况予以应用。关于透明层(硬化)牙本质的概念,经本资料和文献数值,其硬度低于正常牙本质,值得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龋齿 硬度 牙本质 检知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釉细胞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玉好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6-39,共4页
本文分别从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和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过釉细胞瘤的研究进展。迪釉细胞瘤的病因包括非特异性刺激因素、营养不良和病毒感染等。除典型形态的造釉细胞瘤外,还有一些具有鳞状上皮化... 本文分别从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组织和细胞培养、基因工程研究等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年来过釉细胞瘤的研究进展。迪釉细胞瘤的病因包括非特异性刺激因素、营养不良和病毒感染等。除典型形态的造釉细胞瘤外,还有一些具有鳞状上皮化生、颗粒细胞变、丰富结缔组织、肌纤维母细胞、骨或牙本质形成等结构的特殊类型造釉细胞瘤。外周性造釉细胞瘤不具备侵袭性生长特性,预后较好,其牙源性起源还有待肯定。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较多,但仍缺乏特异性标志物。化学致癌剂诱导的造釉细胞瘤动物模型,其组织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均与人近似。造釉细胞瘤的体外细胞培养和基因工程研究还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釉细胞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混合瘤的中间丝分布特点—兼论混合瘤的起源
20
作者 司徒镇强 吴军正 +4 位作者 陈建元 王为 刘斌 杨连甲 孙庆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35-336,共2页
涎腺混合瘤由于其结构特殊、组织形态呈多样性,因此关于其组织起源存在争论。近年来,发现细胞骨架中的中间丝具有各类细胞的特异性,认为中间丝是研究组织起源的良好标志物。本研究利用各种中间丝的分布特点,以多种中间丝单克隆抗体对混... 涎腺混合瘤由于其结构特殊、组织形态呈多样性,因此关于其组织起源存在争论。近年来,发现细胞骨架中的中间丝具有各类细胞的特异性,认为中间丝是研究组织起源的良好标志物。本研究利用各种中间丝的分布特点,以多种中间丝单克隆抗体对混合瘤进行检测,探讨此肿瘤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混合瘤 中间丝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