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分裂症电抽搐治疗的头颅MRI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显阳 宋磊 +5 位作者 曹阳 蔡敏 杨雪娟 崔津津 王新江 崔龙彪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9-534,共6页
电抽搐治疗(ECT)是精神分裂症(SZ)物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难治性SZ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ECT的作用机制暂未明确、受益人群尚不十分清楚,其在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使用。因此,运用MRI... 电抽搐治疗(ECT)是精神分裂症(SZ)物理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ECT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对难治性SZ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由于ECT的作用机制暂未明确、受益人群尚不十分清楚,其在许多国家的临床实践中并未得到充分使用。因此,运用MRI等神经影像学方法,从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等角度探究ECT联合药物治疗对SZ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疗效预测,对于明确ECT的作用原理、确定受益人群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接受ECT的SZ患者的头颅MRI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阐述了ECT可能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的疗效预测手段。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结果主要提示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等)、岛叶和丘脑的灰质体积及与其它脑区的功能连接改变与ECT的作用机制和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精神分裂症 电抽搐治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