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排龈方法对排龈效果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欧阳罡 周欢 赵三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观察并评价4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方法:选取牙周健康志愿者,随机选用1种有线排龈法Ultrapak E(UL组),以及3种无线排龈法(Cordless gingival retraction):Expasy1(EX组)、Astringent Retraction Paste(AS组)、Racegel(RA组)按使... 目的:观察并评价4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方法:选取牙周健康志愿者,随机选用1种有线排龈法Ultrapak E(UL组),以及3种无线排龈法(Cordless gingival retraction):Expasy1(EX组)、Astringent Retraction Paste(AS组)、Racegel(RA组)按使用说明对口内上颌前磨牙进行排龈处理,二次法硅橡胶印模后常规灌注超硬石膏模型。每颗牙齿模型应用3shape扫描仪进行数字化建模,使用Geomagic Studio 2013软件对排龈前后数字化模型进行重叠及裁切后,分别测量排龈前后相应牙位颊侧近中1/3、中央1/3、远中1/3的牙龈顶距牙面水平距离(W),对排龈差(ΔW=W后-W前)进行分析评价。结果:4种排龈方法均取得有效的排龈宽度,UL组排龈效果最显著,随后依次为AS组、EX组、RA组,且各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 114.4,P<0.000 1)。结论:无线排龈法亦可以取得有效的临床排龈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龈线 无线排龈 数字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种植体表面Ca-antimiR138复合物修饰促进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方开秀 侯亚杰 +3 位作者 许晓茹 贾森 魏洪波 宋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利用Ca-antimiR138进行钛种植体表面修饰以提升其表面骨诱导能力。方法:纯钛片抛光后在氢氟酸中进行阳极氧化(20 V,30 min)制备纳米管表面,将Ca-antimiR138复合物吸附于纳米管表面,将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在种植体表面并诱导成... 目的:利用Ca-antimiR138进行钛种植体表面修饰以提升其表面骨诱导能力。方法:纯钛片抛光后在氢氟酸中进行阳极氧化(20 V,30 min)制备纳米管表面,将Ca-antimiR138复合物吸附于纳米管表面,将间充质干细胞(MSCs)培养在种植体表面并诱导成骨分化,7 d后采用BCIP/NBT试剂盒进行碱性磷酸酶(ALP)染色。结果:Ca-antimiR138复合物可高效吸附在纳米管表面,呈现均匀分布;采用Ca-antimiR138修饰后表面诱导ALP表达提升至10倍以上。结论:应用Ca-antimiR138复合物修饰种植体表面可显著提升其成骨诱导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种植体 RNA干扰(RNAI) 钙离子 间充质干细胞(MSCs)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酮含量对氨酯基粘接体系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荣宸 余凡 +3 位作者 黄鹂 刘正雅 沈丽娟 陈吉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6-350,共5页
目的:以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作为氨酯基粘接体系基质,以丙酮为溶剂,研究丙酮添加比例对UDMA性质的影响。方法:用UDMA与除水丙酮按照质量分数为100∶0(对照组);80∶20(A组);50∶50(B组);20∶80(C组)进行配置,采用傅里叶红... 目的:以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作为氨酯基粘接体系基质,以丙酮为溶剂,研究丙酮添加比例对UDMA性质的影响。方法:用UDMA与除水丙酮按照质量分数为100∶0(对照组);80∶20(A组);50∶50(B组);20∶80(C组)进行配置,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检测各组红外光谱,研究其中的氢键变化,并测定碳碳双键转化率;采用LVDV-1粘度计对各组进行粘度测定。结果:随着丙酮含量的增加,氢键含量降低;对照组、A、B、C组粘度分别为22.975 Pa·s、16.675 Pa·s、1.7Pa·s和0.017 Pa·s(P<0.05);双健转化率分别为68.875%、68.1%和53.3%和0%。对照组与A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B组,A组与B组间转化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丙酮含量对氨酯基粘接体系的氢键含量、粘度、双键转化率都有影响。在配制氨酯基粘接体系时,丙酮含量应控制在5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甲酸乙酯二甲基丙烯酸酯(UDMA) 丙酮 粘接 氢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 被引量:2
4
作者 王雪松 张珍珍 +2 位作者 李小成 张少锋 贺林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2-217,共6页
在人工唾液润滑条件下,利用销—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过程呈现显著的跑合磨损期,且跑合期的磨损率远大于稳定磨损期的磨损率;减小原始表面粗糙度可缩短跑合期,降低跑... 在人工唾液润滑条件下,利用销—盘磨损试验机研究了齿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滑动磨损行为.结果表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过程呈现显著的跑合磨损期,且跑合期的磨损率远大于稳定磨损期的磨损率;减小原始表面粗糙度可缩短跑合期,降低跑合期的磨损率.在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显微组织中,虽然二硅酸锂晶体相比玻璃基体具有更高的硬度,但在跑合磨损期却更容易发生剥落磨损,造成跑合期磨损表面粗糙度的显著变化,这种现象可能与二硅酸锂晶体具有较低的弹性断裂应变能力(H/E比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二硅酸锂 滑动磨损 跑合 稳定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