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与完善 被引量:8
1
作者 郑雪妮 段小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73-777,共5页
目的:建立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实现样本信息系统化管理。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依托,与符合或疑似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病症的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相关技术提取各类样本,完善样本的临床、遗传及分子生物学信... 目的:建立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实现样本信息系统化管理。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依托,与符合或疑似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病症的患者或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采用相关技术提取各类样本,完善样本的临床、遗传及分子生物学信息,录入生物样本库管理系统,通过系统产生的二维条码实施样本入库。定期对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结果:自2010年起筹建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于2011年开始录入样本,目前已经实现了对7 000余份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样本的系统信息化管理,这些样本包括血液、组织、细胞、DNA、RNA、蛋白、引物等多种类型;在样本库建立和维护的过程中,从样本入库、保存、出库等多个环节实现了对样本的质量控制,同时还制定了近10种规章制度完善生物样本库的建设。结论:口腔罕见病与遗传病生物样本库的建立使疾病样本的储存系统化和规范化,为保留珍贵的疾病样本资源提供了保证,也为科研课题的实施和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罕见病 口腔遗传病 生物样本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细胞系中PTEN抑癌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段小红 李洁 李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系内源性PTEN蛋白的表达,比较高转移性癌细胞系与亲本细胞PTEN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例癌细胞系PTEN蛋白的表达,包括舌癌细胞系Tca8113和HSC-3、口底癌细胞系HSC-2、颊癌细... 目的:研究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细胞系内源性PTEN蛋白的表达,比较高转移性癌细胞系与亲本细胞PTEN蛋白表达的差异。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8例癌细胞系PTEN蛋白的表达,包括舌癌细胞系Tca8113和HSC-3、口底癌细胞系HSC-2、颊癌细胞系BcaCD885、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腺样囊性癌细胞系SACC83以及高转移性舌癌细胞系Tb-TLP和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SP2。结果:5/8例癌细胞系PTEN蛋白的表达呈阳性,PTEN蛋白定位于靠近 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中。3/8例癌细胞系PTEN蛋白的表达呈阴性,即BcaCD885细胞及高转移性Tb-TLP和M3SP2细胞。结论:PTEN蛋白表达缺失与癌细胞转移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细胞系 PTEN 抑癌基因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与8-甲氧基补骨脂素联合应用对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闫晓光 吴军正 陈建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7-119,I005,共3页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A)与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联合应用对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特点,应用MTT法测试并绘制药物抑制曲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30%细胞生长抑制时,联合用药合并指... 为研究全反式维甲酸(RA)与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联合应用对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抑制作用特点,应用MTT法测试并绘制药物抑制曲线,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结果表明:30%细胞生长抑制时,联合用药合并指数(CI30)不大于0.82;50%细胞生长抑制时,联合用药联合并指数(CI50)在0.9到0.95之间,表明两药联合应用对2种口腔鳞癌细胞系呈现协同效应。单独应用RA、8-MOP或二者联合应用,有类似凋亡小体样结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MOP 全反式维甲酸 口腔肿瘤 鳞癌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伴随指/趾甲异常的口腔遗传性疾病 被引量:3
4
作者 张燕丽 段小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53-558,共6页
许多口腔遗传性疾病同时伴随指/趾甲的特征改变,这些指/趾甲的特征通常为某些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具有遗传异质性。本文对同时具有指/趾甲病变的8种口腔遗传性疾病进行了归纳,分别描述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候... 许多口腔遗传性疾病同时伴随指/趾甲的特征改变,这些指/趾甲的特征通常为某些综合征的局部表现,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具有遗传异质性。本文对同时具有指/趾甲病变的8种口腔遗传性疾病进行了归纳,分别描述了这些疾病的临床特征、候选致病基因、鉴别诊断。旨在促进口腔科医生全面地认识相关疾病,并进行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甲综合征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 先天性血管萎缩性皮肤异色病 先天性角化不良 先天性厚甲症 肠病性肢端皮炎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局灶性真皮发育不全综合征 遗传性疾病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涎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静 吴军正 +2 位作者 郭富平 董纪军 魏红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87-591,共5页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涎腺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用无血清培养基(SFM),无血清1∶1DMEM/F12以及含25ml/L胎牛血清的1∶1DMEM/F123种不同的培养基对10例人涎腺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涎腺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其体外生长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组织块培养法,用无血清培养基(SFM),无血清1∶1DMEM/F12以及含25ml/L胎牛血清的1∶1DMEM/F123种不同的培养基对10例人涎腺标本进行体外原代和传代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细胞体外生长的形态特征。用细胞计数法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用HE染色、PAS染色、细胞角蛋白、Vimentin免疫组化染色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检查和鉴定。结果10例人涎腺标本在体外原代培养均有细胞长出,培养的细胞为上皮样。用SFM培养的细胞增殖较旺盛,可传代培养5次,用其它2种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仅可传代1次。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Vi-mentin染色阴性,PAS染色阳性。结论应用组织块培养的方法可以获得原代和传代培养的人涎腺上皮细胞,SFM较1∶1DMEM/F12更适宜涎腺上皮细胞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组织学技术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6
作者 袁志萍 刘宏伟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5,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细胞表型特征。方法 :分离大鼠四肢长骨骨髓基质细胞 ,常规和矿化培养液培养 ,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及矿化培...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成骨细胞表型特征。方法 :分离大鼠四肢长骨骨髓基质细胞 ,常规和矿化培养液培养 ,测定细胞生长曲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2 (rhBMP -2 )及矿化培养液对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的影响 ,观察矿化结节的形成。结果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群体倍增时间 (DT )为 66.1h ;在矿化液培养条件下细胞DT为 5 0 .3h。bFGF和rhBMP -2均不同程度增加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矿化液有较明显的增加骨髓基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的作用 ,用茜素红染色法显示较多的深红色矿化结节 ;常规培养条件下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长虽呈现密集单层 ,没有矿化结节形成。结论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在体外可以稳定传代培养 ,在矿化培养液诱导培养条件下可以向成骨细胞分化 ,bFGF和rhBMP -2有助于骨髓基质细胞表现成骨细胞表型特征 ,提示骨髓基质细胞在骨移植研究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髓 基质细胞 体外培养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小方 曹云新 +2 位作者 刘斌 李焰 关素敏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6,170,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EC/5-FU),为研究其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方法,建立稳定的MEC/5-FU。应用MTT法、RT-PCR、罗丹明123蓄积试验等方法检测该...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株(MEC/5-FU),为研究其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浓度递增法联合大剂量冲击诱导方法,建立稳定的MEC/5-FU。应用MTT法、RT-PCR、罗丹明123蓄积试验等方法检测该细胞株的耐药性能及其生物学特性。结果:MEC/5-FU耐药性能稳定,对5-FU的耐药倍数达到36.11,并且对其他几种化疗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交叉耐药性。RT-PCR显示耐药相关基因ABCA2、ABCB1、ABCB11、ABCC1、ABCC4等ABC家族基因在MEC/5-FU细胞中明显高表达。罗丹明123在MEC/5-FU细胞中的蓄积量远低于MEC细胞。结论:MEC/5-FU具有多药耐药特性,为人涎腺黏液表皮样癌耐药机制和耐药逆转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表皮样癌 多药耐药 细胞系 5-氟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转染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_3SP_2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孙安 李焰 叶维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1-363,373,共4页
目的 :观察外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抑癌基因对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M3 SP2 细胞 ,通过活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克隆形成率了解细... 目的 :观察外源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 (PTEN)抑癌基因对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应用脂质体介导方法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M3 SP2 细胞 ,通过活细胞观察、细胞生长曲线、分裂指数和克隆形成率了解细胞生长状态。结果 :与亲本细胞比较 ,PTEN基因转染细胞数量减少、排列松散 ,部分细胞发生变性或崩解 ;细胞生长缓慢 ,分裂指数显著减至 16 2‰ (P <0 0 1) ,细胞群体倍增时间明显延长 (31 74h) ,细胞生长抑制率达 5 7 0 5 %~ 71 46 % (P <0 0 0 1) ;细胞克隆形成率为 10 40 %~ 14 93% ,克隆形成抑制率高达 6 5 %~ 72 %(P <0 0 1)。结论 :外源野生型PTEN抑癌基因能显著抑制高转移性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3 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EN 抑癌基因 粘液表皮样癌 基因转染 细胞生长 脂质体介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粘液表皮样癌 MEC-1 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刘斌 司徒镇强 +1 位作者 吴军正 陈建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用克隆形成法测定了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放射存活曲线。X线和γ线照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1.54Gy和1.37Gy;用MTT比色法测定X线照射后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人舌癌Tca8113细胞和... 用克隆形成法测定了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的放射存活曲线。X线和γ线照射的平均致死剂量(D0)分别为1.54Gy和1.37Gy;用MTT比色法测定X线照射后人粘液表皮样癌MEC-1细胞、人舌癌Tca8113细胞和人腺样囊性癌SACC-83细胞的存活曲线,3种细胞的(D37)值分别为4.56、9.44和7.86Gy。结果表明,MEC-1细胞与其它两种细胞比较具有较高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放射耐受性 MEC-1细胞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丁聚糖药膜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志斌 李峰 +2 位作者 吴军正 刘斌 董绍忠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4-135,共2页
为研究几丁聚糖对皮肤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制备了含1.25%几丁聚糖的药膜。用小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的创伤模型。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几丁聚糖药膜,凡士林纱布以及不治疗组创伤愈合过程。结果表明:几丁聚糖药膜与皮肤... 为研究几丁聚糖对皮肤伤口愈合过程的影响,制备了含1.25%几丁聚糖的药膜。用小鼠建立全层皮肤缺损的创伤模型。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观察,比较几丁聚糖药膜,凡士林纱布以及不治疗组创伤愈合过程。结果表明:几丁聚糖药膜与皮肤伤口贴附牢固,不引起排斥反应,具有止血、促进肉芽和上皮组织生长的作用,可望用于皮肤外伤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聚糖 皮肤 创伤 药膜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一甲氧基补骨脂素对MEC-1细胞癌基因/抑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韩建勋 吴军正 +2 位作者 李峰 陈建元 李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57-458,共2页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MEC-1细胞部分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贴壁后用3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的药物处理120h,常规制备标本,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杂色。结果:药物处理后细胞P16和nm23-H1蛋白表达强度增强,而CDK4...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MEC-1细胞部分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细胞贴壁后用30%细胞生长抑制浓度的药物处理120h,常规制备标本,ABC法免疫组织化学杂色。结果:药物处理后细胞P16和nm23-H1蛋白表达强度增强,而CDK4和H-ras蛋白表达强度减弱。结论:8-MOP可以调节MEC-1细胞部分基因的表达,从而可能影响细胞相关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抑癌基因 基因表达 细胞周期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筛选涎腺腺样囊性癌转移相关基因 被引量:6
12
作者 朱秀丽 吴军正 +2 位作者 温德升 郭青玉 王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12-516,共5页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肿瘤转移机制。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作为研究...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对口腔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的基因表达谱进行对比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以期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肿瘤转移机制。方法:以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及其肺高转移细胞株ACC-M作为研究肿瘤转移分子机制的模型。提取mRNA,逆转录为cDNA,用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制备成cDNA探针,与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和分析;并应用RT-PCR技术对其中7个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1152个基因表达谱的筛选中,26个基因表达差异(2倍以上),其中19个基因表达水平上调,7个基因表达水平下调。RT-PCR技术对其中7个基因表达差异的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结论:基因芯片筛选发现其中2.3%的基因可能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转移侵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芯片 涎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基因联合多西环素抑制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斌 吴军正 +2 位作者 关素敏 李焰 徐小方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2-534,538,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酶联免... 目的探讨外源性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用脂质体将野生型PTEN基因导入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再用不同质量浓度的多西环素处理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用端粒酶重复扩增法-酶联免疫吸附(TRAP-ELISA)测定细胞端粒酶活性。结果与对照细胞比较,野生型PTEN基因明显增加癌细胞对多西环素的敏感性,增敏比为1.65~4.75倍。PTEN基因转染或多西环素诱导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P<0.05),二者联合应用对癌细胞端粒酶活性抑制更为显著(P<0.01)。结论 PTEN抑癌基因联合多西环素对人黏液表皮样癌细胞系端粒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环素 黏液表皮样癌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药物敏感性特点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军正 陈建元 +3 位作者 司徒镇强 闫晓光 刘志斌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8-120,共3页
为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特点,应用MTT法测试了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以及从其中分离出的细胞亚系Mc、低转移细胞株Mcl、Mc2和高转移细胞株Mc3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种细胞对15... 为研究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的药物敏感性特点,应用MTT法测试了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EC-1以及从其中分离出的细胞亚系Mc、低转移细胞株Mcl、Mc2和高转移细胞株Mc3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5种细胞对15种药物的敏感性大体相似而又有差别。与M、Mc、Mcl、Mc2相比较,Mc3对阿霉素、表阿霉素、氟脲嘧啶、长春新碱、维甲酸、干扰素的敏感性较强,对阿糖胞苷、补骨脂素、尼莫通的敏感性较低。研究结果符合肿瘤异质性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涎腺肿瘤 粘液表皮样癌 药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颅骨骨组织发育特征的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燕丽 张翠珍 +1 位作者 彭刚 段小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采用两种骨组织双重染色方法研究斑马鱼颅骨骨组织的发育特征,找出适合于不同发育时期斑马鱼骨组织的染色方法。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种方法进行染色,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并拍照。结果:不同发育... 目的:采用两种骨组织双重染色方法研究斑马鱼颅骨骨组织的发育特征,找出适合于不同发育时期斑马鱼骨组织的染色方法。方法:将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分为两组,分别用A、B两种方法进行染色,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并拍照。结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斑马鱼分别经A、B染色法染色软骨都被染成蓝色,但两者在骨骼上的染色有差别,对于15d以内骨化不完全的斑马鱼适合用A染色法,15d以上的斑马鱼骨化程度加重更适合用B染色法突出骨骼特征。整体来看,斑马鱼颅骨的骨化过程存在特定的程序化特征,即不同的颅骨组织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逐步完成骨化。结论:可利用颅骨的程序化骨化特征研究人类颅颌面畸形,积极开展口腔医学领域斑马鱼模式生物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辛蓝 茜素红 双重染色法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三尖杉酯碱、甲氧沙林对粘液表皮样癌Mc3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焰 吴军正 +5 位作者 司徒镇强 刘斌 段小红 陈金武 李峰 李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9-342,共4页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甲氧沙林 (8 MOP)以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 ,观察其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检测法、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Mc3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数与... 目的 :研究高三尖杉酯碱 (HHT)、甲氧沙林 (8 MOP)以及二者联合作用于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高转移细胞株Mc3 ,观察其生长抑制作用。方法 :应用MTT检测法、细胞计数法、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等方法观察Mc3细胞生长曲线、克隆形成率、细胞数与A值关系以及HHT及 8 MOP单独或联合应用作用于Mc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Mc3、MEC 1生长稳定 ,群体倍增时间分别为 2 6.4h和 3 0h。克隆形成率分别为 14 .6%和 1.2 %。HHT与 8 MOP 2种药物分别单独作用于Mc3细胞 ,在小剂量情况下对细胞杀伤作用较轻 ,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 ,细胞生长明显抑制 ,其作用特点表现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两种药物对Mc3细胞作用的IC50 值分别为 79.43和 75 980ng/ml ,RAA值分别为 2 0 .14和 1.7。浓度为 1~ 3 2 0ng/ml的HHT分别与 80 0、40 0 0、2 0 0 0 0ng/ml的 8 MOP联合应用时HHT的CI50 值分别为 0 .76、0 .3 3和 0 .15 ,RAA则分别为 2 5 .3 6、3 1.92和 160 ,显示了二者具有明显的协同抑制效应作用。结论 :HHT及 8 MOP联合应用方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高三尖杉酯碱 甲氧沙林 肿瘤转移 生长抑制作用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 shRNA对人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s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静 吴军正 +3 位作者 魏红宇 付善民 郭富平 温德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用TGF-β1shRNA稳定转染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s细胞,观察shRNA的基因沉默效应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Liperfetamine2000将TGF-β1shRNA转染Ms细胞,以G418(600mg/L)筛选21d,挑出单克隆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法和免疫组化... 目的:用TGF-β1shRNA稳定转染涎腺粘液表皮样癌Ms细胞,观察shRNA的基因沉默效应及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用Liperfetamine2000将TGF-β1shRNA转染Ms细胞,以G418(600mg/L)筛选21d,挑出单克隆获得稳定转染细胞系。RT-PCR法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细胞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利用MTT、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透射电镜等检测转染前后Ms细胞的增殖和形态特点,以空载体转染和未转染细胞为对照。结果:获得稳定转染TGF-β1shRNA的细胞系。TGF-β1shRNA阻断了Ms细胞中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未转染组,转染空载体组和转染shRNA组,细胞倍增时间分别为39.3h,40.1h和45.3h,Gl期细胞所占比例分别为54.2%,56.8%和61.7%,增殖指数PI分别为0.46,0.43和0.38;软琼脂克隆形成率分别为34.7%,33.3%和15.8%;超微结构观察见转染细胞细胞器扩张和肿胀,核浆比例变小,核仁减小,数目减少,核分裂像减少。结论:应用shRNA沉默TGF-β1基因可抑制Ms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HRNA 涎腺粘液表皮样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甲氧基补骨脂素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建勋 吴军正 +1 位作者 李焰 陈建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86-287,共2页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MEC-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常规MTT法、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8-MOP作用于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以及30%抑制浓... 目的:研究8-甲氧基补骨脂素(8-MOP)对粘液表皮样癌细胞(MEC-1)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常规MTT法、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研究8-MOP作用于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的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以及30%抑制浓度的药物对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1)小剂量8-MOP在短时间内对MEC-1细胞没有抑制作用,当剂量大于25mg/L时,药物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作用时间在24h~72h之间时表现出时间依赖性关系;药物的抑制作用有延迟性。2)120h作用组30%抑制浓度IC30=33.86mg/L,50%抑制浓度IC50=45.3mg/L,RAA值=2.9。3)它阻止细胞进入S期完成细胞分裂。结论:MEC-1细胞对8-MOP较敏感,8-MOP在人粘液表皮样癌的防治方面可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液表皮样癌 癌细胞 甲氧基补骨脂素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腺细胞体外极性培养及形态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薛辉 司徒镇强 吴军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5-127,共3页
利用微孔膜支持物铺以细胞外介质体外培养金黄地鼠腮腺腺细胞.细胞单层生长,呈立方状或柱状,体外可维持2个月.细胞连接处形成皱折,含较多微绒毛,底部与细胞外介质相连.胞膜、胞核与细胞器是极性分布可区分腺泡细胞,导管上皮以... 利用微孔膜支持物铺以细胞外介质体外培养金黄地鼠腮腺腺细胞.细胞单层生长,呈立方状或柱状,体外可维持2个月.细胞连接处形成皱折,含较多微绒毛,底部与细胞外介质相连.胞膜、胞核与细胞器是极性分布可区分腺泡细胞,导管上皮以及肌上皮细胞。说明,在此条件下,腮腺腺细胞在结构上建立了细胞极性,保留了腺泡导管分泌单位的上皮细胞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腺细胞 微孔膜 细胞极性 体外培养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代数人牙周膜细胞成骨特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宏伟 蔡兴伟 刘斌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22-525,共4页
目的 :观察培养代数牙周膜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利用 4、6、8、10代细胞进行以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能力和面积的观察。结果 :在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活性... 目的 :观察培养代数牙周膜细胞的成骨细胞表型特征的影响。方法 :利用 4、6、8、10代细胞进行以形态学、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测定以及矿化能力和面积的观察。结果 :在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生长曲线、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能力方面 ,第 4、6、8、10代无明显差别 ;10代以后的细胞各方面指标减弱 ,提示细胞进入衰老期。结论 :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细胞 细胞培养 培养代数 成骨细胞表型特征 牙周病 牙周膜体外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